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刹那芳华 >

第55章

重生之刹那芳华-第55章

小说: 重生之刹那芳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后,郭眉老师在结束前,又强调说:这次诊断学教学改革在本年级开始试点,是在座各位同学的幸运。希望大家一定要珍惜机会。
因为标准化病人,是以高薪向社会招募的,还要求文化程度至少高中以上。应该说素质是很高的了。经过了美国专家在暑假两个多月的训练,第一批标准化病人刚刚结业,领到了上岗证。
同学们再经过一段时间的诊断基本知识、技巧的学习,就可以和这些标准化病人见面了。郭老师希望大家一定要尊重这些为医学教育做贡献的普通人,同时也要珍惜和他们学习的机会。因为学生和他们交流的每一分钟,学校都是花了钱的。
标准化病人在学习训练期间就是时薪15元,和学生交流陪练时是30元时薪,而某些担负特殊体检任务的标准化病人,时薪最高可达50元。
这个工资标准,美国专家还直说低了,但在当下的中国是相当高的高薪了。甚至在十几年后也不算低了。要不是美方提供资金赞助,学校还真难以承担这笔不小的费用。
芳华知道这是实话。
这时候有美方出钱,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标准化病人。估计合作几年后,美方也就会撤资了,到时候还有多少标准化病人能留下呢?十几年后,国内也就只有少数医学院养得起这种标准化病人,但数目也都不多,甚至不得不请无薪的志愿者。
所以,九零级学子的运气还真是不错。
***********************************
年级会议结束了,兴奋的同学们纷纷议论着离开了教室。对新鲜事物的好奇,使得很多人都对今年的诊断学充满了兴趣。
芳华她们也正要起身离去,却见郭眉老师招手叫她过去。她只好让大家先走,自己逆着人流走向领导们那边。
郭老师等她过来,就给各位老师介绍:“这就是林芳华,是我们年级最优秀的学生之一。”
时院长打断她的话说道:“嗯,我知道,我早就见过了。来来来,你们几个也来见见。了不起啊,小小年纪就见义勇为,挺身而出。”
杨主任和朱丹阳老师也都微笑着夸奖着芳华。
习惯上课前和学生相互鞠躬问好的芳华,又给每个老师都鞠躬敬礼打招呼。使得几位师长更是对这个礼貌的学生多了几分好感。
然后,时院长笑呵呵地对芳华说:“看到了吧,这就是我去年和你说的改革措施!怎么样,给提提意见吧?”
芳华能说不好吗?当然不能!不过,这次教改也的确是一次很有魄力的尝试。
临床上的很多病人都不愿意接受医学生的检查。特别是见习医生一上来一大堆,这个问完了那个来查体,的确是很烦人的。在附属医院里,这种拒绝现象目前还只是少数。
但以后随着文明的进步,人们越来越注重自己的隐私权等各项人权。而执业医师法实施后,也是不允许这种不顾病人意愿的行为。所以,未来的医学生应该是越来越多地接受模拟化教学,这是大势所趋。
从这个意义上看,医大的这次改革不但是和国际接轨,更是顺应了时代变化的措施。而这种在国内敢第一个吃螃蟹的精神,必然会大大提高本校的声望。
时院长听了芳华的见解后连连点头,特别是最后一句话简直说到他心里去了。因为他心心念的就是重振华西声威啊。
一直以来,国内医学界公认的老大是协和医大。她的地位相当超然。而其他北医、上医、中山、华西什么的,年年打嘴仗都为了争个第二第三名,争得不亦乐乎。
时院长的心里却一直有个野心,那就是要让华西后来居上,压服协和。他觉得协和一家独大,众学校都没有和她竞争的欲望,可是不利医学界的发展啊。而一旦有人打破这一局面,其他本来同级的学校就都会不服气,于是大家奋起直追,国内的医学教育也就会因此得到更大的发展。
正是这样的野心,或者说理想,才给了时英杰勇气和动力,去大刀阔斧、义无反顾地开展各项改革措施。即使是得罪了不少人,也在所不惜。
自然,他对后备力量的培养更为看重,因为他的理想,是要靠几代华西人的努力才可能实现的。
时英杰欣赏地看着芳华说:“我知道你一直成绩很好,年级第二,对吧?继续努力啊,华西的未来要靠你们了!”
芳华见机会难得,赶紧说:“时院长,那您到时候愿不愿意收我当您的研究生呢?”
时英杰一愣,上下看了眼芳华,说:“你要考脑外?!”周围的老师也都很奇怪地看着芳华,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芳华深吸一口气:“是啊,我毕业时想报考您的研究生!”
时英杰很严肃地说:“脑外科不适合女生。你要是喜欢外科,可以选乳腺外科、普外科这些相对轻松的科室啊,还有妇产科也不错啊!”
芳华说:“可是那些科室对我来说,没有什么挑战性!我就是对神秘的大脑很感兴趣,这里有太多的人类未解之谜了!”
这也是时院长自己钟爱脑外科的原因,他有点遗憾地看着芳华说:“有兴趣当然好!我也很喜欢你这个学生,但是脑外科真的很辛苦,女孩子的体力难以承受的!再说,你不是刚刚受伤,身体也不好,还是换其他专业吧!”
芳华还是很执着地说:“我的伤已经基本好了,而且我一直坚持锻炼,身体素质还是不错的。有位日本的登山运动员在严重冻伤、截肢后还能再次登上8000米的雪山呢!何况我这一点点伤!时院长,等到临床实习的时候,您看我的实际表现吧!”
时英杰不由松了口气:“行啊,只要你在脑外科实习的时候表现得好,我不是不可以考虑收你的!”
有这个保证,芳华就满意了。她知道人们头脑中的传统观念也是很难打破的,自己的“痴心妄想”,还要通过艰苦的努力,才能被别人接受。
大家边说边走出了教学楼,芳华一眼看见嘉辉正在楼前台阶下,斜倚着自行车。
看见芳华下来,嘉辉直起身子,轻声问:“郭老师找你什么事?”
芳华吐了吐舌头:“没什么,就是几个老师想见我!”
嘉辉笑了:“你可真成了大名人了!”
芳华摆摆手:“嗨,别提了!不过,我刚才已经跟时院长说了我要考他研究生的事情!”
嘉辉的表情一下子有点凝重:“那他怎么说!”
芳华耸耸肩:“没有反对,也没有同意!不过没关系,等我实习的时候,他看到我的表现,一定会改变想法的!”
嘉辉看着芳华在背后灯光映衬下,显得有些消瘦的身材,不由有点心疼:“那你这么瘦,干外科可不行啊!还要多吃点才行!对了,这周末到底去不去我家啊?我妈都念叨你好久了!”
芳华有点不好意思了,姚阿姨邀请了几次了,自己都推了,就是感觉身份尴尬。不是不喜欢嘉辉,但是这就上门见家长,是不是早了点啊?
嘉辉看着她期期艾艾的样子,只好说:“你就别想多了,只是让你去家里吃饭,改善下伙食。一位母亲对儿子的大学同学,在受伤后表示一下关心,不算过分吧?”
芳华见嘉辉的话都说到这份儿上了,也觉得自己有点过分。自己的这种行为不就是“狐疑”么!
狐性多疑,每渡冰河,且听且渡。
芳华也想过河,却怕那冰河裂开,每走一步都要小心试探,战战兢兢。她这么谨慎,也许就是因为知道这一回,如果坠河,就是万劫不复的深渊了。
芳华看着嘉辉那明亮的眼睛,心想:喜欢谁不好,你偏偏喜欢我!注定了不会是一片坦途的了!这对优秀的你来说,真不公平!
因为这丝愧疚,芳华补救地说:“是的,是的,那是太应该了,一点都不过分!这个星期天的团日活动不是在春熙路吗?等活动完了,就顺便去你家?这样,行了吧!”
***************************
正文 七十五、希望在人间
七十五、希望在人间
接下来的几天,芳华天天早晚去看一次狗的术后恢复情况。她们小组的狗也真争气。外表体型虽不是最健硕的,但饮食大便等各方面情况都是最早恢复的。
相反几只看着很壮实的狗,因为太狂躁,反而发生了伤口裂开的情况。不知道是学生没缝好,还是这狗自己抓破的。这几个组的学生都返了工,这些狗就又受了二遍苦,术后掉肉掉得厉害。
戴平、张永都挺佩服芳华的手术结果,问她取经。芳华说:“因为做手术的时候尽量缩小创伤范围,手术速度也快,才对狗的健康没产生大的影响。不过,这狗真是难得的会配合的好狗。”
隔天晚上,芳华去病理楼的时候,就看见自己平时坐的实验台上摆着几本小说。她兴奋地拿起来,果然是黑利的小说,都是自己没看过的。
旁边的嘉辉微笑地说;“我来的早,这是梁主任让病理老师转交给你的。等你看完,再给我看看啊!”
芳华拣出两本推给他:“我们交换着看好了!可惜这里没有《最后诊断》,那对我们学医的来说,实在是应该看看的啊。不过没关系,我家里有,下次带给你看!”
嘉辉垂下眼睛。边看显微镜边说:“《最后诊断》都听你说了好多次了,我刚刚找来看过了。确实不错,很受教育!”
芳华“哦”了一声,又说:“喂,今天提前一小时回去哦,可以在睡前看会儿小说!”
嘉辉面不改色地说:“行啊!不过每天只准你看一个小时小说。到了熄灯就要睡觉,不许点蜡烛熬夜!又伤眼睛又伤身子!”
芳华嘟囔着:“知道了!怎么跟我妈一样罗嗦!”
嘉辉继续:“我会问王菊的!要是你违规了,我就没收这几本书!”
芳华无语:这还有没有天理了!人家主任借给我的书,你凭什么没收啊?
可是她想想,还是把这句话咽回肚子里了!
自从自己受伤后,嘉辉就对自己的健康情况特别注意。这个多吃,那个少吃;不要着凉,不要淋雨;不许熬夜,经常在自己身边碎碎念,还每天早上陪自己跑步。
平时寡言少语的梁嘉辉同学,在自己面前竟似变了个人。他这样当然是因为关心自己,自己也不是那不知好歹的人,所以也只能忍气吞声、默默承受着他的罗嗦唠叨。
一辈子有这么个人守护在身边,也未尝不是一种幸福!
啊?一辈子?守护?芳华心中一愣:想哪去了?一辈子那么漫长,又有多少感情能抵挡得住时间和空间的消磨啊?你还敢奢望一辈子,是不是越活越活回去了?
芳华摇摇头,专心看片子了。
和男人相比,还是事业更让人放心,付出多少都看得到回报的。
*************************
星期天团日活动,三班全体出动到成都市最繁华的商业街春熙路——摆摊。
当然不是卖东西,而是响应团中央的号召,为希望工程筹款募捐。这项工程发起已经三年多了。还是在今年初国家领导人相继为其题词,各媒体争相报道后,才逐渐为人所知。
学校团委也是今年才开始发动各年级团委和班委,将宣传和支持希望工程作为年度工作的重点。学校内部的教职工和学生们都为希望工程捐了款,芳华也将今年的奖学金全部捐献了。
但是,更重要的是让社会上更多的人也知道这项“救助贫困、兴学利民”的慈善事业。所以,团支书白芸就和组织委员项彬策划了这次团日活动,大家走上街头,在用刚刚学到的医学知识为市民服务的同时,宣传希望工程、顺便也进行募捐。
从春熙路街道办事处那儿借来了桌子、椅子,同学们就在步行街上摆开了长长的一溜服务台。台子后面的两棵树上还挂上了一条横幅“华西医科大学义务健康服务”,倒是挺唬人的。但同学们毕竟没毕业呢,能做的不多,只是给市民测个脉搏、量个血压、做个健康咨询什么的。
白芸她们几个团委的人倒是会动脑筋。因为刚学了血型化验,就从教研室要来了检测试剂,这样可以免费给人化验血型,相信这个项目会带来一部分人气。
当然做这些事情都为的是吸引市民游客过来,听大家的宣传。在前面的每张服务桌上,都放着希望工程的宣传资料,每个同学在给市民服务的时候,也会顺嘴宣传几句。
芳华倒是觉得。希望工程的宣传照中——那个小姑娘抬头直视前方的眼神,才是最好的宣传。那双大眼睛里流露出的对知识和光明的渴望,真是震撼人心啊!
芳华看看王菊,开玩笑说:“其实这个女孩的眼睛真的和你的很像啊!连头发都是一样的妹妹头!我看你也可以去当形象大使了!”
王菊却摇头说:“我家里的情况可比她们强多了!”
医学院来自农村的同学虽然不富裕,但的确不像宣传资料中那些偏远和贫困山区那么困难。真的贫困的话,也不可能上学制最长的医学院了。
很多农村孩子更多地选择了考中专、技校,因为可以早点毕业早点挣钱。所以这个年代,中专技校的入学考试竞争是很激烈的,那些考上的学生也都是初中生中的尖子生。他们如果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