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抗战独裁者 >

第325章

抗战独裁者-第325章

小说: 抗战独裁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黄百韬制定出来的作战计划,为了防止双方产生大规模的战斗,黄百韬决定抽调整编第二师的整编第四旅,整编第五旅,配属装甲第一师的兵力,强渡黄河之后,从侧翼展开迂回,以整编第一师的整编第一旅,整编第二旅,从正面展开佯攻,配合整编第二师的部队的行动,以四个整编旅,一个装甲师的兵力,对第八战区部队的三个军,实施合围,威迫重庆释放杨俊然。

“整编第一旅,整编第二旅,迅速做好战斗准备,等待司令部命令。”孙立人随即下达了命令。

两个旅长迅速的敬礼,朝着外面走了出去。

重庆,委员长官邸。

鄂西的战事让委员长十分的愤怒,鄂西之战关系到重庆的安危,但是中国部队的表现,可是让委员长有些失望了,好在有委员长的嫡系精锐十八军据守在重要战略位置,委员长这才能够放心一些。

经过几十年的斗争,委员长也清楚一点,百姓们是最好欺骗的,只要掌握好舆论,就等于掌握了民心,毕竟百姓们是通过舆论,才得知每一件事情了,而舆论发表出来事情的真假,百姓们根本就不会判断。

在扣押杨俊然的五天之后,委员长就开始利用中央社,发表大篇的报道,当然委员长也不是傻子,不可能一下子就把杨俊然这个抗日名将说成叛国的汉奸,而是说明重庆政府的难处,大规模的宣传杨俊然不服从调令的问题。

用德国宣传部长的话来说,谎话说了一千遍,就是真理。委员长的大规模宣传,也是起到一定作用的,在国统区内,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人谴责杨俊然的,而在政治部的组织下,更是有人进行大规模的游行,反对杨俊然的拥兵自重。

当然,这些事情,杨俊然是知道的。

“委员长,胡宗南电文。”何应钦拿着一份电文走了过来,一脸无奈的说着。

委员长脸上倒是有些疑惑,现在他对杨俊然的态度很明显,不杀,不放,就是这样囚禁在自己的官邸里面,别人也不好说什么,委员长心里也安心。

看着胡宗南发来的电文,委员长这才明白何应钦脸上为什么会有无奈的表情。

“一个团竟然无法压制一个营的进攻,这个团长是怎么搞的。”委员长站了起来,大声的责问何应钦。

何应钦叹息着,看着委员长说:“根据胡宗南的报告,杨俊然部队的火力很猛烈,部队大多数装备突击步枪,冲锋枪,并且还有狙击手,对我们火力实施压制,在他们的营建制里面,至少会有四门75MM山炮,并且有十几门门迫击炮,对阵地火力构成很大的威胁,他们的重机枪火力很多,行为交叉火力网,我们根本就无法反击,根据以往的统计,杨俊然部队装备是一种拥有五百发弹链的重机枪,能够保证火力的持久性。”

委员长听着何应钦的分析,脸上没有任何的表情。

“把杨俊然给我找来。”委员长走到房门外,对一旁的侍卫说。

侍卫迅速的敬礼,朝着一旁走了过去。

回到房间之后,委员长直接来到了地图面前。他虽然不是一位出色的统帅,但是他还是有一些战略眼光的,一旦陕西落入杨俊然部队的手里,那么战略后方四川,就直接受到威胁,尤其是日本人会不会借机攻击四川,这也是一个未知数。

就在委员长沉思的时候,杨俊然一脸轻松的走了过来。

“杨俊然,你的部队到底是如何整编的,为什么会有这样强大的火力,你到底想要干什么。”看到杨俊然到来之后,委员长十分愤怒的咆哮着,对于委员长来说,中央军的武器装备,一直都比各个军阀好很多,这也是委员长安心的原因,现在中央军的一个团,都不如杨俊然一个步兵营,委员长的脸上,可是没有任何的笑容了,他觉得杨俊然,已经有了争夺他位置的决心了。

“委员长,部队是来抗日的,我没有任何的想法,想必我的部队已经开始对陕西展开攻击了,现在我们最好能够谈一谈,免得落得两败俱伤,这样只能够让日本人高兴。”杨俊然冷冷的说着。

委员长看了看何应钦,又看了看杨俊然,坐在了椅子上面,沉默的思考着。

胡宗南的部队,是委员长最后的依靠,这些年各个部队都在前线抗战,只有胡宗南在陕西发展,别人的部队是一减再减,始终都处于不满员的情况下,胡宗南的部队,却是屡次的扩编,从军到军团,从军团到集团军,原本几万的人马,到了现在已经有了十几万的人,委员长可是把胡宗南的部队,当成了宝贝。

想到杨俊然部队的强大,委员长的脸上有了一些无奈,现在委员长是骑虎难下了,一旦继续扣押杨俊然,那么杨俊然部队必定对陕西展开攻击,要是失去了胡宗南的部队,那么委员长可是等于失去了坚强的后盾,甚至陕西也会落到杨俊然的手里。但是要是释放杨俊然,杨俊然早晚都是自己的威胁,想到了这些,委员长的眉头紧紧皱了起来。

何应钦杨俊然两人,则是安静的站在一旁,谁都没有说什么。

杨俊然的表情十分的轻松,他可以肯定一点,只要自己有强大的部队作为后盾,那么委员长是不敢杀自己的,当初东北军如果态度强硬一点,恐怕张学良现在不会被委员长扣押起来。

“把杨俊然带下去吧。”委员长无力的挥挥手。

两个侍从迅速的走了过来,把杨俊然带了出去。

外面的陈布雷走了进来,看着一脸憔悴的委员长,却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敬之,这件事情你怎么看。”委员长看着何应钦,无奈的说着。

“委员长,现在杨俊然部队装备精良,手下大部都是杨俊然一手提拔上来的,多数又是杂牌军改编而成,我看我们很难控制这支部队,刘峙已经发来了电文,他的长官部已经被监视了起来,一旦有异常行动,恐怕刘峙第一个就要人头落地。杨俊然不比张学良,他的部队更不是东北军。”何应钦小心翼翼的说着,生怕委员长会发怒。

委员长点了点头,走到了地图面前,看着杨俊然掌握的六省地盘,委员长心里却十分不是滋味。

“委员长,这次的事情,我看我们没有任何的办法了,杨俊然部队一旦攻击到陕西,恐怕四川就要受到威胁了,就算那个时候我们不想释放杨俊然,也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到了那个时候,陕西就要落在杨俊然的手上了。”陈布雷急忙的说着。

委员长眉头紧紧皱了起来,沉默的看着面前的地图,始终都无法下决定。

如果换成别人,恐怕杨俊然此刻早已经人头落地了,但是委员长,却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

杨俊然就是掌握了委员长这一点,所以他才敢来到重庆。

“委员长,史迪威将军来了。”外面一个侍从走了过来,看着委员长说。

委员长坐在椅子上面,示意侍从把史迪威带上来。

不一会,穿着美国军服的史迪威来到了委员长办公室里面。

“委员长阁下,你必须马上解除杨俊然的军权,我认为我可以担任中国陆军总司令的职务,我可以领导部队抗战。”史迪威来到办公室之后,直接说明了自己的来意。

对于史迪威这个人,委员长可是有些厌倦的,如果史迪威不是美国人,恐怕委员长早已经下了杀心。

“史迪威,现在不是谈论这些的时候,你现在的任务,是为我们争取更多的美国援助,而不是掌握什么军权,就算我任命你担任总司令的职务,恐怕那里的将军,也没有人会服从你的命令。”委员长一脸无奈的说着。

第二部:进攻热河第449章冷静对待

第449章冷静对待

史迪威看着面前的委员长,脸上十分的愤怒,史迪威认为委员长比杨俊然还要讨厌,尤其是看到委员长指挥的部队一无是处的时候,史迪威更认为只有他才能够挽救中国。

看着四周人的目光,史迪威冷哼了一句,愤怒的朝着外面走了出去。

委员长无奈的摇摇头,看着桌子上面的文件,陷入了沉默之中。

第二早,陕西。

针对陕西的事情,国民政府紧急召开了会议。

行政院长宋子文,出乎所有人意外的,并没有支持委员长的行动,宋子文呼吁双方冷静对待这件事情,并且以行政院的名义,要求委员长释放杨俊然。

何应钦以参谋总长的身份,给陕西部队和杨俊然直接下达的命令,要求双方停止所有战斗,杨俊然的事情,国民政府会给出一个交代,并且派遣了军政部次长赶到陕西,调解双方的战斗。

就在当日上午九点,位于北平的中国陆军总司令部,再次做出反应,方汉钦一面给重庆政府回电,要求委员长在五月十五日之前,必须释放杨俊然,另一方面,方汉钦抽调第二兵团的贺轩整编第六师,康练勤整编第七师,迅速增援第一兵团作战,由第一兵团司令黄百韬直接指挥整编第一,第二两个甲种师,整编第六,第七两个乙种师,一个装甲师,总共二十万部队,准备对陕西进行强攻。

当所有人被眼前的事情所迷惑的时候,整编第二师的整编第四旅,整编第五旅共计六个团的兵力,从侧翼对陕西黄河沿岸守备部队展开了大迂回,两万余人的部队,乘坐各种车辆,分批的展开行军,对陕西部队形成了合围。

重庆,委员长官邸。

军政部长何应钦,政治部长张治中,军令部长徐永昌,军训部长白崇禧,国军之中的四大巨头,已经分别来到了委员长这里,商议任何解决杨俊然的问题。

“情况大家都已经了解了,杨俊然数次违抗军委会命令,并且擅自对部队进行整编,私下安排部队番号,这个人对政府已经构成很大的威胁,我们必须要想一个办法,解决目前的事情。”委员长站在地图面前,冷冷的说着。

四个人互相看了一眼,最了解这件事情的何应钦,却没有主动发言。

委员长看着四个人沉默,脸上露出一丝不悦。

似乎看到了委员长的不悦,张治中急忙的站了起来,看着委员长说:“委员长,如果我们贸然除掉杨俊然,后果恐怕不堪设想,现在杨俊然是抗日名将,又是中国陆军总司令部的上将总司令,光靠这些除掉他,恐怕难以服众啊。而且他们的部队,也不会轻易的放过这次的事情,一旦我们把他们逼迫的太紧,万一他们选择投降日本人,对于我们来说,损失的可是上百万的精锐部队。”

说完之后,张治中坐在椅子上面,也不敢在多说什么。

委员长微微点了点头,却没有发表任何的看法。

“次宸,你说说你的看法。”委员长看着徐永昌说。

徐永昌站了起来,看了看委员长,又看了看地图,缓缓的说着:“委员长,这件事情恐怕很难处理,即便现在释放了杨俊然,恐怕他的心里对政府也失去了信心,他拥有一百多万的精锐部队,武器装备十分的精良,这次释放他回去,无疑是纵虎归山,一旦他对政府有什么反心,恐怕势必为我们造成重大的伤害,我觉得还是应该由美国人出面,让杨俊然做出一个担保。”

“徐部长,杨俊然这个人,我还是了解一些的,你说的是否夸大了,杨俊然这个人还是知晓道理的,只要我们细心的劝解,他未必不会明白政府的苦心,你这样做,只会适得其反。”白崇禧站了起来,看着徐永昌说。

徐永昌笑了笑,却没有在说什么,而是坐在了椅子上面。

委员长眉头紧紧皱了起来,徐永昌说的事情,他也是不得不考虑的,要是杨俊然回去之后,直接让六省独立,以杨俊然的能力,完全可以当自己的土皇帝,甚至只要他愿意,陕西和宁夏,也不再话下。

想到了这里,委员长的脸上没有任何的表情了。

“委员长,我认为白部长的意见很有道理,我们若可以和杨俊然坦诚相待,他未必不会领情,如果我们贸然做出什么决定,只会适得其反,现在我们的对手是日本人,如果增加了杨俊然这样的强劲对手,对于我们来说,可是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何应钦看着委员长说了一句,脸上却是十分担忧的样子。

委员长看着面前的地图,开始沉思了起来。

其余的四个人也不敢多说什么,而是等待着委员长的命令。

陕西,郃阳县。

这里距离黄河岸边不远,驻扎着一个保安团,负责保护从陕西中部运输过来的各种军事物资。

保安团的人数只有八百,武器弹药全部都是正规部队淘汰下来的,而这些保安团的兵马,多数都是由各地壮丁组成的,关键的时候可以直接补充到正规部队里面。

“连长,你说这次中央军又和日本人干上了?”一个士兵抽着香烟,看着一旁的连长说。

连长喝了一口酒,骂骂咧咧的说着:“你他娘的知道什么,这次是和杨俊然的部队,我听上面说,重庆把杨俊然扣押了起来,结果杨俊然的部下就不干了,直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