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清末洋流 >

第14章

清末洋流-第14章

小说: 清末洋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人走在县城的路上,看着街道来回走过的都是巡逻的战士,见到几个百姓也是匆匆忙忙的走过,苏三娘道:“没想到,那么容易的就打下了县城,记得前几个月,我和罗大纲一起合并攻打永安,打了好几天,死了好多兄弟,连城墙都没攻上去过。”

    李云中打断道:“不是梯子又做短了吧,我说上次罗大纲打平南县……呵呵,后来呢?”被苏三娘美目一瞪,李云中干笑了两下,赶紧转移话题。

    苏三娘将脸庞上的一些散发拨到耳旁,端的风情万种,看着某人的猪哥样,使劲用手捏了下他的腰,想起两人没什么关系,突然脸色通红的低下头;小声说道:“后来,官兵的援兵就到了,我和罗大纲就分头撤走了。”

    李云中握住苏三娘还没缩回去的手,深情的说道:“三娘,我……我从第一次见你,就喜欢你了,我这几天,茶饭不思,就越不敢跟你讲,三娘你,你是我见过最漂亮的女人,你嫁给我好吗?”

    苏三娘用力的缩回手,脸色绯红,留下一句:让我想一想。就急忙跑掉了。

    李云中愣在原地,不明白她是拒绝了,还是同意了。

    &;lt;a ;href=&;gt;起点中文网&;lt;/a&;gt;&;lt;a&;gt;手机用户请到阅读。&;lt;/a&;gt;
第二十章 太平天国
    道光二十九年十二月十八日,紫禁城

    卧在病床上的道光皇帝,看着林则徐的奏折,心情郁闷,他准备将林则徐留给下任皇帝大用的,因此这几年穆彰阿一直打压着他,道光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好让新皇帝即位后在提拔林则徐,让其对新皇帝感恩涕零,死而后已。

    道光已经按照雍正皇帝确立的秘密立储制度,已经把皇四子奕?立为太子,圣旨就藏在正大光明扁的后面,现在有些后悔,大清已经是风雨飘摇,但皇六子奕?文武双全,是否应该让奕?继承大统,再给小六子一次机会。

    “来人,宣奕?、奕?见驾。”道光对进来的小太监说道。

    爱新觉罗。奕?听说父皇召见自己,忙将自己的老师杜受田找来商量道光的用意。

    杜受田说道:“四阿哥论口才是比不上六阿哥的,切记,皇上问你什么,你只管哭,表达自己的孝心就好,如实在是推诿不过,一定要谨慎回答,如:自己替皇上日夜祈福,希望皇上长命百岁,千万不可与六阿哥比试。”

    奕?点了点头,深以为然。

    道光见两个儿子都到了自己面前,就将林则徐的奏折拿了出来,分别让两个儿子看了一遍,问他们的看法。

    只听奕?讲的头头是道,口如悬河,最后还推荐了李星沅代替林则徐当钦差大臣专职剿匪,听得道光连连点头。

    奕?眼看大事不妙,轮到自己时,就嚎啕大哭,把道光弄得莫名其妙,只听奕?抽咽道:“儿臣希望皇阿玛长命百岁,我永远都不必操心这些问题。”

    道光是个老人,觉得奕?纯孝,他一贯是主张以孝治国的。又觉得奕?心怀不轨起来,他觉得奕?对国家大事那么通彻,是不是希望自己早点死,好继承皇位。心里对奕?的一丝愧疚也烟消云散。

    一个月后,道光病死在颐和园中,奕?登基,第二年改年号为‘咸丰’。遗诏又立奕?为和硕恭亲王。这愈发让刚登基的奕?忌惮奕?起来,不许他插手国家大事。

    李云中听说林则徐病死在梧州后,出于对民族英雄的崇敬心里,命全军披麻戴孝一日。新任钦差大臣李星沅到广西后,命提督向荣统领梧州军队,巡抚周天爵统领桂林和永安的大军一齐向藤县进攻。

    李云中见官军来势汹汹,还携带了好几门大炮。洪秀全又命自己到金田参加他的大寿,当即退出藤县前往金田,又命防守平南县的蒙上升:如官兵全力来攻,也退往金田。李云中可不想与官兵硬拼。他打算利用山地,使官兵依仗的大炮无用武之地。在撤军的路上,不少流民百姓偷偷离开队伍,李云中也听之任之。

    其实他太看得起这个时代的大炮了,和后世一炸就方圆几十米的大炮不同,清军携带的大炮只能吓唬人,除非直接命中才能有效杀伤,还有是用于攻城之中,用被炸飞的石屑来杀伤守军。

    李云中带大军赶到金田时,发现金田镇已有两三万人,加上他带来的足足超过六万,洪秀全带冯云山等人将李云中迎到金田镇韦正家,不,韦正已经改名叫韦昌辉了。

    深夜,冯云山找李云中又说了什么,过了一会后,李云中面无表情的将冯云山送出门。

    第二日,洪秀全就在金田举行了誓师大会,成立天平天国,起义军以后都统一叫太平军,并建立前、后、中、左、右五军,杨秀清为中军主将,萧朝贵为前军主将,李云中为右军主将,冯云山为后军主将,韦昌辉为左军主将。洪秀全称天王,封李云中为‘天师’,又封杨秀清为军师。

    以李云中的军法为参照,颁布了新军律:一,遵条命;二,别男行女行;三,秋毫无犯;四,公心和傩,各遵头目约束;五,同心合力,不得临阵退缩。

    别人欢呼雀跃,神情兴奋,唯独胡以晃、张遂谋等人面现怒色,说好的一军主将竟然不翼而飞,落到了韦昌辉的头上去了,几人一齐看向李云中,却得到稍安勿躁的暗示,几人就忍着怒意将仪式看到底。

    誓师完成之后,洪秀全召集众军主将议事,宣布各军番号、人数。

    杨秀清统领中军,五千人,主要是紫荆山地区的教民一千人与贵县石达开发展的二千人、秦日纲组织的挖矿工人两千人,具是能吃苦耐劳的精锐。前军萧朝贵统领三千人,来源是两千烧炭工人,一千从教民之中选拔的精壮,冯云山的后军八千人包括蒙上升、胡以晃、张遂谋、凌十八的人马全部并在其中,张遂谋带着几个亲兵调往李云中的右军之中。韦昌辉的左军四千人,除了韦家的族人,剩下的都是从中军、前军挑完剩下的教民,李云中的右军七千人,将罗大纲的一些精锐土匪调到右军。妇女统一编为一营,洪宣娇为统领,苏三娘在李云中的提议下任了副统领。从藤县退兵时,一些不愿造反的流民趁机逃跑,李云中的势力有所减少,但凝聚力却大大的提高了。见没有人反对,洪秀全略带歉意的看了李云中一下,接着说道:“昨日,浔洲副将李殿元占据了思旺芋,切断了退往平南县的退路,秀清,你看该怎么办。”

    杨秀清道:“官军的目的很明显,就是想把我们困在桂平县,等官军大队人马到达,再来决战,我们应该跳出大山,兵分几路,让官军疲于奔命,再在平南县汇合,将官兵各个击破,打思旺芋,这一仗由有作战经验的右军打,另外周凤岐也带了两千清兵从浔州府向金田方向而来,由前军在金田望鳌岭埋伏,打败官军后,不必回金田,可以攻打其他县府。”

    李云中突然想起当初攻打滕县后,罗大纲提出带兵夜袭永安的事,说有七成把握可以打下永安府。当时李云中不愿闹大,做出头之鸟,引朝廷提前派大军围剿,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

    &;lt;a ;href=&;gt;起点中文网&;lt;/a&;gt;&;lt;a&;gt;手机用户请到阅读。&;lt;/a&;gt;
第二十一章 李云中立军制 攻破永安
    李云中带着右军人马赶到思旺芋,派罗大纲率领千人绕到后面突袭,又派李得胜率军从右边包抄,李云中带着警卫旅埋伏在左边的小路上,这一仗,李殿元的不到两千人被杀的晕头撞向,不知杀上来的敌人有多少,只凭本能的向没有动静的左边跑去,,见时机成熟,李云中一跃而起,大喊一声“杀”带着千余人冲向了败军,不一会战事就结束了,李殿元带着一小部分突围而出,生俘八百余人,这些俘虏可难倒了李云中,他还没想过要杀俘,最后只能教育一番就将他们放了。

    战事之后,李云中发现不少人找不到队伍,到处乱窜。想到自己将要脱离太平天国独立发展,就要有一套自己的军制,立刻就在思旺芋重新整编起队伍来,完全的仿照后世军制。

    将自己的右军编为四个团,一团由罗大纲任团长,下辖三个营,为便于分辩,想到电视上的一些画面,就用营长的名字为代号,每营六百人。曾水源的水字营,刘才的才字营,王新的新字营。二团由作战勇猛的李得胜为团长:李秀成的秀字营,陈承?的承字营、王刚的刚字营。三团张遂谋任团长,张遂谋的亲信林启容的启字营,李秀成的堂弟李世贤的贤字营,林绍章的章字营,每团一千八百人。李云中直辖的警卫团,为了加强掌控,没有用代号,以数字为号,一营全都是一些十四五岁的少年,以白银武、黄金文为首,共有八百人,李云中发现这些年纪不大的少年作战时英勇无畏,毫不逊于精锐之士,而且对自己崇拜甚深,达到了盲目的地步,很容易接受李云中的一些后世思想,所以就把他们集中起来,亲自教导,以后全部都要重用,二营为野战用的,都是深山训练时的精锐,对李云中最是忠诚,有一千人,营长为李云中族兄李春发,三营是爆破营,李云中将一些猎人、矿工集合在一起,专门研究炸药爆破,并为每营都准备一面大旗,好让士兵分辩。

    在这一次整编中,李云中让一些头脑僵硬,怕死的老人退下来,提拔一大批作战勇猛的年轻人,如李世贤、李秀成、林启容、谭绍光……他们作战机智勇猛,对李云中的命令毫不犹豫的服从,不易受到诱惑。

    梧州,钦差行营

    李星沅头疼的看着向荣和周天爵两人,两人为是否进山剿匪吵了七八次有余,周天爵主张立即进山围剿,好升官发财。向荣认为现在不宜进山,贼寇炽焰正是嚣张的时候,应当等官军全部到达,将各个进山出口堵住,将反贼困在紫荆山中,则反贼不攻自破。李星沅也不知听谁的,他是个文官,对战事并不擅长,觉得两人说的都有道理,但这样任凭争论下去,就是错的。这一次会议又是不欢而散。

    周天爵回到住处仍愤愤不平,巡抚节制提督是官场的惯例,向荣竟然敢和他唱反调,越想越是生气,也不通知李星沅就写了一份告向荣畏敌怯战,任凭贼寇做大,不听上官指挥的奏折派人送到北京。

    李云中不知官军为何攻下平南就没有动静了,他趁黑夜穿过平南县进入人迹罕至的大山之中,派罗大纲为前锋突袭永安州。

    永安是一座大城,相当繁华,不是平南县、藤县所能比的,它四面环山,只有几条小路进城,永安每天很早就要关城门,罗大纲在傍晚就到达了永安外面险要之地埋伏起来,等待李云中到来。

    清晨,万籁俱寂;天蒙蒙亮;就有不少百姓入城,正在城门口排队,挨个接受官兵检查,罗大纲命一些人装作行人,混入百姓之中。李云中躲在远处,看见城门口一阵骚动,不少百姓四散逃逸,李云中一挥手,顿时埋伏在附近的李得胜立即冲向城门,李云中双手各拿一把刀跑在大军前面,终于在城门关门之前到达,看见竟然还有几个敢死队正在坚持,李云中手持双刀砍向官兵,不一会,大军就冲向城内,城内守军见城门已失,四散逃逸,李云中带着人马向官兵多的地方杀去,一直杀到州衙,见府门已关,不少清兵都退在里面,如要强攻,伤亡必定惨重,这时候官兵的援军到达就会前功尽弃,忙派人清剿其他处清兵,控制城门。

    “里面的官兵听着,我们已经打下整个永安,你们已经被包围了,出来投降的免死。”李云中命人在州衙外面大喊,相劝里面的人投降。

    见喊了一上午,里面的清兵还没动静,守在外面的李云中渐渐不耐烦了,就命人准备引火之物,亲自喊道:“限你们半个时辰立即出来投降,否则就将你们付之一炬,全部烧死你们。”

    永安知府吴江与守将杨青急的团团转,商量该怎么办。吴江道:“大势已去啊,可怜我全家三十七口,不行,不能让他们落在反贼手里。”

    杨青在一旁气道:“妈拉个巴子,几万官兵竟然还让反贼逃了出来,这帮王八蛋,国事就坏在这帮人手里,大人,要不我们……”看着吴江疯狂的眼神,杨青还是把投降两个字咽了下去。

    吴江道:“食君之禄,自当忠君之事。现在正是以全名节的时候,杨将军你自便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