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清末洋流 >

第131章

清末洋流-第131章

小说: 清末洋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启禀大帅,江西巡抚江大人求见。”

    “快请!”曾国藩放下地图,不明白江忠源为何会离开南昌城。

    “先生,自从京师一别,如今已有五年没见了。学生真是惭愧。”江忠源一进入帐中,就施晚辈之礼,他在京师游玩之时,曾拜曾国藩为师。受其指点,所以才称呼他为先生。

    曾国藩安慰道:“你在广西、湖南剿贼的时候,我还在京师为官,我到湖南练兵时,你已经到湖北、江西剿贼,这不怪你,都是为国效力,为皇上分忧,对了,你为何来此地?难道南昌城已经……”

    江忠源见老师误会,赶紧收起叙旧的心思,解释道:“前几日我收到圣旨,皇上已经改命我为安徽巡抚,让我即刻赴任。”

    曾国藩又是高兴又是失望,高兴的是自己学生官做得比自己还大,证明他没有看错人,失望的是既然远在南昌的江忠源都收到圣旨,他这里还没有消息,证明他没有被任命为江西巡抚。

    江忠源见老师面色古怪,安慰道:“新任江西巡抚是老相识陈其迈陈大人,他与我们一样都是湖南人,他会配合先生剿贼的。”

    曾国藩收起胸中五味具杂的心思,对江忠源告诫:“安徽不比江西,在那里湘军没有丝毫势力,而你又是孤身赴任,开始的时候打不开局面那是应当的,一定不要急迫,还有大清绿营兵已经**彻底,靠他们是保不住安徽的,听说礼部侍郎吕大人在六安办了几千乡勇,你可以与他商量着办。”

    “是,学生明白,先生也要警惕,江西短毛已成气候,我来的时候就发现短毛正朝鄱阳县汇集,先生一定要当心,我怀疑他们的目标不是南昌,而是湘军。”江忠源临走的时候想起了这个消息,就告诉了曾国藩。

    “什么!江西的短毛也朝湘军开来!这是如何是好,昨日我收到消息,安徽的短毛大军已汇聚于安庆,前锋已到彭泽县,我以为他们只是正常调动,没想到他们是早有预谋,是冲着湘军来的!”曾国藩有种不祥的预感,湘军已经危在旦夕。

    江忠源也觉得大事不妙,劝道:“先生还是暂时退却,返回湖北,既可以避短毛锋芒,又可以重新编练湘军,那时再行东下,就可以与短毛一较长短。”

    曾国藩摇头道:“不可,我要是返回湖北,岂不是害了你和陈大人,短毛无所顾忌之下,必然全力攻打南昌与安徽,况且皇上命我东下江西剿贼,这一仗未打就逃回湖北,岂不让天下之人耻笑我增某人。”

    江忠源感动的无以复加,拜道:“先生大恩,学生永不敢忘,本想在先生身旁侍奉先生,奈何君王有命,学生只有先忠而后孝,学生告辞了。”

    曾国藩拉着江忠源的手,一直送到江边,看着江忠源身边只有500护卫,心有戚戚,直到船只消失在天际,他才满腹忧虑的返回大营,准备应战。
第九十四章 湖口攻防战(四更)
    浩渺鄱湖水接天,波翻浪涌竞争先;连江通海胸怀广,滋养生灵岁复年鄱阳湖中,鄱阳湖上承赣、抚、信、饶、修五河之水,下接长江。丰水季节浪涌波腾,浩瀚万顷,水天相连;枯水季节水落滩出,枯水一线,野草丰茂,芦苇丛丛;湖畔峰岭绵延,沙山起伏,沃野千里,候鸟翩飞,牛羊倘佯。

    此时上千大小船只在鄱阳湖的江面上井然有序的向北行进。

    “胡知县真是有心了,能在七天之内搜集到几千船只,解了我燃眉之急!”李云中对胡梦君夸着他的知县老爹,心里却想着当初胡知县知道自己身份时寻死觅活的模样。

    胡梦君急的抓耳挠腮,提醒道:“殿下这其中也有我的一份功劳。”

    汉王殿下怎么不赞赏我!他还记得当初钟林说过的话,被殿下赞赏过的人都位列三品、四品。

    “你最大的功劳就是劝降了你那食古不化的老爹,让他甘心做一个间谍!你就不担心他被清廷杀头?”李云中笑骂。

    胡梦君倒是不担心他那知县老爹的安全:“怕什么,这鄱阳县虽说靠南昌进了点,可是只有水路好走,而南昌城没有水师,况且城中还有汉军伪装成的乡勇,不要说清军没胆子打仗,就算清军来攻,我爹也能坚守到援军。”

    看着这美丽的湖泊,白鹤、苍鹰、白头鹞等动物频频可见,李云中情不自禁的问道:“你可知这鄱阳湖的历史?”

    自从胡宽接任鄱阳县知县一职,胡梦君就注意到鄱阳湖,对这些知识早就胸有成竹,兴奋答道 ;:“鄱阳湖在古代有彭蠡湖、彭蠡泽、彭泽湖、彭湖、扬澜湖、宫亭湖等多种称谓。

    一为“彭蠡湖”,彭蠡,是很古的泽薮名,“豫章郡彭蠡”条载:“彭蠡泽在西”。还有另一种说法:“彭者大也,蠡者瓠瓢也”,形容鄱阳湖如大瓢一样。

    二为“扬澜湖”。是由一些亲身经历过鄱阳湖风涛险恶的人命名,李纲诗:“世传扬澜并左蠡,无风白浪如山起。”宋余靖诗:“彭蠡古来险,汤汤贯侯卫。源长云共浮,望极天无际。传闻五月交,兹时一阴至。飓风生海隅,馀力千里噎。万窍争怒号,惊涛得狂势。”

    三为“宫亭湖”,原来专指星子县东南鄱阳湖的一部分,因湖旁有宫亭庙而得名。后来逐泛指鄱阳湖的全部……”

    李云中见他像背书一样流利。赶紧打断他的长篇大话:“停停……你这是背书。还是赏景,好好的一个鄱阳湖,在你嘴里就成了俗物,你这个能说会道的天赋要是浪费真是可惜了。这样吧,你去后面那艘船内帮我劝降李鸿章那几个人,你就是成功劝降一个人,我也重重有赏!”

    终于听到‘赏’这个字,胡梦君激动道:“殿下打算赏我什么官职,知府还是都督!”

    都督!李云中无语,踢了胡梦君的屁股,笑骂:“我靠!都督!你还真敢想,你这个小官迷听着。里面有四个人,你的官职现在是职同营官,就是六品官员,你劝降一个我给你升一级,全部劝降成功我给你再加一级。就是连升五级,那就是从三品……喂,你等等,我话还没说完呢!”

    看着胡梦君的背影,李云中微笑摇头,希望胡梦君可以劝降李鸿章这大顽固。

    金乌西坠、月兔东临,不知不觉天色渐渐变得黑暗起来,。幽蓝的天幕上,一轮弯月喷射出清冷的寒辉。纤云若隐若无,群星灿烂,星罗棋布,一条乳白色的天河横贯中天,照着湖面耀耀生辉。

    “启禀殿下,有个安徽信使前来拜见。”看着汉王欣赏美景,赵老七小心翼翼的靠近李云中,小声提醒。

    李云中收回目光,转身道:“走,咱们去看看安徽第七军主力已经到哪了。”

    船舱内,焦亮、曾水源相对而坐,李云中当仁不让的坐在上首,对着信使问道:“壮士何人也?”

    丁汝昌激动地双腿打颤,不敢抬头观看,躬身道:“末将名叫丁汝昌,乃是守卫湖口的副将,奉军长李得胜命令前来迎接殿下。”

    李云中温言道:“丁汝昌!你不必紧张,你说李得胜已经到了湖口?”

    丁汝昌越发紧张,颤声道:“是的,殿下,军长在收到汉王的命令就率先锋赶到湖口,第七军主力由刘才师长率领,目前已离开安庆,明日就到彭泽县。”

    “哈哈……好,这次曾国藩是插翅难飞了,湖口县还能坚守今天?”李云中打算抄了曾国藩的后路,将他全歼在江西。

    丁汝昌额头上冒出一排细汗,讷言道:“湖口县还能坚守两天左右,湘军也学会用爆破的方法攻城,北墙上因此被炸出一个大缺口,要不是我军炸药颇多,湖口早已失陷。”

    看来只能打击溃战了,李云中有点可惜,湘军攻破湖口就能截断九江与下游的联系,那样九江必不可守,清军就可以顺流而下攻打安庆,接着南京都有危险,真正的牵一发而动全身。

    “命令先锋加速行进,争取在明日正午之前进入湖口县,万不可让湘军攻占湖口!”李云中决定速战速决,他已经好久都没回南京了。

    曾水源起身道:“遵命,末将亲自率兵先行支援湖口。”

    湖口城下

    曾国藩对着众营官大大脾气,几位营官、分统全都惊慌失色,大帅对自己人发火,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

    “小小的一个湖口县,我上万大军费时半月竟然攻不下来!你们是不是变得贪生怕死,不敢拼命?当初在武昌那种决死精神到哪里去了?”曾国藩拍着桌子,已经骂了半个时辰。

    郭嵩焘小声劝道:“不是我军不拼命,而是短毛太过悍勇,还记得那五百洋枪队吗,整整拖延我大军两个时辰,临死之前还要毁坏枪支,宁愿自杀也不愿被俘,这是短毛与长毛不一样的地方。”

    刘蓉想起当时情景,也心有余悸,接道:“长毛能打胜仗,士气高昂,但是一被我军击败就兵无战心,争相逃窜,这是他们几个王殿保存实力的做法,可是短毛上下一心,胜则不傲,败则不弃,不但能打胜仗,打了败仗也能坚持到底,我湘军也没达到这种境界。”

    曾国藩见他们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责问:“你们可有方法应对?这一个小小的湖口县,守兵不过两千人,我军数倍围之,竟然无用?万一对阵长毛主力,岂能取胜!”

    罗泽南道:“既然强攻不成,那就劝降,湖口县地势险要,而城中只有两千人马,说明城中守将地位不高,我们以高官厚禄诱之,他们就是不降,战力也会下降,我军趁机猛攻,必能攻破湖口县!”

    终于听到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曾国藩抚须而笑,赞道:“仲岳能独当一面矣!我这就写信派人送入城中,你们下去让士卒养精蓄锐,明日一早,城中短毛若是不降,就立即攻城,短毛援军将至,此役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望大家珍重!”

    李得胜看着想睡又不敢睡,不停掐住自己大腿的程学启,笑道:“咱俩轮流值夜,你先睡会,我盯着。”

    程学启拼命摇头,粗声道:“军长自从进了湖口县就没休息,还是您先睡会,我顶得住,天已经黑了,城下的敌军应该不会再攻城了,只要守住城下的缺口就好。”

    李得胜抬头望天,自嘲道:“说实话,当初林启容推荐你当营官我是不同意的,大汉军中升官极难,除了汉王钦点,还没有听谁能短短一年就从白身升到团长之位,你是第一个,林启容没看错你,这团长你当的称职,也许再过两天汉王就到了,你要是能抓住机会,就是下一个李秀成!”

    程学启也听过李秀成的传奇,这几天已经与李得胜混熟了,很三八的问道:“听说李都督还在你手下当过营官,这是真的吗?”

    看着旁边竖起耳朵的众军官,李得胜也不怕别人说三道四,很爽快得承认:“不错,在广西的时候,他就是我手下一名营长,没想到到了南京他官升的那么快,先是师长,又是军长,现在又升为都督,我们这些老长官参加军事会议还要向他敬礼呢!”

    程学启羡慕道:“那岂不是威风死了,他才二十九岁!”

    我今年二十三岁,还有六年,一定可以追上李秀成!程学启瞬间精神百倍。

    见李得胜露出落寞之色,程学启安慰道:“将军劳苦功高,汉王英明,赏罚公平,这次一定会升将军的官,到时将军当了都督、尚书,千万别忘了小的!”

    李得胜之所以这么早冒着危险进入湖口,就是希望早日见到汉王,希望能升个都督当当:“承你吉言,希望汉王能早日赶到湖口!”

    “启禀将军,城下有个打着白旗之人求见!”负责守卫城墙缺口的叶芸来向李得胜请示。

    ps: ; ;都三天了,还一张月票都没有,太悲剧可,我都想到淘宝上逛逛了。
第九十五章 湘军夜遁
    李得胜皱眉道:“这湘军攻城军队刚退下去,就派使者求见,曾国藩又在搞什么阴谋诡计,告诉兄弟们机灵点。”

    程学启出身草莽,知道湘军玩什么把戏,讥笑道:“定是那曾国藩攻不下湖口,就想派人来劝降,将军不妨见见,也好拖延时间,让弟兄们好好休息。”

    副师长叶芸来皱眉道:“就怕今天见湘军使者的事传出去,对军长的名声不好,不知情的还以为将军有意和湘军和谈,末将以为把他轰走,断了湘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