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清末洋流 >

第140章

清末洋流-第140章

小说: 清末洋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妮子,你还没睡醒啊?谁有那么大的胆子敢到王府捉拿殿下,城内有两万多大军。他们是飞进来的不成!”洪宣娇即疑且惊。心底不认为杨长妹会拿这种事情开玩笑。又不明白敌军是怎么毫无声息通过冲冲关卡进来的。

    杨长妹喘了口气,慌忙接道:“是林尚书带进来的,他们在上书房没找到殿下,就在王府四处搜寻。有一大队人马正朝这边赶来。”

    苏三娘只听懂了有人要谋害的他的夫君,扶着桌子站起来,大声怒道:“你还愣在这里做什么?还不快把守卫都召集起来保护殿下!”

    “娘娘明鉴,第四军有大部人马被派出城,如今正是换班时刻,还有一大部分人正在用餐,那里离此地有五里,一时半刻赶不回来,现在外面只有末将带来的五十余人。恐怕挡不住他们,请娘娘暂离此地,由末将挡住他们。”杨长妹听见外面杂乱的脚步声,就知道这里已经被围,焦急的对几位娘娘喊道。

    洪宣娇怒道:“我倒要看看谁要谋反!”

    “启禀娘娘。蒙上升求见!”这时外面传来了蒙上升的喊叫声。

    苏三娘又安然坐回原位,对杨长妹道:“你去把蒙上升带进来,我有话要问。”

    “遵令”杨长妹快速转身拔出宝剑,不一会就带着两名女兵押着蒙上升走进来。

    蒙上升立见汉王并不在这里,即跪在地上道:“冒犯了几位娘娘,微臣罪该万死,请娘娘恕罪!”

    洪宣娇夺过杨长妹手中的长剑指着蒙上升骂道:“亏你还和殿下是八拜之交,如今你一早带兵闯进王府,意欲何为,你想造反吗!”

    许月香拉着洪宣娇的手劝道:“姐姐息怒,还是听他解释,再交由夫君处断。”

    蒙上升摸着汗水,恭敬的说道:“微臣是想请殿下登基称帝,是效仿宋太祖黄袍加身,只是一时之间找不到殿下,请娘娘指点一二。”

    苏三娘咦道:“你们为何不与夫君商量,反而要强行绑架夫君,你们这样做夫君也不会高兴的,反而会为你们招来大祸。”

    蒙上升也没想到会这样,在他的计划中,找到李云中好言相劝几句,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汉王顶多谦虚推辞,之后就会半推半就的随他们前往朝殿接受大臣跪拜,谁知现在连汉王都没找到,还谈什么黄袍加身。

    “微臣思虑不周,致使娘娘受惊,真是该死,请娘娘将汉王请出来,我等也好继续行事,迟则生变,要是引起误会,微臣等人就百口莫辩了!”

    苏三娘对洪宣娇道:“洪妹妹,夫君昨晚上应该在你那里吧,快点叫他出来,如果让他们继续在王府乱搜成何体统!”

    洪宣娇摇头否认道:“夫君前晚在我这里安歇,今晚没有过来啊。”说完与苏三娘一起看向许月香,她们可明白李云中的习性。

    许月香红着脸摇头道:“我昨晚没睡着,夫君一直都没有来我这里。”

    苏三娘问道:“夫君都没去你们那里,那回去哪儿?”

    蒙上升绝望道:“会不会是殿下听到什么风声,以为我们要加害于殿下,所以才……”

    苏三娘安慰道:“不会的,我从来没有夫君听过这件事,应该是碰巧有什么事情耽搁了,你们还是退出王府等待,我会自己派人寻找的。”

    洪宣娇考虑了会,突然惊叫道:“我知道夫君在哪里了!”

    蒙山升像是抓住一根救命稻草死的,急问道:“请娘娘明示,微臣这就去请殿下登基,大臣已经在朝阳殿等候。”

    苏三娘见洪宣娇绯红的脸颊,恍然大悟,顿时哭笑不得:“洪妹妹是说夫君在那里!夫君也只有这一个去处了。”

    蒙上升见两位娘娘危急时刻还在卖着官司,哭丧着脸问道:“两位弟妹,你们就不要再折磨我了,七弟他现在到底在哪里?”

    洪宣娇背过身,回道:“你到副秘书的房间看一看,你可记好了,敲门再进去!”

    蒙上升跳起身,回道:“微臣告退。”

    ps: ; ;求月票,谢谢请叫我唐糖的打赏
第一百零九章 被抓称帝
    林大基见蒙上升从内室出来,停下胡思乱想,急忙上前问:“殿下可在里面?”

    蒙上升至今心有余悸,小声回话:“计划赶不上变化快,差点捅了篓子,快随我来,殿下在傅秘书那里。”

    “什么!我说怎么搜了大半天,闹了那么大的动静,殿下还没出现,原来此刻正躺在温柔乡里!”林大基无奈而笑,对这个答案同样不能接受,以前殿下不近女色,如今看来只是自制而已。

    “快,都跟我来。”林大基挥手,让士卒跟在他们后面,一会后又汇合李秀成的搜索队,浩浩荡荡的‘迎接’李云中。

    “殿下天明了,该起身了!”傅善祥起身趴在李云中耳旁小声呼唤。

    昨晚运动一夜的李云中,醒过来时竟感到腰酸背痛,用左手捏着后腰,道:“快把我的衣服拿来,三娘她们还在等我用早饭呢!”

    咚咚……

    “微臣蒙上升参见殿下,请殿下更衣!”

    李云中对傅善祥抱怨:“这蒙上升搞什么鬼!善祥你到屏风后面躲一下,这人脑子太龌龊,我怕他把今天的情况传的到处都是。”

    傅善祥为李云中系好最后一扣子,抚媚一笑,转身走到屏风后面,屏住呼吸,侧耳倾听。

    “进来吧,你们……你们这是何意,混账,放开我,你们想造反吗。”李云中见蒙上升等人进来就给自己套上乱七八糟的衣裳,还给自己戴了顶珍珠帽子,用力反抗之下竟被制服,立刻惊叫出声训斥。

    蒙上升赔笑道:“殿下您不必叫了,这些都是聋哑人,听不见,也不会说话,我们也是为您好,请殿下恕罪!”

    “你们到底想干什么,从我回南京时就鬼鬼祟祟。现在竟敢劫持我,你们造反也不用这么急吧,现在清廷未灭,洋夷未清,就想抢夺革命的胜利果实?再不说清楚,别怪我不念兄弟情义!”李云中感觉胳膊越来越疼,忍不住大声训斥。

    傅善祥听见声音不对,从屏风后面跑出来,哭声训道:“你们这是做什么,殿下对你们恩重如山。你们竟然做出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情。你们的良心被狗吃了!”

    刚进房门的林大基见蒙上升脸色通红。张口欲言就是说不出来,急忙替他解释:“娘娘恕罪,我等只是劝殿下登基,并无他意。”

    李云中啼笑皆非。此刻他被两个壮汉一左一右的制住,还有两个人像是对待小丑似得给他穿着‘外套’,刚蓄好的头发给弄得凌乱不堪,鞋子、袜子也被换了一遍。

    最过分的就是还有一个书生在旁边做笔录!

    “你们这是做什么,我李云中从来没想过称帝,简直是胡闹!”

    蒙上升见李云中笑了,压力大减,同样小声笑道:“对了,就是这样。殿下您一定要多推辞几遍,这些话语会被记入史册之中,古代的那些开国君王也是推辞再三才答应称帝。”

    林大基见李云中‘穿戴整齐’,对着几位聋哑人比划一阵。

    几个聋哑人全都点头。

    李云中好奇的问道:“你对他们说了些什么?”

    “臣吩咐他们将殿下‘扶’到朝阳殿,中间不许停留。”

    “可是我还要上茅房方便啊!”李云中被架出房屋。几位聋哑人不顾李云中挣扎,快速的向朝阳殿而去。

    “皇上驾到!”一位礼官在殿门前大喊。

    李云中刚被几个聋哑人按到座位上,底下大臣就一齐呼道:

    “臣等参见皇上,愿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声音洪亮清晰,震得李云中耳朵发麻。

    事已至此,李云中也只能顺水推舟,苦笑道:“众爱卿平身!”

    “谢陛下!”

    “我……”

    一旁礼官提醒道:“陛下既已登基,应该自称为‘朕’。”

    朕?李云中怎么听怎么别扭,这个字在嗓子里就是喊不出来。

    礼官激道:“陛下横刀立马,百战百胜,敌人一听到您的名字就双腿发抖,这天下还有让殿下感到害怕的东西吗?”

    “朕……很惊讶,众爱卿突然给朕来这么个惊喜,我……咳,朕实在是很意外!”明明是兴师问罪的语句,倒把李云中自己说的尴尬不已。

    陆建瀛站在最前方环顾左右,满意一笑,出列道:“皇上您顺应天命,披荆斩棘,内平暴政,外抗洋夷,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我等有幸辅佐陛下,自当全心全意效忠陛下。”

    “我等辅佐殿下成就大业,实乃三生有幸!”众大臣一起躬身喊道。

    这帮人一定是早就排练好的!李云中心想不能找幕后之人算账,就找这几个聋哑人:“这几个聋哑人士是干什么的?怎穿我大汉军服?”

    见皇上秋后算账,林大基不得不出列为聋哑人解释:“这些聋哑人士都是兵部从太平军的北伐军之中挑选出来的,臣听说他们作战勇敢至死不退,而且忠心不二,所以把大汉军中所有聋哑人集合在一起,组成了‘聋’字营,如今率属于禁卫军。”

    聋哑人组成的军队,李云中惊讶道:“这聋哑人打仗真那么厉害?他们勇猛朕是见识过了,竟然将朕束缚的那么紧,可是忠诚可就不见得了!”

    李秀成可不愿从龙的功劳而变成罪臣,笑道:“启禀殿下,在广西的时候我手下就有几名聋哑人,他们都是亲兄弟,作战时悍不畏死,只要战场上还有一名清兵,他们也不会罢手,每次臣都得设法提醒他们,要不然俘虏都被杀的一个不剩!后来攻下南京,他们就在此成家立业。”

    李云中对刚才的不快早已忘却,看着底下肃立的几名聋哑人问道:“他们统领是谁?叫他来见我!”

    林大基指着站在最前面的聋哑人:“此人叫杨秀聪,‘聋’字营统领,五品官衔,听说他还是杨秀清的弟弟,不知是真是假!”

    杨秀清的弟弟会混的那么惨?李云中把他当成了传言,叮嘱道:“这些战士一定要厚待,把他们安排在合适的地方,比如当炮兵、火枪兵。”

    陆建瀛见如此隆重的时刻,话题却转移到聋哑人身上,忙回头给常大淳递了个眼色,让他把话题兜回来。

    “启禀陛下,如今陛下称帝,就是建立新朝,‘汉’这个封号不宜再用,微臣请陛下重新选取国号代表我朝。”常大淳一时之间也想不出什么好的法子,只能将他们内部还没商议好的事情说出来,让大家共同参谋。

    赵烈文喜道:“常大人说的不错,陛下以前的封号乃是天平天国所封,名不正言不顺,如今继承华夏大统,应该自立国号才是。”

    李云中觉得大汉不错,华夏建立了那么多国家,为什么偏偏以汉族称之,还不就是因为自豪!见下面的大臣似乎另有它意,也想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问道:“众爱卿有什么好的国号,都说来听听,有道理的话朕就采用了。”

    众大臣瞬间热血上涌,为一个国家取名字,这可是无上荣耀,真正的名留青史,这也是一份难得的资历,等到皇上统一天下,自己也水涨船高,出将入相那是一定的。

    陆建瀛迫不及待的问道:“敢问皇上祖籍是哪里人士?

    李云中想起前世的自己,世代居于连云港,答道:“我祖籍在江苏东海!”

    陆建瀛微微一算,神色欢喜,兴奋道:“恭喜皇上,唐高祖称帝时,将所有的儿子都封王,其中周王李元方晚年曾在徐州生活过,据记载李云方在东海郡生下了一个儿子,被封为东海郡公,传了三代,为避免安史之乱,迁徙到了广西,殿下祖籍江苏,而祖先又居于广西,岂不正好符合书上所记载,由此看来陛下乃是唐高祖李渊之后,继承大统是光明正大,微臣特献‘唐’为国号!”

    “噗”站在最后一排的胡梦君听着陆建瀛胡扯八道,忍不住笑了出来,见满朝文武都回头盯着他,脸不红心不跳的出列道:“启禀陛下,微臣认为陆大人说的……太有道理了!这说明陛下乃是真龙天子,天命所归,天……”

    李云中同样被陆建瀛逗得‘哈哈’大笑,对胡梦君也就不在怪罪,佯装怒道:“天你个头啊,还有完没完,还不快退下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