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现代奇人续 >

第336章

现代奇人续-第336章

小说: 现代奇人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代以前没有专门的文种名称,统称为书,通常用文书载体的名称来区别它们的重要程度。春秋战国时期文书开始有了按使用目的加上的笼统称谓:刑法典称刑书;结盟文书称为盟书或载书;君王发布命令的文书称为命书;上级官员告诫属下的文书称为语书,等等。秦代开始制定按不同文件责任者的身份等级和行文目的使用文书的专名,使文书区分为许多不同的种类,称为文种。
    秦、汉以后形成的许多文种,可以概括为三大类:一是皇帝使用的各文种,称为诏令文书;二是臣僚上书皇帝使用的各文种,称为奏疏;三是各官府相互行文使用的各文种,称为官府往来文书。从唐代开始,国家对文种的名称有了明确的规定,以后宋、元、明、清各代也都有新的规定。清代规定的诏令文书文种名称有诏、诰、敕,是沿用明代文种;经常使用处理政务、告诫臣僚的文书称为谕旨,是新增的文种;制书在明代是文种名称,清代则只作为发布诏令的一种文体。
    清代奏疏沿袭明制,使用奏本和题本,康熙年间又新增一种称为奏折,而奏本则在乾隆年间停止使用。明代官府往来文书下行文有札付、帖、照会、故牒等文种,上行文有咨呈、呈状、申状、牒呈、牒上等文种,平行文有咨、关、牒等文种。清代基本上沿袭明制,并且把明代下行文经常使用的牌文定为法定文种,中叶以后又增添程式比较简便的札文作为下行文种之一,把明代上行文使用的呈状简称为呈,把申状分为评文和验文二种。
    华夏封建社会形成的文书程式,在称谓、用语等各方面都贯穿着等级制精神。据史书记载,秦、汉时期对文书程式已有规定。现存较完全的官方规定,有南宋宁宗嘉泰三年(1203)颁行的《庆元条法事类》所载的宋代文书程式和《明会典》所载的明代文书程式,但它们都是为一般官员规定,而不列诏令文书程式。明、清两代的文书程式基本相同,文字结构大体分为7个部分:①文件责任者的官衔、姓名;②事由;③正文;④结束语;⑤受文者官府名称;⑥行文年月日;⑦文种名称和文件责任者签押。明、清文书程式中上级官员对下级行文,为了表示权威,还实行标朱制度,即用红笔填写行文日期,在文中的关键字样上用红笔圈点勾勒,用以揭示下级注意。
    扎西多吉的孙子听完周文兵的话,点了点头发现这本文书上面有一个乌红色的东西,不解的问道:“周叔叔,那这上面这个又是什么东西啊!”对于扎西多吉的孙子来说,只要是自己想知道的东西都会去问,只要是自己不明白的东西,也会去问,幸好遇到的是周文兵这些人,才会将自己知道的全部事情都告诉给扎西多吉的孙子听。
    周文兵望了望文书上面这个标志,笑着说道:“印章是古代文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件责任者在文书的某个部位钤盖印章,作为文件生效的标志。印章原称为?或作玺。文书钤盖印章,见于记载最早的是公元前6世纪春秋时期中叶,当时称为玺书。秦代规定玺作为皇帝印章的专称,用玉刻制。汉承秦制,皇帝、诸侯王、皇太后的印章称为玺,其余官员的印章称为印,或称为章。印章的字体秦代开始用小篆,以后历代官印都用小篆。文书盖印是文件生效的标志,所以一般诏令文书、奏疏和官府往来文书都盖有文件责任者的印章。
    中国现存的古代文书以清代的为最多,有上千万件。明代的文书也有相当数量。此外,多年陆续出土的甲骨文、青铜器铭文、石刻文字以及战国、秦、汉的竹、木简,敦煌、吐鲁番等地发现的古代文书,都是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第一手资料。”
    等周文兵和老者三人走出来的时候,扎西多吉和小张赶紧走过来,对着周文兵问道:“到底是什么东西?”周文兵想也不想,直接就说道:“这是一本古代的文书,”问完才发现身边的老者有些疲惫,正准备劝说老者去休息一下,就听见老者说道:“这是很重要的国家重点文物,我希望你们可以快一点交到国家的手里面去。”
    扎西多吉点点头笑道:“我们就是要鉴定出来之后才去交给国家,只是我一直都不明白,你本来是文物鉴定所的,为什么你的文物鉴定所会倒闭,如果按照道理来说,整个杭州就你一个文物鉴定所,不管怎么样都不会倒闭的吧!就算你现在没有多少精力来打理文物鉴定所,也可以交给别人吧!免得有人要鉴定文物都找不到地方。”
    老者听完扎西多吉的话,苦笑着说道:“你不知道啊!我这个文物鉴定所本来就私人的,如果没有资金的流动,很快就会支持不下的,文物就好象那些不可再生资源一样,哪里会有那么多要人来鉴定,如果是以前还要好一点,近几年来生意是越来越差,就好象你们今天来,是我这三年来第一次开张啊!”
    扎西多吉听完也忍不住慢慢的皱起眉头来,因为老者说的这些他都明白,做为一个做生意的来说。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看一看怎么样赚钱。
    第四章 第四百五十八章 人心不古
     更新时间:2008…10…22 15:00:38 本章字数:5715
    华夏几千年的历史造就了一批又一批顶尖优秀的人才,但是同样也带来了一批批万恶不赦的坏蛋,这个世界本来就是如此,有好人自然不会缺少坏人,就好象不可能只有光明,而没有黑暗是一样的,既然神造就了好人,自然也会为坏人搭建一个舞台,这个世界是公平的,只要你拥有强横的实力,那么这个舞台就是由你来主宰。
    扎西多吉给了老者三百元的鉴定费用便带着周文兵几人离开了这里,走出来以后,扎西多吉才叹道:“这个世界真的是很现实啊!本来是一个自己喜欢的工作和行业,却因为生活的逼迫,现在连这个职业都不能够继续维持下去,只能够说是可悲啊!现在的社会早就不再像原来的那样单纯,可以说是人心不古啊!”
    小张听完扎西多吉的话,感叹道:“扎西多吉老爷子,你说得一点也没有错啊!现在的社会实在是太现实了,以前别人都说是狗眼才会眼人低,现在我看倒是这些人眼看人更低,很多事情你都没有看到,杭州虽然制安上面不错,但是毕竟也有他黑暗的一面,等你看到真正黑暗的一面,再和杭州的外面比较一下你就会知道,每个地方其实都是一样的。”
    扎西多吉点点头,直接坐着小张的车便来到杭州文化博物馆,博物馆今天是休息,所以只有一个值班的人,望着那五个巨大的‘杭州博物馆’,扎西多吉的孙子站在下面,如同一个巨大的海绵一样,疯狂的吸收着周围的信息,对着扎西多吉问道:“爷爷,这里的气息我很喜欢,是那样的宁静和神秘,但是博物馆到底有什么用?”
    扎西多吉听完笑了笑,无奈的叹道:“你爷爷几十年来的经验,恐怕很快就被你吸收干净了吧!关于博物馆的事情,爷爷等一下再给你详细的说一说,因为如果你以后要从事考古这一个行业,对于博物馆的了解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你要考察的很多文物之类的东西,都在博物馆里面,所以你现在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
    扎西多吉的孙子听完点了点头,用他要幼稚的脸庞笑道:“太爷爷告诉过我,人就是要活到老,学到老,要不然很快就会淘汰下来的,所以我不管什么时候都会学习的,将身边的一切全部都学完,就算不能够学完,也要去学,不能够让自己有机会后悔,”扎西多吉的孙子的确是一个坚毅的人,要不然以后考古名人之上,他就不会占在榜首了。
    扎西多吉听完笑了笑说道:“关于考古上面的东西,你还是问一问你周叔叔吧!”周文兵听完笑了笑,因为他听到扎西多吉的孙子说的那些话,真心的觉得扎西多吉的孙子已经开始懂事,现在教导他还来得及,如果一个天才从自己的手里面诞生,这可是一件非常荣幸的事情!周文兵自然也不会吝啬的少说一些东西。
    周文兵想了想才缓缓说道:“从某种角度上说,了解一个地方的过去和现在是从博物馆开始的。一座博物馆就是一部物化的发展史,人们通过文物与历史对话,穿过时空的阻隔,俯瞰历史的风风雨雨。从小里说,这是源远流长的地方历史的重要见证;从大里说,这是维系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纽带。博物馆不单纯是一个市民文化补习的地方,更重要的,它应该成为市民休闲的主要场所之一,获得多少知识是次要的,享受一下难得的静溢、幽雅气氛,并在这个气氛中放松在工作、学习中绷紧的心弦成为来博物馆的主要目的。博物馆的文物是靠陈列、展出、宣传、服务等,达到历史与现在人的对话,它已成为城市文化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对人类文化遗存、自然遗存管理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扎西多吉的孙子听完周文兵的话,歪着脑袋想了想才问道:“周叔叔,我想博物馆也不是从有了人类就有的吧!到底它是怎么出现的,又是什么人想到,将过去的东西,全部都收集到这里来”?扎西多吉的孙子的确是问题很多,但是也不像一般人那样,随便找问题来问,而他问的都是一些经典的,而且是自己想要知道的问题。
    周文兵点点头,指着杭州博物馆那几个字笑道:“博物馆现象最初萌发于人们的收藏意识。在4000多年前,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的统治者就注意寻找保藏珍品奇物。
    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大帝在建立地跨欧亚非大帝国的军事行动中,把搜集和掠夺来的许多珍贵的艺术品和稀有古物交给他的教师亚里士多德整理研究,亚里士多德曾利用这些文化遗产进行教学,传播知识。亚历山大去世后,他的部下托勒密—索托建立了新的王朝,继续南征北战,收集来更多的艺术品。公元前三世纪托勒密—索托在埃及的亚历山大城创建了一座专门收藏文化珍品的缪斯神庙。这座“缪斯神庙”,被公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博物馆一词,也就由希腊文的“缪斯”演变而来。
    与我们今天见到的博物馆不同,缪斯神庙其实是一个专门的研究机构,里面设大厅研究室,陈列天文、医学和文化艺术藏品,学者们聚集在这里,从事研究工作。传说在洗澡时发现了浮力定律的著名物理学家阿基米德以及著名数学家欧几里德都是在这里从事研究工作的。
    缪斯神庙这座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在公元5世纪时被毁于战乱。
    现代意义的博物馆在17世纪后期出现。在18世纪,英国有一位内科医生汉斯—斯隆,是个兴趣广泛的收藏家。为了让自己的收藏品能够永远“维持其整体性、不可分散,”他决定把自己将近八万件的藏品捐献给英国王室。王室由此决定成立一座国家博物馆。1753年,大英博物馆建立,它成为全世界第一个对公众开放的大型博物馆。
    1946年,国际博物馆协会在法国巴黎成立。1974年协会对博物馆进行了明确的定义,公益性成为它的首要职责。从1977年开始,国际博物馆协会把每年的5月18日确定为“国际博物馆日”,并且每年都会确定一个主题。今年是第22个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是“博物馆——沟通文化的桥梁”。
    无论以前人们曾有过多么的辉煌的文明,都无一例外地将被历史的烟尘所湮没,人类在不断地创造着文明,文明却无法永生——这是永恒的法则。但是,我们仍然可以通过某个途径去寻找这些文明的踪迹,这个途径就是博物馆。
    还有一种说法:“博物”作为一个词,最早在《山海经》就出现了,它的意思是能辨识多种事物;《尚书》称博识多闻的人为“博物君子”;《汉书—楚元王传赞》中也有“博物洽闻,通达古今”之意。到了19世纪的后半叶,我国模仿日本,把“博物”一词开始作为一门学科的名称,“博物”的内容包括动物、植物、矿物、生理等知识。
    “博物”与“馆”连成一个词作为一种文化教育机构的称呼在我国出现得比较晚,仅有一百来年的时间。日语中的“博物”一词来源于英文、法文、德文中通用的museum一词,而这一来源于拉丁文的词又是出于希腊文meusion一词,它的意思是一个专门为供奉希腊神话中掌司诗歌、舞蹈、音乐、美术、科学等活动的九个女神meusin的场所。
    在古代希腊,另外有一种与现代博物馆性质比较接近的专为保藏宝物的机构,它是一种专门保存版画、珠宝、王室的旗帜和权杖以及其它珍贵饰物的收藏机构。这种宝物库在欧洲其它的国家也有发现。一直到了文艺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