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汉骑 >

第268章

汉骑-第268章

小说: 汉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总兵,真是有本事啊!”进了城的邓希诏冷哼哼的望着吴阿衡,脸色并不好看。这个吴阿衡阻挡自己进入城池之中,若非自己马快,恐怕就被建奴所杀,所以他才会如此冷森森的望着吴阿衡。

    吴阿衡也是面容苦涩,他当然知道自己刚才的决定无愧于心,可是却是让邓希诏和吴国俊二人心里不好受,只得拱手说道:“公公恕罪,下官刚才也是无奈之举,若是公公责罚,还是待退了建奴再说吧!”

    “对,对,还是等先退了建奴再说吧!”吴国俊心中害怕,有些不好意思的望着吴阿衡,若非自己的坚持,又岂会有这样的大败,虽然不知道刚才一战战争死了多少人,可是尽是步兵,在骑兵的追赶下,又能活得了多少呢?吴国俊生怕吴阿衡找他的麻烦,连正眼都不敢看吴阿衡。

    吴阿衡心中却是很气恼,这个吴国俊简直就是败事有余的家伙,若不是他坚持,想着立下功劳,焉能有这样的大败,一万大军死伤无数,这个是次要的的,更重要的是,这一次失败给军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明军对建奴本身就是畏敌如虎,好不容易李信占据了喜峰口,将建奴关在中原,这可是大胜的前兆了,将士们都是恨不得立刻开关杀敌,只是这次失败,又让将士们心存害怕了。他很想惩罚这个吴国俊,可是一想到,手中无人可用,只能将此事放在心里,狠狠地瞪了吴国俊一眼,心中想着,等事后,再找他麻烦。

    “哼,吴将军,看在眼下阵前不可斩将,影响士气,本总兵今日就斩杀你。哼哼,等退了敌,再与你算账。”吴阿衡冷哼了一声。

    “末将知罪。”吴国俊浑身打了一个颤抖,知道对方是说到做到,脸上露出一丝畏惧之色,不知道如何是好。

    “算了,还是先看看眼下这局面吧!能撑过去再说。”邓希诏不屑的扫了二人一眼,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蟒袍。

    吴阿衡点了点头,却是看也不看吴国俊一眼,紧随其后也上了城墙,吴国俊跟在后面,心中忐忑不安,自己损失了将近一万大军,这真要追究起来,朝廷也不会放过自己的,一想到自己刚刚出征前的豪言壮语,吴国俊心中就不淡定了,要是?忽然吴国俊心中闪烁着一个念头来,连自己都吓了一大跳,但是这个念头却不由自主的爆发出来,等到三人上了城墙的时候,望着城下无数的精锐骑兵的时候,三人倒吸了一口冷气,而吴国俊心中的那点念头一下子暴涨。

    多铎骑在马上耀武扬威的走来走去,而在他不远处,有数百明军,都被剥了鸳鸯铠甲,低着头脑袋,跪在那里,背后有一个建奴手执大刀。

    “上面的人听着,告诉你们将军,若是再不打开城门,归顺我大金,就要了这些人的脑袋。”多铎大声的怒吼着。却是要借这些俘虏,来威胁吴阿衡,好让他投降。

    “真是可恶。”吴阿衡面色阴沉,一拳打在城墙上,这件事情他还真的不好决定呢!但是让他打开城门,却是不行。

    “总兵大人,这如何是好?”吴国俊望着跪在下面的士兵,心中有些不好受,这些人都是自己的士兵,都是跟随自己下去的,因为自己的大意而中了埋伏,现在却要在自己面前,被敌人杀掉,他心中肯定是不好受,但是却又没有的办法。一时间,只能是向吴阿衡求情了。

    “遵化极为重要,皇上让我等死守遵化,这万一丢失了,你我等的性命就难保,更何况,遵化成中,有不少的百姓,建奴残忍嗜杀,冲进城来,死伤无数,我等都是遵化的罪人。”吴阿衡十分坚决的摇摇头,莫说没有崇祯的命令,吴阿衡也不会投降的,他是汉人,岂会投降建奴,至于这些士兵,那只能是舍弃了,相对于遵化城中的无数百姓,这些士兵只能算是少数。

    “你。”吴国俊听了之后气的面色涨的通红,双目睁的老大,望着吴阿衡,这些都是精锐士兵,都是为了遵化拼死血战过的,就这样丢失,就这样被斩杀在眼前,这对军心会造成多大的影响呢!难道你吴阿衡就没有想过吗?

    “吴将军,记住了,一切以遵化为主。”吴阿衡面皮抽动,最后轻轻的说道。他最后甩了甩袍袖,就下了城墙,却没有人看见他脸上留下的泪水。

第360章 卢象升

    “十四哥,眼下该如何是好?对方不打开城门啊,要不,干脆都杀了。”多铎望着远处紧闭的城门,恶狠狠的对多尔衮说道。

    “看样子守城的人不简单啊!”多尔衮也发现自己小瞧对方了,居然能忍到现在,可就是这样的人一个人,为什么派人追击自己呢?多尔衮感觉自己好像是发现了什么。当下摆了摆手,说道:“这些人都压回去,或许还有点用处。”

    “是。”面对多尔衮,多铎自然是不会反对的,挥了挥,赶紧让人将这些明军俘虏都压回后营,他很佩服多尔衮,不但是因为对方是自己同父同母的兄长,更重要的是,多尔衮的智慧让他很佩服。

    “眼下我们要尽快攻下遵化,不然的话,我们就是前有强敌阻拦,后有追兵了。”多尔衮叹息道:“不过,在此之前,我要断定,这个李信是早有预谋,还是接到明朝的求救信之后,才会做出的判断。”

    “这个有区别吗?”多铎有些不解的问道。

    “若是接到明朝的求救信的话,说明李信是仓促而来,更重要的是,他听从明朝,听从崇祯皇帝的话,我们这一关恐怕就很难过了。”多尔衮摇摇头说道:“若是他故意如此的话,那就说明,他是另有目的,或许,这一关,我们还是很好过的。只是要付出代价就是了。”

    “如何判断?”多铎心里有些高兴了,毕竟自己的后路被人断了,放在谁身上,谁都没有底,就算是取得了眼前的重大胜利也是如此。在他看来,只要能逃回去,剩下的都好办了。

    “哈宁阿回来了。”多尔衮面色极为平淡。

    “这个小子,他在哪里,我要杀了他。”多铎听了之后,面色顿时大变,就是这哈宁阿,造成了今日的局面。

    “他死了。”多尔衮轻轻的说道。多铎听了之后,一阵沉默,哈宁阿虽然是甲喇额真,可是也是一个奴才,在建奴,主子对奴才可是有生杀掠夺大权的,想杀就杀,奴才的一切都是主子的,哈宁阿虽然是多铎的奴才,可是多尔衮和多铎的关系放在那里,也是想杀就杀。

    “他交代了一个事情,让我也无法判断李信是有预谋的还是听了崇祯的诏命前来的,现在只能是请皇上四哥判断了。崇祯小儿是什么时候派出的信使。”多尔衮叹息道:“若是攻占了遵化,或许还有一线生机,若是没有了遵化,我们真的只是砧板上的鱼肉了。”

    “刚才若是冲锋一下,或许就能截获明军的将领了。”多铎叹息道:“那明军守将也是厉害,冒着得罪自己同僚的危险,硬是让对方从东门进入。这个人不简单。”

    “哦,居然有这样的事情?”多尔衮因为来的比较晚,没看清楚刚才的情况,这个时候听了多铎的言论之后,脑海之中顿时划过一道闪电,不由的哈哈大笑来,对多铎说道:“去,提审一下那些俘虏,弄不好能从他们口中得到遵化城的一些情况,这样一来,攻占遵化也不是不可能的。”

    “你是说他们内部出现了问题。”多铎一下子就明白了多尔衮的算计,有些怀疑的问道。

    “是与不是,那得先问过了才知道。”多尔衮摇摇头,说道:“我现在担心的是李信是不是有所动作了。此人才是我大金国最大的敌人。他的兵马要是出动了,我们就很难对付他了。赶紧先占领了遵化再说。”

    实际上,李信现在并没有时间顾忌多尔衮的事情,哪怕就是接到遵化的求救信之后也是这样的。因为他的后院着火了。科尔沁虽然成了建奴一部分,当初皇太极南征的时候,为了防备李信,也命令科尔沁部骚扰李信,为李信制造点麻烦。接到命令后,科尔沁部为了报仇,聚集了上下所有的战兵,越有五万多人,开始进攻李信的疆土。何可纲无奈之下,只得领军出征,对付科尔沁部族的大军。加上蒋毅西征的军队,李信手上可用的兵马不过四万人而已。哪里还有精力支援遵化。

    “真是一个愚蠢之人。两万大军防守遵化,多尔衮就是有再大的胆子,也攻不下遵化,就算是皇太极领着十万大军回来,短时间内也攻不下。到时候,前有我们挡住了对方的去路,后面有勤王军队,皇太极插翅难飞了。”李信望着吴阿衡的求救信,满面阴云。

    “是啊,朝廷这次是用错了人了。”石元直脸上却没有任何的气恼之色,好像这种事情根本动摇不了他的心情,甚至在他心中,还隐隐有些高兴,朝廷的军队表现的越不行,不就是衬托着李信的厉害的吗?而且,在他看来,这次若是多尔衮或者其他的贝勒领军,李信将这些人弄的全军覆没,那自然是没问题的,可是这次是皇太极领军,若是灭了皇太极,整个建奴就会打乱,到时候,朝廷灭建奴,恐怕也耗费不了多长时间。灭了建奴,消灭了朝廷的心腹大患,朝廷下一个目标就是李信了。这对于李信是相当的不利,什么是养匪自重,就是如此,没有建奴,李信也就失去了价值,只有不断的削弱建奴,可是又不能一棒子打死建奴,这对于李信才是最佳的保护措施。

    “恐怕我们暂时只能是看着遵化发生眼前的一切了,幸亏里面还有一万大军,建奴就是想攻下它,也是很难的,加上背后的洪承畴、卢象升等人的兵马,也已经缓缓逼近,建奴想在短时间内攻下遵化,几乎是不可能的。”李信摇摇头说道。

    “主公,皇太极可不能死。最起码现在不能死。”石元直低声说道。

    李信闻言一愣,很快就明白过来,说道:“那先生以为如何是好?我们现在挡住了建奴的去路,封锁了喜峰口,若是我们就这样轻松的放皇太极过去,恐怕在天下人面前不好交代啊!”

    “主公,这件事情恐怕很容易交代。”石元直得意的笑道:“江山虽大,却是社稷次之,民为重,皇太极肯定会让主公轻松过关的。若我是皇太极,在留下买路钱的同时,还会以那些百姓为逼迫,迫使主公让路。”

    “百姓?”李信面色一动,站起身来,对高猛说道:“快,派人在关前在竖起一条半人高的城墙来,不,一条不够,多竖几道来,建奴就算是驱赶百姓为前锋,我也不怕。”李信猛的想起以前在电视上,曾经看到日本人为了占领城池关隘,经常驱赶中国人前来攻关,一般的将士这个时候,就会面临选择,要么撤退,将险关拱手让出,要么就是狠下心来杀害自己的同胞,无论是哪一条,倒霉的都是自己人。同样,眼前的这种局势也是一样,皇太极若是真的这么做了,李信是让也不是,不让也不是。让了,不但自己得不到任何的好处,弄不好崇祯皇帝还会找自己算账,若是不让,杀了自己的同胞,莫说李信于心不忍,更重要的是,中原的那些百姓们也会敌视自己,积毁销骨,就算自己是情有可原,这些人也不会接受的,那些士林中人肯定将此事广为传播,对征北军的威望将会是一个极大的打击。这样的事情,李信是不会做的。

    “这个能行吗?”等到李信将自己的用意解释一番之后,石元直和高猛等人脸上都露出一丝怀疑之色。

    “不管行不行,先试用着吧!”李信想了想,说道:“不管怎样,这次绝对不能让皇太极就这样轻松过关。”养寇自重,这点李信是赞同的。大明江山,谁都想得到,李信是想灭了建奴,可是却不想因此而丢了自己的性命。现在的大明朝,民心仍在,李信若是跃马中原,必定会受到全天下人的反对,不到最后关头,李信绝对不能暴露出自己的野心。北京城任何人都能占领,无论是建奴也好,或者是未来的李自成也好,但是绝对不是李信。一向以卫青霍去病自诩的李信,若是出兵北京城,那些原本对李信有些好感的人,恐怕立刻就会站起身来反对李信。

    “主公,有备无患总是好的,嘿嘿,不过,眼下最郁闷的恐怕是皇太极了,他现在恐怕肠子都悔青了。”石元直哈哈大笑起来。李信也忍不住点了点头。无论此事李信是有意为之,或者还是无意中做出这样的事情来,倒霉的都是皇太极,十万大军南下攻伐中原,原本是想获取一些好处的,最后不曾想到,自己的后路被李信给堵住了。眼下出入中原的,要么从山海关走,要么就是从喜峰口,再就是从海山了,最后就是从万里长城中再找其他的漏洞了,而这些漏洞都是要经过李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