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重生之主宰江山 >

第196章

重生之主宰江山-第196章

小说: 重生之主宰江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万公的话,让管家脸色一变,他不清楚张万公怎么知道市集上的变化,不过现在,他也不敢隐瞒什么,连忙交代道:“老爷,奴才也正在纳闷呢,这几天市集上的货物,一天价格高出一天,今天更是涨价到了之前的一倍多一些,而且看样子,还要继续涨下去,老爷,都是奴才办事不力,还请老爷责罚!”
管家的话无疑成为压倒张万公内心最后一丝侥幸的稻草,瞬间,张万公的脸色就变得苍白。
“这可如何是好啊!”重重的叹了口气,张万公几近于失神一样的看着顾同。
“大人,钱荒真的如此可怕?”顾同佯装不知。
“顾大人有所不知啊!”张万公挥了挥手,让管家先行退下,然后说道:“我朝自立国以来,币制就混乱得很,百姓手中,既有前朝时的铸钱,也有伪齐时的铸钱,国朝鼎立之后,海陵王铸过一次钱,再到了世宗朝间,所铸的铜钱,早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要,于是世宗皇帝下令,允许使用金银等贵金属,然后又仿照宋朝,印制交子,也就是印钞,期间因为市场的变化,又有过几次小的钱荒,当今陛下继位之后,也曾有过一次钱荒,可是赖于世宗一朝的积累,陛下下令又铸了一次新钱,没有想到,短短不到十年时间,竟然又爆发出了钱荒,而且此次钱荒来得如此凶猛,不同于以往,这可真是急煞人也啊!”
耐心听着张万公将金朝的币制情况和钱荒的历史细细道了一遍,顾同这才故作惊讶的说道:“呀,照国公爷这样说,那岂不是情况危矣?”
“倒也不至于,晋北候,你现在速速随我进宫面见圣上,你我一道将这件事情呈报上去,只有早早做出决断,朝廷才能争取最大的主动出来啊!”说完话,张万公也不给顾同拒绝的机会,直接拉着他就往皇宫走去。
到了皇宫,经过一番传禀,张万公和顾同得到同意之后这才来到完颜璟所在的仁政殿,进到殿里,却发现除了完颜璟之外,仆散揆、完颜襄、完颜匡还有卫王完颜永济都在仁政殿。
看到这一幕,顾同先是一惊,后又心中一笑,不管这几人出于什么原因集聚在这里,但是有了他们,正好可以逼着完颜璟迅速下定决心,将府库中的存铜拿出来铸钱而不是铸造火炮。
其实顾同没有想到的是,在他和张万公进来之前,完颜璟也正在和仆散揆等人商量铸造火炮的事情呢。
完颜璟看到张万公和顾同携手同来,有些不解,:“两位卿家,缘何如此急冲冲的进宫,可是有什么大事情不成?”
张万公也顾不上平时的君臣礼仪,直接说道:“陛下,大事不好,中都突然爆发大规模钱荒,事出紧急,老臣冒昧求见,还望陛下速速做出决断,不然等时间再长一些,我国将危矣。”
顾同这个时候也不有所保留,在张万公说完之后,他也深吸了口气,将早已经准备好的话语说了出来:“陛下,臣今日去集市上时‘‘‘‘‘‘‘‘却发现集市之中家家如此,等臣问过了张大人之后,才知道这竟然是钱荒,臣虽然没有经历过钱荒,但是却也明白,一旦百姓手中的钱买不到生活所需的话,那么势必会引发****,事关黎明百姓的生计和我朝国本,还请陛下早做决断。”
顾同将之前说给张万公听的那席话又说给完颜璟等人,一席话毕,直让完颜璟、仆散魁等人面露惊慌。
“两位爱卿,兹事体大,你们可莫要乱说啊!”完颜璟也和张万公一开始的时候一样,对中都突然爆发钱荒的事情有些不相信。
仆散揆、完颜襄、完颜匡等人也在这个时候纷纷道:“欺诈朝廷可是死罪,两位大人切莫将什么无稽之谈拿到朝堂上来说话!”
完颜璟等人这个时候无疑希望这只不过是顾同、张万公和他们说了一个笑话,可是期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顾同脸色镇定的点了点头,直接让完颜璟心中最后的一丝希望化作云烟。
可他还是不信,连忙让人找来管理皇家府库和宫廷采购的少府监李铁哥。
李铁哥来到仁政殿的时候,六部尚书、满朝公卿说得上话的也几乎是被完颜璟全部传唤了来,这么大的阵仗,让李铁哥有些心慌,这厮还以为是自己的为非作歹被那个不长眼的御史呈报了上去,现在皇帝要拿他问罪呢。
就在李铁哥心中惶惶的时候,完颜璟问话了:“铁哥,朕且来问你,这些日子,你负责宫廷采购的时候,可否发现有什么异常没?”
“异常?”李铁哥被完颜璟问了一个稀里糊涂,他这个少府监只是挂了个名,从来不管事情的,现在被皇帝突然问起,他哪里知道怎么回答啊。
这个时候顾同也看到了李铁哥的窘迫,出于恻隐之心顺便也是为了让自己的计划尽快实现,顾同不同声色的点了点头,恰好被搔首踟蹰、不知所措的李铁哥看到了眼里。
得到顾同示意,李铁哥眼珠子一转,就回答道:“启禀圣上,有异常。”
李铁哥很怕完颜璟再追着他问一声是什么异常,可是早已经得到了六部尚书信息的完颜璟,早已经掌握到了中都这场突如其来的钱荒的状况了,哪里还有心思再问他,挥了挥手,就让李铁哥退到一旁。
浓浓的叹了口气,完颜璟没有想到,在经过自己一番励精图治之后,竟然会爆发出这样大的钱荒出来,而一旦不能采取必要措施制止、平抑钱荒,只怕到时候真的是满朝震动呢!
仁政殿内,群臣也噤若寒蝉,不敢多言,早先被完颜璟突然宣进皇宫的时候,每个人还一脸的迷茫,可是当他们知道竟然是为了钱荒的事情之后,每个人的心头都是石头一样的沉重。
钱荒,满朝文武,即使是个白痴,也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钱荒,不仅仅意味着城市的老百姓生活成本的增加,也意味着那些偏远地区的老百姓生活的更加困难,甚至是一年到头种植的粮食全部化作乌有,百姓手中无钱,不能买到东西,那就只能去抢,抢不到,那就只能去‘‘‘‘‘
没有人再敢往下想,往下,那就是真正的****!

   

第291章 加官
完颜璟高高在上,他比任何人都知道钱荒如果不能很好地应对的话,接下来就会意味着什么。
****、造反‘‘‘‘‘‘这些都是完颜璟所不愿意看到的,从祖父的手中接过江山社稷的时候,他就暗暗发过誓,绝对不能让大金百年基业毁到自己手里,是以,他比所有人都更加的捍卫大金江山的稳定。
“众位爱卿,钱荒一事,看来已经是木已成舟,但我们目前决不能坐以待毙,朝廷这么大,就是倾尽全国之力,也一定要将这次钱荒应对过去啊!”完颜璟右手重重的拍在龙案之上,既是赌誓又是无奈的看着群臣,丝毫不容置疑的说道。
“陛下,为今之计是要迅速的弄清楚市场上的钱荒到底有多么的厉害,还有,今日钱荒所致,已经让物价上涨一倍,如果明日还要大幅上涨,那么咱们就得在最短的时间里拿出一个应对的法子啊!”户部尚书张嘉贞一脸惶恐的从文臣一列之中站了出来,作为户部尚书,掌管天下钱财,现今出了这么大的事情,他不得不表态。
顾同听罢张嘉贞所言,不由点了点头,在他看来张嘉贞所言不虚,如果真的要应对这场钱荒的话,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握市场变动,然后采取积极手段进行救市,因为时间拖延的越长,无疑这场钱荒的危害就会越大,毕竟在这个时代,小农经济很是脆弱,根本就不能抵挡得住这股人为操纵的资本洪流。
顾同认为对,不过有人可不这样看。
完颜襄手执笏板从臣列中也站了出来,看着张嘉贞,怒气冲冲的说道:“陛下,户部掌管天下钱财,是朝廷的钱袋子,可是就在中都,在朝廷的眼皮子底下,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户部竟然丝毫不知晓,反应如此迟钝,张嘉贞误国误民,臣建议,夺了他的官位,选贤举能,主掌户部,如此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平息这场钱荒啊!”
出了事,总要有人担责任,几个丞相自然是不可能但这个责任的,所以为了自保,完颜襄只能先把张嘉贞抛出来,反正张嘉贞不是他的人,被夺了官位也对他没什么危害,相反,空出来的户部尚书的位置他还可以借机争取争取。
“臣附议,张嘉贞掌管户部不力,以至于酿成这样大的灾害,夺官、削爵已经是从轻发落了。”完颜匡也看出来了完颜襄在打什么主意,是以立刻附议,并且已经开始在心中谋算何人出任户部尚书合适了。
见到完颜襄、完颜匡这两个女真朝廷的重臣,此时竟然弃置钱荒的事情不去讨论,反而在这里商量着如何处置张嘉贞,顾同心中就不由得一叹:天亡女真!
难道处置了张嘉贞就能平息钱荒?
顾同心中一笑,他怎么会看不明白,这是完颜襄、完颜匡两个势力集团借此打压异己,准备为自己谋取利益呢?
为张嘉贞暗自感叹一番,顾同便将目光看向了丞相仆散揆,想要看看他是准备怎样处置,如果仆散揆和完颜襄、完颜匡一般无二的话,顾同甚至在想,所幸此次回到西京之后,就立刻联络南宋韩侂胄,南北夹击,将金朝灭了得了。
仆散揆也感受到了朝堂中大小臣子的目光,他的心中也是一时难以取舍,户部尚书张嘉贞不是他的人,按理说他本没有必要为张嘉贞说话,可是作为丞相,总揽全局,他又无奈的发现,张嘉贞或许是平息这场钱荒最好的人选‘‘‘‘‘
“陛下,臣觉得还是速速将这场钱荒应对过去的好,至于张嘉贞的罪过,还是等到钱荒之后再做决断。”最终,仆散揆选择了一个折中的办法。
张嘉贞也感到自己的官运就此为止了,所以也不争辩,只是对完颜璟说道:“陛下,臣执掌户部,却不能提前掌握市场动向,以致酿成大祸,臣愿意担当罪名,惟愿皇上能够允许臣戴罪立功,等到平息了这场钱荒之后,再让臣上书告老。”
告老告老,张嘉贞正值壮年,却不得不如此说,因为他明白,自己这是挡在了完颜襄、完颜匡、仆散揆这些女真人势力的路上了,只有自己离开了,他们才能安插自己的人进来‘‘‘‘
完颜璟本没有责怪户部的意思,但是现在几位重臣均是如此说,他也不得不顺着完颜襄等人的意思说道:“张卿家执掌户部,无功有过,但是现今钱荒危急,朝廷又没有合适人选,张卿就暂任户部,等到这次钱荒平息之后,再做处置!”
面对这样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张嘉贞也不知道该说点什么,因为他已经对女真朝廷开始失望‘‘‘
看着张嘉贞落寞的背影,处在朝堂最后的顾同心思却是一动,在他看来,这或许是拉拢朝廷汉臣的一个机会!
张嘉贞的事情,在吵吵闹闹之中,总算是搁置到了一旁,完颜璟又将话语转到钱荒的事情上:“众位爱卿,方才张卿家也说了,为今之计,就是要先弄清楚钱荒究竟影响怎样,以及范围有多广,是只有中都城一家还是国内其他地方都是,唯有将这些搞清楚,才能拿出最合适的法子出来!”
“陛下所言甚是,臣建议,立即派出观察使,奔赴五京、各路治所,调查这次钱荒的影响,然后迅速汇报,然后再做主张。”张万公上言道。
张万公的话,引来了群臣的一片附和,可是顾同却轻轻的摇了摇头。
水已经决堤,不去思虑如何治水,却是想要看看水有多大,这一来一去,损耗的时间,无疑会让灾难更加的严重。
顾同站在最后,想了一想,最后决定还是应该让完颜璟意识到解决这场钱荒的法子,而不是将心思耗费在其他事情上,然后让无辜百姓受灾受难。
“陛下,臣觉得,张大人所言虽在理,可毕竟是长久之计,要知道灾情如火,不能等,更不能拖延,臣建议,应该迅速救市。”说到救市,顾同看到完颜璟一脸的迷茫,于是就解释道:“就是应该迅速铸造新钱,向民间按照以前的价格采购货物,将铸造的新钱花出去,这样老百姓才能迅速有了可以购买的钱财,而朝廷用以前的价格买卖货物,无疑可以起到平抑物价的作用,如此,双管齐下,才能在最快的时间,将这场钱荒平抑下去。”
顾同的话,说的逻辑很清楚,一席话毕,就算是对经济一道丝毫不懂的武夫这个时候也明白了一二,而顾同言语之间透出来的信息,更是让仁政殿内所有人震惊不已,他们没有想到,原来对付钱荒,还可以用这样的法子。
以前的时候,但凡有钱荒,朝廷只知道铸造新钱,然后用政令勒令商人将物价放低,然后再将新钱兑换到市场中去,什么时候还知道原来还可以通过朝廷买卖的方式打压市场价格。
众人惊讶的看着处在最后的顾同,现在才真正看清楚,这个朝廷新进的晋北候不只是会打仗的一个武夫,原来对于经济之道还有如此深的涉猎。
张万公、张嘉贞也是神情复杂的看着顾同,在他们看来,这个顾同已经是足够的不一样了,可是现在,他们才发现原来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