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江山国色 >

第54章

江山国色-第54章

小说: 江山国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户避难的存在,晋阳城此刻倒是凸显了乱世之中,一种畸形的繁华。
  在晋阳城东城,李家镖局的旗杆子,正迎着初春的日头,高高地挑起着。
  青石板铺的地面上,包铁的马车轱辘正哐哐地碾去,一溜溜的马车正驶向晋阳李家镖局的镖门口。
  在晋阳镖局的大门前,二十几多名新入镖局的趟子手,正卖力扫着门口的积雪,过了新年,镖局马上就开门迎客了,自必须有一番新气象。
  趟子手皆是满头大汗,各个表现得是卖力肯干,力图在总镖头苏素面上留下一个好印象,若是一切顺利,成功走上几趟镖,说不准将来不用两三年,就可以提为正式镖师,吃香的喝辣的。
  在镖局大门口,苏素穿着蜀锦锦袍,双手负后看着趟子手忙碌这一切,在山寨,镖局待得久了,整日和这群目不识丁的粗人打交道。
  苏素的那份书生气淡了许多,整日指挥起镖局两百多号,人亦变得十分威严起来。
  眼下苏素在这晋阳城,乃是脸面的人物,平日里几个往来频繁的商家,巴结的,苏爷,苏爷的叫着不说,就算是晋阳县里的主簿,与苏素之间亦是道一声苏兄,。
  至于晋阳境内的绿林好汉们,虽没有叫得那么虚,但是上一次绿林里一位大哥失了风,被抓入大牢,众道上的弟兄们皆以为其必死,连身后事都给他们准备好了。
  结果苏素凭着他在衙门里的关系,上下塞钱,硬生生将这大哥保了出来。这一下苏素被道上的兄弟们,称为是义薄云天,对他皆是相当敬仰。不说别的,若是将来一不小心被抓进了大牢里,结识了苏素,也就等于多了第二条命。
  故而苏素平日里在外威风八面,可到了镖局里,只要孙二娘不在时,这两撇八字胡那么一翘,整个镖局上下皆是不敢有一人吭声。
  正当苏素督促着趟子手们清理着镖局的门面儿时,突然一阵马蹄声清晰地在小巷子里响起。
  李家镖局门前的巷子里,铺得皆是青石板,故而马蹄声一响,乃是格外的清澈。苏素一年漠北是要走两趟的,故而塞外好马亦见了不少,只听这马蹄声,绵绵密密,犹如一窜长鼓,苏素即知对方骑得绝对是上等的良驹,这晋阳城里没几个世家子弟,能骑得如此好马。苏素转过头朝巷子里看去,只见三名人,两男一女,各自骑着马直擦巷子而来,在镖局大门前。
  一旁的趟子手正要上前问话,苏素却将之拦下,亲自上前拱手言道:“不知道三位来我李家镖局,有何要事?是押镖,还是运货?”
  苏素话说完,抬头打量这三人,两名青年男子皆不用说,见惯各色人物的苏素,一见就知是世家子弟出身,皆是一等一的年轻俊杰。
  至于那女子容貌端丽,竟然是北国罕见的绝色美女,连苏素见之皆是不由一怔,不过心底却暗暗奇怪如此大家闺秀,为何会在外头抛头露面。
  苏素仔细一看,这女子依稀有几分眼熟,至于哪里见过倒是想不起来。
  这时仨人一并下马,这女子笑着对苏素,言道:“苏镖头,许久不见,倒是不认得我了。”
  苏素听对方这么说,身子一顿,这才恍然大悟,言道:“我记得了,原来你是李家的三娘子!”
  
  第八十五章大节小利
  
  李芷婉一手持着马鞭,身上着一身白色狐裘,气度雍容,笑着言道:“原来苏大叔还记得。”
  苏素微微沉下脸,当初七千寨被焚一事,还不是因为这女子而起,后来过久了,虽两边解开误会,但是山寨上下对这女子心底还是有点芥蒂存在。
  苏素看了李芷婉一眼,当下平平淡淡地言道:“三娘子,乃是世家之后,在下怎么会熟识,不过有所耳闻罢了,至于苏大叔就更不敢提了。”
  李芷婉在此碰了个钉子,苏素看去后面二人,那名年纪稍长一点的男子,微微露出不忿之色,另一人年轻一些的却是不以为意。不过二人却没有道什么,显然甚有涵养。
  李芷婉点了点头,脸上倒是露出一丝无奈,当下言道:“既然如此,就称一声苏镖头了。”
  说到这里,李芷婉转身介绍,先是介绍那年长的男子,言道:“这位是柴公子。”苏素看去这名柴公子,丰神俊朗,脸上一股英气,带着世家子弟出尘之范。
  “莫非是临汾柴家?”苏素猜测言道。
  对方微微一笑,不置可否。苏素碰了个软钉子,不过这世道,士族子弟既有拿着家族名声,四处显摆的,也有低调处事,不欲外人得知其背景的。
  苏素倒是没有什么想法,临汾柴家在并州亦是一番豪强,势力颇大,并非客居在此的李家可比的。
  苏素不会巴结,但是也不会去得罪,客客气气地行礼,言道:“见过柴公子!”对方亦还之行礼,显然并没有因刚才不快,失了礼数。
  之后李芷婉指向另一位年轻的男子:“这位是我的二兄。”
  双方见礼完毕,李芷婉直接道出来意,言道:“我们此来是见,李总镖头,还有李少镖头的。”
  苏素如实言道:“很不巧,总镖头此刻不在雁门镖局,至于少镖头,可能去漠北了吧。”
  闻言李芷婉,以及他二兄都露出失望的神色。那二兄自顾言道:“漠北岂能难以相见,好容易来到晋阳,本以为能见李兄一面,却失之交臂,着实可惜。”
  一旁那柴公子,笑着言道:“李兄,不过一时罢了,若那人真有你说得如此了得,终有一日会在台面上,再见的。”
  李芷婉笑了笑,言道:“如此着实可惜了”
  当下李芷婉取出一封信,言道:“此信是我父亲亲笔写给总镖头的,还请苏镖头代为转交。”递信之后,两边作别,三人一并骑马离去。
  路上那柴公子,不由言道:“三娘,你说这李家镖局为何如此没有礼数,我们过门居然也不请我们进去坐坐。”
  这柴公子看向李芷婉的目光中,流露出一股炙热之色,显然是正在积极地追求佳人。
  事实上,这柴公子,单名一个绍字,其祖父担任过两州刺史,封县公,父亲乃是太子右内率,封郡公,眼下柴家居临汾郡乃是当地望族。
  李渊对之甚为满意,他此番来山西河东办差,若是得力,天子是要他常驻并州的,作为地方官,要想位置坐得稳,自然必须结好当地势力。
  柴家既是士族,又乃是山西当地的豪强,对于李渊而言,自然是要引以为援的,柴家对李家亦是有意交厚,故而是上门提亲,想让柴绍迎娶李三娘。
  李渊见过柴绍,对本人是相当的满意,决定将之引以为婿,择日与李芷婉定亲,可是此事却遭到李芷婉的坚决反对。
  本来婚姻之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特别是如李家如此世家。但是李家这三娘子,从小就不一般,很多事情比他两位兄长还有主见,并且性子极其刚烈执拗。
  李渊热衷于仕途,心怀远志,对他的官场前程是极度看重的,不过他也疼爱自己的女儿。
  所以李渊既不答应,也不拒绝柴家的求亲,而是用了个拖字诀,故意将柴绍招来,让之在府中做客,时不时在女儿面前出现。
  这时李芷婉二兄李世民转过头对柴绍,言道:“这是以往我们两边有所芥蒂的缘故,说来到不怪他们。”
  柴绍当下露出几分了然的神色,言道:“原来如此,三娘,看李家镖局苏镖头这脸色,我看他们这次也不会帮忙。不如我们回去早作打算,我柴家在临汾郡亦是薄有点实力,愿效力于唐公,为讨伐母端儿这等暴民,略尽绵薄之力,也算为临汾地方除害。”
  李世民听柴绍如此说,当下笑道:“柴兄果真是仗义。”
  李芷婉言道:“话是如此,但李家镖局几位镖头,在太原,雁门两郡绿林之中,亦有名声,若是能让他们出面,在这地界的绿林,在官军讨伐母端儿时,不去协助,亦等于凭空断了母端儿一臂之力。”
  “不过当年之事……”
  李芷婉说到这里,不由想起在那洛阳的一幕来,自己甩门而去后,再也没见过李重九,近来听起兄长提及对方,并交口称赞,不由想起对方来。
  这一次李渊本是在家宴上与几位兄长,还有几名新到太原幕僚吃饭时,一名幕僚随口一提这李家镖局之事。
  李渊当时不过随便闻了闻,但是李芷婉却是鬼使神差般地,出动请命,想来晋阳镖局亲自见一见对方。
  李世民却接口言道:“三妹,当年的事,乃是两边误会,却怪不得我们,当初无论如何说,李家镖局还是承过你的情,否则他们如何有户籍,如何开得镖局。”
  李芷婉点点头,如此处理完李家之事,自己本带回去向李渊请罪。哪知李渊却对李三娘此事大为赞赏,殷开山去围剿七千寨乃是意料之外,尽管李芷婉为了救下七千寨山贼,而开罪殷开山。
  但是李渊之言,李芷婉清楚记得。李渊言道:“七千寨山贼依附我李家,虽最后未成,但终是受我们照拂的,若是担心得罪殷开山,而起意弃之,以后如此谁还来投奔我们,决不可因小利而失大节。”
  说完李渊还训斥了当初反对此事的长孙顺德一顿。
  而这时在晋阳镖局中,苏素打开信纸后,看了一眼信中之内容,倒是犯了难处。
  唐国公亲自出面写信,这个忙是帮还是不帮,要知道这两年李家镖局游走于黑白两道中间,骤然而起是捞了很大的好处。
  官府与绿林虽对立,但历代再强大的官府,也不可能将绿林完全剿灭,所以官府与绿林间需要一个传话人。
  李家镖局眼下就扮演了这个角色,但这个角色不好当,万一做不好,可就是两边开罪的结果。
  当下苏素自己不能拿定主意,分别向李虎,以及身在草原的李重九分别去信。
  
  第八十六章挺进草原
  
  冬去春来,雁门郡长城边关下面军镇里。
  坚冰屋檐面家家户户屋檐下那一长溜,粗似儿臂,晶莹剔透。
  在雁门镖局,李虎收到苏素的来信时,眉头皱起,当初因为李芷婉,而导致七千寨被焚毁的事,他可是牢牢记得。
  红颜祸水,真是红颜祸水,不能再和李家扯上什么关系,李虎心底这么想。
  眼下李虎不仅打算拒绝了此事,还寻了个心思,想到李重九眼下也算是适龄了,也该当娶妻生子了。
  娶妻不仅断绝李重九对李三娘的心思,还可以帮助李家镖局寻一个得力臂助。李虎自信以眼下自己的地位,在雁门郡太原郡,要寻到一门好亲事不会太难。
  太原郡雁门郡内,出身读书人家的好女子,亦或者家财千贯商人的女儿家,以及家有良田百亩,桑树千株的地主家,眼下都是李虎门当户对的选择。
  李虎当下仔细想了想,觉得读书人家的女子最好,就算家中清贫一点也没关系,毕竟钱财目前李家镖局尚不缺,缺的乃是一个好出身。
  于是李虎想到这里,立即决定将此事张罗起来,将风声放出去,在雁门太原上党三郡替李重九选个好亲事。
  想到这里,李虎不由憧憬起红烛高挂,子孙满堂的一幕来,对于李虎而言,这是人生的圆满。
  而此刻李重九尚不知道,李三娘来晋阳镖局找他的事,也不知李虎在给他找媳妇的事情。现在的李重九,正一心忙着他的怀荒镇筑城之事。对于他而言,怀荒镇不仅是一座城池,还是基业的开始。
  首先乃是流民上路的事情,冬雪刚刚消融的时候,李重九赶到上党镖局,将流民们代表召集一起,说了此事。
  听闻要去塞外,流民代表们皆是忐忑,若非没有食物,苛捐重税,谁会背井离乡,而一次更要去塞外。大多数人皆是心感不安。
  李重九和流民们说好了,去留自便,可是眼下饥荒仍未过去,若是流浪在外,依旧要挨冷受冻,去塞外至少有一口饭吃。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李重九如此言道,只要塞外工作三年,每个流民皆会获赠二十亩良田,三只羊。
  听了李重九的保证,而众多流民又多承李重九之情,李重九对他们皆是有着活命大恩,故而就纷纷应允下来。
  暖阳雪化之后,休息了一个冬天的两千流民,再度上路,往雁门郡而去。
  行了二十多日之后,众人才抵达雁门郡长城关口。而这时林当锋他们前往漠北的商队,他们早就是等了不耐烦了。
  当下是两边合并成一路,当下从长城一处隐蔽的隘口出关,躲过了官府的盘查,踏上了莽莽草原。
  天苍苍野茫茫,草原之上,正是风光无限。
  几朵白云,拂净了天空,穹庐似的天空下,是连绵的阴山,云锋顶端一片白皑皑的积雪,点缀在天边。
  一支庞大的马队正向东而去。
  马蹄磕破三指头厚的冰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