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地道战之一代功枭 >

第195章

地道战之一代功枭-第195章

小说: 地道战之一代功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皮特斯,嘴上一套一套的,看上去挺精挺灵的,但实际上也是蠢货一个。

组建远征军,跟日本人打,先别说别的,军队怎么过去?云南的龙云和广西的李宗仁、白崇禧,现在跟黑神军穿一条裤子,没经过黑神军的同意,从天上飞过去吗?

不通过中央政府,要想组建远征军,前提条件是有制海权。

现在,英国人有吗?有个屁

何况,要是他们跟日本人干,那日本人又岂会善罢甘休,他们必定要进行报复,而报复的手段之一就是轰炸上海、南京这一带。

光是这一条,英国人拿什么补偿?

皮特斯嘎巴嘎巴嘴,他现在也反应过味来了。是啊,太心急了,好多事儿没想到。

这会儿,皮特斯明白考麦斯为什么滑不溜手了。让考麦斯顾忌的不是蒋介石,而是黑神军。

一想到黑神军,皮特斯脑仁疼。

――――

不论敌友,总理几乎能赢得所有人的尊敬;总理的气度,就如春雨,润物无声。

听完皮特斯的要求,想了想,总理道:“皮特斯先生,你也清楚我们目前的状况,虽然我们也希望早日打败日本法西斯,但我们现在无力组建远征军。”

皮特斯道:“周先生,南京的蒋先生有强大的军队,如果你们中央政府同意,我们可以说服蒋先生。”

点了点头,总理道:“那这样吧,皮特斯先生,你先说服蒋先生,然后我们再谈。”

皮特斯无奈,只得离开了中南海。

此后,皮特斯就忙了,天南海北,在中国四处就跑开了。

――――

一九四一年的春节,离腊月还有十好几天呢,华夏大地,许许多多的地方就开始热闹起来了。

年味四溢。

今年这么热闹,没别的原因,一句话,中国人就没过过这么好的日子。

日本人跟美国人干起来了,苏联跟德国打的艰苦卓绝……外面的世界打的如火如荼,血流成河,但在原本多灾多难的华夏大地,却是一派从来没有过的太平景象。

中央政府成立之后,通过有形无形的手段,对各省的影响和控制始终都在一点一点地增加着,尤其是同苏联签订条约之后,在总理和韩立洪的努力下,把东北、外蒙和苏联归还的土地运作成了一个巨大的利益平台。

通过这个利益平台,极大地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各个省地方自治政府的控制力。

目前,中央政府对地方自治政府的控制不是从各省收权,而是约束各省的掌权者不能胡作非为。

有巨大的利益可期,而他们要付出的又不是向中央政府交权,何况中央政府的要求在地方上也有很大的声音支持,所以,这样一来,中央政府推行的很多政策都得到了很好的执行。

在所有这些政策中,对老百姓的利益影响最大的就是常平仓制度的建立。

所谓常平仓制度,也就是后世耳熟能详的国家粮食储备制度。

西方早先没这个,而中国的常平仓制度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那时,中国人就开始了粮食储备。

到了西汉武帝时代,常平仓制度正式确立。

建立常平仓制度,一句话,根本就在于广大农民和全社会的利益,避免“谷贱伤农”和“谷贵伤民”。

除了正常的农业丰歉外,常平仓制度还能保证重大自然灾害发生时,国家开仓放粮,无偿救济灾民,保证社会稳定。

完全可以说,中国古代社会之所以能够保持长期稳定,与常平仓制度的确立有很大的关系。

所以,中央政府一成立,首先推动的要务之一就是确立常平仓制度。

由于体制的关系,常平仓制度不能由国家来搞,只能由各省地方自治政府来做这件事儿。

想要利益,又不把事情做好,在韩立洪这儿,没这一说,所以,每一项政策的确立都伴随着严格的监管和毒到骨子里的惩罚措施。

比如常平仓制度,一旦发生严重问题,不仅省政府主席下台,而且其子子孙孙永远不许进入政府体系。

这种惩罚措施好像天方夜谭,但以利益平台的巨大利益为引子,参杂各省内部的权力争夺,就使得这种天方夜谭似的的惩罚措施变得比铁板钉钉还铁板钉钉。

凡此种种,加之这几年社会稳定,全国各地大部分地区又大都风调雨顺,使得中国真正的黄金十年开始了。

年味,自然又是以黑神军和共产党控制下的地区为最。

――――

丘吉尔脸色惨白。

日本偷袭珍珠港当日,日军就在马来半岛北部哥打巴鲁和泰南的北大年和宋卡登陆,打的英军节节败退。

而这,还不是最严重的,最严重的是大英帝国的立国之基—海军同样遭到了惨败。

大英帝国最为夺目的明珠—远东舰队,在与日本人的战斗中竟然一败涂地,这还不到两个月,竞技神号航空母舰、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反击号战列巡洋舰等数十舰艇被击沉,远东舰队遭受重创,如今大英帝国的势力范围已经缩小至印度洋西部地区。

丘吉尔的脸本就有些狰狞,这一刻,因为痛苦、愤怒和不甘,更是狰狞到了极点。

丘吉尔的情绪如此激动,不是因为日本人,而是因为美国人。

因为,他要去求美国人。

求美国人,丘吉尔不在乎,别说求美国人,为了大英帝国的利益,如果需要,他可以去求魔鬼撒旦,但是,如果求美国人,意味着大英帝国根本利益的丧失,那就是丘吉尔无法忍受的。

去年八月,在大西洋北部纽芬兰阿金夏海湾的奥古斯塔号军舰上举行的大西洋会议上,美国人就已经露出了贪婪的獠牙。

当时,就因为没有答应美国人的要求,所以签订的《大西洋宪章》内容都是泛泛而论,没有涉及到实质的内容,对解决英国面临的困境毫无帮助。

现在,他求上门去,答应美国人的条件就是必然的。

丘吉尔死也不愿意去,但为了保住印度,他必须去。

日本除了在中国打了不到两年的仗,这些年国力一直在增长,现在堪称国力鼎盛,正处在巅峰的时刻。

虽然在满洲被牵制住了大部分力量,但如果没有其他方面的牵制,日本剩余的力量足以横扫南亚大陆。

现在,能牵制日本人的,除了美国人,就是中国人了,具体的就是蒋介石,而要让蒋介石出兵,又必须得到美国人的支持。

丘吉尔到达美国的那一天,按中国人的说法,晦气极了,因为当他踏足美国的那一刻,正是新加坡英军司令帕西瓦尔签订投降书,投降日本的一刻。

这一天,中国人开心极了,因为,这一天正是大年三十。

――――

唐旭笑眯眯的,态度好极了。

但是,唐旭的笑落在皮特斯和考麦斯的眼里,这二位都有点毛骨悚然的感觉,感觉好像他们变成了小白兔,一不小心碰到了狼外婆。

果然,唐旭一开口,这二位都晕了,气晕的。

先气晕的皮特斯。

对大英帝国,唐旭的要价是阿萨姆、那加兰的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缅甸密支那以北的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大英帝国的土地怎可以给人,而且还是中国人

“不行,这绝对不行”皮特斯一听就急了。

[文]皮特斯急,唐旭一点都不急,他继续道:“皮特斯先生,别着急,还没完呢。”

[人]还没完?皮特斯眼睛一翻,差点血液凝结,栓过去。

[书]该死的中国人皮特斯强压下怒火,问道:“唐先生,还有什么?”

[屋]唐旭道:“你们的博物馆里,从中国抢去的文物都要还给我们。”

“那不是我们抢……”

突然,唐旭的脸色冷了下来,皮特斯立刻一窒,说不下去了。

“还有,皮特斯先生,你们大英帝国还要支付一亿美元。”

“唐先生,你们的条件太苛刻,我们不能答应。”喘了半天气,皮特斯才道。

“没关系,皮特斯先生,我们可以等。”说完,唐旭又转向了考麦斯,道:“考麦斯先生,美国方面,我们希望贷款的五亿美元能一笔勾销。”

太黑了

仅仅同意让个路,就开出这等天价,黑神军逮着蛤蟆不是攥出尿,而是……而是……考麦斯“而是”不出来了。

正文 三一七章 一句话崩溃缅甸防线

三一七章 一句话崩溃缅甸防线

从怀仁堂出来,考麦斯跟皮特斯去了英国大使馆,然后,这二位相对无言。

黑神军就是一伙土匪,说一不二,可这是国与国之间的谈判,没这么干的,但黑神军这么干,他们还真没辙。

对英国而言,印度不容有失,对美国而言也是这样。

英国殖民印度将近二百年,各方面都已成熟,每年出产的物资数量极其庞大,如果让日本占据了印度,将极大地提升日本的战争潜力。

而且,印度的战略地位也极其重要,一旦日本占领印度,凭借陆上优势,日本就能独霸印度洋,其意义不言而喻。

还有,印度人正在圣雄甘地的带领下争取独立,如果日本攻入印度,即便日本最终失败,也会严重动摇英国在印度的统治。

没办法了,他们想尽办法,想避开黑神军从云南借道,但云南针插不进,不仅高层如此,就是中下层也没可能。

黑神军的眼光无一例外地毒,所以,他们只能低头,不能不低头。

――――

“这叫什么事儿?”

屋子里,何应钦、陈诚、张群、宋子文、孔祥熙、陈果夫、陈立夫、戴笠等人都是愤愤难平。

蒋介石的脸色更是难看到了极点。

美国人英国人答应他的条件跟答应黑神军的根本就没法比,美英答应他的只是一些经济上的好处,而答应黑神军的是土地。

何况,就仅仅是经济面上的,他们也跟黑神军没法比,差远了,跟黑神军一比,他们他**就是要饭的叫花子。

而且,黑神军只是动动嘴,让龙云让个道,可跟日本人拼死拼活血战的却是他们

尤其是刚开始的时候,还以为自己占了多大的便宜。

这太可笑了

但是,不管多可笑,心里有多愤懑,现在也是无可奈何,要想生存下去,就必须跟美国人走。

商人嘛,有奶便是娘,这是商人的本性。

江浙财阀本是他的根基,但现在,根基已经开始松动,而且范围还不小,这也是他不得不向美国人靠拢的深层原因。

凭他自己,是无力与黑神军和共产党对抗的。

这就是现实。

众人吵嚷一阵也就没了脾气,各自忙去了。

蒋介石单独把戴笠留下。

“雨农,事情办的怎么样了?”看了一眼戴笠,蒋介石问道。

“校长,按您的吩咐,从基层做起,现在已经发展了七十三人,他们都是精英,其中云南二十一人,广西十九人,广东十三人……”

戴笠汇报完了,蒋介石勉励了戴笠几句,便把戴笠打发走了。

戴笠走后,蒋介石闭上眼睛,沉思起来。

如今,形势已经很明显,他和黑神军、共产党势不两立,而且他处在了绝对的下风。

如果没有对策,黑神军都不用做什么,只把骨头一块块往外丢,就能把他给弄垮了。

靠美国是必须的,但光靠美国也是远远不够的。

――――

一九四二年二月二十三日,上午九点刚过,杜聿明的专机在昆明机场降落。

杜聿明来昆明是来拜会云南省主席龙云的。

杜聿明是中国远征军前线指挥官,而云南是远征军的大后方,所以,出征之前,杜聿明拜会龙云是必须的。

虽然杜聿明比龙云小了二十岁,但不知怎么搞的,龙云看杜聿明很顺眼,两人的私交一直都不错,这也是蒋介石选择杜聿明出任远征军前线指挥官的原因之一。

从专机上下来,杜聿明神采奕奕。

身为军人,尤其是满腔热血的少壮军人,哪个不想与小鬼子血战沙场?但是,黑神军横空出世,国家迅速安定下来,今后唯一有机会打小鬼子的就是东北,但是,作为蒋介石的嫡系将领,杜聿明必然要被排除在外。

没想到,突然就要组建远征军,而且,他竟然成了远征军的前线指挥官。

实际上,杜聿明这个远征军前线指挥官就是远征军司令官,远征军名义上的司令官陈诚只是个名位。

得到确实的消息,杜聿明兴奋的彻夜难眠。

从机舱门一探出头来,杜聿明就看到了龙云,他不由一惊。

龙云可真给他面子

不论地位,还是年纪,龙云都没有来给他接机的道理。

杜聿明赶忙走下悬梯,快步向龙云走去。

“龙主席,您怎么亲自来了?可折杀光亭了”到了近前,杜聿明急忙说道。

看着杜聿明,龙云心里叹息一声,他来接杜聿明,是因为可怜杜聿明,可怜远征军的将士。

从见面,一直到吃完接风宴,杜聿明始终没机会和龙云详谈。

午宴结束后,龙云把杜聿明请进了他的书房。

书房里,茶香四溢,飘散着极品云南普洱特有的芬芳。

落座之后,杜聿明把茶杯端起来,放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