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借天改明 >

第223章

借天改明-第223章

小说: 借天改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钟进卫无奈之下只好摆出了官架子,他脸色一冷道:“本侯爷问你在哪,你就答本侯爷,休得顾左右而言其他。”
    张献忠听钟进卫这么一说,才醒过来双方的身份相差太大。但他从钟进卫之前的言行中推断出来这侯爷肯定与定国孩儿有旧,因此他据实回答道:“战前罪民已安排他们四人在浮桥的最西端,战事不顺应该已经跑到秦地了。”
    钟进卫一听李定国等人是在战场,可别因为自己的蝴蝶效应而让这位历史上的抗清英雄夭折了。
    想到这里,他命令马祥麟道:“找下战场上有没有小孩尸体,如果有的话带他去认下。没有的话,要是遇到小孩…”说到这里,钟进卫又问张献忠道:“他多大了,多高?”
    张献忠在一边听得清楚,知道是好事,赶紧答道:“大概就到罪民腰间这么高,今年是十岁。”
    张献忠个子比较高,十岁的孩子已经到他腰间,说明李定国的个子也不低。
    钟进卫听了张献忠的回答后,心中暗自评了下,然后继续转回头对马祥麟说道:“要是遇到这么高的流贼小孩,就带来见我。”
    “是,侯爷。”马祥麟抱拳回答一声,然后叫过身边的一个白杆军士卒,把钟进卫的命令传达给他,让他去给那些打扫战场和看押战俘的同伴去传令。
    马祥麟处理完毕之后,就回过来劝钟进卫道:“侯爷,您去那边歇息吧,等战场打扫完毕,末将就去向您禀告。”
    钟进卫一听,有点惭愧,这次还多亏了马祥麟。他冲马祥麟点点头道:“好,这次幸亏有你。”
    马祥麟只是呵呵一笑,并不言语。
    钟进卫向马祥麟拱了拱手,算是道了谢,然后一拨马头,往刚才站的那个坡顶而去。
    那个地方是这附近的一个高地,能看到渡口全景。
    李老四见钟进卫要走,连忙说道:“侯爷,这流贼,啊不,这个百姓如何处置?”
    他瞧着中兴侯和那个什么李定国肯定有关系,还有可能是中兴侯的什么人,只是在大众面前,难以开口。
    这么一来,那个李定国又认这个刚被自己打得惨不忍睹的流贼为义父,这关系一连起来,李老四可不敢称呼张献忠为流贼了。
    他想着既然这人和中兴侯扯上关系了,那是不是该放了他,至少也要给他松绑吧。
    但中兴侯仿佛忘了他一般,转身准备走,李老四就不得不开口征求钟进卫的处置意见了。
    钟进卫听到李老四的话,转回头来看看张献忠,心想这可是历史上有名的**oss,得看紧点,免得让他跑了。
    但钟进卫又看到张献忠满脸的血,就对李老四道:“给他治下伤,然后严加看管。”
    说完之后,钟进卫就转身催马往坡顶而去,随从和一部分白杆骑军紧跟在钟进卫后面,保护中兴侯,就留下了李老四在那里发愣。
    李老四没想中兴侯给的命令是严加看管,那么就是不松绑了,难道是怪这个人当了那个什么李定国的义父?
    李老四一边挠头一边瞎想,再看看中兴侯的背影,仍想不出一个究竟,就只好叫过两个白杆军士卒,让他们按照中兴侯的意思处理,然后快马去追钟进卫。
    渡口附近的白杆军士卒把那些跪地投降的流贼集中到一处离黄河岸边稍远点的空地上,让他们用各自的裤腰带互相绑了,留一部分同伴骑在马上监视着他们。
    其余人则加入了打扫战场的行列,一是例行的战场打扫,二是还要注意有没有中兴侯交代下来的小孩,经常可以看到张献忠被押来押去地去辨认到底是不是李定国。
    在这过程中,不时有白杆骑军押着丢掉武器的流贼归来,把他们丢进那个战俘行列。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连追击出去最远的白杆骑军也带着战俘返回了。
    马祥麟做了统计后,就赶往坡顶去向中兴侯禀告:“我军伤亡八人,其中死亡两人。此二人都是在抢占浮桥的时候不慎掉入黄河,撞到礁石而亡。流贼大约有五千三百余人,俘虏三千一百一十人,尸体有五百六十三具。溺水而亡的流贼大约有一千四五百左右,山西地界无一贼漏网,只有少部分流贼窜回了秦地。”
    钟进卫一听,还不错,在山西这边的农民军都被抓了,就等于是堵住了他们来祸害山西的一次机会。
    他看着马祥麟,点点头表扬道:“不错。”
    马祥麟见钟进卫在看自己,以为中兴侯还非常关心另外一件事,只是不好意思说,因此他就继续禀告道:“已发现活着或死了的小孩共有三十五名,但都没有李定国。”
    他说到这里,看到钟进卫脸上露出一丝遗憾的样子,就赶紧补充道:“李定国有可能是落入黄河冲走了,但最大的可能性是逃进了秦地,那个张献忠说过他们四人是最容易逃回秦地的。回头不妨让秦地的地方官府留心查找,应该能找出来,还请侯爷放心。”
    钟进卫听得又是点头,心想李定国没死就好。不过他怎么就觉得马祥麟的话听起来有点别扭,好像有种话里有话的意味。
    他还没来及问,已经回归钟进卫身边的顾百川就问啥情况。当他们听说了中兴侯刚才遇险的事后,吓了一大跳,当即就向钟进卫表示道:“侯爷,属下奉皇上死命护卫侯爷周全,您要是有点什么事情,哪怕是受伤了,属下也无法向皇上复命。以后不管侯爷想干什么,都别再让属下离开您了。”
    王鹏也是连连点头道:“是啊,侯爷,您可千万不能有事的。”
    钟进卫是根本没想到会有事,现在听他们这么一说,也觉得有点对不起他们。如果自己真出事,他们被问责的可能性很大,于是他回答道:“好。”
    然后他又对马祥麟道:“走,我们去俘虏处看看,这次应该能抓到不少大鱼。”

第三百五十一章 收获不少
    顾百川一听,连忙跟上。
    这一下钟进卫身边跟着东厂番役、锦衣卫和胡浩的夜不收,还有部分白杆骑军,一大堆人浩浩荡荡地下了坡,往俘虏集结处而去。
    马祥麟落在最后面,他吩咐几名白杆骑军去后面接应大同军,免得他们和那些商人对前线战事瞎想,然后才赶上钟进卫一行人。
    贾别流贼首领的工作很顺利,俘虏的首领共计有流贼大首领府谷县人王嘉胤,自称闯王的安塞人高迎祥,号称闯塌天的延安人刘国能,号称过天星的清涧人惠登相,号称点灯子的清涧人赵胜,号称射塌天的李万庆等。
    另外在尸体中找到的流贼首领有号称紫金梁的绥德王自用,人称老回回的马守应,号称革里眼的贺一龙,称为蝎子块的清涧人拓养坤,号称争世王的延安人蔺养成,号称不沾泥的洛川人张存孟等。
    另外一个重要的流贼首领,自称曹操的罗汝才没有找到。
    钟进卫听着这些名字,有听过的,也有没听过的,不过这些人都不是他最关心的。
    钟进卫最关心的人有两个,相信只要来自后世的人,就肯定知道是那两个人。
    现在已经活捉了一个,还有另外一个没有消息。
    于是他问马祥麟道:“流贼中有个叫李自成的,有没有找到?”
    马祥麟听了没印象,就又翻身去查问那些流贼有关李自成的消息。
    过了一会回来后,他向钟进卫禀告道:“侯爷,没有人听说李自成这个名字,是不是没在这支流贼中?”
    钟进卫也不敢确定,不过他想起一事,对马祥麟道:“把那个高迎祥押过来。”
    不一会,一个身穿白袍、头戴白巾、双臂修长的高大汉子被押了过来。
    “你就是高迎祥?”钟进卫确认道。
    高迎祥是战马受伤后落地被抓的,多亏了他常年贩马的经历,骑术精湛,落地没有受伤。
    他从事造反事业已有两年,早将生死置之度外了。他以为这位朝廷的侯爵是要确认他身份,杀一儆百,当下也不惧怕,昂然回答道:“某便是,要杀要剐随便。”
    锦衣卫千户谢栋就在他的前面,听他说得牛气,一鞭子抽了过去,喝斥道:“侯爷问话,就老实回答。”
    高迎祥没有躲避,硬生生挨了一鞭,怒视着谢栋。
    谢栋一见,还反了天了,敢瞪我,于是,就抡起鞭子又要打。
    钟进卫眉头微微一皱,罢手示意了一下,让谢栋退了下去。
    高迎祥一见,不管如何,对这个年轻的朝廷侯爵多了一丝好感,看着钟进卫。
    “你的外甥是不是叫做李自成?”钟进卫问道。
    高迎祥听了一愣,自己就一个外甥,就是李鸿基,没有叫李自成的。
    他一时也不明白这侯爵问这个干吗,如果他问的那人真是自己外甥,好像此时在义军中也是无关轻重的人物,不知道为什么这个侯爵这么关心。
    “没有。”高迎祥惜字如金地回答了钟进卫。
    钟进卫奇怪了,历史书上不是说高迎祥是李自成的舅舅,在高迎祥死后才接过闯王的名号,怎么这高迎祥说没有?
    钟进卫看着高迎祥的表情,没发现他有说谎的痕迹,就再问道:“那你的外甥叫什么?”
    “李鸿基。”高迎祥知道这事瞒不过,只要这侯爷去问下其他人,就能知道自己外甥的名字,因此他自己直接说了出来。
    哦,对了,李鸿基这个名字好像也听说过,应该是李自成的原名。钟进卫醒悟过来就问道:“他人呢?”
    高迎祥摇摇头,不要说他不知道,就算知道,他也不想告诉他。
    钟进卫以为高迎祥是隐瞒不肯说,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是他亲外甥。
    于是,钟进卫就让马祥麟再去查下李鸿基的下落。
    让钟进卫失望的是,马祥麟一会就回来禀告说这个李鸿基,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可能落入黄河,也可能是逃回秦地了。
    钟进卫心中微微有点失望,不过也还好。本以为进了秦地之后,再和地方官府商量,如何平息农民军起义的事;想着会比较费事。
    但现在就在路上直接就撞见了农民军,还抓获了绝大部分以后牛逼哄哄给大明一直添麻烦的人。
    就一个李自成跑了也就跑了,自己只要好好辅助崇祯皇帝把农民起义的根子给解决掉,就算跑了李自成,他也翻不起浪。
    钟进卫想到这里,也就不再关注李自成的事情。
    但摆在他眼前的还有一个难题,就是如何处置这三千多俘虏。
    钟进卫自己是要去陕西,可沿路的官府供应自己这支近千的军队就已有不少的压力,要再带这三千多张嘴随行的话,估计吃得问题不是很好解决。
    于是,钟进卫和马祥麟等人开了一个小会,商量这个事情。
    钟进卫让他们群策群力,自由发表意见,看如何安排最好。
    在钟进卫说完之后,没有人开口,稍微有点冷场。马祥麟看看几个人都沉默不语,就说道:“侯爷,这些其实只是饥民,朝廷一般的原则就是遣返原籍,严加看管。”
    钟进卫摇摇头道:“就是没得吃了才变成流贼,现在要遣返原籍的话,就有吃得了么?”
    马祥麟知道关键还是吃得问题,但朝廷一般就是这个做法,遣返回去,当地官府有余力地就救济一点,没有余力的就让他们听天由命,只是会看管他们,不让他们再次造反。
    马祥麟见钟进卫看着他,就回答道:“让朝廷拨点粮饷过来,能垫肚子就行。”
    有了马祥麟带头,讨论的气氛就热烈了点,顾百川此时也插话道:“朝廷拨粮饷,怕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钟进卫点点头,然后问道:“还有其他办法没有?”
    锦衣卫千户谢栋见马祥麟的建议不好,也没有受到中兴侯的任何斥责,就大了胆子道:“侯爷,既然没吃的,放他们回去铁定又会造反,不如趁现在。。。”
    他说到这里,用手成刀往下一比划。
    钟进卫见了一怔,连忙摇头道:“不行,不行,这些都是大明的百姓,不能这么干。”
    既没吃的,又不想杀俘,这个难度很大。一伙人一下没有了主意,没人继续说话气氛就冷了下来。
    钟进卫看着这几个人都是皱着眉头在思索,但就是不说话,看来是没主意了,他只好自己也想想办法。
    站钟进卫身后侧的胡浩虽职位低,可他是钟进卫的救命恩人,平时也是护卫在钟进卫的身边,对钟进卫的脾气也有了了解。现在见他们都没主意,就凑过去插话道:“侯爷,我们后面不是有粮车么!”
    众人一听,眼前一亮,但见钟进卫却摇摇头道:“不好,这些粮车是打算用在陕西的,这还没到陕西就用了不妥。”
    但钟进卫受此启发,一拍手掌道:“有了。”
    “呵呵,还是侯爷厉害,一下就有主意了。”李老四见胡浩都凑过去说话了,他也跟着说上一句,感觉自己参与侯爷的会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