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中日战争---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序幕 >

第814章

中日战争---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序幕-第814章

小说: 中日战争---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序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悔不?”屈俊杰警惕了看了一眼周围,村子里那些高种姓嘴里的贱民并没有出现。

“这么大岁数了,还问这个?”彭铮哂笑反问。

“其实现在这个情况还有一个解决办法。”屈俊杰看了对方一眼,忽然话锋一转。

“什么办法?”彭铮立刻兴趣多多的凑了过来。

“我们俩分开,你去报信,我继续跟着他们,然后汇合。”屈俊杰一边说着,一边看着彭铮,对方的表情随着他的话,越加严肃起来。

“我也有个办法,你去报信,我跟着。”彭铮甩下这句话,忽然冲出粮仓向不远处的茅屋跑了过去。

“好,我同意。”身后,屈俊杰犹豫了一下,对着彭铮的背影喊道,可就在他话音刚落时,跑在前面的彭铮,双眼忽然危险地眯缝了起来。

※※※

印巴边境,双方的部队早已经集结完毕,而后,上演的则是挑衅一般的对峙和小规模的冲突。

打从昨天开始,两方部队就已经开始进行试探性的攻击。作为以标准的C3I作战为主的部队,似乎仍然没有进化到美中军队那种高信息量作战模式中来,却仍然把持着所谓的立体作战模式。

没人对他们这种老旧的作战模式发出提醒,实际上,对于刚一接火,就立刻进入白热化状态的双方,现在说什么,似乎都有点晚了。

天空中国,在两架援巴的J…10护卫下,作为前线战斗机的FC…1携带着大量的火箭巢向目标飞去,在战机俯冲的瞬间,火箭巢骤然开火,密集的火箭以战机的飞掠速度迅速的扫荡着地面的雷区,在火光和弹药的殉爆中,地面被一片浓重的烟雾所掩盖,而后,轰鸣声从烟雾深处隐约响起,一个波次的99改主战坦克呼啸着从烟雾中冲来,向国境线的另外一边冲去。

爆炸是在之后再次响起的,如同爆豆一般的机枪声和零星的反坦克火箭成为防御者的高音,在看似密集的火力阻挡下,99坦克灵活的转动着自己的炮塔,不断在烟尘中点名。

清脆的叮当声在坦克身上间或传来,装甲外附着的外设在子弹的扫射下被打的七零八落,让坦克的外形看起来有点落魄,不过对方却丝毫不在意这些,在缓慢的旋转了一下炮塔之后,再次锁定住一辆仍在喷火的步兵战车。

炮长早已经准备完毕,穿甲弹正处于炮膛下部,处于待击发状态,现在只等着最后一个命令。

车长仍然趴在潜望镜前,观察着目标,他高高举起的手仿佛随时都会落下一般,可就在车长完全确认了目标,并准备下命令的时候,一阵沉闷的撞击声忽然响起,而后,整个驾驶舱内一片明亮。

映入眼帘的是明亮的金属射流,以及炽热的温度和尚未感受到的疼痛,之后,是鲜血和嘶喊,整个99猛然间停了下来。不断涌入金属射流,重复贯穿着车内的每一个人,喊声,惨叫声之后,寂静无声。

第五十二章 一代的差距

战斗在张曙光的命令下瞬间爆发,双方集结在边境的钢铁洪流在同一时间发生剧烈的碰撞,爆炸和火光构成的亮红色成为战场上唯一的色调,甚至将蔚蓝的天空衬托的黯然失色。

装备着由中国支援,以中国装备为主的巴基斯坦部队以中国地面进攻特有的大间隔模式迅速地向敌人阵地发起冲击,而以美军战术为主的印军则依托着坚固的堡垒构成环形防御牢牢的咬住阵地上的支撑点,阻挡着不断发起冲锋的敌人。

双方似乎都在经意或不经意之间,开始了一场以典型的立体作战为主的老式作战模式,双方的碰撞,似乎在重现未曾在中美之间发生过的一幕。

但,真正的较量并非眼前这看似激烈,但却耗费巨大的正面对抗,实际上,在战争开始之前,中美之间的较量已经在暗地里展开。

作为提出第三代战争模式的交战双方,大信息量成为战争开始前的必然准备。同时拥有着全球卫星网络,远程侦察网络,以及远程攻击能力的双方,都在战争开始的同时,将所有侦察手段投入到战争之中。

相比于热火朝天的战场,中美之间的较量显得文雅的多,作为辅助者和幕后者,他们的目标并没有集中在前线驰骋的坦克,和掩体里埋伏着的士兵,而是在战场后方从容调遣兵力的指挥中心。

在作战命令下,外太空低轨道处,多频段间谍卫星,电磁波传感探头清晰的捕捉到了在进攻的巴基斯坦军队身后一处发出连续不断电信号的位置,伴随着地面的指令,详查照相机和红外遥感照相机同时启动,在一阵阵简短的电信号之后,目标区域的多角度影像被同时摄下,传送回地面。

战场后方,远程预警机正以固定飞行轨迹不断盘旋着,机身上架设的如蘑菇状的雷达天线伴随着战机的飞行缓慢旋转着,360°全方位的侦查让地面和空中的一切目标都毫无死角的暴露在眼前,而在接到间谍卫星传送来的目标区域的大致情况之后,旋转的天线第一时间停止了转动,将所有频段都集中在目标区域内。

海量的数据如雨般从屏幕上方不断下落,在中央计算机的信息解码下被逐层过滤,最终汇总成为一条条有用的信息,作战指挥部成为信息汇总的地方,在目标的危险程度上升到打击级别的同时,无人机被迅速派出,蔚蓝的天空下,涂装成暗灰色的无人机依靠着复合材料的保护摇曳着飞向目标,与此同时,隐藏在大后方的远程打击火力此刻已经被激活,被全息伪装系统覆盖的战术导弹在数据链的串联下,被连接到无人机的网络之中。

目标在最终确认后被锁定,无人机发出的频率极高的雷达波第一时间激活了目标的防御系统,可就在地面雷达努力寻找着无人机的同时,战术导弹已经在飞行的途中。

战术数据链最终将无人机所搜集到的一切信息传递给弹体内的电脑,在最后完成目标方位锁定之后,导弹再次加速,向目标所在的方向飞去。

爆炸是在稍后几分钟内响起的,无人机在被发现的同时,开启了自己的电战系统,近距离大功率的阻塞干扰,让目标周围所有的电子系统都在同一时间发生故障,而这也成为无可弥补的致命弱点,稍后飞来的导弹终结了一切。

变成大坑的前线指挥中心,让老旧的C3I指挥系统中出现了一个节电真空,随之而来的是,如同巨大的树枝上被劈掉了一根枝桠,上面一节枝叶也随之发黄掉落。

仍然在进攻中的99坦克忽然发现耳机中的联络变成了嘈杂的嗡嗡声,刚刚还默契配合的作战队形也随之一滞。

敌人显然抓住了这个难得的机会,掩体内,十数枚导弹同时射出,将刚刚冲上阵地的一个坦克集群变成乌起码黑的残骸。

进攻在这一瞬间被瓦解,刚刚还畏缩在掩体内的印军士兵则在击溃敌人的同时,纷纷冲出掩体,发起一轮反冲锋。

随着印军冲出阵地,攻防双方在一瞬间调转。电子地图上,刚刚还被标准成红色区域的战场,转瞬间变成蓝色。

印度士兵似乎终于得到了发泄的机会,在坦克的伴随下,步兵弯腰努力跟随着,向敌人的阵地摸去。一切似乎成为之前的翻版,不过唯一不同的是,相比于印军的阵地,巴基斯坦方向此刻却空无一人——所有侦查手段此刻都确定了这个结果,在敌人的阵地上,没有任何生命体的特征信号。

胜利在这一刻成为唾手可得的物品,所有印度士兵都很清楚一旦占领这个支撑点,必然会威慑到周围两翼的敌军部队,敌人密不透风的攻击线上也会因此出现一条裂痕。

想到这点,士兵们的脚步随之加快,每个人都在这一刻想成为终结敌人的那根稻草。

一步,一步,又一步,当第一名士兵在坦克的陪伴下冲入空无一人的掩体时,似乎也预示着巴基斯坦的失败。

可是士兵站在掩体旁的一瞬间,火光闪烁,士兵的笑容还未展露就同时被终结。

安装在阵地上的遥控炮位成为生命的收割者,针对生命体的侦查对于这个由线路板和均属组成的玩意毫无作用,甚至对于他来说,开火与否都不过是一个被还原的电信号,而指挥他的,则是远远躲在某个不知名角落里,或许正一边扣着脚丫,一边狠狠咒骂的操作员。

密集的火力在敌人刚刚出现的同时被激活,固定在几个角落的遥控炮位和机枪阵地同时被叫响,密集的弹幕以一个锐利的夹角将攻上来的敌人牢牢锁定在一个区域内,而与此同时,榴弹发射机也在发出呼哨的同时,将一枚枚榴弹射向目标。

连绵的爆炸将裸露在外的敌人瞬间变成扭曲的尸体,而围簇在中央的坦克此刻也终于醒悟过来,呼叫着冲上阵地,将炮管掉转向距离自己最近的一处机枪阵地。

炮塔内,装弹机响起齿轮的摩擦声,一枚杀伤弹被推进已经形成角度的弹膛,可就在炮手最后确认目标准备发射时,他却从潜望镜中看到了一个他最不愿意看到的身影。

一架由五个小型旋翼产生升力的无人机缓缓的从某个反斜面升起,机身下,挂在的导弹和火箭巢相比于他灵活的机身似乎过于庞大了一些,幸好设计者考虑到这一点,将无后座力炮管设计成组成部分,让它可以不被发射时的反作用力而感到困扰。

机身上,摄像头吱呀的旋转拉长,将坦克牢牢的锁定在自己的镜头中。而在隐藏在远处的操作者,在发现目标的同时,放下已经吃了一半的口粮,发出一声兴奋的呼号之后,按下了发射按钮。

火箭巢和导弹在同一时间被激活,尺八长的火焰几乎将无人机淹没,而导弹射出的颤动,甚至让无人机猛烈摇晃起来,在经过了几个动作之后,才最终控制住自己。

脱离无人机的导弹依靠电视制导,在划出一个优美的弧线之后,冲天而起,而在到达预定高度之后,猛然间扎了下来,如此近的距离,甚至让敌人的坦克连反应的时间都没有,就被迎顶集中。

相比于坚固的正面装甲,纸糊样的顶盖根本无法抵挡着充满了加速度的一击。

在接触的同时,坦克瞬间被导弹贯穿,猛烈的爆炸在炮塔内同时响起,坦克沉重的车身似乎也无法承受着猛烈的爆炸,在剧烈摇晃了一下之后,就如同陷入沉睡的猛兽一样,彻底沉寂下来。

双方的交火在这一刻似乎达成了平手,但任谁都清楚,对于交战双方来说,这样的平手是任何一方都不想要的结果。

后续的预备队在休整了一下之后,再次开拔到前线,填补着刚刚产生的空白。

远离战场的指挥中心内,张曙光成为这一切的唯一目睹者,这样的结果,对于他来说早在预料之中,作为一场典型的代理人战争,战争开始之初就意味着无论任何一方取得胜利,实际上都是一场代价巨大的惨胜,而作为军人的他,则是这一切的始作俑者。

国家利益永远是被捆绑在牺牲别人的条件之上,张曙光很清楚,虽然自己对这一切很难接受,但是在这个大前提下,一切情感上不能容忍的东西都会被理智所屏蔽。

唯一能终结这一切的,就是快点找到美国人部署在印度境内的那支海军陆战队,将他们变成焦炭的同时,也是这场作战任务的结束之时。

“告诉参谋部所有参谋,都去信息中心帮忙,我就不信,他们能一天二十四小时躲着卫星。”想到这里,张曙光大声命令道,听到他的命令,身后仍然忙碌的几名年轻参谋纷纷离开座位向不远处的信息中心跑去。

※※※

若不是亲身经历,任何人都很难相信,一支庞大的军队竟然会被未知的特种兵所牵制,而事实上,美军陆战队正在经历着这难以置信的一幕。

隐藏在印度境内的陆战队很清楚自己的作用,或许他们的弹药并不充足,或许他们失去了舰队的支援,但是,只要他们在一天,就会对中国人的军队产生牵制作用。中国人就不敢跨过巴基斯坦进攻伊朗。

但是,这样的威慑力是建立在他们不会被敌人发现的基础上,隐藏在暗处的猎手才是最让人恐惧的。可现在,这样的优势却要因为某个一支未被清除掉的敌人特种部队的存在而岌岌可危。

没人清楚这支跟随在身后的敌人到底是怎么发现他们的,甚至连他们的组成,有多少人都不甚了解,实际上,陆战队的指挥部了解的最多的,就是他们那令人咋舌的战绩。

在经历了数次围剿和搜索之后,对方给他们留下的唯一线索,就是密密麻麻的尸体和多到数不清的作战花样。

敌人倒地在哪里仍然是个谜,唯一可以肯定是,他们仍然存在,每天固定的对屏蔽网络的试探,显示着他们要将掌握的情报发出去的决心。而敌人越是这样表现,就越让人感到恐惧。没人清楚他们掌握了什么,那么就意味着他们可能掌握了一切。

中国人对印度在地域上先天的优势,让陆战队从上到下都很清楚,一旦坐标被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