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人类曾经被毁灭 >

第20章

人类曾经被毁灭-第20章

小说: 人类曾经被毁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们才把这种认识强加给幻想中的地外生物。说穿了,这正是我们对自己本身失去信心的表现,也是对人类文明所走过历程的反思。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世界科幻的发展正在向我们昭示一个真理,那就是,人类对自己越来越怀疑,越来越恐惧,我们正在担心有一天,人类会被科学的发展引向死亡地带。这决不是恶意中伤科学,也决不是笑谈。

  如果不信。我们来回忆一下。幻想是人类愿望的表现,也是对生活前途的展望。在古代时期,人类的幻想都是美好的,充满了浪漫,表现了人类对未来的信心,它们的格调基本上是明快的。想一想嫦娥奔月的神话,想一想精卫填海的传说,再想一想盘古开天的壮举,多么浪漫,多么雄壮,根本没有一点点灰暗的色彩,读了使人振奋。再读一读凡尔纳的作品吧!它向我们揭示了怎样一个奇妙的科学世界,人类真是含着笑容在展望自己的未来。

  然而,从这个世纪以来,科幻的格调变了,它变得那么灰暗、那么沉重、那么可怕。读科幻作品,不再是一种享受,而简直就是心灵的考验,你必须有钢丝一样的神经系统,必须有久经沙场般的意志,还要有一次能吃下七只苍蝇的本事。《星球大战》让你心跳加速到每分钟120次;《异形》和《苍蝇》让你三天吃不下饭;《撒旦回归》让你真后悔来到这个世界,等等。从这类科幻作品中你读到了什么?是恐惧,是失望,是悲哀。浪漫没有了,雄壮没有了,自信心也没有了。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难道真是对地球以外生物的恐惧?不!决不是。它是对我们人类自己的恐惧,是对科学发展的恐惧。科学正在把我们变成青面獠牙的怪物。如果历史是一面镜子的话,每一次照镜子时都发现,我们一次比一次变得更加丑恶。

  用人类的本性,来推知宇宙生物的本性是错误的,人类文明走上一条坎坷的道路,这是由人类无限贪婪造成的,是由一种畸形的价值观造成的。事实上,在人类无法解决自己所面临的问题时,也许我们只能把拯救人类的希望,寄托在地球以外一种更加理性的文明身上。这大约也是我们寻找地外文明的潜动力吧!

  事实上,我们根本用不着把地外生物想象得多么可怕,如果他们果真存在,如果他们能够跨越遥远的星系来到地球,那么他们的出现绝对不是掠夺者,他们不会对地球构成什么威胁。我们相信,文明一旦达到了星系航行的程度,这样的文明应该是道德的。如果他们真的需要资源,那也不会来掠夺地球,因为构成地球的物质几乎是宇宙中最为普遍的物质。想一想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小,简直就像一颗沙粒,我们的这种担心,实际上是高抬了自己。

  实际上,连这些讨论都是多余的,目前,最重要的是找到他们。他们在哪里呢?

  不论普通人是否承认有地球以外的文明存在,反正科学家是承认的,虽然目前承认的人数还不多,但毕竟代表了一种趋向。他们不但承认,而且正在积极地寻找。

  1960年,美国国家无线电天文观测站的天文学家弗兰克·D.德雷克,用25米批物无线电天线展开了首次搜寻外星文明的活动,本活动被称为〃SETL〃。参加这一项目的科研人员认为,人们可能能够接收到两种来自外星人的无线电讯号:一种是通讯漏泄,这一点很容易理解。比如,地球上的无线电波就时时在向宇宙扩散。另一种是外星人有意发来的无线电讯号。尽管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收到来自宇宙空间有意义的电波,但这并不能否认宇宙中就不存在类人的高级生物。

  1974年,安装在波多黎哥岛上的世界著名的阿雷西沃射电望远镜,向浩瀚的银河系中间发射了含义深刻、功率强大的密码式无线电信号,密码中蕴含着有关地球及其人类的极其重要的信息。当然,人们也不是将这组无线电讯号漫无边际地发往整个宇宙,而是将信号对准武仙座中的M13球状星团发射。据天文学家计算,这个星团中大约有30万颗恒星,每一颗恒星的年龄都是太阳年龄的23倍。天文学家认为,一定会找到比我们年长的宇宙智慧生物。

  但是,我们根本不必为科学家的乐观估计感到高兴,因为M13星球团距离地球有2.4万个光年,即使我们发出的电波能够达到光速,即使M13星团上果真有比我们文明高出许多的智慧生物,在他们接到我们的信息,再将读后感连同一句问候语发回来的时候,那也是5万多年以后的事了。那时,地球人类还是否存在,都是一个特大的疑问。所以,我们最好指望在5万或10万年前,那些已经很发达的智慧生物,像今天我们这样好奇,将他们的信息对着太阳系发送过来。

  事实上,人类自从有了无线电技术以来,我们已经收到37种来自外星的无线电信号,可惜,这些信号再也没有出现过,使人类根本无法破解。1977年,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科学家,曾收到了来自人马星座的强烈信号,这一信号十分暂短,在科研人员核对它时,就消失了,而且再也没有出现。

  据法国报界透露,本世纪80年代,人类曾收到一组莫名其妙的电讯信号,经美、苏、法、英等国科学家的联合破译,这则电文的大意是:请引导我们到第四宇宙,这里到处都在爆炸,我们的处境很危险。我们的时间是117.089,位置在第12银河系。据测定,这组无线电信号是5万年前发出的。假如这一文明真的存在的话,那也是5万年前的事了,那时我们地球正处于落后的旧石器时期。他们现在怎样?我们一点都不知道。我们不得不感叹宇宙之大,人类之渺小。面对如此浩瀚的宇宙,那些认为地球文明是宇宙中唯一文明的人们,难道不感到脸红吗?

  现在的问题是,地球以外其他智慧生物建立的文明及其特点是什么?大家知道,我们这一代文明号称物质文明,所有科学技术都是建立在物理学基础之上的。那么,其他文明是否也向我们一样,来构建自己的文明体系呢?比如说,目前我们知道,无线电波是信息的良好载体,其他文明是否也用无线电来传导信息呢?如果他们不用无线电来传导信息,那么我们今天的所作所为又有什么意义呢?我们能够用在太空中没有截获来自外太空的无线电信号这样一个事实,来彻底否定宇宙中存在智慧生物的可能性吗?不,不能!再说,地球已经被无线电信号污染了,在数不清的无线崇信号里,我们是否有能力分辨每一个信号的来源呢?

  另一方面,我们目前的技术水平,还不足以有效截获来自太空的所有信号,科学家曾说:〃无线电波并不容易被截获,因为它需要极其灵敏的仪器,而目前我们刚刚开始考虑这一问题。〃

   第三节 6000年前的美丽星空

  如果以上关于宇宙智能生物的推测是正确的话,那么他们完全有可能在人类的初期降临地球,因为6000年以前的宇宙空间比现在要小,这是宇宙大爆炸理论给我们的启示,虽然程度微细,但已经足够使我们的立论成立。〃神来自天外〃这样一个古老的传说,没曾想竟然获得了宇宙大爆炸理论这样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我们有必要首先追溯一下人类对宇宙起源的认识过程。

  在人类文明朦胧的神话时期,原始人将宇宙的起源想象成一个巨大的蛋,这个蛋里到处都是水,浩浩渺渺,昏昏暗暗,没有任何生物,没有任何动静。突然在一天,这个巨大的蛋裂开了,蛋中间一部分较轻的物质变成了天空,而一些较重的物质则变成了大地。这就是世界创世神话的共有内容,许多民族的神话里相伴随着还有自己的始祖神的出现,它几乎遍及地球的各个角落,曾在不同肤色的原始人嘴边流淌。它虽然很粗糙,却给人一种雄浑的美,每每读之,一股古朴的劲风就会扑面而来,同时,它给人思想自由飞驰的空间是那样广大。

  随着历史的进步,人们对宇宙有了更新的了解,新的宇宙观产生了。古代人将大地想象成一个四四方方的平板,上面有山川河流、花草树木,也有勤劳的人类,而大地以外的天空宇宙则是一口倒扣的大锅,它半圆形的弧线上面镶嵌着日月星辰。当时人们的脑袋里没有过多的条条框框,根本用不着去想大地边缘以外是什么,因为在人们的脑海里,大地是无限的,边缘太遥远了,只有像孙悟空那样的神仙才能去大地的尽头,并在那里痛痛快快尿一泡,普通人就不必劳这个神了。

  然而,从中世纪开始,哥白尼、伽利略等人的研究彻底毁灭了古人率意的想象,地球从一块平板变成了一个圆球,它孤零零地悬浮在宇宙之中。接着,哥伦布率领他的船队开始向西航行,航行的过程虽然有些粗暴,但却终于发现了一个秘密,他的船队永远沿着一条圆周线在前进,从哪里出发,最终还会回到哪里。于是,全世界的人〃噢〃了一声,把一直悬着的心放回了肚子里,因为他们再也用不着担心摸黑一直往前走,会从大地的边缘掉下去,反正地球是个圆的,走来走去还会走到家门口。

  当哥白尼确定了太阳中心论以后,现代意义上的宇宙起源问题才真正提了出来。伟大的哲学家康德,以他超乎常人的想象力,第一次提出了宇宙起源星云的假说。在康德的脑海里,时时浮现这样一幅画面:太古之时,宇宙中没有任何星星,灰蒙蒙的一片,整个画面上充满了一团雾状的东西,它们是一些细小的尘埃颗粒,互相在碰撞,又互相在吸引,就在这碰撞与吸引当中,大的雾团分成了许多小的雾团,小雾团中的颗粒又相互凝聚成一个个圆圆的物体,于是星系开始生成,宇宙终于诞生了。应该说,康德在做这番假设的时候,并没有掌握过多的证据,当时的天文学还很落后,根本帮不了康德什么忙。但康德毕竟是康德,无拘无束的思维使他最终成了伟人,看来,有时候勇气比知识更重要。

  康德的星云假设统治了学术界很长一个时期,直到本世纪初,新的宇宙起源理论才在康德的基础上形成了,那就是40年代出现的宇宙大爆炸理论。关于这一理论的内容,我们在前面已经作了介绍,这里就不多言了。

  要说明一点的是,在宇宙大爆炸理论的框架之下,有两个区域是我们人类目前物理定律、法则触及不到的:一个是宇宙大爆炸的初期,即在爆炸后的0.1秒内,由于产生了无法想象的高温和高速环境,我们根本不知道在如此环境下物质做何种运动。这样一来,我们也根本无法解释宇宙初期的那个奇点。另一个是,当宇宙停止膨胀并开始收缩以后,所有的星系都开始溶解,宇宙物质向最初的奇点收缩,最后形成一个巨大的黑洞,任何物质一旦落入黑洞中就永远别想再逃出来,所以我们永远也不可能知道它的内在情形,一切定律、法则统统失效了。也就是说,目前的宇宙大爆炸理论不能解释宇宙的初始和结束。
 
第五章 地球以外有生命吗 (二)
 

  为了自然地引出我们的问题,大家有必要回忆一下作为大爆炸理论直接证据的〃红移〃现象。因为哈勃发现,在光谱上,正在远离我们的星球呈现红光而不是蓝光,哈勃定律表明,星系离地球而去的速度正比于它们同地球间的距离,也就是说,离的越远,速度也就越快。 
  我们的问题是:如果大爆炸理论是正确的,宇宙过去的空间就要比现在小得多,相对地球而言,过去天体间的距离比现在天体间的距离要小一些,究竟小多少呢?这取决于星球远离的速度。大家知道,星球在宇宙中间运行的速度一般大得惊人,每秒几百公里的速度是很常见的,每秒运动上千公里的星球比比皆是。比如,室女座星云的红移速度就达每秒1000公里,类星体的速度更是大得惊人,几乎与光速相当。

  好啦!假如我们设定所有星系都以每秒100公里的速度远离,这个速度正是光速的1/3000,也就是3000个地球年,这些星系远离我们1光年,换句话说,3000年前这些星系比目前距离我们近了1光年,而在6000年前,这些星系离我们近了2个光年。

  2个光年对距离我们几十万甚至上亿光年的星系是微不足道的,但它对距离我们几十光年,或者100光年左右的星系来说却意义非凡。比如说,天狼星系距离我们只有8.4光年,半人马座A星,即中国称为南门二的星距离地球4.3光年,那么在6000年以前,它的距离几乎近了一倍,那样看起来就大不相同了。目前,我们对星星等级的划分是依据其亮度,而所谓的亮度实际上就是指距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