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借天改明 >

第156章

借天改明-第156章

小说: 借天改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钟进卫倒没像崇祯皇帝那样考虑那么细,想着自己当好这个监军就行了。
    崇祯皇帝也没有对钟进卫明说,因为他知道,依钟进卫的xìng格,遇到这事是一定会管的。
    钟进卫随后向崇祯皇帝略微提了安贵义在搞奖励措施,如果有重大创新的话,希望能有比较好的奖励,甚至是官职奖励。
    崇祯皇帝明白这个奖励机制,给些散闲官职出去对他来说没有一点问题。
    在得到崇祯皇帝答复之后,钟进卫又赶往水泥厂,把崇祯皇帝的答复顺便跟安贵义说了下。然后重点交代安贵义,在他不在京师的期间,要盯紧各项事情的进程。这里的一切是大明中兴的基础,千万不能马虎。
    等一切交代完毕后,钟进卫才打道回府。他考虑到这次监军,至少要打完仗才能回京师,就让家属在京师的番役回家团聚,明早一起前往军营。
    顾百川就是有家小的人之一,他对钟进卫的周全考虑很是感激,并不推托,道别钟进卫后就和其他番役一起离开中兴侯府,回各自家团聚去了。
    第二天一早,回家团聚的番役就早早赶回了中兴侯府。钟进卫带着六名带刀随从和八名东厂番役,浩浩荡荡地前往城外的勤王军大营。
    当钟进卫进了孙承宗的中军帐,发现就他一个人在时,就笑着对他说道:“孙大人,你马上就要大杀四方,我特意来军营蹲点,向你学习。”
    孙承宗听了一怔,这说的是什么话,这监军也真是,经常说话就带着他的家乡俗语。
    不过钟进卫的意思,他是懂的,就是和建虏开战期间,会一直随军行动。
    孙承宗的脸皮也是很厚地,看钟进卫笑嘻嘻的样子,毫不犹豫地道:“后生肯上进是不错,老夫定当倾囊相授,以后的天下就是你的了。”
    钟进卫见孙承宗倚老卖老,好像他教出来的学生一定牛逼,不由得无语,暗自佩服孙承宗的脸皮厚度。
    不过真要说起来,孙承宗还真有这个资格。钟进卫也就不再开玩笑,认真地一躬身道:“多谢孙大人。”
    孙承宗看钟进卫一下变得正经起来,他也不敢托大了,因为钟进卫可是皇上派来的监军。
    他一边招呼钟进卫坐下,一边让亲兵去泡茶相待。
    钟进卫在中军帐跟孙承宗说说话,不需要护卫,让顾百川带着护卫下去休息。
    顾百川却让其他人去休息,让李老四留下,和自己一起陪着中兴侯。
    钟进卫也不坚持,自己去和孙承宗说话,他问道:“孙大人,最近的情况如何?”
    “老夫从前些rì子开始,派出了大量的夜不收,从目前返回的军情看,颇有点反常。”孙承宗捋着自己的额下长须,脑袋微晃,带点疑虑地说道。
    “哦,怎么反常了?”钟进卫一听,有点好奇。
    “以往和建虏作战,只要我军这边派出夜不收,建虏必定会争锋相对,也派出大量探马进行阻扰夜不收探查军情,甚至专门狙杀清剿夜不收。但现在的情况却是很少见到建虏探马的踪迹。”孙承宗解释道。
    钟进卫一听,也觉得有点奇怪。现在鞑子在关内的头目,是建虏的二贝勒阿敏,一个打惯了仗的老手,他不可能不知道侦察敌情的重要xìng。
    钟进卫转头看向顾百川,不知道jīng明的他有没有看法。
    顾百川却摇摇头,这些事情他也不懂。至于旁边的李老四,就直接被钟进卫忽略了,他肯定不懂。
    孙承宗这时却忽然问钟进卫道:“中兴侯,你没有再收到那个投石报信了么?”
    这么一问,钟进卫也想起那个提供建虏情报的神秘人,这些天一直没有音信,不知道是出事了还是不方便再来报信。
    钟进卫摇摇头道:“没有再收到过投石信,这个人是谁,干什么的,都不知道,也没法联系。”
    他说到这里,又转身问顾百川道:“东厂有没有关于这个人的眉目?”
    两次投石报信的时候,顾百川都不在现场。从事后的调查来看,一点有用的线索都没有,因此,顾百川仍旧摇摇头回答了钟进卫。
    孙承宗看这几个人都不知道,也就不再纠结这事了,他继续说道:“不管建虏是犯傻了还是其他什么原因而不派出探马,老夫是乐意见到此种情况的。据夜不收回报,建虏现在就龟缩在滦州、永平、迁安和遵化这几座城内,城头隐约可见多备有滚木礌石,看来他们是准备依靠城墙防御了。”
    “那我们该怎么办?”钟进卫问道。
    孙承宗一听钟进卫的话,呵呵笑道:“这倒无妨,建虏弃长用短,正是最好不过。我们明军对于攻城,那还不是拿手好戏。”
    “攻城之战,非得用几倍于守城的兵力方能克之,我记得是这么说的。就算建虏不善于守城,但攻城下来,还不得死好多兵卒!”钟进卫有点担心。
    “中兴侯,你别忘了现在攻城是用火炮的。两广军门李逢节和王尊德奉旨至澳门购募炮师和大铳,就在这几rì就能运抵京师了。据报一共有大铁铳七门、大铜铳三门以及鹰嘴铳三十门。有了这些后,攻城陷地易如反掌。”孙承宗笑着宽慰钟进卫道。
    钟进卫在孙承宗一提火炮的时候,就已经明白过来了。他只是一下忘记了火炮攻城而已,现在这个世界,还有谁能比钟进卫更知道火炮的厉害!钟进卫一直记得一句话,火炮是战争之王。
    不过钟进卫倒不记得孙承宗所说购炮一事,忙问是怎么一回事。

第二百四十七章 思海战
        孙承宗也是听来的消息,他告诉钟进卫道:“崇祯元年七月,时任礼部左侍郎的徐光启徐侍郎向陛下上奏得准,由两广军门李逢节和王尊德奉旨至澳门购募炮师和大铳。几经波折后,才得以成交,于崇祯二年二月从广州出发。”
    钟进卫算着二月出发到现在才要到běi jīng,这也太久了吧,不由得打断孙承宗道:“从广州过来京师,要走这么长时间?”
    孙承宗点点头道:“实在是红夷大铳太重了,以致行程屡屡推迟,到十月,才到山东济宁。由于漕河水涸,不得不改舟登陆。又由于建虏入侵京师,因此耽搁了时间。”
    “为什么不走海路,由船装运,可以直达天津。这多快啊!”钟进卫质疑道。
    “中兴侯,你别忘了海上不安全,这炮要走海路,说不定就送给海盗或西夷了。”孙承宗提醒道。
    钟进卫听了叹道:“没有制海权还真是麻烦!”
    孙承宗也是摇头叹息,大明现在连陆路都顾不过来,那还管得了海路。
    钟进卫想和孙承宗谈谈海战的事,但又觉得现在谈,好像时候不对,只好憋住了,但又觉得闷得慌,就向孙承宗告辞,自己出去溜达溜达,美其名为巡营。
    监军要巡营,谁都不好阻拦,更何况,孙承宗也根本就没有阻拦的意思,由得钟进卫去。
    一出了营帐口,李老四就把其他护卫给叫了过来,随在钟进卫身后。
    顾百川看看钟进卫站在营帐口,一直没动,就问道:“侯爷,我们是去哪?”
    钟进卫只是憋得慌,出来散散心,不是真的巡营。所以到了门口后,就在发愣。
    现在听顾百川一问,想了下,就说道:“走,去看看我的大舅子,好长时间没看到他了,过去聊聊。”
    顾百川对钟进卫异于常人的言行已经习惯了,他和王鹏与阎应元也算是有过生死与共,钟进卫提出过去看看,他也乐意。
    他们一行人来到卢象升的营地,发现里面没有多少士卒,都被派出去巡逻了。
    但刚好卢象升和阎应元都在,听到监军前来巡营,赶紧迎了出来。
    卢象升还是穿着四品知府的官服,在这军营中,也算是和钟进卫一样,比较特殊的一个。
    而阎应元是赐武进士出身,军营中任卢象升的副手,其实就是民壮统领而已,因为卢象升营中的士卒不算正规军。
    钟进卫看到卢象升还是和以前一样,高高大大,却又很斯文的样子。但阎应元却有了改变,首先他的伤已经痊愈了,而且经过这么多天的军营生活,整个人比以前更jīng神了。
    卢象升和阎应元接了钟进卫后,陪同他开始巡视营地。
    钟进卫其实也没什么好巡视地,就是和他们边走边聊天。
    钟进卫问道:“和关内建虏的决战马上就要开始了,九台有什么看法?”
    “建虏荼毒关内,并威胁京师,朝廷拖延至今,非要等蛮兵到了才下令决战,下官觉得太过谨慎。”卢象升已知道钟进卫对他甚是信任,因此钟进卫问他关于战事的看法时,把心里潜藏已久的想法说了出来。
    “哦,那依你之见该如何呢?你就不怕军中人心不齐而致战败么?”钟进卫没想到卢象升竟然是有意见,就问道。
    “监军,下官是这么想的。以前之军队,缺饷少粮,士气自然不高。军中将领掌握饷银,用到士卒之时就发一点,不用时就让他们饿着。士气、军心就掌握在将领手中。如若将领有异心,则所属军队自然也不可靠。”卢象升给钟进卫仔细分析军中的情况道。
    这些情况,大家其实都知道,因此才不敢在有把握之前派出军队和建虏决战。
    钟进卫听卢象升分析到这里,就说道:“这情况我知道,这也是战事拖延至今的主要原因。你不觉得么?”
    “下官以为,朝廷当初开始给勤王军发饷银之时,所派主官就可以夺取或缩小各地将领之军权,直接指挥士卒。可分为两个步骤,一是发足饷到士卒手中,以稳定军心;二是主官和士卒同衣同食,同甘共苦,以获得军心。如若此两步做好了,军中一心,自可与建虏决战。”卢象升说完之后,看着钟进卫的反应。
    钟进卫开始还走着听着,听到卢象升说稳定军心和获取军心的策略时,停了下来,转身看着卢象升。
    他想起在历史上,卢象升带兵好像就是这么带的,所以在短时间内就建起了明末的一支强军,即天雄军。这支军队不但战力强横,而且吃苦耐劳,就算缺少后勤补给,也是稳定在卢象升身边,甘为卢象升效死。这从卢象升战死之时,士卒甘愿以死保护卢象升的尸首以及其身后的名誉就可以看出来了。
    另外也从一个侧面,可以证明卢象升独得军心,就是卢象升为国捐躯之后,这支天雄军就散了。
    钟进卫想着要是一开始就让卢象升来统领勤王军,会不会比现在好点。
    想了一会,还是在心里暗自摇头。在之前局面败坏之际,非得有孙承宗那样资历威望甚高之人压着,才能得到今rì之局面。
    要一开始就任命卢象升这个在军事上名不经传的四品知府来统帅的话,说不定还未等卢象升采取任何手段,军中就闹翻了。
    钟进卫想到这里,对卢象升说道:“你说的有理,但现在已经走到这一步了,就不要多想了。我已经向皇上举荐你去收拾袁崇焕遗留下来的皮岛烂摊子,你有信心么?”
    卢象升没想到钟进卫又在军事上举荐自己出任一方大员,他虽迫于当前的风气,弃武从文,考了进士出身,做起来了文官。但在他内心,还是向往征战沙场,一展自己心中所学,也让自己的一身武力能在沙场纵横驰骋,报国卫民。
    当下,卢象升一抱拳向钟进卫行礼道:“下官一定不负监军之举荐,必让皮岛之军崛起建虏后方。”
    钟进卫笑笑说道:“好,我相信你。”
    说到这里,他看看在一边看热闹的阎应元,然后又对卢象升说道:“我会向皇上请求,让我家大舅子继续跟着你,当你副手,如何?”
    阎应元听得一怔,咋一下就说到他了,还让他跟着卢象升。
    不过他这些天与卢象升相处,已经获得了深厚的友谊,因为两人的为国为民之心相同,而个人技艺上又互为补充。
    卢象升善收军心,长近战。而自己善查漏补缺,长远程。
    当然,他们的友谊能好的那么快,也有钟进卫的这层关系在。
    现在钟进卫说要让自己跟着卢象升,显然是替自己考虑,给自己找一个好主官,因此在内心,阎应元暗自感激这个妹夫。
    卢象升听钟进卫这么个说法,自然也没什么意见,甚至是大为欢喜,连声道谢。
    钟进卫笑着道:“九台,你也不用谢我,我是有私心的。以后是海战的天下,皮岛就有水师,我想你把水师交给他来管,让他有个机会能实践实践。当然,要是他不称职的话,你该撤了他就撤了他好了,我没意见。还有,他要是犯了军法,该如何处置,就怎么处置,不能因为我的关系而有顾虑,影响了军心。”
    钟进卫说这话的时候,其实一点都不担心,因为从阎应元历史的表现来看,根本不可能有那么差。
    卢象升却是一个铁面无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