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汉末超级书院 >

第171章

汉末超级书院-第171章

小说: 汉末超级书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也正因为这批勇士的出现,使得其他不入流的世家们,清楚的意识到了‘这样下去是不行的’,所以那三品世家,也就开始出现了。”

    也不待谢信问些什么,公孙胜开始为他解释了起来:“所谓的下品世家,乃是那些依附于更大世家的存在。比如袁氏或者我们公孙氏,门下就有许多中等的世家,而在他们之下,则是更低下的世家。

    而中品世家,他们不屑依靠大世家,而是将自己的家族与朝廷挂在一起。这样使得,当朝廷兴盛的时候,他们就能获得甚至超越大世家的利益。但同样的,一旦朝廷变更,往往他们也是破败得最快的一批家族。

    最后则是大世家,其实这也是在中品世家长期以来的经验总结之后,才出现世家最终极姿态。

    简单来说,就是在长期依附于朝廷的时候,意识到了朝廷变更会导致家破人亡的这个事实,所以在依附于朝廷的同时,在壮大自己的同时,也开始谋取独立。

    比如袁氏,他们四世三公,依靠朝廷谋取了绝对的权欲。但同样的,他们也开始独立于汉朝之外,汉朝的衰退甚至灭亡,对他们的影响已经在逐步下降。

    其实严格说起来,我们公孙家,如今也差不多是这样的状态。

    如今在辽西,我们公孙家有着绝对的权柄。汉朝还没有灭亡之前,在辽西我们绝对是诸侯一般的存在。而就算改朝换代了,我们也仅仅是失去了对辽西的绝对控制,但在这里,我们依然是任何君王不能随便触碰的存在。

    也就是说,我们公孙家到了如今这个地步,除非遇到完全不顾及后果的暴君,或者只会杀戮不会治理国家的蛮夷,否则可以半永久的传承下去。”

    “那若是有世家在国家动荡的时候,开始九州逐鹿了,那么它又算是何等世家?”谢信问到。

    “呵呵,为兄之前说过,世家乃是一群胆小鬼,因为知道得太多了,担心被别人灭了,所以才存在。一旦它已经从胆小鬼,变成一个胆大妄为者,那么它也不叫做世家了。”公孙胜笑着回答到。

    大概是觉得解释的还不到位,他就继续说到:“简单来说,这样的世家,他们已经被权欲所蒙蔽,加入了帝王游戏之中。这一刻开始,他们也就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世家,而是潜在皇者。

    一般情况下,以大汉各大世家的角度来看,汉朝稳定是最理想的状态。因为只有在这样的状态下,他们才能获得更大的利益。

    但是一旦出现了潜在皇者,那么抉择的时刻也就出现了。

    继续跟随原本的皇者,还是投靠潜在皇者。

    这两条路就横在天下世家眼前。

    最早跟随潜在皇者,若是他卫冕成功,那么跟随者哪怕是下品世家,也可以在卫冕之后升级为中品世家。而中品世家,则有很大的几率提升为上品世家。

    而提升的程度,主要取决于投靠的先后。越早投靠,收获也就越大。相对越晚投靠,甚至要别人逼着才投靠的话,那么不仅得不到好处,反而会遭受一定的打压。

    要注意一点关键性的问题,那就是自潜在皇者出现的那一刻起,全天下的世家,其实都会自动降格为中品世家。说穿了,这也是为什么历来下面的人造反,大世家的那帮家伙都会反应得最强烈的原因。

    而跟随着原本帝皇的那一批世家,若是潜在皇者竞争失败,那么他们的权力不仅不会下降,反而会进一步提升。只是一旦潜在皇者竞争成功了,那么这一批世家也会随着原本的帝王一切破败下去。

    同样的,依附于潜在皇者的那些世家,若是在竞争中失败,那么也会随着潜在皇者灰飞烟灭。所以若没有足够的胆气,以及锐利的目光,很少有世家会在一开始就去投靠。

    通俗的说法,就是现在的帝皇乃是一个奇货,而其他的潜在者也是奇货。但你要居那个奇货,下手就要快,而且准。”

    “那公孙家若是遇到那样的情况,会怎么办?”谢信调笑道。

    “呵呵,我等就当个骑墙派便是。那个占优势,我们就投靠谁便是了。就算得到的并不多,甚至会遭到打压,只要家族不灭,总有一天还是可以提升上去的。”公孙胜笑着回答到。

    “最后一个问题!”谢信喝了口茶,“之前说的世家三品,以及奇货可居的那些话题,和张角的太平教有什么关联?!”

    “准确的说,关联很大!”公孙胜微微一笑,“张角那个道人,若是创立一个小派,那么我们也不会有什么行动。但是他一下子就大肆收买人心,意图创立一个超级大派,那么对我们而言,就是一个天大的机会了。”

    “大汉虽然衰败,但积威仍在。在这样的状态,那些权势已经到达巅峰,除了选择成为潜在帝皇,就没有别的路可以走的世家,还不能公然造反,因为他们知道如此只会第一时间被剿灭。

    但是张角的创教,刚好给了他们一个机会。

    简单来说,不管张角是否真的要创立一个超级大派,我等都会共同发力,将其推上去,并且使其被君王猜忌,最终不得不成为一个潜在皇者。

    这样被催熟的皇者,根基本来不牢靠,所以注定了要败亡。

    但为兄之前说过,在这样的情况下,跟随原本的帝王并且战胜这个潜在皇者的世家,将获得更大的好处。

    也就是说,这是一个包赚不赔的大买卖。因为张角注定要败亡,而自己这一边注定要胜利,如此稳妥的买卖,试问谁会不做?!

    所以且不说那些心怀不轨的世家,我等这些没有野心的世家,出面打打酱油,喝点汤水也是应该的。

    在这场注定的叛乱和平叛之中,大汉的各大世家都会获得不小的收获。而对于那些要成为潜在皇者的存在而言,他们则会利用这个,尽最大的可能削弱上一个皇者,并且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实力。

    只待时机一到,他们才会真正成为潜在皇者,并且投入到皇者游戏之中。而这样一来,他们的胜算也就越大,成为真正皇者的可能性也就会有所提高。

    到了那个时候开始,所谓的帝皇游戏,才算是真正开幕。”公孙胜越说,心情和表情就显得越来越激动。

    不过听他解释,谢信也总算明白了。

    为什么历朝作乱,除了胡人夺权的不说,哪个不是先农民起义闹上一番,然后再由地方世家夺取帝位?

    比如秦朝,先由陈胜吴广出来闹腾一下,然后再由各大世家起兵九州逐鹿。

    又如三国,先由黄巾出来闹腾一下,然后借助董卓之乱,群雄割据。

    之后的各个朝代,其实也或多或少有这样的影子。

    甚至不夸张的说,明朝在经历农民起义之后,本来也是会被国内的某个世家起兵夺权。但他们没有注意到的是,鞑子们也加入了进来,并借助杀戮和蛮横,破坏了规矩强行当了皇帝。

    打来打去的,只为了将手中的权利进一步提高,结果搞得华夏民族衰落了一次又一次,这算是何苦呢?

    谢信想到了历史上的种种,也不禁为此叹了口气。

    或许,这就是封建时代,这样一个强权时代的特色吧?

第二百一十五章 随军出征生存再现

    这一晚,谢信几乎就是一个倾听者,大部分的时间里,他都在听着公孙胜劝诫自己。

    公孙胜的意思其实很简单,也很明确,那就是一方面让谢信加入到这个计划之中,和大家一起获利;一方面则是劝诫谢信,该出手把谢家家主的位置夺过来了。

    说真的,谢信对这个提议并不感兴趣。

    事实公孙胜说的也有道理,自己和弟弟终究是要有后代的,若是他们不想修炼只想在红尘里面厮混,那么就不能不为他们考虑一下。

    与其让他们,在有忘族的可能下缓慢拼搏,还不如自己这老祖宗的一辈,为他们打打基础。若是可以将世家的框架完善起来,那么以后他们添砖加瓦也会容易许多。

    只是谢家家主这个位置,他不打算当。因为很久以前,谢家的那些家规模式都已经确定了下来,当了他们的族长,很多地方自己都要束手束脚的,这不符合他的性格。

    若是可以的话,他希望他们这一脉,独立出来成为一个新的世家。一切的规矩,都由他们自己来确定。

    只是这一切暂时还轮不到他做决定,至少也要返回学堂,和谢逸商量一下才行。说到底,他的职业可不是族长,天知道为什么系统将族长也确定为一个职业?!

    他自己是绝对当不了族长,所以族长的人选必然只能是谢逸。而他只需退居幕后,确保这个新兴的世家平稳,而且安全的发展,这就可以了。

    对于谢信的想法,公孙胜大概也明白一些,所以他也不会强求。说穿了,这次和谢信的密探,是出于‘哥哥有了好处,也想让弟弟沾点’这样的想法,才和谢信打招呼而已。

    若是谢信和他半毛钱关系都没有的话,甚至只是姻亲关系的话,说不准他连知道也不会让谢信知道这件事。

    最终,这次密谈的结果还是不错的。至少双方达成了初步的共识,至于进一步如何运作,只待下一次慢慢探讨。

    谢信返回了自己的房间,又开始那几乎没什么效果的修炼。

    是的,几乎一点效果都没有,这样的修炼根本不能在境界上获得任何进步。唯一的好处,就是巩固现阶段的修为,使其不至于倒退。

    随后的几天,公孙胜带着他好好的游玩了一番。

    出征是一件很重大的事情,很多东西需要准备,一时半会还出发不了。

    不过这样也不错,至少谢信刚好利用这个机会,将学生们都派了出去,由他们的学长帮忙教导,在实际工作中,积累经验。

    而毛玠张铭那一边,因为有这帮学弟的帮忙,虽说经验还差了许多,但至少那些零零星星的杂事,自己不必事必躬亲了。

    就这样又过了两天,后勤补给才做完,士卒之间也磨合完毕,随时都可以以最好的状态,去和敌人较量一番。

    “上马,出发!”集结完毕之后,公孙胜高声宣布到。

    “老师,我们真的要随军出征?”李严上前向谢信问到。

    “遇到小股的敌人,你们或许有机会上前冲上一次。但你们的主要工作,其实都是一些后勤方面的事情,除非大本营被偷袭,否则你们的安全是绝对没有问题的。”谢信笑着回答到。

    “弟子只是想问问,我等是否有机会随大军一起战斗?”李严眼冒金光的问到。

    “别指望了,你们的年纪还太小了!最重要的是,你们还没有真正经历过战阵,更没有和他们一起操练过,也就谈不上互相配合。别搞得等下没死在敌人的弯刀之下,反而死在自己人的枪下。”谢信瞪了他一眼。

    “也是,只是如此可惜了”李严也不是傻瓜,听完也只是微微叹口气。

    对于这种战争狂人般的弟子,谢信也是非常无语。

    “贤弟,你随军出征真的没问题?”没过多久,公孙胜策马来到了谢信的身边。

    “我一不出谋划策,二不临阵指挥,三不直接上阵,如此随军出发,也没什么不可而且我若不身处第一线战场,如何知晓对方阵营之中,有没有法师萨满之类的存在?”谢信无所谓的回答到。

    “换言之,若没有这样的存在,贤弟你就是一个打酱油的啊?”公孙胜苦笑道。

    “不错,已经会用打酱油这个词了嘛!”谢信精神一震。

    “哎,近墨者黑啊”公孙胜无奈的摇了摇头。

    在长期和谢信交流的情况下,他也开始耳濡目染的学了谢信的几句‘怪话’。

    虽说,这些怪说出来,还是蛮有味道的

    出了长城,公孙军很快就进入了乌桓的领地之中。到了这里,基本上就是两眼一抓瞎,不熟悉的人完全不知道要往何处走。

    “敌人在何处,老哥你可知晓?”谢信侧头问道。

    “这个不难,一来你老哥我依靠通商稍微掌握了一部分;其次,你没有发现头顶上那些玩意?”公孙胜指了指天上。

    谢信抬头一看,却是发现四五只鹰盘旋在空中。

    “这些都是专门的驯鹰者驯养的海东青,有他们的帮助,方圆数十里都在我等的视野范围之内。”公孙胜自豪的说到。

    “原来如此,看来老哥你为了这次行动,做了不少的准备啊?”谢信调笑道。

    “战争之道,在于知己知彼。若是没有绝对高的胜算,简单来说就是若是买卖不划算的话,除非是被动防守,否则我才不打这样的仗呢!”公孙胜无所谓的回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