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南宋军神 >

第364章

南宋军神-第364章

小说: 南宋军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故而韩世忠的一生很矛盾。在战场之上,他是个大无畏的勇士,但是在和平时期,面对朝争的时候,韩世忠表现的非常谨慎,始终抱着一种不得罪的人态度,在夹缝之中生存。
    这是韩世忠性格上的缺点,也是他的弱点。
    正是因为刘涚对韩世忠这个人进行过严密的分析,所以才觉得,或许能够设计,将韩世忠争取过来。
    “暗队的人马,如今应该到位了吧?”
    除开采用心理战和大炮来打击朝廷官兵的士气之外,刘涚还安排暗队成员出击,务必要对韩世忠大军的生命补给线给予沉重的打击,更进一步的打击朝廷官兵的士气,要让韩世忠变成一头困兽,颓丧之中找不到方向!
    “大人,暗队发回来的消息说,他们已经就位了!按照当初的约定,明天他们就将对韩世忠的辎重队伍发动进攻,按照作战计划,他们会分三个阶段来完成,总共需要三天的时间!”
    “唔,很好!”
    这种偷袭、突袭方式的作战,其计划必然是有刘涚参与,或者说是刘涚一手引导来完成的。
    当新都城开始建造的那天起,刘涚就知道自己已经不能随时随地的参加每一场战斗了,故而从那个时候开始他就非常注重对将领的培养,不仅仅是吴安邦、张汉这些老人,还包括了更多的新人。
    只有培养出新的将领,让他们学会使用新的兵器去适应全新的战斗方式,才能不断的在战争之中取得胜利,直到从胜利走向胜利!
    听完吴安邦的回答之后,刘涚面带微笑的点点头,下令让吴安邦通知作战的暗队统领,一切计划都要应地制宜,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只要能够达到目标,战术上的改动可以不需要任何请示!
    “大人,这样真的好么?那些小子怕是还没有这种能力。”
 

第495章 乱世起,良臣定(上)
 第495章 乱世起,良臣定(上)
 
    “安邦啊,我们高踞庙堂之上,他们身处存亡的一线之间,我们不能用我们的想当然来指挥他们,他们要为他们自己的生命担负起责任来!我们有共同的目标,但是你我不能决定他们走向这个目标的具体路线,因为我们其实是看不见他们的路的,不是么?”
    “是,大人说的对!属下这就去传令!”
    吴安邦微微沉吟,最终向刘涚一抱拳,转身而去。望着吴安邦的背影,刘涚心中却是升起感慨来。
    如今刘涚麾下将领虽是不少,但真正能够独当一面堪称统帅的,却是几乎没有。哪怕就是高宠,战力虽然无双,可要说其是一名无敌统帅,却还是差了那么一些地方。
    在刘涚看来,当世之中能够被称为是统帅的,岳飞算一个,韩世忠也算一个,甚至连金兀术,也能算上一个。别看金兀术好像老是在岳飞、吴阶、韩世忠等人面前吃败仗,但那仅仅是历史记载而已,实际上金兀术戎马一生,取的胜利难以枚举。
    只因为后世人阅读的,大多都是汉人所记载的历史,故而认为金兀术这个统帅很是不堪,其实认真想想,若金兀术当真就如此不堪的话,那又岂能始终占据着金国军事统帅的位子,难道说仅仅是因为其身份高贵么?
    非也,之所以将金兀术归于统帅行列,不仅仅是因为他亲帅金军取得了对外战争的一系列胜利,更重要的是,金兀术还是一个不畏惧失败的将领,尤其是在逆境之中,像是更能激发金兀术那种审时度势、拿得起,放得下的统帅能力!
    就比如此时的大散关下,金兀术已经投入了大量的兵力和物资,眼看着胜利在望,然而先有王重阳,后有岳飞大军出现,一瞬间,局势就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逆转,在此种情形之下,不知道多少将领会心中不甘,甚至于因为这种情绪而导致抱着侥幸心理,盲目的将大军交给命运,用自己一生的荣誉和生命,去赌!
    可是金兀术不会!
    就在他确定岳飞大军已然逼近的时候,他毅然选择了先面对岳飞大军摆出阵势!
    此时金兀术麾下总兵力已经缩减到不足六万人,而岳飞麾下兵马合计四万人,双方在数量上差距并不明显。
    在从状态来说,金兵就久攻而疲,岳家军则是远道而来,没功夫喘息,好像差距也是不大。唯一不同的,就是金兵的士气,相比岳家军来说,要差了那么一些!
    如果金兀术胆小,定然会赶在岳家军逼近之前,从另外的道路撤退,如果说金兀术胆大,那他应该是分出兵马,一面继续攻城,一面抵御岳家军。只要能够拿下大散关,金兀术就能从容将兵马收入高墙之内,甚至于还能反过来去攻打岳家军。
    然而面对这两种诱惑,金兀术都没有选择!
    他选择的是正面对抗岳家军,暗中防备刘家军!此时的刘家军,虽说有王重阳这根定海神针的加入,但勉强守住大散关就差不多已经是极限,想要出关偷袭金兵,实难做到。故而金兀术分出极少的兵马,仅仅是在监视防备,压根就没有考虑过刘家军的偷袭。
    正面应对岳家军,才是金兀术战略部署的重点,他是铁了心要看看,远道而来的岳家军,跟他麾下的金军精锐之间,孰强孰弱!
    若是从过往战绩来看,截至目前金兀术在岳家军手中吃的败仗其实并不多,可以说,岳家军在战斗力上,也不见得就比金兵高多少,故而这一仗,其实很有看头。
    在双方正式开战之前,金兀术还是非常有“礼貌”的给岳飞送了一封书信去,在信中,金兀术是言辞义正的训斥岳飞,说岳飞是“不忠不孝”之人,乃是全天下的罪人!
    金兀术的理由当然是很充分的,其实一方针对另一方的时候,理由总是会很充分,充分到他自己都觉得真是那么一回事。
    对于金兀术送来的书信,岳飞只是淡然一笑,他根本没有放在心上,甚至都没有想过要给金兀术回信。
    没有那个必要!
    毕竟金兀术在信中提及的一个重点是没错的,金宋两国,的的确确是结盟了,岳飞私自进攻金兵,围打金兀术,本身就是一种违背盟约的行径。若是岳飞在看了金兀术的信之后出言反驳,反而是坐实了岳飞“明知故犯”,如今岳飞一声不吭,倒是可以用“不知者不罪”这样的托辞蒙混过去。
    当然这都将来的事情,如今最首要的目的,就是要决定,是否对金兀术大军发动攻击。
    对此,岳家军的将领之中,形成了截然不同的两种看法。
    有人支持对金兀术用兵!
    想那金兀术,并没有在岳家军形成最后包围圈的时候抓紧时间突围,也就是说,金军实际上是已经被岳家军和刘家军彻底的包围了,哪怕刘家军在这个时候只能是单纯的防守,并不能主动出击,但只要大散关还在刘家军的掌控之中,那就等同是将金兵大军的退路堵死,唯有与岳家军一战!
    甭管朝廷跟金国之间是否真心接下盟约,寻求和平的契机,对于军中将领来说,哪怕就是盟约国,其军事实力自然也是越差越好!金兀术作为金国如今最耀眼的一个统帅,统领的自然也是眼下金国最为强悍的军队,将这支军队打垮,打散,彻底的歼灭掉,那么宋金两国的实力对比自然就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大宋就有重新崛起的一天!
    这样一个理由其实已经很充分了,更不用说,若是让金兀术拿下大散关,对于南宋来说代表着什么意义。
    而跟主战派意见相反的一派,却是觉得如今天下乱象已成,贸然跟已经缔结同盟的金国一场大战,不论输赢,放在整个战略上来看,那都是已经输了!毕竟金兀术的大军不是那些山匪盗贼,哪怕能够胜利,恐怕也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如此一来岳家军定然会被削弱,最终可能还要接受来自朝廷的责罚,也就是说,赢了也是被惩罚,输了更是不用说,怎么算,都是一个“亏”字。
    两派给自都有充分的理由,然而也都无法说服对方,身为最高统帅的岳飞,却是始终没有发表意见。
    不是岳飞此人懂的民主,而是因为在岳飞心中,其实并没有打算跟金兀术在这个时候,进行一场殊死的战斗!
    当岳飞知道金兀术的部属后,心中也是暗暗佩服这个老对手,他觉得金兀术应该是已经猜到了自己的心思,所以才会做出这样的布置!
    两支相距只有半天路程的大军,却是同时选择了冷静以对,并没有如同胡立等人想象的那样,像是针尖对上麦芒,火石撞出火花!
    “父帅,为何不下令进攻?”
    在双方对持一整天之后,岳飞终究是有些憋不住的了,走进岳飞的帅帐,趁着帐幕里没有外人,开口问道。
    正坐在案前分析战情的岳飞闻言,抬起头来,望向岳云。
    如今年龄并不算大的岳飞,眼角却是早早的出现了鱼尾纹,若是细细观察,还会发现岳飞头盔里,飘扬出来的几根白发。
    照理说,在岳飞这个年纪,不论是鱼尾纹还是白发都不应该出现,然而经年累月的军旅生活,加上忧国忧民的沉重负担,让岳飞早早出现了衰老的迹象。
    这一年来,岳飞这种衰老的迹象更是明显,哪怕是****与其见面的岳云,都能清楚的感觉到。
    “应祥来了啊,怎么,牛皋没有跟你一起来?”
    岳飞对于岳云略带质询的口吻,并没有生气,反而是淡淡一笑,放下手中的事情,示意岳云可以坐下。
    父子两人促膝而坐,岳飞手指悬挂的军事地图,不等岳云开口回答,主动道:“应祥该是能够看明白吧,国家危在旦夕,四面楚歌!”
    那悬挂的地图之上,代表南宋国境的区域,仅仅占据着东南一块小小的地方,上面有黄色的大金,有绿色的西夏、褐色的残辽,还有白的蒙古,如今被标注成红色的,刘涚的势力!
    而在南宋朝廷以南的区域,则是用淡淡的黄色来表示,这种绘制地图的方式,却是岳云从高宠、小再兴等人哪里血来的。
    岳飞其实并不是一个顽固的人,尤其是在战争谋略等方面,当他感觉这种绘图方式比过去更先进更方便的时候,就下令军中所有地图,都按照此种方式进行重新绘制,可以说目前全天下,只有刘家军和岳家军使用的军事地图,才是最精确也是最方便的。
    “父帅,孩儿自然是看的明白,不过。”岳云眼底有一丝闪烁,哪怕他是岳飞的儿子,但并不代表他就有着跟岳飞一样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受到一些来自高宠和小再兴的影响,岳云并不觉得这天下生来就是属于赵家的,朝代的更替本身也是一件很寻常的事情,若是天要忘宋,那就由的天去做,人能够做的应该是顺应天意,而不是逆天而行。
 

第496章 乱世起,良臣定(中)
 第496章 乱世起,良臣定(中)
 
    或许历史上的岳云不会有这样的想法,毕竟在那个历史时空之中,岳云压根就没有跟高宠说话的机会,也不会碰上思想远远超越这个时代的小再兴。
    出于对自己父亲的尊重和敬爱,岳云不会将自己心底的想法都说出来,真是因为他了解自己的父亲,所以他才知道,即便说出来,也不会有半点用处。
    金兀术是异族,是敌人,是祸害,在岳云看来,就应该死,最好还是碎尸万段!如今眼下正是个大好机会,跟刘家军联手,强行攻破金兵的阵营,即便是有些损失,但是为了民族,相信没人会畏缩不前,只要是能够齐心合力歼灭这些金国精锐,相信金国在十年甚至是数十年时间里都会一蹶不振。
    岳云的想法不是没有道理,只不过他的道理跟岳飞的道理是不同的。
    岳飞想的更多的还是大宋,他是站在一个国家的立场上在思考问题,而受到小再兴,实际上是刘涚的思想影响,岳云时常会本能的站在一个民族的立场上,考虑的东西也就更多一些。
    然而不管怎么说,岳云是无法影响到岳飞的,即便能影响,此时的岳云也不敢武逆岳飞的意思。
    “应祥,跟金兵决一死战并不是问题的关键,问题的关键还是朝廷啊!如今朝廷已经跟金国达成了协议,身为大宋子民,将领,无论哪一个身份,为夫都不能轻易的跟金兀术决战,双方彻底撕破脸皮,会坏了朝廷的大计!”
    “可是父帅啊,咱们不是已经杀了很多金兀术的后勤补给部队么?那个时候你好像并不担心这些问题啊!”
    “两回事!”
    “父帅说是两回事,那孩儿就认为是两回事好了。但就这么僵持下去,有意义么?十数万的军队,挤在这个大散关前面,又有多大的意义?”终究岳云还是年轻了一些,看不到岳飞心中的打算。
    岳飞也没有打算隐瞒岳云,正色道:“怎么,你看不出来其中的意义?”
    岳云摇了摇头,表示自己的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