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清末洋流 >

第112章

清末洋流-第112章

小说: 清末洋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伟烈亚力也放下笔,幽默道:“我打算以‘野蛮人与最先进的步枪’为标题写一篇文章,你们看怎么样?”

    珍妮讥讽道:“我看你最好换一个标题,否则你无法在远东立足!”

    “**!你说得对,这个想法还不太成熟,不过我是不放弃的。”伟烈亚力拿起笔,继续关注战场。

    艾约瑟对珍妮劝道:“你别理他!用中国的话说,他是不撞南山不回头,迟早要撞的头破血流。”

    “闭嘴艾约瑟!她是我们的对手,你怎么能联合她来对付我,你这个叛徒!”伟烈亚力生气的对艾约瑟叫道。

    &;lt;a ;href=&;gt;起点中文网&;lt;/a&;gt;&;lt;a&;gt;手机用户请到阅读。&;lt;/a&;gt;
第六十三章 海盗来投(求收藏)
    “军长,听说汉王将下一波攻城的机会给了我们第五军?”第九师黄渤笑得很猥琐的样子,紧缩着头、双手放在胸前使劲的摩擦。

    李世贤看着黄渤的样子就想笑,左手搂着他的脖子,边走边问道:“怎么,你想上?”

    果然如此,想起他们第九师与张国梁的恩恩怨怨,黄渤放下骄傲,讨好道:“军长你也知道,我们第五军以前在张国梁的手里吃了不少亏,弟兄们都憋着一股气!你就把这次机会让给我们吧,第十师那帮家伙您就安排在下一次,量他也没什么话好说!”

    请将不如激将!李世贤装作很为难的样子,指着城墙道:“不是我不答应你,我在殿下面前立了军令状,我看第十师士气、人数都比你们第九师要高,还是让第十师上保险一点!”

    黄渤拍着胸脯,保证道:“打不上城墙,您就斩了俺,上次在苏州张国梁趁俺没准备偷袭,参谋长当初差点把俺给斩喽,这笔账我一点要跟张国梁算算!”

    李世贤见目的达成,也就不再逗他,郑重的告诫:“第六军、第八军先后攻了3次,你可以说是占了他们的便宜,吃现成的,最不济也要攻上城墙,给第一军开路!”

    黄渤信心百倍,兴冲冲的回到师部拟定攻城计划去了。

    看着第三波攻城大军如潮水般推下去,张国梁心有余悸,扶着冯子材道:“现在也管不了那么多了,南干你快命人把南墙、东墙、西墙上的大炮全都搬取一半过来,刚才如果不是短毛怕误伤自己人,瞬间枪炮全部停火,本官还以为短毛能杀上来。”

    “是,军门我这就派人去办,没想到短毛攻城如此犀利,炮兵、火枪兵与攻城陆勇配合的太好了,我们得防着这一套,否则杭州不报矣!”冯子材第一次瞧见这样的攻城方式,几百门大炮、上千火枪队掩护,打的墙上兵勇死伤惨重,尸体堆积如山,以至于士卒只能站在尸体上杀敌,城下不少绿营兵竟然拒绝上城墙杀敌。

    看着一具具尸体被抬下城墙,张国梁的心情变得沉重起来,没想到第二天就差点破城,离与钦差和春约定的一个月差二十八天,想起自己给皇上的奏折“城亡臣亡,城存臣存,自嘲的笑了笑,看来这次真的要与杭州共亡了。

    风平浪静的杭州湾上来了一波不速之客,几十艘形状似蚱蜢的小艇慢慢的朝杭州城驶去,每艘小艇上都坐满了人,水声哗哗的作响,看着越来越近的杭州城,布兴有面色凝重,像是铁人似得站在风帆之下。

    “崔阿圃,你个扑街仔,快死过来,老子有话问你!”一张口,布兴有沉重的气势就荡然无存。

    “你个死扑街仔,喊什么,没看见老子正在睡觉,到了杭州再叫醒老子!”那个叫崔阿圃的男子也不甘示弱的回骂。

    布兴有无奈的走过去,他还真奈不了这个胡子邋遢的男子,只因为崔阿圃两年前还是南海海盗之王,手下海盗无数,大小船只一千余艘,虽然现在落魄了,也不是他这个半路出家的海盗可以欺辱的。

    “你说你真的认识大汉国王李云中?你可不要骗我,要不然有你好看的!”布兴有为了投奔汉国,可是准备了全部家当。

    崔阿圃懒洋洋的回道:“不但李云中我认识,连天王洪秀全、南王冯云山我都认识,实话告诉你,想当年他们也想拉老子入伙,可是当初鬼佬正在找老子的麻烦,所以回绝了他们。”

    “真的假的?你小子就会说大话,我问你个问题行不?”布兴有不再纠结这个问题,反而很八卦的问起心中早已存在的疑问。

    “什么事?如果问老子睡过娘们,你还是别问了,因为老子也记不清楚了。”崔阿圃玩味道。

    呸!布兴有暗道老子也记不清楚,“听说当初大清要把你招安,他们许给你什么官职?”

    崔阿圃终于睁开眼睛,吐出嘴里草芥,嘲笑道:“怎么,嫌自己官小?大清的官,给的再大,我也不当,别说总兵,就是提督、总督老子也不屑一顾。”

    布兴有喃喃自语:“传说果然是真的,大清给你正二品官职,却给我个六品,还是从的,大家都是海盗,这太不公平了!”

    崔阿圃起身拍着布兴有的后背,不知该安慰他,还是嘲笑他,最终开口说道“你在清廷这边这边有什么意思,官做得再大也没用,像林则徐大人,老子最佩服的就是他抗击鬼佬,可惜被道光小儿流放新疆,多少志士仁人一腔热血就此冷却,这大清的皇帝总是防着我们汉人的。”

    看着越来越近的杭州城,布兴有收拾嫉妒不平心里,拍起崔阿圃的马屁来,“崔兄竟然是的汉王,此番投靠过去,必然受到重用,以后封侯拜相还不简单!还要劳烦崔兄以后多提携提携小弟,如此感激不尽啊!”

    ……

    “报……启禀殿下,有一股海盗求见,其中一人自称为崔阿圃,是您和南王的老相识。”

    崔阿圃?李云中努力回想着什么时候认识的崔阿圃,脑海里完全没有印象,八成是穿越之前的事。

    “把他们带过来。”李云中还决定见他们一见。

    布兴有胆战心惊的走进戒备僧严的汉军营地,前一天他还是清军把总,忧虑的想着:不知汉王介不介意我的过去。

    走进大帐,两人不敢抬头,直接跪下道:“小人崔阿圃(布兴有)参见汉王。”

    李云中对崔阿圃问道:“你认识我?”

    崔阿圃恭敬的回道:“道光二十八年,小的在广州采购物资,机缘巧合结识了汉王与南王,当时南王还教小人信仰上帝,只是小的自小讨厌鬼佬所以拒绝了,当时小的还送予南王五百两银子,时间过去太久,汉王也许忘记了……。”

    五百两银子?不是来要账的吧?李云中打断道:“我想起来了,南王是收了你五百两银子,你今天来的目的是……”

    听汉王记起了自己,崔阿圃抬头道:“小人以前愚昧,有眼不识泰山,如今特来投靠汉王,望汉王看在以前的情分上收留下小的。”

    布兴有赶紧跟道:“请殿下收留。”

    左宗棠见这两人来路不明,生怕汉王一时冲动答应他们,突然开口问道:“你们现在有多少人,驻地在哪里?”

    崔阿圃也知道左宗棠是汉王手下大官,不敢得罪,实话实说道:“小的以前在广东附近当海盗,手下有五六千人,船只800,道光二十八年,洋人与朝廷联合起来打我,我率部下拼死抵抗,奈何洋人船坚炮利,我军损失近半,洋人的炮舰却丝毫无损,无奈之下,小的命部下各自突围,听说汉王在路上博得好大的名声,所以小的就来投靠汉王。”

    见左宗棠看向自己,布兴有也急忙回道:“小人以前也是海盗,劫富济贫,一时昏庸受了清廷的招安,自从招安之后,小的吃不好睡不好,总觉得对不起以前死去的同伴,前几天崔兄弟邀我一起投靠汉王,小的立马就收拾家当赶来,今后一定对殿下忠心不二,否则万箭穿心而死。”

    “好,我代表大汉收留你们,你们咱先编入水军,封锁杭州水路,等杭州城破再授予你们官职。”李云中应许,以防有诈,就叫他们暂时呆在船上。

    &;lt;a ;href=&;gt;起点中文网&;lt;/a&;gt;&;lt;a&;gt;手机用户请到阅读。&;lt;/a&;gt;
第六十四章 巾帼英雄(求收藏)
    周秀英拽着黄渤的胳膊不让他走,她的脸颊因为生气而变得红润起来,“你为啥不让我带兵攻城,凭什么你师长就能去,我一个团长就不行?”

    黄渤被烦的没办法,用力的甩开她的手,实话实说道:“你一个大姑娘家,不在家相亲教子绣花就算了,跑在战场上也没人说你,可是你去攻城像什么样,万一那个什么香什么玉什么的,我怎么像你爹交代啊?”

    “你不要乱想,这关我爹什么事?我是第九师的团长,第九师攻城,怎么能少的了我,你嫌我是女人,咱们俩来比划比划。”周秀英摆了个姿势,对黄渤招了招手。

    周围之人见了这个阵势,全都起哄起来,吹口哨、用兵器互相碰撞……不一会就将他两人围成个圈子。

    看着周秀英认真的模样,黄渤突然感到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感觉,口干舌燥、心肝不听话的蹦蹦乱跳,用力按住胸口,黄渤嘴硬道:“俺告诉你,俺平身从来都没欺负过女人,也最恨欺负女人的人,好了,我答应你让你明日参加攻城大军,不过你得与我在一起,跟在我后面,否则我可没办法保护你。”

    周秀英脸色更红,羞道:“谁让你保护,我保护你还差不多。”

    中军大帐,李云中正在与左宗棠商议明日攻城事宜。

    李云中看着赵老七送来的杭州城防图,越看越是恼怒,用力拍了下案几,气道:“传令下去,大炮彻夜轰打城墙!这张国梁真是无耻,不但在城内捏造我军屠城吓唬百姓,还不断的征集民夫参加守城,这大大增加了我军破城的难度,城内有居民六七十万,如果被全部动员起来……哎,左先生有什么办法?”

    一时之间左宗棠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低头紧皱眉头,沉思起来。

    赵老七早已想好了对策,见汉王看向自己,缓声道:“不如延伸炮火,轰打杭州城,给里面百姓一个警告。”

    左宗棠听说要火烧杭州城,立即劝阻,:“不可,大火一经烧起,实难扑灭,到时杭州不免生灵涂炭,不但汉王仁义之名烟消云散,杭州百姓也会更加卖力守城,实在得不偿失,殿下要三思而行!”

    李云中也觉得这种办法不妥当,就算攻陷杭州,得到的也只是一堆残垣断壁,否决了这个提议:“这个法子确实不妥,还有没有别的办法,按计划明日就要破城,万一城内百姓助清军进行巷战,我军岂不是真要屠城?”

    左宗棠回道:“如果能派遣一部分人偷偷潜入城中,张贴告示安抚民心,这样破城会顺利些。”

    李云中看向赵老七,问道:“之前情报司有没有派遣细作入城?”

    终于问到了这个问题,赵老七吓得魂不附体,立即躬身请罪道:“微臣一时疏忽,没有吩咐入城细作如何行事,恐怕他们现在也是在城内茫然不知所措。”

    李云中无语,看来得尽快建立一支特种部队,想到就做,吩咐赵老七道:“你立即在全军之中搜集有一技之长的人,比如:会武术、开锁、爬墙、化妆……着重招揽那些武术高强之人,将这些人组成一支特别部队,我有大用。”

    赵老七见汉王重视,不敢在帐中逗留,回道:“微臣这就去办,敢问殿下,招多少人为宜。”

    “就先三百人吧!”

    出了营帐的赵老七松了口气,用袖子擦了额头冷汗,暗自纳闷:为什么汉王的一个眼神就让自己心惊肉跳呢?

    “赵兄,汉王在里面吗?”李春发见赵老七在大帐外面站立,还以为汉王不在。

    “原来是李军长,您找汉王有事?汉王在里面,不过如果不是有重要之事禀报,我劝你还是不要进去了,因为汉王此刻心情不太好。”赵老七有心讨好李春发,不但是因为此人是汉王同宗兄弟,还因他是第一军军长,组建特别部队的事情要求到他的头上。

    李春发打起了退堂鼓,对着赵老七请教道:“也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汉王近日早晨命我第一军开凿地道,进展不顺,我就想请示殿下,是否应该继续。”

    赵老七给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