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清末洋流 >

第105章

清末洋流-第105章

小说: 清末洋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骆秉章听了郭嵩焘的话,才反应过来,这军事会议是早已准备好的,只是演戏给他看,心里暗自嘲笑增剃头只会耍花花肠子。

    刘蓉见曾国藩犹豫不决,谏道:“长毛诡计多端,焉知靖港长毛防范松懈,不是引诱我军上当?难道长毛只凭三千人还能攻占长沙吗!反而湘潭县是我们早就设计好的,于情于理都应该守湘潭。”

    曾国藩恍然大悟,靖港长毛只有三千人,是三路大军中距离长沙最近的一支,不但不加强戒备,反而做出防范松懈的样子,这分明是计!

    “本帅命令,按原计划行事!”

    回到长沙城的骆秉章心思却颇不宁静,寻思着既然靖港镇的长毛人少,防范又松懈,这不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吗!赶紧命人将湖南提督鲍起豹找来商议。

    听骆秉章将军情介绍了一遍,鲍起豹兴奋起来,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他早就想升官了,只是一直没有机会,如果他率军歼灭了这伙长毛,升官发财,谁也说不出闲话,想到这里,鲍起豹感激道:“多谢抚台大人指点迷津,本官感激不尽,此番攻打靖港如果建功,一定忘不了您的好处,卑职这就下去准备,告辞!”不待骆秉章挽留,鲍起豹心急火燎的赶往军营调兵遣将。

    骆秉章看着鲍起豹的背影,抚须而笑,这可是一本万利的买卖,打胜了,是他指挥若定,也有他骆秉章的一份功劳;打败了,是提督鲍起豹贪功冒进,与他毫无关系。

    余忠扶看着悠然自若的黄再兴,问道:“清妖真的能上当吗?我看这事悬,清妖吃了我们那么多次亏,怎么会轻易上当。”

    黄再兴道:“四个时辰之前,靖港镇的乡勇头目偷偷的前往长沙,分明是请求援兵去了,还有他派人在2里外搭了一座小浮桥,只要检点大人将水军藏好,清妖必来。”

    余忠扶怒道:“等会我将这个乡勇头目云中雪,我已经在隐蔽处埋伏了大炮对准河心,加上三百只小船,只要清妖敢来,我就让他们有去无回。”

    鲍起豹带着四千绿营,二千水师不用两个时辰就来到靖港镇外面,看着面前的乡勇头目,问道:“浮桥在哪里?快去带路!”

    黄再兴听探子禀报清妖已经来了,急忙通知检点余忠扶,赶到埋伏地点。

    “检点你看,清妖果然有水师,不如我们用大炮轰击清妖船只,再出动小船攻击清妖大船,只用火烧,逼他们上岸,一网打尽!”

    余忠扶赞道:“好办法!就这样。”

    ‘轰’

    ‘轰’

    ……

    “那里**……”鲍起豹听见炮声,惊慌失措。

    “提督大人,是水里!你看我们的战船被打沉了一艘。”副将德清指着江面喊道。

    鲍起豹突然有种不好的预感,拼命的安慰自己这只是凑巧,长毛没有准备。

    “大人!不好了,我们中了埋伏了,长毛有准备。”德清指着江面上数百小船,心慌意乱起来。

    鲍起豹狠狠的抽了他一鞭子,骂道:“本官又没瞎,看得见!我就不信几丈长的战船还打不过小船。”

    岸上的清军全都停止前进,看着江面上两支船队渐渐接近,期间,己方的战船还不断受到来自对面岸上的炮击。

    鲍起豹看着长毛的小船灵活善变,不停的点燃东西扔到战船上,而自己的战船却笨重不堪,躲避不了!不一会全都燃起熊熊烈火,朝岸边驶来。

    战船还没靠岸,船上的水勇纷纷跳下船来,上岸逃命,这时太平军伏兵四起,杀声震天!鲍起豹见状,急忙调动陆勇前去支援,但陆勇见水勇逃命,亦纷纷后退,鲍起豹亲自拿剑立旗督战,然而,兵败如山倒,士卒绕过大旗,继续逃命,副将德清见大势已去,拉着鲍起豹登上战船,离开战场,朝长沙方向逃走。

    …………

    求收藏,求推荐,小郎每天只睡4个小时,星期一那天整晚都没睡。有次正吃着饭就睡着了,只为了多写一章。请大家看在小郎这么拼命的份上,投个推荐,收藏一下。

    &;lt;a&;gt;手机用户请到阅读。&;lt;/a&;gt;
第五十二章 败(拜求收藏)
    谢谢唐糖588起点币的打赏,谢谢漂亮的雪莲100起点币的打赏。

    湘潭县

    曾国藩暗自庆幸没有分兵靖港,城外长毛连营十里,人多势众,如果分兵靖港,能不能守住湘潭还两说。

    郭嵩焘刚才已经观察了地形,兴奋道:“长毛愚钝,自恃人多势众,竟然连城外高山都不愿占领,如果在山上面架起大炮,我军危矣!请大帅速速派兵守住山脚。”

    自从斩了曾天养,塔齐布对长毛再无惧怕心理,请命道:“卑职愿领陆勇防守山脚。”

    曾国藩当即批准,“智亭尽管前去,如果能坚持住,竖起白色大旗,如要要城内支援就竖起蓝色大旗。”

    塔齐布补充道:“如果卑职击败长毛就竖起红色大旗!”

    “哈哈……智亭此话深得我心,如见红色大旗,我率全军进攻长毛!”曾国藩认为塔齐布只是鼓舞人心,并不当真。

    赖汉英从前每次听说书先生说起某某将领攻打某地连营数十里,就向往不已,期待自己也有一天可以做到那样,没想到真的实现了,虽然天军的大营有很多没有人,只是吓唬清妖的空营。

    右八军师帅吉庆元神色匆匆的来到帅帐,对沉浸在幻想中的赖汉英道:“启禀赖丞相,清妖在一里之外的山脚扎营,看其大旗,似乎是清妖塔齐布!”

    赖汉英咦道:“塔齐布?就是那个杀死曾丞相的塔齐布!上帝保佑,快,召集全军将领前来,我这次要亲自斩了他,为曾丞相报仇!”

    太平军众将对对面清妖营地指指点点,义愤填膺,争相请命出战。

    赖汉英大手一挥,道:“这次大家一起进攻,我率本部人马掠阵,有活捉清妖塔齐布的重重有赏!”

    吉庆元谏道:“丞相三思,塔齐布既能击败曾丞相,就非等闲之辈,何不试探一下,再作打算。”

    “你一个小小的师帅,就敢质疑本丞相,来人将他拿下,待本丞相取了塔齐布项上人头,在处置你!”赖汉英对这些敢于挑战他权威的师帅、旅帅从不手软。

    被亲兵拉下去的吉庆元不停的叫道:“丞相三思……丞相三思……”

    塔齐布没想到刚到山脚下就要与长毛决战,没有时间布置,对众营官、哨官道:“此战关系到湘军生死存亡,大帅毕生荣辱,我在后面摆放十门大炮,你们一定要记住,听见炮响就埋伏不要轻动,炮声停止就一起冲杀,营官以下的将领全部带头冲锋,违者斩立决!”

    见塔齐布说的郑重,众营官、哨官全都凛然应是。

    太平军自起事以来,与清军野战,清军向来都是一触即溃,狼狈奔逃,不敢硬碰硬,众军士以为这次也一样,全都举着兵器嗷嗷叫的往前冲。

    ‘杀啊’

    ‘轰’

    ‘轰’

    ……

    清军只放了一轮炮,塔齐布率先冲向太平军,身后跟着无数乡勇,两军相遇,湘军个个争先杀敌,左冲右突,毫无惧色,营官、哨官、什长全都冲锋在前,这更加激起了湘军士卒死战的决心。

    太平军却大失所望,这伙湘军不但没给他们吓住,反而拼死抵抗,看着不停倒下的战友,太平军逐渐露出怯势,有的新募之兵不停的后退躲避湘军。

    赖汉英站在后方,目瞪口呆,以往的清妖只能凭借城池才敢于天军交战,没想到这伙清妖如此悍勇,怪不得曾天养的左十军被他们击败,这让他想起蓑衣渡之战,心里涌起一股不安的感觉,自己会不会步南王冯云山、丞相曾天养的后尘……

    塔齐布一边砍杀敌人,一边对着身后勇丁叫道“跟上……跟上”,朱孙贻、周凤山各率百人冲杀在塔齐布左右,为他分担压力。

    周凤山长得较高,越过人群,看见长毛后方立着一位身着华服的男子,后方还有不少长毛护卫,大喜之下,对塔齐布叫道:“智亭……快看前面!那里有一个长毛大官,我与石翘掩护你,你带人杀了他,长毛必败!”

    塔齐布听到后,头也不回,径直的杀向赖汉英所在的方阵。

    朱孙贻趁机叫道:“长毛大将已死,兄弟们杀啊!”,不少湘军附和叫道:“长毛大将死了……”

    太平军大溃。

    赖汉英见大势已去,只有率残军逃跑,一应粮草军械全都弃之不顾。

    塔齐布命人竖起红色大旗,给城内水军示意进攻太平军水师。

    曾国藩时刻都在关注城下战场,见半山腰上竖起红色大旗,欣喜过望,让早已等候的水师出击。

    杨载福、彭玉麟、鲍超等知道陆勇打了胜仗,士气大振,在杨载福的统一指挥下,率领整个水军杀向太平军水师驻地。

    太平军听闻自家丞相大败而逃,兵无战心,竟让湘军打的毫无还手之力,船只被焚烧殆尽,水勇被迫弃船登岸,幸好湘军不敢同样抛弃战船上岸追击,这才安然撤退,一部北返靖港,另一部被湘军挡住去路,被迫东走醴陵进入江西,被汉军焦亮收编。

    北京

    这一段时间,咸丰忙得焦头烂额,相继收到自己恩师杜受田在在实施赈务途中触染暑疫,逝世于皖北、湖广总督吴文熔在荆州殉国的消息,只隔几日又收到岳阳、武昌相继失陷,湖北全境失于贼手。

    咸丰看着恩师之子杜翰,忆起杜受田往事,伏案痛苦,如丧考妣,用朱笔写下:

    忆昔在书斋,日承清诲,铭切五中。自前岁春,懔承大宝,方冀赞襄帷幄,谠论常闻。讵料永无晤对之期,十七年情怀付与逝水。呜呼!卿之不幸,实朕之不幸也!

    让太监安德海将批语交给杜翰,道:“朕一向视师傅为父……长辈,既然到了京城,你就不用去湖北了,先在军机大臣上行走,学习处理政事,负责京城巡防事宜。”

    暗自庆幸逃过一劫的杜翰感动道:“臣谢主隆恩!”

    杜翰原是湖北学政,石达开围武昌,他与崇伦一起逃跑,崇伦被问责处斩,而他因为父亲杜受田的关系,不但没有惩罚,反而官升几级。

    咸丰声音低沉:“你先下去吧,朕还有国事与几位大臣商议!”

    杜翰双手捧着御贴,跪倒:“臣告退!”

    恭亲王奕?在年初的时候被授予军机大臣,但无实权,被穆荫、瑞华等人排挤,只能每日奏事进谏:“皇上不必难过,虽然反贼猖獗,但是不得人心,造反会被朝廷平定。”

    瑞华阴阳怪气的讥讽道:“王爷还不了解前线军情,官军屡战屡败,你让皇上怎么不难过,除非皇上是昏……不理国事。”

    咸丰虽然不看重奕?,但也不忍看他被欺辱,打断道:“你们看这是曾国藩的奏折,上面阐述对巴陵县之败,你们怎么看?”

    穆荫等人知道咸丰对曾国藩有意见,全都不敢开口为曾国藩分辩,免得召来怒骂。

    …………

    求收藏,求安慰。本人承诺星期六、星期天四更,只为了收藏涨点……求收藏

    &;lt;a&;gt;手机用户请到阅读。&;lt;/a&;gt;
第五十三章 李云中想收编北伐军
    咸丰见他们闭口不语,明哲保身,自嘲的笑了笑,小声念起曾国藩的奏折:“臣整军南下,本思疾驱出境与反贼决战,却因长毛大举南犯,湘军屡次战败,荆州、武昌、岳阳的危急不能速救,江西的贼氛不能速扫,大负圣上知遇之恩,深夜静思,羞愧难当,但愿以死谢罪,然而,假使臣为了匹夫之志,放大局于不顾……是以忍辱偷生,一面俯首待罪,一面奋力补救。”

    肃顺见咸丰一边念,一边在奏折上写批语,恐曾国藩大祸临头,上前跪劝:“皇上三思,曾国藩虽然战败一次,但罪不至死,请皇上再给他一次机会,让他戴罪立功!”

    咸丰将批完的奏折,给大臣观看,微笑不语。

    只见上面只有十一个字:此奏太不明白,岂以昏愦耶?原来咸丰通过这件事,认为曾国藩的确有些能力,并不打算重责于他。

    “皇上,是湖南省的八百里加急!”瑞华拿着湖南刚到的奏折,扫了一眼,就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