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北宋末年当神棍 >

第193章

北宋末年当神棍-第193章

小说: 北宋末年当神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己方,也就法纯和尚带领的僧兵伤亡了两百多之外,几乎就再没损失,可谓一场完胜!
    这一次大胜的结果,就是文飞的名声再一次传扬开来。许多羌人部落本来就是靠文飞解救,才能安然渡过鼠疫,现在又知道文飞是如此神威。羌人崇拜强者,因此越来越多的羌部开始信奉道教。
    这些羌部虽然都是在大宋境内,算得上大宋子民。究竟都是些游牧民族,迁徙往来,一向不怎么受朝廷管辖。但是在文飞面前,却就十分老实听话了。文飞让各羌部出兵,组织成一只番军,各部都老实听话的很,把部落之中最为精锐的青壮战士都派了出来,云集在文飞麾下,转眼间就凑齐了三千番军骑兵。
    就在文飞在渭州玩他的大型战略游戏的时候,东京城之中,却出了一些岔子。
    没过几日,就有京城之中传来的六百里加急。说是禁中失火,有人说是不祥之兆,怕是这时候大军出动,会大败,要求童贯赶紧班师撤退云云……
    文飞看到这里,差点破口大骂起来。连他这个不怎么懂军事之人都知道,开弓没有回头箭。大军已经出发,也不知道战况如何,便要求回师,只是因为皇宫之中大火。这简直和开玩笑差不多!
    奶奶的,到底是哪个妖人在官军面前妖言蛊惑,等本教主回去之后,一定不能饶过此人。
    好在赵佶还是信任文飞的比较多一些,来信询问文飞该如何处置?宫中大火到底是不是不祥之兆,这次大军出发,是胜是败?
    文飞就知道这宫中大火只是一个引子,真正的还是赵佶这人耳根子软,疑心病又犯了。怕是被人蛊惑着,觉得出兵会打败仗之类的。
    此刻,文飞要做的,自然是要坚定赵佶的信心。先把自己的战功给夸大其词的报了上去,然后又是一通胡扯,说是宫中大火和西北大战没有半点关联之处。
    正说到这里,那报信的信使,忽然期期艾艾的起来。老半天,才吞吞吐吐的代赵佶,向文飞问计。说是赵佶招惹了妖怪,该如何处理才好?
    文飞心中顿时生疑,哪个妖怪吃了雄心豹子胆了,居然敢去招惹赵佶。要知道天子掌天下之气运,号称百灵庇护,又哪里有不知死活的妖怪敢招惹?顿时沉声问道:“你是何人?”



第十五章 苗雷出场
    “末将亲军侍卫马军司龙神卫四厢阁门祗侯苗雷!”那信使道。
    文飞脸色一沉:“还不将实话讲来,到底官家发生了什么事情了?”
    苗雷脸色尴尬,既觉得不应该把赵佶的糗事说出来,但是不说出来,除了文飞这个尚父天师之外,恐怕别人也解决不了。
    因此吞吞吐吐了半天,方才把实情给讲了出来,毕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
    东京城大概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夜之城,这时候再没有汉唐时候的宵禁,很多娱乐场所往往经营到整夜。
    这日半夜,都已经四更的天了。五六个人嘻嘻哈哈,勾肩搭背的往宫城方向走去。
    吹嘘着自己喝了多少酒,或者吹嘘着自己刚才在青楼之中是多么的勇猛,好似花中猛将,在脂粉堆中,杀了一个七进七出。
    几个人豪无正形,一点也不像是大宋的君臣高官。只有到了皇宫附近,才注意了起来,不再大声喧哗。
    几个人开始分道扬镳,最后只剩下两个转到皇宫转角的一处小门,已经有人悄悄的在此处给他们留了便门。
    几人无声无息的钻入门缝之中,那门就无声无息的给锁了起来。借着灯光月光可以看到,其中一个不是别人,正是大宋的天子,皇帝赵佶。
    似乎这么干不是一次两次了,守门的将领和赵佶相当有默契的一言不发,递过一个灯笼。带着赵佶就往后宫而去。
    这里是皇宫后苑,到处花木扶疏,几人沿着小路默不作声的前行。忽然之间。一块石头掉落了下来,砸的赵佶哎呀一声痛呼,额头上一热,已经流出鲜血来。
    却听隐隐的有着一声女子轻笑,便见到一个白衣的宫装女子,从树梢间窜出,在残月疏星之下。飘飘如同仙子……
    几个人都吓傻了,从来没有人想到会有人敢在皇宫之中袭击皇帝,那打着灯笼的将领。脸上露出一丝怒气。将灯笼一扔,掏出靴筒的一只匕首来,聚气一扔,那匕首化作一道冷电寒光。“嗖”的一声射中了女子的左肩。
    “内家罡气。好厉害的高手,居然敢伤我!怎么走着瞧!”那女子冷喝一声,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下。
    那将领闻言只是一声冷哼,大喝一声,顿时四周涌出来几十个侍卫来:“宫中有刺客,如今各处宫门都已经上锁,不能让她给逃了,给我追。把她找出来!”
    那些侍卫顿时应命而去。不一会儿,就见宫中各处骚动。星星点点的火把灯笼在整个皇宫各处之中亮了起来。
    那将领这才关心的问赵佶:“官家,你没事吧!”
    却见梁思成正用手中的手帕捂住赵佶的伤口,那伤口原本也不怎么深,过了一刻,也早就止住了血。
    但是赵佶还是呆呆的瞅着夜空,半天方才喃喃的道:“天下还有这等奇女子,凌波微步,罗袜生尘。怎比得上那白衣凌空,飘然若仙……”
    那将领一听之下,就皱起眉头来。看来这位风流皇帝的花痴病又犯了,心中打定主意,找到那女人,无论如何一定先杀了再说。万万不能让那等来历不明的危险女子混到官家的身边!
    正想着,就听到远处传来喧哗声音,似乎找到了那女子的踪迹。
    接着就听到远处乱成了一团,护卫大叫:“抓刺客!”接着嗖嗖的放箭之声响成一片。
    赵佶大声下令:“我要抓活的,把那女子抓来,我要亲自审问……”
    那将领应了一声,唤来手下吩咐了几句,暗中命令:“将那女子给杀了,不留活口。”自己却不敢离开赵佶身边,生怕那女子去而复返,回来之后凶性大发,伤到了赵佶。
    “结果,结果,那女子却也狠毒,居然在宫中放了一把火,趁乱消失的不见踪影了!”苗雷说道:“可是从此之后,官家可就犯了相思病了。日日画那女子的相貌,茶不思,饭不想的……那女子定然是妖怪,用邪法蛊惑了官家。”
    文飞听罢,整个人是又想笑又是生气。关于赵佶半夜溜出皇宫,到处瞎混的事情,文飞自然早都知道了。
    宫中有梁师成这个盟友,和杨戬那个死太监在,发生的什么事情,都逃不过文飞的耳目。何况你真以为,赵佶夜出皇宫就很隐秘了?在宫中已经是一个公开的秘密了,只是无人敢在明面上提起罢了。
    作为后世来人,又是一个宅男**丝,对这种事情倒不是很反感。他也觉得历代北宋的皇帝,关在皇宫那么小的地方,早晚得压抑的变态。就比如后世的明代那些皇帝一样,被那些大臣们压制的甚至想出皇宫大门一步都是奢望。
    所以,文飞觉着赵佶没事溜出去散散心也好。他自然知道,赵佶出去,看似身边没有几个人,其实暗地里四周布满了侍卫,安全上应该也没有问题。但是如今出了这种事情,文飞就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了!
    赵佶那货都已经三十多岁了,儿女都已经有了一大把了,居然学着那些小男生泛起了相思病……
    其实这个也能理解,毕竟能选入宫的,都是些循规蹈矩的女子。如今见到那仙子一般的白衣女子,从树梢飞去,简直是男人的迷梦啊!
    像是文飞以前看武侠小说之时,也没有少梦想过娶一个高来高去,武艺高强的侠女……
    东京城的事情离着太远,这种事情,文飞也使不上什么力气。只是想起苗雷刚才所说的话,眉头又皱起来了:“你不说官家派你来询问我么?怎么又派人直接传旨给童贯,要他退兵了?”
    苗雷沉默不言,他总不能说官家耳根子太弱,心思一日三变吧?为尊者讳。
    文飞在屋子之中,踱步转了几圈,忽然眼前一亮。自己不是一直想跑到战场上凑热闹么?这次正是机会,而且自己手下还有三千番兵,估计对这场战争大有助益才是!
    想到这里,文飞精神一振。却在这时候,童贯的信使也到了,却是同样来问计的。
    童贯这厮接到赵佶发来的退兵旨意之后,看了一遍,直接就把旨意藏进了靴筒之中,若无其事的对其他接旨的将领们说,官家催促我们打胜仗……
    那是逼不得已,北宋时候,对于矫旨之事是相当忌讳。若是一个武将敢这么干,十个脑袋也被砍下来当球踢了。童贯虽然是赵佶的亲信,自信赵佶不会这样对他。但是有文飞这个尚父在,自然是要拉着文飞一起分担压力了。
    文飞一看信使送来的信件内容,顿时大喜。想不到童贯这个死太监,居然还这么有担当。
    苗雷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却忽然道:“尚父,东京城之中发生的事情不是很紧急。可是军情如火,万一大军真的撤退,可就浪费了这么好的机会了。
    王帅父子在熙河声名远播,蛮夷镇服。战前,他可是派出大量人手,拉拢各个羌部。就算那些羌部大多数不肯直接帮助我们,只要首鼠两端,就对我大宋十分有利!如果大军错失了良机的话,那么日后可就再难取得那些羌部信任了,会一条心的跟随溪赊巴撒,那我们再想打败吐蕃可就难了!”
    文飞“咦”的一声,想不到这个信使苗雷居然这么有见识,看起来不像是一个普通的禁军啊!
    “末将是西军出身!”苗雷道:“旧年才被高太尉看中,调入禁军的。”
    文飞这才恍然大悟,看这苗雷如此干练,又有见识,恐怕也是西军将门出身,只是不知道西军哪个将领姓苗的。他对西军也说不上太熟悉。
    “怎么样,想不想上阵杀敌?”文飞微笑道:“我给你一个机会,你那信使就不要干了,我会向官家解释的。我手下有三千羌部骑兵,只是没有合格的将领率领!”
    心中却道这厮出身侍卫亲军马军司,别说不懂骑兵吧?
    那苗雷顿时大喜过望,三千羌部骑兵啊。这可是高级将领才有机会统帅的,像他这种低级军官,能带一个都也顶多也就是一个厢的副指挥就不错了。
    “末将,定当伤敌立功!”苗雷欢喜道。
    文飞要去前线,知渭州张庄拼命劝阻,便是那些紫袍道士们也都一般。只是文飞打定了主意,那可是九头牛都拉不会来的。
    没奈何,只好给文飞准备粮草,有分派了四个紫袍道士,有守静凝带领,保护教主的安全。
    文飞大言不惭的道:“你看看人家法纯和尚的真乘寺,都能练出五百僧兵来。再看看大唐时候的十三根僧救唐王,你们这些人好歹也争气些,练出一千道兵来!”
    张庄看实在劝不住文飞,就有意拖延,准备粮草辎重,拖拖拉拉的就五六天都没有准备好。
    文飞一个不耐烦,一声令下,就从各个羌部征集了大批的羊群,要赶着羊群当成辎重。张庄顿时傻眼,没办法了,才安排好辎重物质,让文飞洋洋得意的带着,一路往青唐开去。



第十六章 军备武装
    昨天晚上半点的那一更,更的有点晚了。今天再补一更,八点钟……再晚了我买豆腐撞墙去……
    想起上次的教训,文飞这货差点在追击西夏骑兵的时候被箭射死,文飞可就不敢大意的只穿那么一身道袍了,回到现代就要打造一身铠甲。
    这种东西,他那马车厂就能干,别忘记了那马车厂的前身就是个铁制品厂。打造一副盔甲当真不是什么难事。
    直接冲压出板材,给文飞做了一副造型极其拉风,重量也不是很重的板甲来,穿在身上,倒也威风凛凛。
    文飞再一看,自己装备不错。可是那些羌部骑兵的装备可就不怎么样了。
    这些人说好听一点是骑兵,其实本来就是牧民。虽然说游牧民族号称成年男子都是合格战士,但是渭州左近已经上百年都是大宋领土。这些游牧部族,也没有机会去杀人放火。自然的技艺就生疏了许多,已经是半开化了。
    比不得文飞当日在兰州收服的那些羌部勇悍。
    而且装备更加寒酸,几乎都没有甲胄,偶尔有几件破旧的皮甲,也不知道是哪一辈的祖宗给留下来的。
    铠甲之物,一向被历代王朝禁止民间收藏。在元代之前,各个王朝都不禁止民间拥有兵器,但是弓弩和甲胄这些东西,却是要绝对禁止的。
    这些大宋境内的羌部,没有甲胄那才算是正常。
    文飞干脆的不辞辛苦,跑回现代去。直接弄回一披甲胄来。反正都是半身的板甲,直接一次冲压成型,相当简单。
    不过短短三五日。就赶制出了五百多套,给最精锐的战士换上了。这还是文飞自己的厂子加工能力有限,若非如此,找家大型加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