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帝师 >

第189章

大明帝师-第189章

小说: 大明帝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按照杂家的意愿,杂家原本是想要亲手一刀一刀地活剐了他。现在让他死于他人之手,也算是便宜他了。”刘瑾道。

    张鹤龄看了张延龄一眼道:“老三,我们也出把人,派人跟出京师,能杀江夏就尽量杀了。”

    “是!”张延龄应了一声后起身离开。

    宣府的情况十万火急,江夏不敢有任何拖延,所以策马狂奔,任凭天黑了也不管。

    不过正如他所预料的一般,东厂专用的飞鸽传书已经在空中飞舞,沿路上的东厂番子都已经接到了阻拦江夏的命令。

    而另外一边,号称带了“十万铁骑”的鞑靼达延汗如今也正在快速行军之中,原本按照他的行军速度,要从兀良哈部到达土默特部应该是需要半个多月的时间,可他偏偏日夜兼程只用了七天的时间就赶到了。

    在土默特部略作休整,达延汗直接带着大军往山西边境急速行军。

    达延汗虽然号称要在最短的时间里面拿下宣府,但其实他的首个目标却是大同府。

    从朱厚照他们夜袭三长卫就能看得出来,大同的边境和鞑靼的边境相距并不远。

    达延汗的计划十分简单,只需要拿下大同,然后骑兵迂回包围再顺势围住宣府、辽东、延绥三镇,那么整个宣府四镇就算是拿下了。

    当然,仅仅拿下宣府四镇也没什么。毕竟还有长城天险可守,鞑靼大军是不可能直入居庸关进入京师的。

    唯一的希望就是拿下朱厚照,然后引居庸关守军出来。只要一过居庸关,那鞑靼大军便可长驱直入直接插入京师。

    想到自己居然有机会抓住大明皇帝,想到自己很可能会因此一举重现大元盛世,达延汗兴奋的不得了。

    到了土默特部以后,按照距离来算急行军只需要再用七天的时间就能到大明边境。

    达延汗兴奋不已,只是休整了一天就立刻带着大军继续往大同方向狂奔。

    而朱厚照这边也没闲的,他先是亲自以“镇国大将军”的身份给大同总部王勋写了手令,手令上要他好好守城,安心练兵。

    王勋一开始还莫名其妙,这宣府四镇似乎没有这么个官职呀!

    他再看这封信,从口气上看,虽然很大但也比较严肃,不象是开玩笑。后多方打听,才知道这封号就是皇帝大人自己的。

    然后朱厚照又重新调配了一下延绥和辽东的兵力,命令两方的游击将军各领两万兵马往宣府靠拢,这样把优势兵力集中在宣府,以便能先挡住鞑靼大军的第一波进攻。

    朱厚照倒还悠哉悠哉,但是江彬这两天却慌神了,他派出去的探马已经深入到了大明内部,可就是没有找到援兵的踪迹。

    江彬将此事报告给朱厚照,朱厚照却一点儿没有担心,因为他根本不相信京营援兵胆敢不来援助自己。

    而路上的江夏此刻也苦恼起来,从京师出来,他们十一个人已经遭遇了七波暗杀或者阻截,弄得他们疲于应付。

    不能这样下去了,江夏心中暗自决定。
  第 330 章  援兵?没有援兵!
    历史上评价刘瑾、钱宁、江彬、张永之流,无不以“奸佞”二字形容。而实际上,他们也的确可以称得上是奸佞之臣。所谓的贪污夺权、陷害忠良,他们没有一件事少干过。

    但是自始至终他们都很明白,自己的荣华富贵必须得靠皇上。要想保住现有的一切,一是要保证皇上对自己仍旧荣宠信任,二是要保证皇上安安稳稳地活着。

    所以难得的,江彬终于第一次同意了江夏的看法,对此刻满身戎装披甲跨剑的朱厚照劝道:“皇上,末将已经得到了消息,据说这一次带兵前来的乃是鞑靼的达延汗。

    他号称带来‘十万蒙古铁骑’,就算略有夸张至少兵马也应有五万之数,眼下宣府四镇实在是太危险,要不皇上还是先暂时退居到居庸关后面,坐镇指挥算了。”

    朱厚照一听顿时有些不乐意了,他把头一甩道:“鞑靼不过数万人,而朕的宣府四镇一共驻扎了十万兵马。他是攻城一方,朕是守城一方,他都不惧,难道朕还会怕他不成?

    是达延汗来了更好,朕恰好会会他,看看究竟是他厉害还是朕厉害。”

    说完,朱厚照反身走下宣府的城楼,往宣府城内的镇国府走去。

    达延汗在大明这边被称为“蒙古小王子”,之所以有这样一个称号是因为达延汗是成吉思汗的十五世孙。

    他在成化十五年继承汗位时,年纪还非常小,所以明人称为小王子。先前就曾经提到过,达延汗算得上是蒙古国的中兴之主。

    自从大明打败元朝以外,蒙古人就逃到了关外一分为二,一者是“鞑靼”,一者是“瓦剌”。

    在达延汗继承汗位以前,关外一直以“瓦剌”为大,鞑靼的生存空间十分狭窄。

    但是自从达延汗继承汗位以后,他团结各个鞑靼汗族部落,逐渐壮大自己最终一举将瓦剌赶到了西北偏远贫瘠一带。

    达延汗亲政的时候不过十六岁,朱厚照亲政的?

    ??候十五岁。所以一直以来有不少人都拿达延汗跟朱厚照做比较。

    一个亲政以后中兴王室,令得鞑靼日益强大。一个亲政以后荒淫暴戾、怪诞无耻,使得孝宗时期清明的吏治变得好像现在这边乌烟瘴气,令人扼腕。

    所以提到达延汗,朱厚照心中实则憋了一口气。

    不过朱厚照好歹也是经历了河南平乱遇险的人,所以这一次他也并不是头脑发热然后就傻大胆儿一般孤身犯险。

    朱厚照回到镇国府时,江彬也跟随其后。朱厚照进入书房,江彬也一言不发的跟着。

    到了书房,朱厚照提笔写下一封手谕。

    手谕上的内容大概就是让京营调十万大军火速驰援宣府,并且这一次朱厚照对于这十万大军的驰援还有自己的安排。

    其中五万兵马驰援宣府,另外五万兵马则从山西应州绕后往鞑靼沙井进军。

    看到这一道手谕,江彬的眼睛微微亮了一下。

    这。。。。。。这应对不错啊。

    以自身为诱饵,吸引鞑靼优势兵力前来攻打宣府四镇。等到双方咬住以后,再派一支奇兵绕后突袭鞑靼内部。

    若是鞑靼大军不撤走回援的话,说不定那支绕到了他们身后的大军还能调转枪头回来和宣府四镇这边的大军两个两面夹击,直接杀鞑靼大军一个屁滚尿流。

    朱厚照写完手谕以后盖下自己的印章,然后将手谕递给江彬道:“如何?朕如此安排以后你不担心了吧。”

    江彬知道朱厚照这是不高兴了,他赶紧一拱手,行礼道:“皇上英明神武早有妙计,末将资质愚昧未能料想到皇上此着,微臣该死,微臣最该万死。。。。。。”

    说完,江彬跪在地下。

    朱厚照笑了笑,亲手扶着江彬的手让他站起来,然后说道:“朕有繁花锦绣的京师不呆,来你这风沙滚滚的关外为何?你当今以为朕是来玩乐的吗?

    河南平乱,朕双朕受了自出生以来最大的屈辱。若是没有一场由朕亲自指挥的大胜仗,朕如何能洗刷此等屈辱?”

    江彬看着朱厚照重重地点了下头,马屁奉上:“皇上算无遗策智谋精妙,这场大战还未开打我们已经先赢三分了。末将愿随皇上于沙场上亲手刃敌,以助皇上创下这真正的丰功伟绩。”

    朱厚照被江彬这样一说心中也顿时是豪气干云,当即大声说道:“好!就让朕带你亲自拿下这一场大战。”

    朱厚照说完,书房外的敲门声响起。

    朱厚照外房门看了一眼道:“进来!”

    能够亲手敲门,而门外护卫却不会阻拦的人镇国府中只有一个,那便是李凤。

    果然,房门推开以后李凤带着一名侍女端着一个汤盅走进房内来。

    在宣府呆了这么久,李凤的肚子已经开始微微隆起。

    她对着幅度很小地行了一礼道:“臣妾参见皇上。”

    朱厚照感觉跑过去扶着她道:“免礼免礼,朕不是说过叫你不用行礼吗?”

    李凤看了江彬一眼,意思是有外人在我怎么也得给你个面子嘛。

    江彬连忙对李凤行礼叫道:“参见凤妃娘娘。”

    “江将军免礼。”李凤右手虚抬了一下,然后转身拿过身旁那侍女端着那个汤盅放到朱厚照的书案上。

    “皇上,臣妾见你近来巡视军务辛苦,所以特地命人给您熬的人参补气汤,皇上趁热喝了吧。”

    “爱妃费心了。”朱厚照点了下头:“一会儿朕跟江将军议外军务便喝。”

    “那皇上可千万记得要喝,臣妾就先行告退了。”

    “嗯。”朱厚照点点头。

    李凤退出了朱厚照的书房以后粉婕立刻微蹙起来,朱厚照的话她刚才在门外已经全都听见了。

    河南平乱时的失败留给了李凤太深的印象,所以她跟朱厚照不同。朱厚照急需要一场胜仗证明自己可以,而李凤则一听见朱厚照要亲自指挥大战就担心。

    上次只不过是对付一些流民组成的乱军都尚且那样,这一次还要和能止小儿夜啼的鞑靼大军打,这如何使得。

    李凤赶紧回到自己的房里,提笔写了一封书信。

    写好以后李凤将书信递给自己的贴身侍女薏儿。

    薏儿的父亲本是宣府的一名游击将军,只因为在一次鞑靼人扰边的时候不幸落单被围杀,后来薏儿就被江彬安排到镇国府,专门负责照顾李凤。

    由于父亲是武将,所以薏儿也懂些拳脚功夫,马术更是娴熟。

    李凤把书信交给薏儿以后说道:“薏儿,你立刻启程把这封信送到京师逍遥山庄一个叫江夏的人手中,记住,一定要亲手交给他。”

    薏儿接过那封信以后郑重地点了点头道:“娘娘放心,薏儿一定把这封信送到。”

    说完,薏儿便先行退下了。

    话分两头。

    众所皆知从关外到关内,必须经过的一个地方就是居庸关。

    居庸关是京北长城沿线上的著名古关城,与紫荆关、倒马关、固关并称明朝京西“四大名关”。

    江彬派出前去京师调援兵的人到了居庸关以后便被东厂的探子给发现了,然后人刚出居庸关就被东厂的探子给杀了,尸体抛在荒野,身上的书信派人送回京师交给刘瑾。

    京师这边,江夏这段时间和黄飞跃一起密切注视着宣府四镇那边的动向,可是他们在宣府的消息并不算灵通,所以得到的消息也有些不太全面。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的就是,宣府如今似乎进入到了全面的备战状态。

    知道这一点江夏反倒是有些释然了,宣府四镇全都进入到了备战的状态之中,那么证明朱厚照是接到了自己的书信,明白了鞑靼人这次可能有阴谋,所以正在进行准备。

    既然都已经开始备战了,那朱厚照总不至于傻到连援兵都不提前准备吧,所以江夏在京师默默等待着京师的兵马调动。

    只要京师的兵马一调动,那朱厚照就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危险了。那么多人保护他,就算打不过那难不成还跑不过?

    可是这一等京师兵马没有任何动静,二等京师兵马没有任何动静。最终在九日以后江夏等来了一个身穿红色劲装的女子。

    看着女子一身干净利落的装束,江夏一开始还以为她是江湖中人。等到这女人说明身份以后江夏才知道原来她是李凤身边的贴身侍女,名字叫薏儿。

    薏儿再三确认过江夏的身份以后把身上的书信交给江夏,江夏抽出书信看了看两眼。

    这一看,江夏的脸色顿时大变,口中失声惊呼一声:“不好!”

    通过李凤的信,江夏知道了两个信息。

    一是朱厚照已经决定了要迎战鞑靼大军,二是他发了手谕掉京师援兵前去宣府四镇支援。

    可是所谓的京师援兵根本就更没有任何一丝影子,这京营里面的兵马根本就没有要开拔的迹象啊。

    江夏何等聪明的人物,顿时猜到这一切肯定是有人在捣鬼。即便没有证据,单凭推断江夏也能推断捣鬼的人必定是刘瑾。

    终于还是出手了,江夏一脸冷然。。。。。。
  第 329 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