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飞将 >

第81章

飞将-第81章

小说: 飞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此三日。庞统下令将原木和竹子尽数结成木排,待一月昏之夜,暗箭百名精锐在大舰的掩护下,乘小船过江,开始了被吕布称之为“锋芒”的行动。
    暗箭作为三国时期地特种部队,行动极其迅速,很快就搞定了被选中作为主攻目标要塞附近的几座烽火台。众人随即向要塞靠拢,在会合后。立刻向江边发信号,等待接应地部队。
    一身儒服,紧张的等待消息的庞统见暗箭发来信号,立刻下令早就准备好的部队乘坐小船,向对岸开拔。第一拨士兵足有千人,为了隐蔽行动。所有的士兵都被禁止喧哗。由于烽火台尽数被落入秦军手中,一时间倒也不虞被江东发现。
    秦军开始渡江的一刹那,暗箭开始行动了。他们轻易解决了要塞城墙上,困得摇摇欲坠的哨兵,破坏了诸葛弩和抛石机。登陆地秦军迅速向要塞靠拢。
    天越来越暗,甚至开始飘落细密的雨丝。一阵阵寒意浸入穿着皮甲的士兵的心里。
    站在船头的庞统,很快就被淋成了落汤鸡。因为水师的士兵已经习惯了这种天气,根本没有准备蓑衣。
    庞统毕竟是第一次统兵,多少有些紧张。他看了一眼徐盛,有些不确定的道:“徐大人。一旦有事。你的舰队真能阻挡住江东地水师吗?”
    徐盛知道眼前的书生有些紧张,微笑着点头道:“大人放心。水战不比陆战。陆战是谁的兵多,谁占便宜。水战则是谁的船大,火力猛,占便宜。江东水师虽然强悍,士卒精通水战,但他们船上根本没有火炮,作为远程攻击的武器,只有抛石机。没等他们到跟前,就被我们的大炮打沉了。他们虽然人为地制造浅滩,但长度也不过二、三里,整个江面,甚至岸边,还是笼罩在我大军的火炮射程内。只是怕误伤己方士兵,这才不能提供火力支援。唯一可虑的是对方的火船,那东西个头小,火炮不容易命中。实在让人头疼。我已经让人准备了不少竹竿,希望能阻止他们撞到船上吧!”
    庞统有些恼怒的道:“那帮混蛋,竟然想出这么歹毒的计策。荆楚多死士。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正在此时,对面的要塞传出喊杀声。
    徐盛一喜,脱口道:“打起来了。”
    庞统微微点头道:“不错,我们的部队已经动手了。让第二批将士上去吧。免得遭到联军的反扑,再被压回来。”
    徐盛答应一声,下去安排。第二批登陆部队足有万人,更为关键的是,随之登陆地,还有十门大炮。秦军虽然没有足够大地船只运送,在庞统的设计下,无数地木头、竹子和火炮栓在一起,使火炮不至于沉底,在十几艘小船的拖拽下,向对岸吃力的游去。
    孙、刘联军反应不可谓不快。诸葛亮一听到喊杀声,立刻意识到秦军趁夜渡江。他立刻赶到周瑜的大帐,只见周瑜顶盔贯甲,正在分派士兵,前去支援。
    周瑜和诸葛亮都知道沿岸防御的缺点,这道防线看似坚固无比,实则一环扣一环,一旦其中一环被破坏,整个防线也差不多要崩溃了。不过想要破坏其中的一环,通常来说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毕竟一座要塞相当于一个小型城镇,可他们都不经意的忽略了民兵地战斗力和秦军暗箭部队。
    经过厮杀。马忠率领的暗箭和第一批渡江的部队彻底攻战了要塞。满脸鲜血的马忠马上吩咐士兵准备好诸葛弩和抛石机,准备应对敌人的反扑。同时派人催促援兵加快速度。
    八千江东精锐在董袭和陈武得带领下,向秦军疯狂杀来。周瑜可以说做了最坏的打算,他甚至让人带了云梯和抛石车。还让手下做好随时支援的准备。
    董袭从已经消失地喊杀声判断出秦军已经占领了要塞。他立刻让盾牌手冲在前面,紧接着是一手拿着盾牌,一手托着云梯的士兵。
    马忠正在指挥士兵整理防守地器械,诸葛弩和抛石机被毁坏了不少。只有几架完好。他恨恨的唾了一口。这帮混蛋,真是可恶。居然知道先破坏器械,为以后攻城扫清障碍。
    一个士兵匆忙跑了过来,大声喊道:“将军,敌人上来了。”
    马忠消瘦的脸一阵抽动,他看着残余的七百余名士兵,大喝道:“抽家伙,上城楼。给我狠狠的射。”
    诸葛弩确实厉害。尤其是对付大军的时候,威力更是恐怖。虽然守军只给秦军留下了五具,但按照一弩十矢来计算,相当于秦军多了五十个弩手。
    在进攻士兵不断倒地的情况下,董袭铁青着脸,咬着牙带头冲锋。疯狂地江东兵马迅速冲上城墙,和秦军士卒争夺要塞的控制权。
    在马忠的指挥下,利用手头简陋的攻城器械。秦军给江东兵极大的杀伤,至少有八百人伤亡。但由于守城器械大部分都被破坏,秦军本身又没有携带多少箭,很快他们就和敌人展开的白刃战。
    马忠和两名暗箭士兵组成一个三角阵,奋力屠杀城墙上的江东兵马。马忠真的疯狂了,他右手挥舞着宝剑。左手则紧握三棱钢刺,毫不留情地将一个个敌人杀死,还不时用肩膀将刚刚死去的敌人撞下城墙,运气好的话,还可以砸重几个攀爬云梯的敌人。但不得不承认,蚂蚁多了确实是一件麻烦的事情。冲上城墙的士兵越来越多,而秦军地数量则在不断的减少。城门已经失守,要塞里尽是舍生忘死苦斗的将士。秦军完全处于劣势,几个人背靠背组成一个个小阵地,奋力抵挡来自四面八方的攻击。
    马忠和十几名暗箭将士凑在一起。他身上的铠甲已经零落不堪。如果不是这铠甲质量好,他恐怕早就完蛋了。他反手一刺。钢刺扎入一名江东士卒的颈部大动脉,随即抽出,一股灼热的血液喷了他一脸。飞起一脚,将尸体踢向一个江东兵,随即冲身边的将士道:“援兵还没有上来吗?”
    身边的士兵挡开对面砍来的宝剑,喘息道:“快了。”
    马忠一声大喝,猛地向前一冲,避开砍来地两刀,手中长剑一绞,绞飞了敌人的兵器,反手一挥,一个头颅带着猩红地血液飞上高空。让围攻的江东士兵不由自主的退了一小步。
    董袭武艺高强,见马忠凶悍,大喝一声,径自来战。此时秦军残存不过二百人,各个带伤,情势万分危机。
    增援的部队终于到了,为首一员大将乃是庞德,他见情势危机,顾不得多想,急忙让人去找增援,同时下令炮兵部队加快速度,轰掉附近的两个要塞,为大军增加登陆的空间。随即留下五百重步兵巩固阵地,他自己则率领部队疯狂的冲了上去,和江东士兵混战在一起。
    董袭见秦军士兵潮水一样涌了过来,将自己的士兵冲散不少,顾不得再和马忠斗气,转身离开这里,去指挥即将崩溃的军队。陈武也杀了过来,一脸的疲惫,显然他也消耗了不少的体力。秦军战力甲天下的说法,绝对不是无的放失。
    董袭和陈武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出了彼此的恐惧。像蚂蚁一样的秦军蜂拥而上,那股只有江东最精锐的部队才会拥有的杀气和信心让二人不寒而栗。二人咬着牙齿发出怒喊,奋力指挥部队抵挡敌人的进攻。双方在着长不过二百米,宽不过一百米的要塞展开了混战。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无数的代价,留下滚烫的鲜血和不甘的灵魂。双方都在咬着牙前进。董袭和陈武的希望,寄托在援兵的身上。如果他们能及时赶到,江东军还有胜利的希望。江东军的脚步,成为扭转战局的关键。
第一百二十二章 最后一战!?(五)
    战场上越来越混乱,双方士兵都胶着在一起,而双方的主将,则拼命的增兵,想占据优势。WwW。
    周瑜又增派了两万人马,在凌操、凌统父子,以及太史慈的率领下,舍生忘死的和秦军争夺阵地。
    秦军的第三只部队也下水了,这只部队有一万人左右,由张郃、高览两员大将率领。与此同时,秦军正用现成的木筏和小船、木板钉在一起,他们竟然要在长江之上打建浮桥。
    秦军的炮兵也遇到了麻烦,火炮太沉了。虽然运到了离江边不远的地方,但如何弄上岸又成了问题。众兵纷纷脱下铠甲,光着膀子,用绳子拉,用棍子翘,用木头抬,想尽办法把火炮往岸上弄。
    太史慈不是傻蛋,在战斗中,他让凌统率领三千人马,去抄秦军后路。他竟然打着将这一万秦军歼灭在要塞的主意。
    担任守备的数百名重装步兵很快就发现了江东的兵马,为首的将官一声大喝,众多军卒立刻摆开了阵势。从此处就可以看出秦军勇悍,若是一般军卒,见到十倍于己的敌人,自然心生怯意,定要转色身逃命。但秦军却摆出一副死战的架势,就连作为敌人的凌统也心生敬佩。
    秦军领头将官回首看了一眼对面的援兵,离自己起码还有二里左右,心中一宽,知道只要抵挡一盏热茶的功夫就足够了。随即大喝一声,带领身边十几名有弓箭的。一齐放箭。
    凌统也看到秦军援兵将近,知道时间紧迫,当即令一千带了弓箭地士兵在后面抛射,自己则率领部队疯狂的冲了上去。
    重装步兵的铠甲异常厚重,即使以凌统的本事,要想杀死一人,也要花费不小的力气。双方陷入了混战之中。秦军阵内,好容易运上岸的两门大炮成了江东军的目标。如果缴获地话。秦军还有什么好怕的?打定了主意地凌统施展浑身解数,将几个围攻他的秦军逼开,随即纵身一跃,竟然跃过了众人的头顶,落在一尊大炮之上。随即手中刀光一闪,划开了一个冲上来的秦军咽喉。
    江东军见到主将如此英勇,齐声大喝。凭添了几分勇气,一拥而上,竟自将秦军向中心压迫了好大一块。几个勇悍之士,也杀进重围,在刀光剑影之中,杀至火炮旁边,和凌统一起抵挡来自四面八方的攻击。
    运送火炮的秦军早就抄起兵器,杀了上来。双方混战在一起,场面异常混乱。秦军火炮兵为了运送火炮,大多脱去了铠甲,虽然身体轻盈了不少,但没有了铠甲的保护,伤亡也逐渐增加。
    张郃和高览远远地看到岸边乱成一团。有说不出的急切,一个劲的催促手下加快行动的速度。时间就是胜利。如果岸边的阵地失守,那他们将付出三倍的代价,才可能冲上对岸。
    周瑜一身戎装,端坐在大帐之中,他旁边坐着的,则是羽扇纶巾的诸葛亮。二人脸色殊不乐观。秦军在人数上占据了绝对地优势。如果不是自己占据了地利,长江防线现在怕是已经失守。二人正在沉思,忽然小卒来报,说秦军似乎在长江上搭建浮桥。众人闻言。脸色各异。
    丁奉大笑道:“自古以来。未曾闻有人能在长江上搭建浮桥,秦军不习水战。由此可见一斑。”众将尽皆大笑,以为秦军无能,不足为惧。
    周瑜沉吟不语,看了一眼诸葛亮,询问道:“诸葛先生以为如何?”
    诸葛亮沉吟片刻道:“且不说有没有人在长江之上搭建浮桥,单说有没有可能搭建浮桥?”
    江东大将周泰开口道:“长江水流湍急,若想搭建浮桥,殊为不易。当以铁锁相联,耗时耗力,但若非要搭建,也无不可。”
    诸葛亮点头道:“这就是了。秦军国力雄厚,但注重大舰,轻视小舰。所以兵力运送缓慢。一旦架起浮桥,则天堑变为通途。秦军大队人马,可以快速到达江东。看来吕布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了。”
    众将无不变色,显然想到数十万秦军将士横行江东的场面,心中都是一寒。
    诸葛亮见众人心生寒意,微微一笑道:“秦军架浮桥,是失策的表现。”
    周瑜一愣,随即道:“如此说来,诸葛先生已经有了破敌之计?”
    诸葛亮摇着羽毛扇,笑着道:“如果长江尽在秦军之手,架这浮桥倒也无所谓。可如今长江上游尚有城镇掌握在我们手中,到时候我军火船顺流而下,我倒想知道秦军如何抵挡!”
    周瑜沉吟片刻道:“为何此时不动手?如果行动顺利,我们应当可以重新掌握长江上的优势,如果兵力调动得当,上岸的秦军可以一网打尽。如此以来,以秦军之强悍,怕也得少挫兵锋。”
    诸葛亮连连摇头道:“秦军势大,扫掉他一两万人马,伤不到根本。难以解除江东之危难。”
    周瑜眉头皱得紧紧地,突然恨恨的道:“我军火船顺溜而下,速度绝对够快。正可以一举消灭秦军舟车。如此一来,长江上的水师主动权又回到我等手中,秦军纵有百万之师,又有何可怕?”
    诸葛亮点头道:“既然如此,我等当放火船五百只,敌人纵然火力凶猛,黑暗之中,也难以尽灭。”
    周瑜连连点头,立刻吩咐下去,让兵士准备小船。
    庞统在船舱之中,忽然手下来报说:“上游小船数百,顺流直下,势不可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