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汉骑 >

第276章

汉骑-第276章

小说: 汉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主公已经摆明着放建奴过去了,洪承畴和卢象升二人都是精明人,尤其是那洪承畴,恐怕也知道主公的算计,他们是不会让主公得逞的,现在趁着主公和建奴还没有达成协议,抢先进攻遵化,造成事实,到时候,就算是主公想放建奴走,建奴也不一定能走得掉。”

    “有这么大的胆子吗?”李信还是不相信石元直所说的。

    石元直摇了摇头,实际上,无论是李信也好,或者是征北军上下也好,都小瞧了明军,这也是没有办法的,明军奈何不得建奴,可是征北军却是数次击败建奴,横扫了整个草原;李信又是数十骑兵南下中原,中原军队无人敢拦截,而在山东之战,更是看出了明军的腐朽之处,可以说,征北军上下根本就不将朝廷的军队放在眼里。

    一直一来,明军上下都是在为战还是围困这两个不同的思想所困扰着。无论是洪承畴、卢象升,更或者是其他的军队,诸如左良玉、张凤翼等等,都聚集在大帐中。听着卢象升从喜峰口得到的消息。

    “这个李信就是白眼狼,就是汉奸。”一个声音冷哼道,洪承畴望了过去,不由的皱了皱眉头,说话的是左良玉。他很不喜欢左良玉,因为左良玉这个人曾经参加过兵变,而且曾经是袁崇焕的部属。更重要的是,他的军队军纪很差,从京师到这边关,如同贼军一样,少杀掠夺,丝毫不下于那些贼寇。现在是在山海关总兵官尤世威麾下的副将,他还曾经做过曹文诏军中的游击将军,当然,让洪承畴不喜欢,但是也不得不用的是,他是昌平督治侍郎侯恂,侯恂这个人现在已经是户部尚书了,不看僧面看佛面,洪承畴也是无可奈何。

    “李信以百姓为重,也不能说其是汉奸。”卢象升微微摇摇头,说道:“李信有一点说的不错,现在落在建奴手中的那些百姓,为什么会落入建奴之手,还是我朝边防防御不利,才会让建奴冲入关内,他们是无辜的,若是能保存他们的性命自然是好事。”

    “嘿嘿,卢大人,你将李信想的太好了。他可不是看在那些百姓的面上,准备放建奴过去,他是故意如此。”洪承畴扫了众人一眼,最后摇摇头,说道:“他不是一个仁慈之人,他是在养寇自重。卢大人,若是建奴这次损失了十万大军,而且洪太等一大批建奴贵族都死在这里,你说辽东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出现?”

    “这还要说,自然是建奴土崩瓦解,陷入内乱之中,不在为朝廷大敌了。”卢象升想了也不想的说道。

    “卢大人,洪大人所言甚是,一旦建奴陷入内乱之中,我辽东的关宁铁骑就会趁势而出,灭建奴极为轻松。到那个时候,还有李信什么事情,李信的作用,就是为了牵制建奴存在的,建奴若是没有了,他的任务自然也就结束了,朝廷又岂会饶过他,他现在拥兵十几万人,早就是野心勃勃了,只是因为时机未到,否则的话,他就是第二个高迎祥、李自成之流了。所以,他必须要保住建奴,建奴在,朝廷就需要他,建奴不在了,他就是下一个铲除的目标,所以说,卢大人,他可不是为了那些百姓,而是为了他自己。”说话的声音很尖细,正是监军高起潜。

    “虽然如此,那几十万的百姓也不能不救啊!”声音苍老,更重要的是女声,却又是极为明显,只是大帐中众人却不敢小瞧了这个声音,就是算是高起潜也露出一丝敬佩之色,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大明朝唯一的女将秦良玉。

    秦良玉这个人简直就是一个奇迹,字贞素。四川忠州人。嫁石柱宣抚使马千乘为土司夫人,曾率白杆兵参加平播、援辽、平奢、勤王、抗清、讨逆(张献忠)诸役。是一个难得的女将军。她的白杆兵是明朝末年强军之一。秦良玉的娘家是忠州秦氏,肇迁祖秦安司于元朝至正十一年从湖北麻城县迁入四川境内,其后裔居住于忠县等地。秦良玉是秦安司的第九世孙女。秦良玉的夫家马氏为汉朝将军马援之后,皆以忠烈传家声。这样是她白发苍苍,仍然率领着白杆兵四处征战,犹如评书中存在的佘老太君一样。深受民间百姓和士人的爱戴,就是崇祯皇帝也曾经亲自写诗赐给秦良玉,要知道崇祯皇帝很少写诗,对于下面的臣子们一向是以刻薄闻名,可是对秦良玉这名女将,却是大方的很。甚至在她收复永平、遵化等四城后,在平台召见了秦良玉,由此可见,他对秦良玉的尊重了。皇帝尚且如此,更不要说下面的官员了。各个对秦良玉都尊敬的很,最起码表面上如此。

第367章 政客

    “几十万百姓固然重要,但是,建奴一日不死,我北疆就会遭受建奴的骚扰。”洪承畴却是摇摇头说道:“更何况,朝廷每年放在辽东的军费开支就是数百万两银子,为了维持对付建奴的绝对优势,朝廷每年耗费甚大,听说,就是皇上已经数年没有换过龙袍了,后宫中的皇后、皇妃等等,也都是以俭朴为主,这些都是人臣们的罪过啊!”

    洪承畴的话音刚落,大帐内众人顿时点了点头。却没有注意到洪承畴嘴边的一丝笑容。洪承畴是一个政客,需要的就是如何保存自己的实力,让自己获得更多的好处。李信不敢进攻自然是有李信的好处,那就是养寇自重,使的朝廷短时间内,不能找到李信头上来,可是洪承畴却需要的是功绩。他的年纪也不小了,虽然挂着兵部尚书的衔,可是他是一个文官,文官最想做的事情很简单,生前为首辅,死后为太傅。洪承畴也想着出将入相。可以想象,若是他灭掉了皇太极,将会得到什么样的赏赐,以前他是不敢想象,那是没有这个机会,现在不一样了,麾下尽是精兵强将,建奴又被困在遵化城中,不能逃跑,这可是将建奴击杀的最好的机会,洪承畴不想错过。

    “诸位,大家都是领军作战之人,想要的就是军功,眼下军功就在前面,这些年来,建奴不断的骚扰我大明边关,皇上对此极为不满,若是我们能趁着这样的机会消灭建奴,想必诸位,凌烟阁上也会有诸位的画像的。”洪承畴站起身来说道。

    卢象升等人听了之后,不由的双目中露出一丝火热来,不得不说,洪承畴的话很有吸引力。而且众人也知道确实是有此事的。无论是关外的建奴也好,还是中原的叛匪也好,都是崇祯皇帝的心腹之患。看看,曹文诏将军就是击败了不少的乱匪,就被封为总兵了,那是一品大将了。其余的人,只要能灭掉一股匪患,崇祯的嘉奖圣旨立马就到。相对于中原的匪患来说,关外的建奴更加让人担心了。最起码中原的叛逆还没有建国不是,可是关外的建奴已经经历两代了,连皇太极都自称是皇帝了,就插上一个仪式了,可见此人的危害之大,若是众将能将这些人一窝端了,那功劳可以说是难以想象的了。

    “督师下令吧!”秦良玉大声说道:“老妇人虽然老了点,但是还能上马杀敌,白杆兵可不是吃素的。”

    “对,洪大人,下令吧!”张凤翼也大声说道,他虽然是兵部尚书,可是真的算起来,在朝中或者在军中的威望远不如洪承畴。

    “天雄军听候大人调遣。”卢象升也站起身来。

    “愿听大人调遣。”左良玉等人也都纷纷站起来,不管是真心如此,或者是无可奈何的情况,众人都不敢在这个时候拖后腿。

    “好,既然诸位有此雄心,洪某岂会落后。”洪承畴见状,心中很高兴,又对卢象升说道:“卢将军,你见过李信了,征北军究竟如何?”

    卢象升想了想,最后说道:“军容整齐,难得的精锐之师,虽然是汉番均在其中,可是却是难得的精兵。”卢象升不会说假话,想了想对洪承畴说道。

    “既然他是征北军,那就一起来吧!”洪承畴想了想,说道:“既然李信接了圣旨,那就说明他还认为自己是朝廷的将军,立刻传本督的命令,令征北侯立刻领军来遵化,大军一起合围遵化。”洪承畴大声说道,丝毫没有想过李信会不会答应。卢象升等人想了想,还是点了点头,命人去传命令不提。

    而在遵化城中,皇太极早就占据了府衙,在府衙当中,多尔衮详细说了见李信的一些情况,然后站在那里,等候皇太极的决定。

    皇太极看了对面不远处的多尔衮一眼,他知道多尔衮并没有欺骗自己,但是他还真不好做出这个决定的,且不说李信要的银两数额之大,超乎了他的想象,更重要的是,李信让多尔衮回去搬救兵,拿银子来赎自己,这点他还真不放心。

    “看来,李信和明朝朝廷不是一条路,皇上,这可是一个好机会啊!”范文程一下子就发现这里面的奥秘来,他不在乎多尔衮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他只希望众人能够逃出去。

    “这么多的银两哪里去寻?”宁完我哭丧着脸说道。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范文程哪里知道建奴还有多少银两。

    “是啊!李信此人极为狠毒。”皇太极冷哼哼的说道:“若是不将那些士兵一起赎走,朕就失去了军心,想这些人哪个不是有父母妻子的,丢了这个,家里人都会怨恨朕的,日后,还有人会为朕去打仗吗?若是尽数赎走,宫中恐怕没这么多银两啊!”

    “没有就抢。”多尔衮阴森森的说道:“皇上,这么多的士兵,最起码我们要赎走大部分,臣弟以为,这些银两可以得到,其一,我们可以从朝鲜那里抢夺一部分;其二,就是从科尔沁等蒙古部落里得到一部分,还有一部分就是从民间收集金银,加上宫中所有的金银,差不多是足够了。”

    “这?”皇太极也些皱着眉头了,多尔衮的话并没有什么问题,可以说,按照多尔衮的办法做下去,或许能聚集几千万两的银子,赎回自己这些人还是可以的,可是这样一来,就等于让科尔沁等蒙古部落失望了。弄不好还会逼迫他们造反。

    “皇上,十四贝勒的话倒是有点道理。”宁完我也说道:“皇上,若是皇上为难,只需要赎回我们满人的士兵就可以了,至于其他的汉人、蒙古人,可以让他们部落将军自己赎回。这样一来,还能省不少的钱。”

    “此事朕还需要考虑考虑。”皇太极看了多尔衮一眼,说道:“十四弟,你还是去李信那里跑一趟,就算我皇太极说话算话,只要他放我们过去,这些银两,朕会一个不少的还给他。另外,朕还有重谢。在他有生之年,我见到他,就退避三舍。从此不再入侵草原。”

    “是。”多尔衮心中顿时一阵咯噔,恭恭敬敬的退了下来,其余的大臣们也都默不作声,可以说,皇太极刚才许下的诺言实在是太大了。只有范文程将这些话当做屁话,玩弄政治的人都是一群衣冠禽兽,这边刚刚说得话,转眼之间就会反悔。皇太极此举恐怕是另有算计。至于有什么算计,却是不知道了。

    皇太极让多尔衮离去之后,摆了摆手,众人也只能退了下来,只有范文程留了下来,他是不得不留下来的。

    “先生,你说李信让十四弟单独回盛京是什么意思?”大厅内,寂静无声,只有皇太极在大厅内走来走去,最后对范文程说道。

    “啊!”范文程的面色猛的变了起来,他听出了皇太极言语中的意思,这下他就有些后悔留下来了。这皇太极是在怀疑多尔衮啊!

    “皇上,李信此人极为奸诈,正是如同他所说,这件事情只能是两个人完成,一个就是皇上自己,无疑,李信现在是奇货可居,是不会放皇上离去的,如此说来,剩下一人就只有十四贝勒了。”范文程苦笑着解释道。他不敢确定这是不是李信的离间之计,但是不管是与不是,这个时候,他都必须为多尔衮说好话,而且也是实事求是的好话。

    “是啊,李信此人很奸诈,可是。你说,朕是不是真的要让多尔衮去盛京?”皇太极又疑问道。可惜的是,范文程这一次可不好开口了,谁也不敢保证多尔衮去了盛京之后,会不会全力来营救自己呢?他要是借了机会造反,反正皇太极是在关内,不给银子,或许李信真的杀了他也说不准呢?

    “可是不让他回去?”皇太极自言自语。这是他皇太极做的一个最难的决定,皇太极从来就没有过这样的感觉,将自己的生命交在别人手上。

    “皇上,微臣以为,应该让十四贝勒回盛京。”范文程咬了咬牙齿说道:“且不说,李信只会放多尔衮过去,而且也只能是放他过去。放其他人过去,恐怕李信也得不到银子。而且,皇上,十四贝勒就算是想造反,恐怕也无人会支持他的,除非他能将这十万士兵都赎回去,否则的话,朝中是无人支持他的。更何况,李信也是不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