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汉骑 >

第310章

汉骑-第310章

小说: 汉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谢侯爷夸赞。”汤若望见李信不要求他去云中,反而转过来称赞他的图纸,心中很高兴。要知道在整个大明朝,有称赞他的人,但是却没有称赞他图纸的人。

    “嗯,不错。”李信双眼中精光一闪,然后朝汤若望拱手说道:“这次本侯来京师时间比较短,无暇与神父详细交谈,下次来了,好生请教神父。”

    “那好,那好。”汤若望也感到一丝惋惜,在整个北京城,这些文官们想着都是升官发财,徐光启以前很不错,可惜的是,以后恐怕也不会陪汤若望聊天了。而其他的神父倒是不错,可是这些人讨论的也都是教义啥的。好不容易有一个征北侯能与自己讨论火器、历法什么的,却又要走了。他虽然不甘也没有任何的办法。

    “主公,难道就这样放了那个白毛鬼吗?”高猛紧跟在李信身后,有些不满的说道:“真是可恶,主公亲自招揽,他还不愿意,不如待属下上去将其捉来?”

    “胡扯!他是朝廷命官,这里是北京城,不是云中,你想找死吗?”李信不满的说道:“不过,你有一点说对了,有些东西若是得不到,那就去抢。与其便宜了别人,还不如便宜我李信。”

    “主公,那我晚上让人去抢?”高猛听了之后,心中一阵激动,赶紧说道。

    “哼,你知道我想抢什么吗?”李信狠狠的瞪了高猛一眼,说道:“这件事情不要你操心,我会让曹三喜他们干的。图纸啊!这里面最值钱的就是这些图纸了。有了图纸,我们会造出更多的大炮来。”

    李信在汤若望的办公室里可是看的清楚,整个办公室里,除掉汤若望之外,最重要的就是那些图纸了。这里面包含着汤若望对西式火炮的重要见解,这才是最重要的。

    “主公,探子传来消息了,建奴退兵了。”等到李信到了大营的时候,石元直早就等候多时了,先恭贺李信击败朝廷的京营之后,又赶紧说出了一个消息来。

    “皇太极终于退了,他要是在的话,我的压力还真是大呢!走了好,走了好啊,看来他是找不到围困我的时间了。”李信深深的叹了口气。他在躲在京城,一方面固然是粮草不够,但是更重要的还是害怕皇太极领军在喜峰口,堵住了自己回家的路。这次皇太极这时候离开,想必是因为找不到机会了。

    “想来是主公在北京见皇上的消息被皇太极知道,所以才感觉找不到机会了。”石元直也点了点头,说道:“主公,您见皇上才几天的时间,皇太极就知道了,看样子这皇太极在北京城也是有人潜伏在这里的啊!”

    “那是肯定的了。”李信冷笑道:“一个有野心的人,对于朝廷这个庞然大物,岂能不注意一下,只是不知道,在北京城的是什么人潜伏在这里。是官,或者是民,或者是商?”李信自然知道,像皇太极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不会重视情报这一块的呢!在后来的大清朝,有二十四衙门,有粘杆处,这些都是历史上有名的情报机构,而这个二十四衙门传闻是在努尔哈赤的时候就有了。别说皇太极,就算是李信自己不也是有情报组织放在北京城的吗?

    “那属下就派人去查。”石元直赶紧说道。

    “是要查出来,但是不能打草惊蛇,北京城的情况我们暂时不必管,也管不到这里来。”李信摆了摆手说道:“这里有曹三喜就可以了,这个人还是有点机灵劲的,而且我还准备让他做点事情?”说着就将汤若望的事情说了一遍。

    “可惜了这个人,不会跟随我们去云中。云中还是不能跟京师想比拟啊!”石元直听了之后,也是轻轻一叹。没办法,云中是不能和北京城相比较,人家是京师,可是云中什么也不是。

    “若是我选的话,我宁愿选云中,京师有什么好的?天空中都飘着马粪的味道。”李信摇摇头说道。不得不说,这个时代的空气很清新,没有雾霾,甚至连二氧化碳都少了许多,空气污染很少,可是同样的,这个时代的人不讲究卫生,一年当中很少洗澡的,最重要的是,在北京城这个巨大的都市中,城市建设方面差了许多,除掉御道之外,其他的地方,更是如此了。马匹随便在地上拉屎拉尿,以至于,街道上,到处都是马粪的气息,甚至在大冬天,在灾荒之年,有些人甚至将马粪堆里挖个洞,就在里面过冬,由此可见,这个时代的脏乱差了。

    李信清楚的还记得,在京城,在十年之后,北京城内见出现一场瘟疫,一场由老鼠带来的瘟疫。李自成数十万大军进入京城之后,但是迎战建奴的却不过十万人,剩下的军队都被鼠疫所打败,最后只能狼狈逃出北京城,最后失去了江山。

    石元直显然是不知道这一点,他望着远处的北京城,巍峨耸立,气势森严,煌煌然,彰显帝都风采,这才是万人向往的地方。云中虽然是征北军根底所在,但是与京师相比较,那是差了许多。

    “派人催一下周绎,粮草必须尽快送来,我们必须离开京师。”李信想了想说道:“喜峰口正在建设吗?万一让张凤翼将喜峰口再次建起来了,我想回去,只能从宣府走了,天长日久,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他今天看出来了,杨嗣昌已经得到重用,哪怕他今天战败了,也改变不了崇祯对他的信任。他隐隐当中记得,这个杨嗣昌曾经做过兵部侍郎的,甚至还在宣府做过一段时间的知府总督之类的官。谁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去,今天李信可是狠狠的得罪了杨嗣昌一顿,高猛赤手空拳,将其擒拿,大庭广众之下,尤其是在崇祯皇帝面前,一心想着在崇祯面前表现自己的,出了一个大丑,杨嗣昌可以说是恨死李信了,他要是做了宣府的知府什么的,又岂会让侯家父子帮助自己呢?甚至连七大世家都要跟着后面倒霉。这可是一个睚眦必报的人物。

    李信说到这里,也陡然发现自己周围的环境好像是变差了。看来得必须找个一个地方,能让自己与中原有联系,宣府若是杨嗣昌去了,那就不是一个好地方。

    “主公准备从喜峰口回去?”石元直一愣,有些惊讶的望着李信,要知道喜峰口是征北军自从成立以来,经历的最大的损失,不但损失了不少人马,更是连句突都战死在喜峰口了。句突跟随李信,也立下了不少的战功,他的奔射之法,让李信的骑兵威力增加了不少。虽然是一个异族人,与众将的关系也不怎么样,可是只要对李信有用,那就是一员上将,如今战死在喜峰口,简直就是征北军的巨大损失。

    “当然是要从那里回去了。”李信双目中一道煞气一闪而过,冷笑道:“我李信可不是什么善人,洪承畴等人在喜峰口耍了我们一道,我李信就要找个场子回来。不然天下人还不会以为我征北军好欺负不成?洪承畴当初敢算计我。就要承受我的怒火。”

    李信这就是在耍无赖,明摆着就是睚眦必报的人物,前脚洪承畴算计了他一道,后脚李信就要找回场子来。石元直嘴角露出一丝苦笑来。却是没有说话。这样的主公也有好处,也有坏处,最起码是一个护短的主。

    “那遵化城?”石元直又小心翼翼的问道。李信若是真是借喜峰口回云中,这也没什么奇怪的,毕竟这也是一条路不是,但是石元直看的出来,李信心中所想,恐怕没有这么简单。

    “自然是要进去坐坐了,上次坐成,这次难道也不允许进去吗?”果然,李信就冷哼哼的说了一句。石元直这下还真是无话可说了。李信这下是赤裸裸的报复了,就是为了当初洪承畴不让李信进城的缘故。

    “那属下这就去催催周绎。”范文程不敢怠慢,赶紧去让人催促周绎不提。

    而京师,北京城内,西暖阁内,崇祯皇帝、内阁几个大学士,加上深受崇祯宠信的杨嗣昌也站在其中。

    “李信去了钦天监?他去那里做什么?见了一些什么人?”崇祯皇帝望着王承恩。李信现在就在城外,作为一方雄主,崇祯皇帝自然要关心一下李信的行踪了,更何况,这里是北京城。崇祯皇帝自然是要防守一二了。这个时候听说李信居然去了钦天监,心中自然是惊讶了,不明白李信去那个地方做什么?

    “去见了汤若望。”作为皇明最大的情报头子,王承恩若是想了解一下某个人的行踪的话,还是很轻松的。

    “汤若望?是徐阁老的朋友。不会是因为孙元化的缘故吧!”说话的是温体仁,不愧是温体仁,这喜欢鼓捣一下朋党之争得人物,一提到汤若望,就想到了被贬到李信军中的孙元化了。心里不由的冷笑道:“莫非孙元化孙大人还想回到朝廷不成?”

    “温大人,这次恐怕你猜错了,下官听说,孙元化孙大人虽然是做着朝廷的知府,但是实际上却是干着铸造火炮的活。深得李信的重用呢,说他想回来,恐怕是不大可能的了。”杨嗣昌讥笑道。

    “云中虽好,但是毕竟是塞外蛮夷苦寒之地。”温体仁摇摇头,面色不变,也不知道他心里在想着什么。

    “火炮,李信是冲着火炮去的。”杨嗣昌想也不想,就大声说道:“皇上,微臣以为李信去见汤若望并非是替孙元化叙什么旧情,就是去想找汤若望要火炮去的,甚至就想着将汤若望捉到云中去。”

    “是这样的吗?”崇祯皇帝听了杨嗣昌的话后,面色一变,望着王承恩说道。

    “探子倒是说征北侯曾与汤若望说过火炮的事情,两人聊不短的时间,而且后来汤若望也告诉他人说,李信确实邀请他去云中,铸造大炮,只是被他拒绝了。”王承恩赶紧说道。说完之后,用赞许的眼神望着杨嗣昌,这个杨嗣昌生的不错,更重要的是有一身的智谋,刚才众人都不知道李信为什么要找汤若望,也只有他猜出了,李信就是为了大炮而来。

    “皇上,大炮乃是国家大事,没有圣旨或者兵部的文书,是禁止铸造的,李信私自铸造大炮,其心可诛。此人野心勃勃,不能信任此人,趁着此人还在北京城,干脆将此人斩杀在北京城下,以警告那些有野心之人。”杨嗣昌大声的说了起来。

    “真是年轻,城府不深啊!”温体仁听了之后,面色一松,心中直摇头,这真是要杀人的话,哪里轮到他杨嗣昌来说话,这个杨嗣昌本就与李信有仇,这句话从他嘴巴里说出来,天知道崇祯会怎么想,到底是一个年轻人,经验不足。

第397章 杨嗣昌的主张

    “好大的胆子,居然想造火炮?”崇祯皇帝面色一变,顿时乌云压顶了。火炮是战略器材,非国家制造,任何人都是不能制造的,李信居然敢制造,这是明目张胆的想来造反了,崇祯皇帝肯定是生气了。

    温体仁轻轻的叹了一口气,这个崇祯皇帝前脚刚刚与李信和好,认可了他割据草原的现状,后面就开始追查他私自铸造大炮的事情了,既然李信要专门对付建奴,铸造大炮也就成了很自然地事情了。

    “皇上,征北侯要对付建奴,臣听说最近建奴也已经开始铸造大炮了,征北侯若是不铸造大炮,恐怕不是建奴的对手。”温体仁小心翼翼的提醒道。

    “朝廷可以铸造大炮,然后调到李信那里就是了。”崇祯皇帝不屑的说道。

    众人听了顿时不再说话了,崇祯皇帝连这个话都说出来了,还有什么好说的呢?一门大炮多少钱,恐怕崇祯皇帝没有算清楚过。李信这个家伙要铸造多少门大炮,崇祯也不知道,如此耗费大量的钱财,还要送给李信,简直就是荒唐。

    侯恂面色轻轻一变,赶紧上前说道:“皇上,帮助征北军铸造大炮,恐怕朝廷的银子不够了,就是朝廷好像为各路大军铸造大炮,根本没有那个余钱为征北军铸造大炮。更何况,征北军的各种军用器械都不是从朝廷调拨的,都是自己私下铸造的,还请皇上明察。”

    侯恂的话很简单,要铸造大炮可以,但是却没有钱,皇上,你不让他私下铸造大炮,难道你给钱来铸造吗?

    就这一句话,就让崇祯皇帝只能无奈的认清了事实,那就是没钱,朝廷中没钱,可是李信有钱,所以他能这么干。

    “皇上,微臣倒是有一些办法或许可用。”杨嗣昌眼珠转动,忽然拱手说道。

    他的话顿时在大殿中刮起了一阵狂风,众人用惊讶的眼神望着杨嗣昌,这可是在谈钱的事情,而且不是一个小数目,而是一个巨大的数字。温体仁等人每时每刻几乎都是在为朝廷银钱的事情而奔波。侯恂这家伙几乎成了一个守财奴了。眼下好了,居然还有人说自己能够为朝廷赚钱,如何不令人惊讶,这赚钱无非是开源节流四个字而已,温体仁等人已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