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借天改明 >

第317章

借天改明-第317章

小说: 借天改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食客们一听是杀建虏的事儿,当即纷纷要求掌柜说细点。矮个子尤其关心,他大声说道:“掌柜,原原本本的念给我们听听吧。”
    掌柜没办法,就只好给他们念了。
    刊登在报纸上的报道都是经过文学处理的,因为面向百姓,因此又写得通俗易懂。
    一众食客听得津津有味,连呼过瘾。听完之后,还大喊添酒加菜,庆祝一番。
    掌柜没想自己这么一念,还有这么一个效果,高兴地吩咐小二赶紧伺候,然后他本人则又开始给他们读下一篇报道。
    这接下来的两篇报道差不多,都说是有两人如何努力,为朝廷贡献了新得军械造法和发明了高倍镜片,为朝廷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因此被封为枪炮伯和微伯。
    当然,具体的内容都是一笔带过,只是说明了有这么一个事情,重点突出了他们是如何努力,朝廷是如何奖赏这两方面。
    这又引得大厅内的众多食客发出一阵阵的惊叹、羡慕之色。他们讨论、猜测那是什么东西,又对朝廷的奖赏进行评头论足。
    还有识字的食客觉得光听不过瘾,就向掌柜要了报纸过去自己看。掌柜也乐得自己能歇会,连忙送上报纸。
    然后就看到那些识字的食客一边看报纸一边发出惊叹之色,让那些不识字的食客为之着急,不知道还有什么事儿,就纷纷要求看报纸的那些人读出来。
    讨论可以,读报纸那可是个累活,最终又轮到掌柜身上了。
    食客乃是他的衣食父母,因此掌柜没办法只好再读,一直到把报纸上所有的事儿都读完了才罢休。
    修路的进度,海外的奇闻异事都让这些食客很是关注。最后连那征集稿件的事儿都被他们引为其谈,这不等于是出书么?
    这一顿饭是掌柜见过吃得最长的,他也是伺候得最累的。等食客都散去后,他才喘了口气,心中还暗自埋怨这报纸,搞出来这么多事情。
    可接着他就马上改变了这个想法,那些食客又引了新的食客过来,都是来这吃饭听八卦,这客流一下比没有读报纸之前多了很多。
    掌柜也慢慢地发现了门道,特意雇了个说书先生来读这报纸上的内容,为此还特意提了酒水的价格,可生意却还是很火爆,让他乐开了花。
    于是,他开始埋怨这报纸怎么出那么慢,七天才有一份。
    后来报纸收费,他也是两话不说,就掏了钱。
    虽然最终购买报纸的店家越来越多,让他的不少客人回流了,但因为酒水价格有提升,终归还是比没有报纸的时候赚。
    报纸就这么慢慢地渗入了京师百姓的生活中,然后又慢慢地扩散开去。

第五百二十六章 新军演练
    这日一早,太阳才从东方露出半个头,新军营地的演习场就已站满了人。
    和上次观看新军近战演习一样,聚集了众多相关的大佬,准备观看新军的再次演习。
    随着钟进卫一声令下,新军营地方向出现了动静,在观察台上的这些人纷纷借助手中的望远镜望向新军营地。
    自从发明了宋氏镜片后,望远镜的质量上了一个档次,数量也随之增加。今后大明军中的望远镜在较短时间内就能配置到游击一职。如果时间再长一点的话,再往下配置也是能做到的。
    新军营地的情况清晰地出现在这些人的眼睛中,只见新军士卒都按队为单位从营房里出来,正在进行紧急结合。
    不一会的功夫,新军士卒就全副武装地准备完毕,开始往演戏场跑步前进。这是因为新军还未配置代步战马的缘故,也因此,炮兵部队是推着炮架行进的。
    观察台上不管是否是领军出身的将领,看了都不由感到吃惊。虽然说这只是演习,并不是实战,那些士卒们可能事先也已知道,都做了准备。可这么有条不紊的整队、出发还是少见的,而且速度还很快。
    不过钟进卫却一点都不奇怪,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首先这些新军士卒和以往军队的训练就是不一样,达到了每日都操练好多个时辰的强度;其次新军训练科目中就有紧急集合,早已练过多次。因此要是这次集合开拔显得忙里慌乱地,也就太失败了。
    新军士卒显然驾轻就熟,虽是步行,却也走得很快,而且队形丝毫不乱,很快各就各位。
    第二个命令随之传了下去,炮兵教官贡得萨收到旗语之后,便命令炮兵部队开始准备。
    观察台上的人都把望远镜盯向那些操练火炮的新军士卒,发现他们是每三人为一组,一人负责火炮的瞄准,一人负责搬运佛郎机子铳,还有一人在待命,显然是准备在炮击之后开始装填打完的子铳。
    射击命令下达之后,只见炮兵阵地上先是发出一声炮响。众人的望远镜马上转向预定炮击目标,只见着弹点就落在目标不远的地方,然后在地上犁出一道长长的弹痕。
    有经验的将领知道这是在试炮,校对火炮的射击参数。果然,没过一会,炮兵阵地上万炮齐鸣。只听“轰轰轰”地声音,佛郎机炮所发射出去的实心弹大部分都落在目标区域,把目标区域的炮靶子犁得惨不忍睹。
    这让观察台上的将领倒吸一口凉气,要是自己率队进攻的话,损失必然惨重。这改进后的佛郎机太厉害了,不但射速快,而且还射得远。这新军的火炮又多,炮弹的密集度就大,这么打下去,真是太让人震撼了!
    在事先准备好的子铳打完后,佛郎机的射速终于慢了下来。可因为火炮多且集中使用,预定目标上落下的实弹还是有不少。
    要是一般军队遇到这种炮击,肯定是要溃散。就算是强军,顶住了这些火炮的攻击,能冲过来的也寥寥无几了。
    更让这些将领没想到的是,火炮竟然开始延伸,射向更远的地方,在做炮火驱赶。趁着敌军混乱,往回逃跑之际,派出骑军攻击,怕是战斗要结束了。
    过了一会后,火炮终于不再射击。这让那些代入敌军的将领松了口气,噩梦总算结束了。
    此时的他们,对火炮这种东西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如果战场上的火炮都能像新军的佛郎机一样做到轻便,射程又远,射速又快。只要火炮数量够多,那还怕什么鸟建虏,鸟骑兵!所有的敌人,在密集的炮火之下,都是渣!
    钟进卫对这次炮击结果也很满意,贡得萨做的不错,训练出来的炮兵基本都达到了熟练操作佛郎机,并能准确命中目标。看来前段时间的炮击理论没落下,这几天的实弹训练也不错。
    这时,从远处开始传来马蹄声,观察台上的大佬连忙又把望远镜移了过去。
    他们发现是死营的骑兵正在慢慢加速,往新军阵地冲过来。
    不少人就把望远镜又转向新军阵地的那些燧发枪手,只见他们以队为单位,站成了好多排,正端枪瞄准着前方。
    随着蹄声的临近,忽然一阵硝烟散出,随后听到了枪响。
    这让观察台上的人大吃一惊,怎么还真开枪了,打死了人怎么办?
    他们连忙又把望远镜移向死营将士,却发现死营将士丝毫没事,仍在继续冲锋。
    一边的曹文诏这时开口解释道:“枪里没装铅弹。”
    要是真装了铅弹,来实战训练的,曹文诏又怎么会如此淡定地站这里,看着手下死在自己人手中。
    听到解释的将领暗自一笑,然后把注意力集中到新军士卒身上。他们想看看面对如此高速的骑军冲锋,这些新军士卒是如何表现的。
    只见新军士卒仿佛没有看到骑军正在向他们冲锋,自管自己按令射击,装弹,再射击。
    这让那些有带火铳兵的将领看了着实羡慕了一把,他们带的火铳兵根本做不到新军士卒的从容。
    演习一直到死营将士控马穿过新军阵地中各队空隙之后,才算结束了。
    钟进卫转头看向自己身后侧的一众人等,问他们道:“各位觉得怎么样,再提提意见,看有什么地方要改进的?”
    他不是显摆,也不是炫耀,确实是想让这些人看了后都提提意见。
    但他失望了,回答他的是一片赞美之声。这些将领和相关文职要么出于拍马屁的动机,要么是真心没见过如此强悍火力的火器部队,因此就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夸奖。
    他们把新军简直夸到了天上去,世间无敌的存在,让钟进卫都脸红不已。
    他只好对这些人说道:“其实新军还有很多不足,需要实践或者改进的地方。”
    中兴侯说话,其他人就收声听讲了。
    “新军燧发枪士卒在练了几天面对骑军的冲锋后,射速还是会被影响到,这还是要加强训练。另外军队没有经过长距离拉练,没有模拟临时遇敌,没有在大风天气作战,至于雨天还是算了,火器影响太大。。。”
    观察台上的这些将领,听着中兴侯说这些他们认为不是问题的问题,心中暗道:大明最强军队要诞生了啊!
    他们也不想想,钟进卫在这支新军中砸了多少钱下去,岂会没有效果!

第五百二十七章 骡子和马
    “钟师傅,朕听闻新军乃大明第一强军了?”
    当天下午,崇祯皇帝在文华殿内见到钟进卫时,第一时间笑着问道。
    钟进卫听了一愣,谁的嘴这么快,就已向崇祯皇帝汇报了。
    他心中对于大明第一强军这个称号是有野心的,甚至之前都喊出过天下第一强军的口号。可这么当面被崇祯皇帝提出来,却有点不好意思。
    钟进卫稍微有点点脸红,向崇祯皇帝摇头道:“陛下,这大明第一强军恐怕还说得太早。现在的新军光说不练,没有百战百胜的战绩,没有让敌人闻风丧胆的威势,要说第一强军,怕是有人会不服。”
    早已和兵部尚书一起在殿内的首辅温体仁一听钟进卫的话,当即哈哈一笑,然后对钟进卫说道:“这还不容易,去和建虏打一仗就能知道了。”
    梁廷栋听刚才崇祯皇帝对钟进卫的夸奖微微有点嫉妒,凭什么他花这么多钱训练的军队,没立过一点功劳就说大明第一强军。因此听到温体仁这么一说,他就马上跟上道:“首辅说得是,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就知道了。”
    钟进卫没有感觉出梁廷栋话中的一丝酸意,他冲温体仁点点头,然后转身对崇祯皇帝道:“陛下,臣也是这么想的,等着再练阵子就拉到战场去试试。”
    崇祯皇帝倒有点担心,他对钟进卫说道:“钟师傅,如果一开始就去打建虏,新军的数量是不是太少了点?”
    可要是不打建虏,好像大明北方暂时没有敌人可以打,这让崇祯皇帝有点犹豫。
    确实,他也非常想让新军去把建虏灭了,可建虏的凶名也不是吹出来的。如果让如此之少的新军去对上那建虏,要是一去不回了怎么办?
    温体仁也想到这点了,他当即说道:“中兴侯,刚才老夫只是开个玩笑,等新军扩大规模后再说打建虏的事好了。”
    钟进卫一听崇祯皇帝和温体仁都有点担心新军人数太少,怕新军吃亏,心里颇有点感动。
    他其实担心的不是数量问题,因为建虏也不可能一次就出动几千几万人的,只要时机把握恰当,不让建虏形成数量上的绝对优势,也不是办不到。
    钟进卫担心的是天气,雾天还好说,要是雨天的话,新军最大的优势就发挥不出来。让新军士卒去和建虏肉搏,是他所不愿看到的事情。
    他正想解释一下,崇祯皇帝先说话了:“此事再议吧,新军配备完火器也才没多少天,还是先再练练吧。”
    皇帝定了基调,其他人也不会再坚持。
    崇祯皇帝说完之后,他对钟进卫说道:“孙师傅向朕报捷,说锦州出动军队,斩获了不少建虏。目前建虏都龟缩在各城之中,不敢应战。因此,他向朕请求现在正是建大凌河城的好时机。。。”
    钟进卫听得非常诧异,忍不住打断崇祯皇帝的话问道:“陛下,您说关宁军主动出击,建虏躲城里防守?”
    看钟进卫那惊奇的表情,崇祯皇帝呵呵地笑了一下,然后对他说道:“朕开始也颇为惊讶,但经梁卿的解释,朕就明白了。”
    钟进卫听了就更奇怪了,按崇祯皇帝说得这话推断,就是说这是事实?可关宁明军和建虏突然互换攻防,这怎么可能呢?
    他转头看向站他左后侧的梁廷栋,满脸都是疑问。
    崇祯皇帝在上面见了,当即笑着对梁廷栋道:“梁卿就向钟师傅解释一下吧。”
    “是,陛下。”梁廷栋先答应一声,然后侧转向钟进卫。同时心中暗想道,风水轮流转,以前就你在皇上面前侃侃而谈,现在终于轮到我了吧。
    想归想,他表面却不动声色地说道:“中兴侯,你有所不知,我大明遭灾,建虏也不能例外。他们缺粮,刚好又被登莱巡抚给烧了一批救命的粮食,得不到粮食补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