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汉骑 >

第295章

汉骑-第295章

小说: 汉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刚才第一道狼烟是从西直门升起的,想必李信的大军聚集在西直门。”侯恂望着远处,赶紧说道。此刻的作为明朝京师的北京城池分四重,即外城、内城、皇城、宫城。城各有门,有“内九外七皇城四”之说。而内城又称“京城”、“大城”。城墙高三丈六至四丈五的模样,底厚就有六丈,顶厚四丈八,上面可以跑马车,城墙上还有女墙。有城门九座,角楼四座,水门三处,敌台一百七十二座,雉堞垛口一万多个个。城外有宽几十丈远的护城河。至于城门就更多了。就这样的防御,莫说是骑兵了,就是准备了许多的攻城器械,也很难攻下来。

    李信的大军出现在西直门,西直门这个地方可以说是让崇祯极为熟悉的地方,建奴第一次进攻北京,就是在西直门和袁崇焕大战的,第二次进攻北京,又是在西直门骚扰朝廷大军的,眼下这是第三次,李信大军也是出现在这里。当然,要是算上百年前的情况,也先之流的大军也曾经出现在这附近,这么一个小地方居然承载着大明朝的国运所在,简直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情。

    实际上,当李信大军来到北京城的时候,北京城上驻守的士兵就震惊了。同样是骑兵,这些士兵曾经见过建奴的骑兵,漫山遍野,几乎是如同乌云压顶的趋势。李信的骑兵也是如此,但是与建奴骑兵不一样的是,建奴骑兵狂躁不安,极为嚣张,嚣张的让人愤怒。可是李信的骑兵却是不同,静静的站在那里,除掉战马偶尔上会发出一阵阵嘶鸣之声外,再也不见有其他的声音发出了,这些士兵就好像是石头一样,默不作声,然后就是这样的队伍,却让城头上的士兵紧张不已,有些胆小的士兵甚至不停的吞咽着涂抹。龙腾于九霄之上,翻云覆雨之间,实际上却是在藏着致命一击。静则定若磐石,动则狂风暴雨一般。一阵阵杀机缓缓升起,煞气弥漫苍穹。

    黑色的盔甲、黑色的旗帜,这些都是与明军的火红不一样,但是黑的压抑,黑的沉闷,黑的尊贵。西直门下,气息沉闷的压在人心头上,让人喘不过气来。

    不过很快,城头上传来一阵阵欢呼声,万岁之声连绵不绝,接着就见黄罗伞盖出现在城头上,这是崇祯来了。君权至上的年代,皇帝就是天,没有人改变的。

    “主公,崇祯来了,该如何是好?”高猛也吞了口吐沫,以前他只是李信家中的奴才而已,见过最大的官也就是李信的父亲,后来跟在李信,战过多尔衮、会过皇太极,但是这些在众人眼中,也只是一些上不了台面的人物。可是崇祯不一样,那是皇帝,天底下唯一的皇帝,继承了大明两百多年的江山。大明积威还在,皇权深入人心,高猛也忍不住有些紧张。

    “他就是崇祯皇帝?”李信抬眼望去,隐隐能看见高处的崇祯皇帝,黄罗伞盖之下,一中年人身着明黄服饰,全天下的也只有一个人才有这个资格了,那就是崇祯皇帝。

    崇祯皇帝这个时候也注意到了城下的征北军,望着整齐森严的军阵,崇祯皇帝顿时倒吸了一口气,他见过京师大营的御林军演练,也曾经见过建奴的大军,但是与眼前的这支军队相比较,前两者总感觉少了一点什么。是的,御林军少了煞气,而建奴大军虽然有煞气,可是却少了有点纪律和整齐。他猛然发现,眼前的这支军队才是真正的精兵。

    “若是有如此雄兵在手,又何惧天下的反贼和关外的建奴呢?”崇祯皇帝忽然心中冒出一句话来。不过,很快他就将这个念头压了下去,对面的军队是李信的,一个有可能威胁到大明江山社稷的人物,这样的军队不对自己忠心,那就是敌人。

    “皇上,那个人应该就是李信了。”温体仁忽然指着城下说道。

    崇祯皇帝这才注意到城下大军中,有大旗两面,一个上面绣的是“明”字,而另一面却是一个金鹰战旗,金鹰金光闪闪,两只利爪上,一爪执剑,一爪执盾,大旗周围是饰以金边,极为威武,而大纛之下,立着一位年轻将军,因为隔的比较远,崇祯并没有看清楚对方的面貌,只是那人手执方天画戟,胯下一匹黝黑的骏马,四蹄一抹雪白,这个样子倒是和传说中的李信极为相似。

    城下的李信好像也察觉到城墙上的崇祯皇帝望着他一样,也朝崇祯望了一眼,然后在崇祯君臣惊讶的目光中,从马上跳了下来,恭恭敬敬的拜了下来。

    “臣征北侯李信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紧随其后,石元直、赵广、高猛等将军纷纷跳了下来,拜倒在地,在众将之后,三万多将士也都拜了下来,口中山呼万岁。

    崇祯皇帝顿时激动了,虽然他知道这些将军不向文官一样,乃是军礼相见,但是这已经极为不俗了。感觉当中,李信的征北军声音洪亮,就好像是九霄之外的雷霆一般,震动了整个京师。

    “好,好。”崇祯皇帝连声点头,原本阴沉的脸色此刻露出了兴奋之色,右手不停的拍在城墙垛子上,丝毫也感觉不到疼痛。

    “这,这?”无论是温体仁还是王应雄,或者是侯恂等人,都被眼前的情况所惊呆了。数万将士如此行着军礼是什么模样,这种气势可远比京营****的时候要壮观了许多。更重要的是,谁也没有想到李信会来这一手。刚刚众人还在这里说,李信狼子野心,会阴谋造反,现在还了,人家不但没有造反,反而还向崇祯行了军礼,这是表示臣服啊!李信居然臣服于大明了,这是什么道理。一时间众人在城墙上凌乱了。

    “哈哈,真是天佑大明啊,哈哈!”与众人不一样的是,崇祯皇帝却好像是幸福是来的如此之快,李信对大明居然是如此的忠心。这好像是天下掉下了一块巨大的馅饼一样,崇祯皇帝高兴极了,此刻什么君王仪态都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恭喜皇上,贺喜皇上。”温体仁嘴角抽动,最后抬起头的时候,却是满脸欢笑。

    “走,去见见这个征北侯。”崇祯皇帝摆了摆手,就准备下城墙。

    “皇上且慢,小心有诈。”侯恂见状,赶紧拦住说道:“皇上,李信没有皇上圣旨,就领军来城下,虽然作出一副谦卑的模样,但是到底是不知其人如何?这万一有狼子野心,皇上乃是千金之体,若是其狼子野心,又当如何是好?”

    “这?”崇祯皇帝听了之后,顿时面色迟疑起来。想他乃是一国之君,正是如同侯恂所说的那样,被李信擒住了,当做人质,那又该如何是好?

    “皇上若是想见他,可以让李信进城觐见天子。”温体仁眼珠转动,忽然笑眯眯的说道:“人家都说征北侯有狼子野心,企图颠覆天下,若是他能孤身进城,那就说明此人没有任何野心,对朝廷是忠心耿耿,若是不进城,那就说明此人有野心,皇上应该小心提防就是。”温体仁话音一落,众人面色一动,就算认为温体仁是一个奸党,但是此刻也不得不承认,温体仁说的有道理。

    崇祯皇帝听了之后,猛得收回脚步,神情复杂的望着温体仁一眼,见他面色改色,又朝城下望了一眼,见李信领着数万大军还是跪在那里,想了想,对一边的王承恩说道:“承恩,下去传旨,朕要见征北侯。”王承恩闻言一愣,点头应了应,就下了城墙。

    片刻之后,就见城门打开,王承恩领着四个太监大摇大摆的走了出来,大声的说道:“征北侯,皇上有旨,请征北侯城头相见。”

    李信闻言一愣,缓缓的站起身来,其余众将也都站了起来,那高猛不满的说道:“公子,有必要进城吗?这万一,我可是听说过,以前有一个叫做袁崇焕的人,就是这样进城的啊!”

    众人面色一变,就是前来宣旨的王承恩脸色也不好看,当年的袁崇焕也却是如同这样,被崇祯皇帝一张圣旨给宣进了北京城,然后再也没有出来过来。好歹这袁崇焕还是崇祯的臣子,可是李信连臣子都算不算,进去之后,还真有可能是肉包子打狗,想出来都不可能了。

    李信也是一阵迟疑,朝石元直望了一眼,却见石元直点了点头,当下朝王承恩拱手说道:“既然如此,李信遵旨就是了,公公,请。”

    “侯爷!”赵广驱马上前。

    “侯爷放心。属下等再次等候侯爷。”石元直上前拦住赵广,对李信说道。

    “如此,有劳先生了。”李信脸上顿时露出一丝轻松来,在王承恩的带领下,朝高猛指了指,就见他脸色欢喜,又领着几十个亲兵跟随其后,王承恩见状,并没有阻拦,就算是朝廷的将军回京面圣,也是这个待遇。更何况是李信这个征北侯了。

    “李信久在北地,不知道朝廷的规矩,还请公公多多指教。”李信随手一摸,就从怀里摸出一万两银票来,塞在王承恩手上。

    王承恩看也没看,就收了起来,脸上的笑容更多了,他看的出来,这次李信看上去虽然是危难重重,可是实际上,崇祯皇帝只能拉拢他,而不能像袁崇焕一样,将他打入大牢,两者唯一的区别就是,李信手下的兵马对朝廷并不忠心,十几万大军,百万部众,这这样闹起来,整个北疆都会陷入大乱之中。所以对李信只能是拉拢,而不能干点其他的。

    “朝廷中虽然有许多的官员对侯爷有偏见,但是皇上对侯爷还是信任有加的,经常向我们这些奴婢们说,侯爷才是大明真正的大英雄。”王承恩笑着说道:“本来皇上是准备亲自下来劳军的,但是温阁老他们都不愿意,所以才没有下来。”

    李信点了点头,他不知道崇祯皇帝是不是真的想下来劳军,但是也知道,自己以后能不能轻松入关,就看在这一次了。实际上,他来到北京城,一方面是为了震慑朝廷之外,另一方面也是存在着和崇祯见一面的心思。李信虽然是汉人,但是若是想轻松入关,轻松为中原人所接受,最主要的是接到崇祯皇帝的圣旨,他才能入关,才能拥有大义。若是崇祯皇帝连见都没有见过你,就下这道圣旨几乎是不可能的,除非是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才会如此。只是那个时候,还真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呢!

    至于崇祯会不会将自己困在北京城,只要是聪明的人都知道,将自己留下只能是在边疆多了一个仇敌,大明朝的边疆从此不稳,没有伤元气的建奴或许会趁机再次来进攻。所以,看似李信进了北京城是危险重重,但是实际上,只要应付的得当,还是能占到不少便宜的。李信和石元直二人君臣相知,两人的一个眼色就能知道对方的心思。

    “这个末将自然是知道的。”李信闻言深深的叹了口气,说道:“朝中诸公这些年,嘿嘿,公公有所不知,末将是汉人,读过圣贤书,先父也是士林中人,自然知道忠君爱国,但是末将麾下的那些人,都是一介莽夫,若是行军打仗倒是可以,但是到底是粗鄙之人,前段时间,洪承畴不给粮草给我们,这些家伙就已经闹起来,若非末将在军中还有一点威望,恐怕这些家伙闹的更不成样子了。征北军成分复杂,有汉人,有蒙古人,有回人,还有马匪等等,这些家伙以前都是来自不同的部族,李信将其强行收拢在一起,看上去倒是太平了,实际上也是疲如奔命,整天好像是坐在火山上。稍微有点不如意的地方,这些家伙弄不好就给你带来点麻烦。难啊!”

    王承恩连连点头,心中却不知道在思索着什么。李信的意思实际上他很明白,就是向朝廷表明他存在的意义,没有他的存在,恐怕征北军立刻就会造反。这也是很正常的,毕竟李信跟朝廷的关系不怎么样。

第384章 崇祯很无奈

    “臣征北侯李信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李信在王承恩的带领下,上了城墙,向崇祯皇帝行了一个军礼。

    “放肆,征北侯,你为皇上的臣子,应该行三跪六叩大礼。你居然如此行礼,是在藐视皇上吗?”那崇祯皇帝还没有说话,侯恂就站了起来,指着李信大声的怒吼道。其余大臣见状脸色也不好看。

    李信心中暗怒,冷笑道:“李信只是一个军人,如今甲胄在身,自然是行军礼,当年太祖皇帝在位的时候,也是这么行礼的,怎么到这位大人这里就要换个方式,这到底是要听太祖皇帝的呢?还是要听你的呢?还有,我李信拜的是当今天子,而不是你。皇上尚没有说话,什么时候轮到你说话了。”

    “将军请起。不必多礼。”崇祯皇帝听了之后,不但没有反驳,反而露出笑容来。帝王之心就是如此复杂,若是李信真的三跪九叩了,崇祯皇帝心中还会认为李信假意谦虚,实际上心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