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汉末超级书院 >

第79章

汉末超级书院-第79章

小说: 汉末超级书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灵田收获的那些灵谷,谢信交给了郭氏,让她专门用这些谷子做饭给私塾内院的人食用。至于食用的肉和菜,也都来自于灵兽园和灵田。

    实际上早在几个月前,谢母就在灵兽园放养了几只小鸡小鸭,如今它们都成长为不入品的灵兽了。同时受到灵兽园的加成,所以长成周期非常短,几个月的时间已经可以食用了。

    只是这样一来,灵兽园的扩张是在所难免的了。

    和学生分开吃饭是特权了一点,但毕竟谢信等人是修士,食用俗世的食物不是不可以,只是那些食物里面的毒素淤积在体内,对修士的健康和寿命会有很大的影响。

    唯有食用灵谷、灵菜和灵兽肉,这才不会有这方面的顾虑。为了谢逸等人着想,特权也就特权一点好了。

    五天后,学生们也是陆续回到校园。

    同时,带过谢信一个重要的消息。

    那就是江夏那边有几个山越部落,因为多年遭受汉人的欺压,终于忍不住走上了暴乱的不归路。

    如今他们联合其他的部落,合计四万人对江夏郡发动攻击。

    江夏郡本来没有多少守军,所以只能向荆州求援。而荆北文风太盛,兵事自然不勤,几乎没有可战之兵;而荆南地处偏僻,自顾姑且不暇,哪里有多余的兵力北上?

    结果一番合计之后,最终向荆州所属的南阳郡求援。

    毕竟,这里可是有一支,可以将数万叛军消灭的强军。更有一个荆州第一猛将之称的大将——黄忠。

    根据学生们反馈回来的消息,黄忠已经开始调集兵马,只怕这几天就要出征。

    至于这个消息的真实性,谢信已经不需要怀疑。

    因为黄忠回到了黄家村,开始和其父商量,调一些黄家村的村民充当弓箭营的神弓手,随军出征。

    只是回到了黄家村,他才发现这里多了五百多户人口。一问才知道是新近迁移过来的,而且居民大多都姓典,应该是一个家族的。

    最让他惊讶的是,这五百户居民的男丁,都是难得一见的精壮之士,而且都有一身不俗的武艺。放在军营里面,最少也是伍长级的军官!

    这样的人才,黄忠自然不能放过,只是一番探访,却是都遭到了拒绝。

    不过黄忠之父倒是指了一条明路:这五百户人家,和谢信新收的两位典姓弟子有莫大关联,要让这五百户男丁参军,最好请谢信帮忙。

    于是,黄忠自然而然来到了华夏私塾。不仅将事情的经过说了出来,还笑眯眯地要求谢信帮帮忙。

    “典家的事情我做不了主,但我可以让他们在战场上帮帮你!”谢信说到。

    只是话锋一转,他微微一笑,狡黠地说道:“不过,我有一个条件”

第九十三章 随军南下志愿申请

    试试,在五点以前,可以更多少更?

    分割线

    下午放学,谢信没有宣布解散,反而将全部学生都聚集了起来。

    “今天,有个事情通知大家一下。”谢信看着下首处的众人,对他们说到。

    看着大家专心致志的样子,谢信微微一笑:“首先,先问大家一个问题。”

    说到这里,谢信沉默了五秒钟,在大家的好奇心都被吸引起来之后,才对他们说道:“如今江夏郡发生了什么事情,谁知道?!”

    “哈?”听众们不由得一愣,谢信问这个干什么。

    “几个不服管教的山越部落,协同其余部落作乱,人数约为四万,对江夏郡所辖村、乡、县发起攻击。

    因为没有足够的兵力拦截,所以若没有估算错误的话,对方应该已经差不多打到江夏郡治所西陵城下了吧?”黄尚毕竟是黄忠的族人,所以自然可以迅速得到第一手资料。

    实际上,江夏发生的事情,很多都是由他告诉大家的。

    听了他的话,学生们也是不由得心头一紧。

    虽说江夏郡和南阳郡相隔千里之遥,但毕竟都是大汉州郡。听着山越蛮夷到处劫掠,残杀汉人同胞,学生们不管年幼还是年长,多少都会有点愤慨。

    “的确,他们差不多打到西陵城下了。也正因为这样,黄忠黄将军即将南下讨贼,并且后天清晨就要启程。”谢信点头说到。

    “老师,这个和我们有什么关系?!”毛玠奇怪的问到。

    不知道为什么,不管是毛玠也好,谢逸或者娄圭也罢,总觉得谢信在此刻提这件事,准没什么好事发生。

    “实际上呢,就在一个时辰前,我和黄将军商量了一下。”谢信扫了扫众人。

    见众人神色凝重地看着他,也就不再继续吊胃口下去了。

    “我向他建议,让我们私塾的学生,随军通往!”谢信笑眯眯地对众人说道。

    “为什么?!”众人一听,立刻大声喊到。

    “老哥,你没生病吧?!”谢逸第一个出面询问。

    “老师,打仗会死人的啊!而且我们都不是军人”黄尚委婉的说到。

    “我们这些人,就算去了能够起什么用处?!”张铭低声问到。

    “我们就算跟着去,对我们的学业又有什么用处?!”几个学生同时问到。

    “的确,前去前线我们帮不上什么忙不说,只怕还会拖了战士们的后腿,到时候若是招致败仗,老师你可是责任重大了。”娄圭想了想,出面反对到。

    “黄将军他,同意我们前去了?!”毛玠倒是第一时间问到了重点。

    学生们你一句我一句的说着,而一旁的魏氏和郭氏也是满脸的愁容,等待着谢信的发言。

    至于典氏兄弟,却是满脸的兴奋。

    说起来他们典家人都这样,从小就有很强烈的好战基因。

    “好了,你们的问题问完了吧?”谢信等了一会,终于继续说话了。

    “是的!”众人想了想,齐声回答到。

    谢信看着众位学生,以及周围旁听者,微微笑了笑。

    “首先,黄将军已经答应我们一同南下了。不过作为前提,我们自立一营,与宛城的军队区分开来。营地相应的防务,将由我们全权负责,只有后勤补给由宛城部队提供。”谢信先是绝了大家侥幸的想法。

    未等大家说些什么,他继续说到:“至于对学业有没有帮助,这个我不是很懂。但我觉得,各位毕竟已经在这个私塾上了一年的课,也学习到了不少的知识。

    只是,这些知识都源自课本,源自室内。你们学会的不过是前人总结出来的东西罢了,并不真正属于你们自己。

    这次南下,你们要作为旁观者与助理,给我好好是军营里面学习一些私塾学不到的知识。

    在士兵那里学习战阵和纪律;在军需处学习记账与分配;在参谋部学习谋划与分析;在战斗中学会自我保护和援助;甚至在行军的时候,都可以锻炼你们的耐力和毅力。

    如今大汉还算天下太平,这样的机会几乎是不可多见的。错过这一次,将来什么时候要体验一次,就不好说了。”

    听了谢信的话,一众学生不由得沉思起来。

    谢逸等人有过幽州的例子,虽说没有第一时间上阵,但姑且也算是在准前线。那种随时都有可能被敌人杀到面前的感觉,的确是紧张又刺激。

    失败了固然一死,但看着战争在自己的帮助下获得最终胜利,心中也会不知觉有种强烈的成就感。

    不夸张的说,那是一种欲罢不能的感觉。

    只是这次和之前不同,上次不过是身处准前线,而这次是身处前线,甚至身边还有那么多未及冠的学童

    先不说自己能不能保护他们周全,只说他们的父母同不同意,那也是一个问题。

    父母?!对啊!他们的父母不答应,那他们就算再想去也没用不是?!

    几人将视线都看向了谢信,企图在他那得到这个问题的答案。

    而其他也发现了这点的人,也纷纷看向了他。

    “你们是在担心父母不答应?!实际上我早已考虑清楚,这次随军南下,谢逸留在私塾,充当代课教师。

    不愿意一同南下的,或者父母不同意的,可以留在私塾里面复习以前学过的功课。

    换言之,这次南下选用自愿制。志愿南下,而且能够争取父母同意的,才可以随军南下。而给你们考虑,以及征求意见的时间,就是现在到后天清晨五点整。”谢信也不吊胃口,直接宣布到。

    “自愿制?!”对于这个说法,大家倒是感到很新奇。

    而一旁的郭氏和魏氏,却是松了口气。

    既然是自愿制,那么学生们自然不必全部强行出发。她们也相信,那些为儿子考虑的父母,不会让儿子只身赴险才对。

    “老师,那我怎么办?”毛玠指了指自己。

    他的父母如今在洛阳,一去一回怎么看都不知一天的时间可以搞定。

    “说起来,我好像也差不多”纪灵和公孙度也是一阵恍然。

    “你们都多大岁数的人了?别人还好,你们是一定要去的!”谢信自然不会放过他们。

    笑话,作为未来的历史名人,尤其还是武将系的。若是不多参加几次战阵,从小积累一些这方面的知识,以后能够有多少机会去体会?

    从小不好好积累,长大了再去积累,原本有的好天赋,都要被白白lang费了。

    “好吧”三人倒是也有见识一下的想法,所以第一时间答应了下来。

    “还有李丰!你立刻回去找你爹商量,就说我建议你一同前往,至于你如何说服你老爹答应,一切看你的本事!”谢信随即转头对李丰说到。

    “遵命!”李丰欣然领命,读书什么的,对他来说根本没法和随军南下相比。

    “至于你们,我已经吩咐饭堂提前做饭了。吃过晚饭之后,快点做好决定吧!”谢信回过头来,对其他众人说到。

    “哦!”众人倒表现得没那么热情,毕竟战场这玩意,对于这些儿童来说既充满了刺激与期待,也充斥着大量的未知与危险。

    见众人已经听明白了,谢信也就宣布散会。

    众人除了谢逸等人先一步散去,其余众人却是留在课堂里面讨论着。

    对于这件事,学生们分成了两派。

    一派自然是主张南下,毕竟谢信的教学能力有目共睹,既然他说南下对他们有帮助,作为学生的他们,一起南下也没什么问题。

    一派则是不主张南下,主要是年纪还小,在战场之上根本没办法保护得了自己。同时自己不过在这个私塾就读了一年,也没有学过太多的知识,这样南下只怕除了拖累军队,也帮不了什么。

    一番讨论之后,众人还有不少是想去的。

    只是最终黄尚对大家说了句:“我们的父母会怎么想?!”

    一句话,让大家又陷入了沉思。

    最后,在吃过饭之后,大家陆续快步返回了各自的家,向家长征求意见。

    “老哥,你是认真的吗?!”在后堂,谢逸追上了谢信问到。

    “当然是认真的!大汉十几年后就要大乱,让他们经历点战争什么的,对他们有不少的好处。而且,若是总将学生关在私塾里面,将书本的知识一股脑塞到他们的脑子里,这样的教学方法,我不喜欢。”谢信老实的回答到。

    “可若是他们的家长,觉得这样对孩子的成长不好,便直接让孩子退学了怎么办?!”谢逸焦急的问到。

    “昔日孔子身处乱世,还不是带着弟子在各国来来往往。

    我们华夏私塾,就要有我们华夏私塾的教育方法。

    愿意接受我们的教育,那么我要千方百计将他们培养成才;若是不愿意,强迫他们接受教育,对他们反而不是什么好事。”谢信自信的回答到。

    说完,头也不回地朝着食堂方向跑去。

    “该说你是霸气呢?还是白痴好呢?!”谢逸看着谢信的背景,无奈的叹了口气。

第九十四章 随军南下集合出发

    转眼,黄忠已经整军完毕,即将启程南下。

    因为要路经黄家村,所以谢信没有带队去宛城,而是在黄家村村外的官道上等待着。

    当然,此刻他的身边,仅仅有娄圭、李丰、纪灵、毛玠、公孙度、黄尚、典氏兄弟五个学生跟随在侧。

    在他的身后,则是随同护卫的魏征。

    更有五百精锐虎士,他们都是典氏兄弟的护卫,也是黄忠答应谢信随军南下的筹码。

    实际上就算没有他们,之说谢信要亲自南下,黄忠也是十二分的答应。

    若是可以让谢信出手,那一切就更加完美了。

    “好慢啊!”谢信看了看天色,不由得抱怨道。

    “实际上,若是真的让他们的父母来做决定,只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