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汉骑 >

第128章

汉骑-第128章

小说: 汉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何等的荣耀,可是这对李信就不同,李信一旦进京,那就不要想出去了。

    “温大人,李信是没那么傻的。”周延儒闻言冷笑道:“李信现在拥兵数万铁骑,他若是来京师,你说他会带多少兵马前来呢?”

    “这?”温体仁面色一变,心中一阵暗骂。这个周延儒实在是无耻,就算自己不说,他周延儒也会说出这种话的。

    一边的崇祯皇帝听了心中也是很郁闷。这个时候的他猛然想起,现在的李信可不同于其他人,他曾经击败过建奴,算计过孙承宗,现在再次击败林丹汗,手下的兵马有数万之众,还有几十万部众,这可是一个极为庞大的数字,若是惹恼了李信,万一李信真的从宣府或者是遵化一带攻入中原,京师就是他首当其冲的目标,难道他崇祯还能再次降下勤王诏令吗?要知道,前不久他才下的诏令?

    李信绝对不能得罪。崇祯皇帝忽然心中打了一个颤抖,然后目光扫过,轻轻的叹了口气道:“李信也算是立下功劳了,两位先生,说说该怎么赏赐吧!”既然不能得罪,那就赏赐吧!崇祯皇帝忽然感到一丝悲哀。自己贵为天子,可是现在要对付一个小小的李信,一个臣子,却没有任何的办法,这就是皇帝的悲哀。

    实际上,这种事情已经早有了征兆,李信并非一个单纯的文人,他身上武将的气息远在文臣之上,更何况李信的灵魂是来自后世,对这个时代根本就没有归属感。至于所谓的忠君思想更是无从谈起,甚是还在那些桀骜不驯的诸如左良玉等人之下。让李信终于崇祯几乎是不可能,但是文臣就不一样了,诸如袁崇焕、卢象升、孙承宗乃是洪承畴,都是文人出身,这几个家伙深受儒家思想所影响,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就算是崇祯皇帝冤枉了他们,要了他们的性命,他们也会毫不犹豫的将自己的性命交给崇祯。所以崇祯皇帝最喜欢就是文人领军。

    可惜的是,文人也不是万能,真正能打仗的也只有那么几个人,除掉这些人外,最善于大战的还是武将。随着时间的推移,武将逐渐登上历史的舞台,手中掌握的军队成为他们的护身符。等到树大根深的时候,崇祯皇帝想动他们都要忌惮一二,如今的祖大寿、左良玉,乃至现在的李信也是如此。

    听着崇祯皇帝的话,周延儒和温体仁二人很快就明白崇祯皇帝的心思,心中一阵暗叹,却是不知道说什么,不管是周延儒也好,或者是温体仁也好,都知道崇祯皇帝已经退让,对于李信,也不大可能采取军事手段了。这不能不说,是文官集团的悲哀。自从宋朝之后,文臣就压了武将一头,一个县令不经过圣旨斩杀一个游击将军的事情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皇上,老臣听说李信有一个未婚妻现在在江南守孝,为周围小人所欺负,老臣以为吗,不如让那女子来京师,皇上赐予宅院,以视恩宠。”周延儒好像想到了什么赶紧说道。

    “不可。”温体仁闻言赶紧摇头,说道:“未成亲就是未成亲,皇上要给予李信恩宠,也不能用这种方式,此事若是传扬出去,那些叛军还以为朝廷要借此机会要挟李信,此事万万不可。”

    “李信本是嫖姚校尉,这次立下功劳,最起码一个游击将军要给的吧!既然为将军,按照祖制,家小就必须留在京师,皇上依照祖制而行,何人敢说话?”周延儒冷哼了一声,心中却是极为得意。总算是压了温体仁一头。

    “虽然两人未成亲,但是到底是定下来的事情,那就不会改变,那女子就是李信的正室,刚才周先生所说的祖制,既然有祖制,就按照祖制来办事吧!”崇祯皇帝想了想,终于决定按照周延儒所说的去办,一方面有祖制,一方面他心中仍然有点期待,期待着能以这一招能威胁一下李信。

    “陛下,臣以为一个小小的游击将军是不小了一点了。”温体仁好像想到了什么,拱手说道:“现在既然李信击败了林丹汗,占据了归化城,那这归化城就是我大明的领土,那归化城以前乃是云中故土,臣以为可以将归化城改为云中府,设置知府等有司衙门,册封李信为云中府都指挥使。”

    “好。”崇祯皇帝闻言一愣,接着双眼一亮,说道:“先生所言甚是,这样一来,就直接将云中府纳入朝廷管理之列了。”崇祯皇帝能如此说,不但是因为凭空得了一块领土,更重要是掺沙子,你李信不是说为朕的子民吗?那行,我就让你做指挥使,你不是说恢复汉家领地吗?也行,归化城乃是汉家故土,以前叫做云中郡,现在就改名做云中府,朝廷派遣管理,帮助你管理这个云中府,这样够意思了吧!

    周延儒听了这句话后,身形一斗,用忌惮的眼神望了温体仁一眼,这个家伙可不是简单的货色。一张口,就能让李信现在无话可说了,只是你这么做,不是将李信得罪死了吗?那李信乃是一个莽夫,得罪了他可不是什么好事。

    “只是,这派何人去担任这一任云中知府呢?”崇祯皇帝这下纠结了。云中乃是塞外,在那里异族林立,更是靠近李信,这个李信可不是什么好惹的角色,谁去了那里,随时都有可能丧命,虽然朝廷之中,也不知道有多少候补官员,可是也不一定谁会去那个鬼地方啊,不但没有银子可以拿,还有可能随时丧命,这下崇祯皇帝纠结了。实际上不但是崇祯纠结了,就死温体仁和周延儒也一下子纠结了。他们也想到了这个问题。

    “臣倒是有一个人选。只是不知道皇上以为如何?”温体仁眼珠转动,忽然想到一个人来,嘴角露出一丝阴笑来。周延儒顿时感到一丝不妙了。

    “哦!先生认为何人可以去云中?”崇祯皇帝好奇的问道。

    “登莱巡抚孙元化,陛下以为如何?”温体仁神情恭敬的说道。周延儒闻言面色一变,这个孙元化曾经得罪过温体仁的,所以被温体仁忌惮,更重要的是,孙元化是他周延儒的人。将孙元化送到云中,不但可以报复了一下孙元化,更是让周延儒削了面子。

    “不可。”周延儒一想到这里,赶紧出言道:“山东孔有德等人正在肆虐山东,更是需要孙元化这样的人才坐镇山东,贸然将孙元化送到云中府,恐怕不利于山东的战事啊!”周延儒到底是老奸巨猾,一下子就找到了一个理由。

    “陛下,山东巡按王道成知兵,可以为巡抚。”温体仁见崇祯已有意动,哪里会放过这个机会,赶紧大声说道:“那个陛下,孙元化此人那是徐光启老大人的门生,忠君爱国,此人一旦到了云中,必定能影响李信,甚至能将李信麾下兵马彻底收入囊中,为朝廷所用。”

    “恩,既然如此,就按照先生的办!立刻传旨山东,让孙元化去云中。”崇祯皇帝点了点头,说道:“再诏命天下,嫖姚校尉李信收复归化城,改归化城为云中府,李信为云中都指挥使领游击将军衔。让李信快速进京面圣。”

    “皇上圣明。”那周延儒见大局已定,心中叹了口气,赶紧说道。

    崇祯皇帝也点了点头,三人又说了一番话之后,崇祯皇帝这才让两人离去,那周延儒和温体仁二人相互望了一眼,告辞离去。

    “长卿啊!你让孙元化过去,这可是让李信恨死你了。”皇宫前,周延儒和温体仁二人立在轿子边,周延儒轻轻的叹息道。

    “都是为朝廷做事,被别人痛恨又如何?”温体仁眉头皱了皱,很快就笑呵呵的说道:“倒是首辅大人建议将李信那未过门的妻子接到京师来,加上那李固之死,李信恐怕恨阁老远在我之上啊!”温体仁一阵哈哈大笑,顿时上了轿子不提,只剩下周延儒那阴晴不定的脸色。

第158章 其名炎黄

    随着诏书的传扬来,李信的名声再次响遍朝野,而明军在漠北大捷,也为崇祯四年画上了一个比较完美的句号。一场大捷让饱经战乱之苦的明廷带来一丝轻松,而曹化淳送来的四百万两银子和无数珠宝,也让国库空虚的朝廷有了一些底气。崇祯四年,对于千疮百孔的朝廷来说,似乎是一个不错的年景,当然,若是李信这样桀骜不驯的家伙能对朝廷忠心耿耿就更好了。

    而在漠北,被朝廷所忌惮,所诟病,被北方百姓所敬仰,为江南士绅不屑的李信,并不知道这一切,在归化城,虽然归化城北有大青山挡住了寒风,但是到底是在塞外,是在北方,一场大雪下来,就说明归化城要进入寒冷的冬季了。幸亏跟随李信杀到归化城的人都是北方人,对于这种寒冷倒是不在乎。而李信还有辛夫子这样高超的大夫在身边,军队中减员还真没有多少。当然,在这个寒冷的冬天里,李信并没有放松警惕,一面派人四下搜寻周边的部落,另一边就是练兵。

    “主公,眼下我们有兵马九万人,其中蒙古兵约有四万多人,而汉家兵马有五万人之多,有部众二十万户,民大约有百万人。牛羊有十万头,战马二十万匹。粮草一百五十万石。”华美的琉璃金银殿内,李信与石元直、张春、张翼辅四人坐在一起,对面有一个硕大的烤全羊飘着一阵阵香气。李信一边吃着羊肉,一边听着张翼辅的汇报,而一边的老夫子张春,一副不情不愿的模样。

    “主公。”这个时候,殿门大开,一阵冷风吹了进来,蒋毅、杨雄、高猛、句突、何可纲、陈汉、沈飞、林动等李信麾下主要将领也都纷纷走了进来。在他们后面却是紧跟着辛夫子。

    “坐,坐。”李信哈哈一笑,站起身来,指了指四周,说道:“有火锅,自己选一个。”说着自己也上了正中间的宝座,几案也放着一个火锅。石元直等人也自己寻了一个位置。这琉璃金银殿本就是当年驻牧于土默川的蒙古族首领阿勒坦汗召集各族能工巧匠,模仿元大都建造而成,眼前的金银殿更是整个归化城的根本,中心所在,当初林丹汗占据归化城,也是住在这里的,现在李信占据了归化城,自然是居住在这里。这几人刚好与蒋毅等人对面。相对于武将,文人倒是少了许多。

    “现在我们总算是有自己的地盘了。诸位,为了今日,我们先喝一杯。”李信扫了众人一眼,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想自己刚来这个世界的时候,不过是一个人而已,勉强带着一个高猛,连性命都不能自己掌握,现在不过一年,手下有兵马近十万人,子民百万之多,这简直就是一个难以想象的奇迹。

    “恭喜主公,贺喜主公。”众人心中也现出一丝豪情来。相当初,跟随李信身后,又有何人想过今日呢?

    “不过,我们现在虽然有兵马近十万人,但是我们也应该知道,实际上,我们的根基还很浅薄。我们是汉人,可是统治的人当中有许多是异族人。所以我们要小心翼翼,不能掉以轻心。”李信喝了一杯酒之后,方叹息道。

    “主公能居安思危,让属下极为佩服。”石元直面色一阵潮红,拱手说道:“主公到底不像林丹汗一般,坐镇草原数十年,根基深厚。不过,主公虽然根基浅薄,但是属下认为主公却是如日中天,气势如虹,非林丹汗可以比拟的,属下相信,主公日后必定能统一草原。”

    “贺主公。”蒋毅等人闻言也是大声说了起来,就是张春也只是冷哼了一声,静静的跟在后面将眼前的美酒喝了下去。

    “元直,你是我的大管家,精通谋略,你且说说,现在我们该怎么做,哈哈,你现在和我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可不能留有余地了。”李信扫了石元直一眼,这是他第一次承认石元直乃是自己的谋主。也让众将更加看重石元直,就是蒋毅、杨雄也忍不住正了正身形。

    “谢主公。”石元直脸上倒是平静无波,而是淡淡的说道:“主公现在要做的就是立威,立旗号,以号令草原。”

    “这个立威我倒是知道,只是这个立旗号是什么?难道我西山军不是旗号吗?”李信有些好奇的问道。

    “主公是汉人,在草原上,历来从来就没有汉人统治异族人的。西山军只是一只军队,只能威慑草原人,可是却不能让草原人心服。”石元直想也不想的就说道:“属下所说的旗号乃是名义,或者说是大义。主公应该以大义号令草原,使草原上的各部落对主公有归属感。”

    “朝廷难道不是大义吗?”一个苍老的声音传来,不是张春又是何人,只听他冷哼道:“将军乃是我大明的将军,将军奉朝廷之命管理草原,这难道不是大义吗?”张春说的义正词严,只是众人却没有任何的表示。

    朝廷,朝廷是什么?自从朝廷出兵进攻霹雳山庄之后,朝廷在众人心中的念头又淡了几分。现在张春说朝廷为大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