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北宋末年当神棍 >

第153章

北宋末年当神棍-第153章

小说: 北宋末年当神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见赵佶笑吟吟的迎了出来。却和常日打扮不同,居然穿着一身铠甲。笑道:“尚父,我这身打扮如何?”
    文飞哭笑不得,难道赵佶把自己叫过来,就是为了看他的这盔甲么?
    赵佶往前走动两步,铁甲铿锵作响。北宋时候,流行札甲,所谓的札甲便是和鱼鳞甲类似,一片片的甲片给编制出来的。多者有两三千枚甲叶组成,步人甲就有二十九公斤重。这种铠甲真的要给赵佶穿上了,估计他还没有走上两步路,就会累趴下。
    赵佶这身甲胄,却是金甲,上面镀了一层金,花纹相当漂亮。甚至有些地方镶嵌了珍珠宝石,看起来华丽异常。也就是一个艺术品罢了。
    “天气日渐转暖,到时候就让童贯王厚他们出兵,先踏平吐蕃,再灭西夏。上次那些西夏番僧,着实可恶,居然敢行刺尚父,朕这次一定要把他们给铲平了!”赵佶神采飞扬。他还记得文飞所说的人皇的传说。
    只有人皇才能退居火云洞之中,享受无量无际的清福。在不受轮回转世的辛苦,甚至诸天神仙见了,都要执礼甚恭。而且还可以庇护自己手下的臣子,爱妃,一起享受如此福德。甚至静极思动了,还能再次转世帝王,如此之事,听的赵佶心花怒放。觉得就好像天造地设,为他自己打造的一般。
    文飞点点头,道:“不错,正是此理!”心中想道,说不得打仗的时候,本仙师也要去凑凑热闹。免得童贯那个死太监打了败仗……
    赵佶兴奋的来回踱着步子,直到一直侍立在一边的梁师成咳嗽了一声,赵佶才回过神来,一拍脑门,道:“差点忘记了正经事。尚父,有事情要麻烦你了!”
    “什么事情值得官家如此劳心?”文飞奇怪啊。说好听点,这位赵佶就是个风流天子。说难听的,这货完全就是没心没肺。基本上很少打理政事,都是那位死太监梁师成在处理。他自己倒好,整天都在风花雪月,要这各种玩乐。
    如今看这架势,赵佶居然是为了政事把他叫过来的,这就相当少见了。让文飞几乎都以为太阳打西边出来。
    说到这事情,赵佶的脸色有些沉重,再不复那般神采飞扬。他干笑道:“河东解池出了问题!”
    河东解池?文飞知道,我国最著名的池盐产地。处在河东,也就是今日之山西运城,出产的就是解盐。
    当时在天都堡的时候,那时候文飞还和张叔夜那厮两个人一本正经的讨论过如何灭了西夏,想着靠禁盐来打垮西夏的财政。当时就提到过解盐,西北各地,自古以来所吃的食盐,几乎都出自解池。
    只是那解池出产的食盐,要经过晾晒等工艺从那天然盐湖之中给分离出来,再加上古代的工艺和条件有限。在这过程之中,往往会掺杂太多的杂质,所以味道发苦,远远比不过西夏的青白盐。
    不过再怎么说,那也是北方最重要的食盐产地了。在古代,最大宗的商品贸易,就是食盐了。朝廷最大宗的收入,也来自食盐专卖。“惟淮海解池;最资国用”,淮海和解池,算是北宋最大宗的食盐产地。(未完待续……)



第二章 感召通神
    看来那解池肯定是出问题了。要不是威胁到钱袋子,想来这位宋徽宗也不会这么上心。
    “河东大旱啊,”赵佶唉声叹气:“一点食盐也都不出产了,解盐每年要给朝廷提供上千万贯的银钱,这下子……唉!”
    上千万贯?文飞吓了一跳,想不到那么一个小小的盐池居然这么赚钱?这还只是收上来的。以文飞呆在北宋这么久的了解来说,北宋时候的官员和后世的那些官僚几乎没什么区别,都是那种苍蝇飞过,还要剔下点肉的人物  。
    放着盐池这么大的肥肉,不知道有多少人瓜分,便如上次抄那些粮商的家,足足抄了三百万贯的钱财,最后分给赵佶的连一百万都没有,余下都被文飞蔡京梁师成几个给瓜分了。
    这解池一年给赵佶递交上千万贯钱,那么可以说,这地方一年的产出不会少于三五倍去。
    一直知道古代贩卖食盐最赚钱,却从来没有想到过会这般赚钱。一时间,文飞都差点眼红了。
    划分了盐的产销区,即某地所产之盐只能在本产销区内行销,越境者被视为非法(官府特许者除外)。在不同的产销区实行不同的法令,在同一产销区内有时又因盐法的不同而细分为不同的区域。尤其是解盐产量占的比重最大,一度达到了全国20%以上。
    也难怪很少管正事的宋徽宗会专门来找文飞解决,饶是如此这个不着调的皇帝。还是跑调了。要不是梁师成提醒,说不得他已经忘记到了九霄云外去了。
    河东干旱,和我有什么关系?文飞有些不以为然。接着心里就是一跳。该不是让本尚父去祈雨吧?想到这里,他的脸色就有些绿了。
    一千年以后,虽然技术发达,但是对于气象的预报都不敢说百分之百的准确,干涉天气这种事情,顶多也就是人工降雨,就这个也是要天上有雨云才成。到古代降雨。开什么玩笑,文飞哪里有这个本事?或许……陈泥丸林灵素他们有这个本事。
    修炼雷法的道法高人,能以自身气机。勾动天地气机。不过这种事情,也和人工降雨差不多,也得有气象条件才成。要不然万里无云的,怕是道法再高。也聚拢不来乌云。降不得雨水。
    赵佶奇怪的道:“难道尚父不知道解池的来历么?”
    文飞更是奇怪了,难道赵佶认为我应该知道解池的来历么?难道我要给他解释什么叫做地壳运动,水分蒸发?
    梁师成打了个哈哈,插话进来,道:“尚父可还记得上古时代,黄帝和蚩尤大战的事情?古书记载:黄帝杀蚩尤于中冀,蚩尤肢解,身首异处。而且血化为卤,既解州盐池也。因蚩尤尸解之故。当地就改名叫解,卤池称解池。”
    文飞哦了一声,这等传说,相当无稽。文飞虽然是信道,但是这种传说,肯定是不相信的。不动声色,看看梁师成还要说些什么?
    梁师成唉声叹气道:“哪里料到如今这蚩尤作祟,河东自前年到如今,滴雨未下,如今盐池都快干涸了!”
    赵佶也道:“解盐使司已经请了好些个和尚做法,做法祈雨。尚父也知道,那些个和尚无用的很,做了这么久的法事,一点雨也没有求来。”
    梁师成笑道:“尚父你法力通神,这事情只能靠你了!”
    听这一对君臣一唱一和的,文飞顿时嘴里发苦,谁让他是尚父,国师,教主呢?这种事情,还真不好推辞。
    于是文飞只好先答应下来,回到家中先找林灵素几个商量商量再说。就是昨天,那胡姥姥大闹尚父府,文飞都按照林灵素所说的,没有敢声张。要不然他好歹一个尚父,三番两次被那妖怪,打上门来,脸色也需不好看!好在当时整个国师府都被带入了灵界之中,就算是近在咫尺的路人,也不会发现尚父府的异样。
    回到府邸之中,文飞还还没有见到林灵素王文卿三个人。就见到白玉蟾正在愁眉苦脸的端茶倒水,见到文飞回来,顿时大喜,把那茶水一丢,迎了上去,一边向文飞挤眉弄眼,一边道:“师叔,你刚才去皇宫之中却是何事?”
    文飞现在没心情问白玉蟾耍什么怪,沉沉的点点头,却没有说话,只是问道:“你师父他们三个呢?”
    白玉蟾咂舌道:“刚刚来的那个王师叔当真好厉害!只是随意召唤一个神将出来,就比李将军厉害多了!而且这么厉害的神将,王师叔手下足足有六个!”
    文飞听了心中一动,要知道李将军可是在文飞手下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护法神将。这些日子以来,神霄派大兴,也就把这厮给塑像开光,放到道观之中吃香火去了。这些日子应该又厉害许多,却就没有想到根本不是王文卿手下神将对手。
    “他们三个人呢?”文飞再次问道。
    “在雷府殿之中!”白玉蟾很殷勤的道:“师叔,我带你去!”
    所谓的雷府殿,却就是在尚父府上开辟出的一间专门供奉三十六部雷将的大殿。文飞早已经请了赵佶,以朝廷名义册封了三十六员神将。如今在有道行的人眼中,都能看到这些用秘法开光,又有朝廷气运加持的三十六雷将的神像上,都有着吞吐的光芒。
    而林灵素陈泥丸,还有王文卿三个人都站再在其中。只见王文卿身形忽快忽慢,前后左右,飘忽不定,却是再走着一种罡步。文飞正想说话,却见林灵素朝他摆摆手,文飞就停下脚步,站定而看。
    忽然见到王文卿口中厉喝一声:“叱!”剑指往房顶上一指,便见到有那么一瞬间好像整个黑瓦的房顶都变得透明了起来,可以直接看到深邃的天幕。
    几颗斗大的星辰在天空之中摇摇欲坠,却是斗柄的形状。文飞一下子反应过来,这便是常常听林灵素提起过的天罡步法么?传闻王文卿的道法中有天罡之修持,即寻出天罡所在之方,以人体内天罡对宇宙外天罡,手掐密诀,口诵密咒,意念存想,三密相应进行感召通神……(未完待续……)



第三章 解池蛟龙
    下一刻,那星辰直接化为光束落了下来,分成三十六股,落在三十六雷部神将的神像之上。
    嗡嗡嗡的,三十六部神将神像一起震动起来,各从神像上浮现出一个虚影来。良久方才消散。
    “幸不辱命!”王文卿额头微微见汗,很潇洒的向林灵素和陈泥丸稽首为礼。
    两人急忙还礼:“多谢道兄相助!”
    文飞这时候要还是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的话,简直可以买一块豆腐一头撞死过去  。这分明是王文卿在用秘法帮忙祭炼三十六尊神将。也赶忙跟着道谢!
    王文卿微微一笑,道:“可惜啊!若是有茅山派的大洞回风百神混合帝一秘诀,混合百神为玉清真王。那可就省事多了!”
    林灵素嗤笑道:“这个就不用想了,茅山派和我们接的梁子够大了,连黄澄都在我们师弟面前认输自杀,算是把茅山派的脸皮给丢的干干净净了……如今很多道友都认为我们行事太过霸道了!这时候再去茅山派讨要秘籍……那我们神霄派可当真是神憎鬼厌了!”
    王文卿笑道:“那这把祭炼神将,没有三年时间,可派不上大用场!”
    陈泥丸含笑道:“哪个大派没有数十百年的时光,能奠定根基的?三年时光,也不过一瞬间而已!”又对文飞道:“师弟回来了,可是宫中出了什么事么?”却都看出文飞脸色不佳来。
    文飞就把那解池的事情说了出来,顿时三个人脸色大变:“这解池又出事了么?”
    文飞听到这个“又”字。奇怪的问道:“三位师兄,难道这解池以前也出过事么?”
    三人面面相觑,都道:“师弟。你这次可找了个大麻烦!历朝历代以来,这解池都有怪异,却被镇压。如今不知道怎么又有麻烦了?”
    文飞更惊,看起来这事情比自己想象的更要麻烦许多。道:“不会真的有什么蚩尤作祟吧?”
    林灵素摇头道:“蚩尤作祟纵然没有,可是哪里也麻烦的很。单单是祈雨,倒没有什么问题,我们三位随便哪个都有办法降雨。只是……”
    听了这话,文飞心中有喜有忧。他本来还在为难的降雨之事。觉着这种事情,凭他这个尚父很难解决。总不能回去搞来大炮。将干冰炮弹轰上天去落雨吧?这种事情,相当为难啊。
    却没有想到,在文飞想来最困难的地方,被林灵素轻描淡写的给解决了。他们三个都可以轻易求来雨水。那么林灵素为难的到底是什么。就有些让人提心吊胆了。
    “解池之地。自古就是奇异。历代帝王都有巡幸镇压之举。几千年下来,想来那地方,应该不会再有什么问题了吧?”陈泥丸说的一点不确定。
    让人听了,却是一点也没有减轻文飞心中的焦虑。又问:“那解池以前也出现过古怪么?”
    陈泥丸道:“那是自然,最出名的一次便是在唐代宗大历十二年,由于安史之乱,大战连绵,戾气横布。结果惹得一条千丈蛟龙出世。阴雨连绵,酿成灾害。民户房田多被损坏。当时的兼任河东租庸盐铁侍御史的崔陲请来高人做法,镇压住了蛟龙。
    后来,果然雨住天晴,而且在盐池里还结晶生长出了红盐,他便认为是祥瑞的征兆,便向朝廷报告。唐代宗大喜,便诏封盐池为“宝应灵庆池”,又封盐池之神为“宝应灵庆公”,随之便在盐池里的卧云岗上修筑了池神庙,来继续镇压这蛟龙……”
    文飞听了心中微微一沉,他也听梁师成说了详细情况,似乎这次也是盐池之中的池盐全部发红,宛如血水一般。不过那次是大雨洪水,而这次却是干旱,想来两次情况不同吧?
    再说了,什么千丈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