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名著电子书 > 长孙皇后 >

第29章

长孙皇后-第29章

小说: 长孙皇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然这边的事务已了,太子何不先回宫一趟,也好见一见新出生的两位殿下呢?”温彦博蔼声劝说道。
  承乾的笑容里微微带上了些戏谑道:“昔日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而今我不过是离宫半载有余,尚且远远不及啊。更何况孟子曾有云: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温大人,我这正是在以身试言啊。”
  温彦博先是一愣,继而啼笑皆非起来,都说太子幼时顽劣不堪,如今这劣字倒是不见了,可顽心却是依旧,他摇头道:“是老臣糊涂了,太子殿下还是继续效仿古之贤人吧。”
  数月的相处使承乾对这位中书令的为人之谨慎,行事之开明甚是钦敬,也莫怪当初他能以一人之力挡住魏征对突厥内迁的激烈反对,终将约十万突厥百姓安置于河南一带。
  两人寒暄了几句后,临走之时,温彦博看了太子数次,慎言道:“殿下可已经听说了朝中在数月前的那番君臣争辩?”
  承乾坦然道:“我早已有耳闻。”
  “那殿下,您的想法如何呢?”
  承乾尽管不解温彦博为何在临去之时专门提到此事,但还是认真道:“即便是随母后姓,十五皇子还是我同父同母的皇弟啊。”
  温彦博凝视着承乾那双清润的眼眸,点头叹道:“殿下,按理我是从不过问自己职责以外的事情的,但此事表面上关系的是皇家礼法,可暗里则与您息息相关,这,您可曾想到过?”
  “是。”承乾心中一涩,当初刚确定的时候,若不是手边的事情太过棘手,自己差点控制不住地想要冲回长安去。
  “说句大不敬的话,殿下。”温彦博的声音有些沙哑道:“臣以为这一次陛下和皇后是做错了,倒并非是因为于礼不合的缘故,而是这么一来,您已经再也没有退路了。”
  承乾的眼中一热,朝对方深深地一拜,“温大人,多谢这些日子以来的照拂,请受学生一礼。”
  温彦博的身子明显一震,轻声道:“殿下,您要相信,您的未来是适合那个位子的,不会有人比您更有那个资格。”
  从临时的别馆里出来的时候,承乾的心一直沉沉的,最适合么?从来没有人这么说过自己,就连娘也只是心疼自己别无选择的接下这个储君之位,可温彦博最后说话是那种深信不疑的眼神忽然让自己有了一种别样的感受,这天下似乎不再只是沉重的责任,而变成了一片自己将要去改变开拓的旷阔天地,想到这里,他的心头不由涌上了一股满满的豪迈之气,正是挥斥方遒之始。
  ********
  依着先前的约定,承乾很快来到了四水桥边的酒家,刚踏过门槛,阿史那思摩便笑着朝他挥了挥手,“明弟,这儿坐。”
  承乾这些日子以来常常和这位率众多子民顺降的处罗可汗嫡长子商量政事,因此两人已熟谙到以兄弟相称,尽管承乾并未将自己的太子身份告知这位突厥的朋友。
  “阿史那大哥,你怎么有空闲从化州赶到这儿?”承乾坐定下来,欣然问道。
  “小二,上一坛好酒来。” 阿史那思摩豪爽地招呼道:“我记得你说过等安排好了灵州的事,就要去资阳了,所以特地来送送你,此去一别,我们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相见呢。”
  承乾微笑了下,“大哥,要是你肯随着其他贵族迁往长安,我定然亲自为你在长安选一处最好的宅第。”
  阿史那思摩一口喝尽了碗里的酒,摇头道:“明弟,那几万人都是跟着我背井离乡来到这里,难道这个时候,我就能撇下他们去长安逍遥了?”
  “那……”承乾犹豫了一下道:“大哥,你可曾后悔过自己的决定?”
  阿史那的眼中闪过一丝黯然,继而却立刻明亮起来,只见他一手拍了拍承乾的肩膀道:“别的不提,我只清楚,那些人跟着大唐的皇帝陛下,要比跟着我要好上许多,这就足以了。”
  话音刚落,承乾怔了怔,接着便端起碗来道:“大哥,我敬你。”
  几碗酒下肚,阿史那的话头便多了起来,“明弟。”他的眼神中带着一种异样的光芒道:“你可知,我平生最敬佩哪两个人吗?一个当然是你们的皇帝陛下,另一个就是李靖李将军。我们突厥人输给他们两个,真的是心服口服,打仗就是要打得漂亮才过瘾啊。”
  “大哥也曾经见过陛下?”
  “武德年间的时候,我去过几次长安,见过当时还是秦王殿下的陛下,那等英姿至今还记忆犹新啊。”阿史那感慨道,“明弟,你年纪轻轻就被委以重任,恐怕也是皇族贵戚吧,应该常常有机会见到天子,不知道要让多少人羡慕啊。”
  承乾嘴角有些微微抽动,听说如今一些突厥的贵族把父亲视作神明,原来是确有其事。想到这里,他还是决定暂且不提自己的身份,只含笑道:“大哥何必谦虚,以你的才干威望,被召去长安封王封侯的时候自然又能见到陛下了。”
  “明弟,别的不说,我来长安的第一件事情一定是找你喝上三天。”阿史那大笑道,几个月的相处,使他对这位比自己小上十多岁的少年颇有好感,“只是,长安高家?莫非是皇后的舅父家?”
  承乾面上依然平静道:“不错,大哥,倒时候只要你说找高明我就行了。”心中想着等回到长安,一定要和舅公说一声才好。
  走酒店出来的时候,天已不再像火烧一样了,两人并立在桥下告别,引得来往的路人纷纷侧头,一个是清贵少年,温雅含笑,另一个则是异族男子,鼻高目邃,离别之意,溢于言表。一会儿工夫之后,两人皆已相背而行了。
  灵州的的街巷自然不比长安的繁华鼎盛,但行人倒也不少,尤其是一些闺中女子往往趁着太阳快落山的时候到相熟的丝坊或珠玉坊里看些新进的布料或者首饰。
  装作没看见旁边驻足的女子对自己的目光,承乾独自一人走在靠着河水的那一侧,看夕阳西落,余霞投射进清澈的河水里,映衬得波光璀璨,别有一番风情。
  突然,一阵清脆的童声打断了他的思绪,“大哥哥,你要不要去我家坐坐。”承乾低头一看,原来是一个大约五六岁的男孩站在自己面前,不由笑道:“小兄弟,你家可有什么稀奇的地方?”
  那男孩见来人愿意与他搭话,兴奋道:“我们家有一个漂亮的姐姐哦,大哥哥,你应该还没有娶亲吧。”
  承乾愕然失笑道:“小弟弟,你家在哪里?怎么就让你一个人跑了出来?”
  “大哥哥,你还没说愿不愿意娶我的姐姐呢。”小孩不依不饶道。
  “你家在哪里,我先送你回去吧。”承乾好笑道,莫非他姐姐相貌奇丑,所以一直嫁不出去?
  男孩撇了撇嘴,不情愿的指了指远处拐角处的房子道:“那大哥哥,你看过我姐姐后,一定要娶她哦。”
  承乾拉起孩子的手,便走边问:“你守在那儿,一共问过过少人呀?”
  “大哥哥,你是第一个哦。”小孩颇为自得地说:“我姐姐长得可漂亮了,我站了好久,只有大哥哥你最好看。”
  “你这么做,爹娘知道么?”
  小男孩怯怯地看了承乾一眼道:“大哥哥,你不会和我爹娘告状吧。”见对方仍不言语,他的声音里微微带上了些哭腔,“我只是想回到长安去啦,娘和我说因为姐姐在京城找不到夫婿,所以只好全家都搬到这儿来,我想要是姐姐嫁了出去,那我们又可以搬回长安了。”
  “你很喜欢长安么?”承乾若有所思道。
  “最喜欢长安的松松糕了。”孩童看了自家的大门,偷偷的说道:“大哥哥,要保密哦。”
  承乾轻轻的捏了捏他白嫩的脸颊,笑着说:“放心吧。”
  听见了对方的保证,小男孩顿时笑了开来,指着里边自豪道:“大哥哥,我们家是开书院的哦,我爹爹是世上最有学问的人呢。”
  说是书院,只不过是在自家的屋子的前堂里摆了几张桌案,承乾眉心微皱,看起来这个苏家的状况是不怎么好,可为何要从长安搬来这里呢?穿过一个园圃,身边的孩子跑上前大声叫嚷起来:“姐姐,姐姐,有客人来了。”
  片刻之后,只见一个湖蓝色的身影从里面走了出来,站定在男孩的面前,弯下身,温柔地拿出手绢擦了擦弟弟的额头,宛声道:“轻一点,爹刚服了药,现在已经睡下了。”
  承乾有些失神地看着那个女子,尽管连面貌都还没看真切,可心中却生出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心似乎跳得有些快了。
  p。s:惊鸿一瞥啊,不过未来的太子妃总算是出来了,汗。对了,承乾字高明。还有这章有两个人要稍微解释一下。
  1、阿史那思摩,东突厥贵族。武德初,多次来唐,高祖李渊封为和顺郡王。东突厥灭亡后,阿史那思摩率民众降,以其忠心事主得到太宗赏识,除官右武侯大将军、化州都督,受命统率颉利旧部,不久改封怀化郡王。
  2、苏姑娘,我没查到她的名字。但她的家世还是有一点资料的。这个苏家唯一还有名的就是她的曾祖苏威,但这个隋朝的老臣在小李打下洛阳的时候,比较不识时务,称老病不肯行跪拜之礼,结果小李发了一通火之后,就开始对其采取了冷却处理,最后苏威的下场是“ 既老且贫,无复官爵,卒于家”。从此这个还算是关陇贵族的苏家就此败落了,苏威的儿子也是早逝的,留下苏姑娘的老爹也不知道以什么来营生,只是谁也没有料到在第四代里竟然出了一个太子妃,然后她的老爹也多了个秘书丞的官职。

  第十三章 异现
  自从两位殿下满月以来,立政殿里便重新辟出了一间被皇后称为游戏间的内间。里边的东西看起来并不富丽堂皇,但无一不是费了心思布置起来的,别的不说,光是地上那张偌大的毯子就足以让人瞠目,每天酉时刚过,里边就会传来皇后和孩子们嬉戏的声音,令闻者会心一笑。
  “来,末子,到娘这边来。”若水手里拿着小拨浪鼓,吸引着儿子的目光,可如同往日一样,在另一边玩耍的女儿倒是迅速地爬了过来,伸出小手想到抓到母亲手里的玩具。
  若水看了看兕子闪闪的眼睛,再次宣告放弃,把女儿抱到儿子的身边放下,亲了亲末子的脸说:“末子,为什么你就是不会爬呢,姐姐可是好早就学会了啊。”
  末子无辜的看了娘亲一眼,随后迅速地从姐姐手里夺过玩具,咧开嘴笑着朝若水玩了起来。
  兕子愣了愣,看着自己空空的小手,顿时大哭了起来,使劲拉着弟弟的胳膊要抢回玩具。末子只管把抢来的宝贝往自己怀里藏,即使手臂上被抓红了,也不哭不闹。
  若水头疼的抱起女儿,把她放置在一堆玩具中,果然立刻便没了哭声。然后又回到末子的身旁,对着儿子大眼瞪小眼,宝贝,你不会是出生的时候落下了什么后遗症吧。
  就在她开始仔细考虑其这个可能时,只听见李世民走进来奇怪的问道:“若水,你有没有见过一份关于国子监的折子?”
  若水无力的摇了摇头道:“我正在问你的儿子怎么还不会爬。”
  李世民笑着走过来,把末子抱起,高高地举到过头顶道:“我记得承乾小时候好像也没怎么爬过啊。”
  “二哥,承乾六个月的时候就会爬着闯祸了,可末子已经快九个月了。”若水特意为此事去问过承乾的乳娘,这才担心起来。
  李世民不在意的拿胡子蹭着儿子的小脸,惹得他咯咯直笑起来,小手还一个劲的挥舞着,“你看,末子多精神,只是不愿意爬而已,对不对,爹的小末子?”正当父子二人嬉戏的时候,李世民忽然觉得自己脚被抱住了,低头看去,不禁欣然笑道:“兕子也要抱么?”
  若水见状,刚要出声制止,可为时已晚,只见女儿一能触碰倒末子,便开始毫不客气地想到把弟弟推下去,眼见丈夫怔在原地,她连忙冲上去把儿子给拎了下来,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这对孪生的姐弟一改刚出生的那两个月连睡觉都要黏在一块儿的亲密,变得像冤家一样什么都要抢,都要争,真正让人头疼。
  李世民呆了呆,随即笑了出来,轻轻的捏了捏女儿的小鼻子道:“兕子乖,不可以欺负弟弟。”女儿显然没能明白父亲的话,还很是高兴的把口水滴在爹爹的肩膀上,笑个不停。
  待夫妻二人一人抓着一个孩子,坐下喝茶的时候,若水疑惑道:“二哥,方才你说的折子怎么了?”
  李世民的脸色有些微愠道:“昨夜在这儿批的一份折子,不知怎么,今早上朝的时候怎么也找不着了,郑吉他们现在还在外边跪着呢。”
  若水蹙眉问道:“哪儿都找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