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借天改明 >

第415章

借天改明-第415章

小说: 借天改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李老四等人看着临近国子监这个大明的最高学府时,神情都开始肃穆起来。他们识字不多,对于这国子监,别有一番敬意。听着顾百川的介绍后,他们又对这路边的槐树也是肃然起敬。
    自古以来,对读书人的尊敬,是一脉相承的。
    一行人到达国子监大门,也就是集贤门时,却发现门口没有兵丁站岗。
    “怎么大明的最高学府,没有士卒站岗的?”钟进卫不知道具体情况,就问身边的顾百川道。
    “是由五城兵马指挥司分派兵丁过来轮值的。”顾百川先是回答了中兴侯的提问,然后马上指派了一个番役前去门房查看情况。
    钟进卫也不在门口等着,翻身下马往里走去。
    这应该是比后世的北大清华还牛的存在,竟然在门口看不到门卫,那岂不是随便让人进出了?他隐约觉得,这个大明最高学府的国子监,好像会让自己失望。

第七百二十六章 太不象话了
    还没等钟进卫走进集贤门,就看到先一步过去的番役拎着两个兵丁从门房里转出来。
    “跪下。”番役看到中兴侯过来,便一松手喝道。
    那两名兵丁对上东厂番役,不敢有丝毫反抗,乖乖地被番役拎着领子出来,然后又是乖乖地跪地上。
    钟进卫走近了之后,便问那名番役道:“怎么回事?”
    “回侯爷,这两厮躲在门房里喝酒聊天。”番役忿忿不平地回答道。
    “老爷,大人,小人再也不敢了,再也不敢了。。。”两名兵丁连忙求饶。
    对于玩忽所职的人,钟进卫并不会有多同情。因为这种过错有可能会非常严重,比如遇到重要岗位上的玩忽所职,很可能会出人命的。
    钟进卫面色不渝地看着两个已经吓得面如土色地兵丁说道:“这里是大明的高等学府,你们不站好岗,要是让闲杂人等进去,影响了他们的求学或者有不法之徒危害到了他们怎么办?”
    “大人,小人再也不敢了。。。”两名兵丁面对钟进卫的质问,稍微有点诧异,但也不敢辩驳,连声求饶。
    钟进卫没有理他们,走进侧面的门房。看了下,发现里面根本就看不到门口的进出。在里面生有一个炭火,还暖着一壶酒,边上有几碟小菜。看这场景,设施齐全,显然不是第一次这么干了。
    他当即转过身来,对跟在后面的一个番役说道:“把他们的情况通告五城兵马司,派些尽忠职守的士卒过来换了他们。”
    那两名兵丁一听,要是这位大人把情况反馈回去,自己肯定要吃不了兜着走。这并不是说他们的失职不可原谅,而是一旦有大人这么要求,就必须会有个交代,抓个典型。
    其中一名兵丁咬咬牙,抗议道:“大人,派别人来也是一样,谁也不敢认真管的。”
    钟进卫一听,有点奇怪,伸手阻止了一名正待喝骂的番役,然后问那名兵丁道:“不敢认真管,这是什么意思?”
    那名兵丁已经豁出去了,他当即回答道:“大人,这里的人都是秀才以上的读书人,或者是家中长辈为高官荫补而进的。他们在将来都是会出来当官的,我们一个大头兵,怎么敢管他们呢!”
    “你们的职责不是让你们管监生的吧?”钟进卫有点不确定,反问道。
    “可那些该管的人却往往有这些监生带着进去,小人们一管,就会被骂,甚至挨打都有。久而久之,小人们才不管了,调其他人来也只会是如此而已。”
    钟进卫听得眉头一皱,他相信这个兵丁应该不会骗他。因为这种事情只要自己一问就能知道,骗也没用。
    一想起这国子监学生的来源,和后世的大学生毕竟不一样。如果国子监管理不严的话,确实存在这种可能。
    于是,钟进卫便对两个兵丁说道:“一人前头带路,领我去见国子监祭酒。”
    两名兵丁一听,心中松了口气,看来这位大人还是讲理的人,连忙点头答应。回话的这个兵丁马上站了起来,躬身在前头带路。
    国子监很大,那兵丁领着钟进卫沿着走廊左拐右拐地,一直往里面走去。
    路过一间间的屋子时,钟进卫出于本能的好奇,边走边通过窗户看进去。
    随着玻璃产量的增加,崇祯皇帝给大明主要的衙门都装了玻璃窗,包括这大明最高学府国子监,也不例外。
    可是,玻璃窗里面基本上看不到有人,很多房屋里面都是空无一人。偶尔看见几个,也没见他们在看书,都是围在一起高谈阔论。从隐隐传出的话语中,能分辨出来,他们的话题与学业无关。
    钟进卫忍住了推门而进的冲动,冷着脸问前面带路的兵丁道:“现在国子监是休学了?”
    那兵丁侧着身,恭敬地回答道:“回大人,离休学还有一个多月。”
    “那他们人呢?”
    那兵丁犹豫了一会,有点迟疑。
    顾百川在一边见了,便喝道:“侯爷问话,不得迟疑。”
    “侯、侯爷,应该是天气冷的原因,要到午后才会来一些监生。”那兵丁忽然有所悟,惊奇地看着钟进卫回答道。
    “祭酒不管么?”钟进卫的眉头皱了起来。
    “这已是形成了惯例,小人也不知道何时变成这样的。”
    钟进卫抬头环顾了下四周,看着一排排的房屋,再次问道:“所有的监生都这样么?”
    已知道面前这人乃是传说中的中兴侯,这位兵丁不敢再耍小心思,连忙回答道:“还有一部分监生并非如此。”
    “带路,过去看看。”钟进卫心中稍微有了点安慰,吩咐这名兵丁道。
    于是,钟进卫一行人又拐了个方向,往另外一侧而去。
    顾百川边走边打量,忽然明白过来。这个兵丁是故意带他们从这里过,因为他们即将到的这边也是连通大门处,路程并不比这边远。
    这边的情况虽然还是低于钟进卫的预期,但至少有一部分监生在认真看书,或者有的房屋内还有博士或者助教在讲课。
    钟进卫并没有进去打扰,仍然让兵丁直接领着他们前去见祭酒。
    但是,钟进卫又再一次失望了,祭酒没在他的办事房。不但如此,再低一级的司业也没在,监丞也不在。只有主薄在。
    也就是说,大明最高学府,在正常开学期间,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都不在。
    钟进卫有点怒了,这像个最高学府么!学生散漫,学校领导不见踪迹。
    虽然他管不着国子监,可还是忍不住命令主薄派人和自己的护卫一起,前去找祭酒、司业和监丞。
    中兴侯现在是大明官场第一人,因此虽然不是直属领导,主薄也不敢怠慢,连忙派人领着中兴侯的护卫前去寻人。
    在等待的时间内,钟进卫让主薄给他讲解国子监的规章制度,就连大明立国以来的规章制度都要讲。
    他要搞明白国子监是什么时候开始,沦落到连后世三流大学都不如的。之所以这么做,他一则不愿怪错人,二则要决定是否根据后世的教学制度,来改进这大明的学校。
    因为人才,才是大明中兴的最根本。

第七百二十七章 再穷不能穷教育
    钟进卫越听越吃惊,知道的越多,就越明白国子监这个情况,不是因为某个人,或者某几个人玩忽所职才变成如今这个局面。
    祭酒、司业和监丞都陆续被找来,虽然护卫说他们是从家里或者啥花天酒地的地方被找来,但钟进卫已没了开始的怒火,并没有多责怪他们,而是让他们也从自身的角度来解释国子监沦落如此的原因。
    这三人在暗擦冷汗的同时,自然竭尽所能地把他们知道的情况都说给中兴侯听。甚至更为详细,国子监沦为如今局面的各种原因被他们一一道来。因为如此,才能进一步减轻他们的罪责。
    一直到天色将黑之时,钟进卫才从国子监出来。
    “侯爷,现在还要进宫么?”顾百川看着中兴侯的脸色很是不好看,就问道。
    他也在一边听到了国子监沦落为如此局面的详细原因,虽然其中一些原因他也听说过,但因为平时不关注这块内容,也就没往心里去。但现在陪着中兴侯听了一遍,就算他是番役,也觉得这个现象要改了才行。
    钟进卫闻言抬起头来,先是看了下天色,然后回答顾百川道:“今日天色已晚,先回府吧。我要整理一下今天听到的信息,明日再去面圣。”
    “是,侯爷。”顾百川并无反对意见,如何做事,侯爷自然知道得更清楚。
    钟进卫没有说话,他的护卫自然也不会说了,一行人默默无语地走着。
    在走过一条繁华的街道后,钟进卫忽然发出一声感慨道:“国子监当年是那么的辉煌,如今却沦落成这个局面,真是盛极而衰啊!”
    他这么说是有依据的,在洪武、永乐年间,南京国子监规模宏大,“延袤十里,灯火相辉”。校内建筑除射圃、仓库、疗养所、储藏室外,教室、藏、学生宿舍、食堂,就有两千余间。
    学生至洪武二十六年已增加到八千多名,永乐二十年达近万人,盛况空前。当时邻邦高丽、日本、琉球、暹罗等国“向慕文教”,不断派留学生到国子监学习。
    这个规模比起后世的什么牛津、哈佛之类的大学,相对而言,只高不低。就是在如此众多的监生努力下,酿造了一部世界上最早、内容涵盖最广、约有三亿七千万字数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
    要知道,这还不是白话文,要是翻译成白话文的话,那又会有多少字!
    钟进卫想到这里,不由在心中暗叹,可惜了《永乐大典》,可惜了国子监!
    第二日一早,钟进卫就早早进宫,求见崇祯皇帝。
    一见面,崇祯皇帝就笑着问钟进卫道:“钟师傅,那培训进度问题可找出来了,解决了么?”
    在他想来,肯定是没问题了。但钟进卫先是点点头,然后又摇摇头,这就让他迷惑了,这究竟是解决了还是没解决。
    “陛下,臣发现了一个大问题,必须要马上解决的。”钟进卫神情严肃地奏道。
    崇祯皇帝一见钟进卫这么认真地说出来,便知道事情不会简单,连忙问道:“何事?”
    但钟进卫并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先反问崇祯皇帝道:“陛下,一个国家要强盛,最主要的是基于什么?枪炮军械,还是金银财富?”
    崇祯皇帝听了一怔,没想钟进卫会说出这样的话。不过还没等他回答,钟进卫就已经自己回答了:“臣认为都不是,而是人才,有了人才,就会有臣刚说得这些。但臣去了一趟国子监,却发现了大明为什么会盛极而衰了!”
    他原本是想说他知道为什么大明会灭亡了,因为国家人才来源的国子监一途已经废了,而科举一途的人才又被复社所控制,后继不续,就算崇祯朝不亡,他儿子一代也肯定要亡。
    崇祯皇帝有点诧yi地说道:“朕知道人才的重要啊!为何要免费开办幼学,不就是为大明培育人才么!”
    钟进卫点点头,肯定这点道:“是的,陛下,但这只是源头上的最开始一部分,如果这一条路不理顺了,读新学出来的读书人没有一条向上的通道,最终还是会沦为科举,重新去读八股文。”
    “陛下,臣昨日发现,原本的国子监制度是非常好的,但现在却烂到了极点,不如推倒重来,和。。。”
    钟进卫没有说完,崇祯皇帝再度吃惊地确认道:“钟师傅说国子监烂到了极致?”
    他还想着用国子监的监生培养成新学的老师,为大明培养新学人才。
    钟进卫看着崇祯皇帝,问他道:“陛下,您继位之初,为修建皇陵,工部是否定出了开纳事例二十六条,对纳监和其他上纳事例进行明确而详细的规定?”
    经钟进卫一提醒,崇祯皇帝想起来了,他点点头道:“是有这么一回事,当时朝廷没钱,这纳监一事又是历朝以来的惯例,因此朕就准了。”
    钟进卫听得摇摇头道:“陛下,臣家乡有句话,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这出钱就能当监生,把监生的名额当作了摇钱树,这就是在动摇大明的根基!”
    “啊!”崇祯皇帝听钟进卫说得这么严重,不由得失声惊呼,他可没想到有这么严重。
    钟进卫见崇祯皇帝这神态,就知道他没有从根本上意识到他当时做了多么蠢的一件事情,就给他分析道:“陛下,纳监虽然能使朝廷聚集到一部分钱,但却让国子监处于了崩溃的边缘。频繁的开纳造成了国子监人数的大幅度增加,带来了三大危害。”
    崇祯皇帝的脸色也严肃起来,他认真地问道:“哪三大危害?”
    “一,增加了国子监本身的经济负担。臣了解到,在开国之初,全国百废待兴的情况下,每三天一名监生就能吃到—斤肉,每人每天香油三分,盐三钱,酱二钱,花椒五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