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借天改明 >

第121章

借天改明-第121章

小说: 借天改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济尔哈朗现在正在自己大帐里骂娘,而阿巴泰心里美着,特解恨。可惜没有见到鳌拜那奴才,否则他脸上的神情必定jīng彩,不知道回报皇太极的时候,又会是个什么场景。阿巴泰越想心里越高兴,就又掂起酒壶灌了一口。
    午后时分,昌黎城西,守在城头的一个乡兵忽然惊呼出声:“快看,看那边。”
    周围的同伴一听,以为有什么敌情,纷纷紧张地看过去。
    只见有十来个骑兵正往昌黎城墙跑过来,离得近些了,发现是大明的夜不收。一时之间,城头上纷纷欢呼起来。
    建虏撒在外面的探马已注意到了明军的夜不收,开始包抄。
    但城外的夜不收一见建虏的动静,就绕了个圈,转向西方,京师方向而去了。
    虽然明军夜不收只是现身了一下下而已,但这个喜讯马上传了开去,极大的鼓舞了城内所有人。
    这伙夜不收就是所属关宁军的胡浩和他的兄弟们,上次凑巧救了中兴伯后,各人记一次军功,赏银一成不扣,全部下发。
    在营地里休整了十多天后,才重新被派出来侦察建虏敌情。
    白天的昌黎攻城战,他们都看在眼里。等到午后建虏的外围探马都撤回去之后,胡浩带着他的兄弟们去亮了个相。
    虽然没有跟城里联系上,但起到的效果如何,这些久经战阵的夜不收jīng锐都明白。
    此时,他们正快速回大营,要把这里的情况汇报上去。
    在京师勤王军大营,奉旨统领京畿之地所有勤王军的兵部尚书兼辅臣孙承宗刚传下命令,让已到遵化附近的马世龙,派兵攻击建虏后路遵化城,能拿下最好,拿不下也可牵制建虏主力,让其不得专心为祸京畿。
    而皇太极率军在抚宁附近等了两天,期间还再攻了一次,仍然没有发现抚宁的破绽,打不下来。心里有点郁闷,老这样下去不是办法。
    抚宁守城的是参将黄维,也是一个边军出身的将领,熟悉兵事,自然不容易让皇太极得逞了。
    鳌拜找到大军所在,径直入内向皇太极禀明昌黎战事。
    真是屋漏又遭连夜雨,一处不顺,处处不顺。抚宁打不下来就算了,现在连昌黎都打不下来,情何以堪。
    皇太极恼羞成怒之下,不再管抚宁,立刻摔大军直奔昌黎而来。

第一百八十九章 又动劝降之念
        皇太极在第二天接近中午时分赶到昌黎,五万多骑军,真正的万马奔腾,声势浩大。虽未近昌黎城头,城中百姓却感觉地面震动,宛如地震一般。
    昌黎县令左应选登城观察,看到如此之多的兵马,还有明黄sè的龙旗也在里面,知道是奴酋也到了。
    左应选暗自为建虏的势大惊心,更不用说其他人了。
    他马上发觉自己的情绪不对,于是,调整了下心态,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当即哈哈大笑起来。
    跟随而来的乡绅,附近的乡兵纷纷看了过去,微微有点奇怪,难不成县尊被建虏给吓傻了?按道理不应该啊!
    左应选营造了足够的关注度,就收住笑声道:“我们小小昌黎县城,打的建虏连吃败仗。现在倾巢出动,连奴酋都来了。你们说,是我们强,还是建虏厉害?”
    听县尊这么一说,周围的人仿佛第一次发现,原来自己这么强,建虏好像也不厉害嘛!
    一时之间,城头的士气就上来了。
    左应选趁热打铁道:“昨rì已见我大军夜不收,这说明什么?”
    他身边的人想起昨rì见到或听别人说的夜不收踪迹,一个个的脸上充满了希望,纷纷回应县尊:“朝廷的援军就要到了!”
    “对,朝廷的援军不rì即到,建虏连我们都打不赢,还能打得过jīng锐的朝廷援军么?”左应选大声问道。
    “打不过,打不过……”周围的人满怀信心,齐声回答起来。喊声中带欢喜,在昌黎城上空飘荡开去。
    听到声音的乡兵和百姓纷纷抬头看向声音来处,虽然他们不知道是因为什么事,但那欢喜之情还是能感觉出来的。都说快乐是能传染的,听到声音的百姓,心情也都好了起来,冲掉了刚才的忧虑。
    左应选看自己的话语起到了效果,就吩咐他们各自去做事,只留下了万人杰。
    他对万人杰说道:“奴酋大军来袭,必有一番苦战,前两rì已有宣传铺垫,现在你要正式上场鼓舞士气了。”
    “学生明白。”万人杰点点头。
    “好,那就去准备吧。”左应选说完后看着万人杰辞别而去,心里想着这些手段都用上之后,应该能保持士气不坠。接下来,就只能硬碰硬的和建虏对着干了。
    再说皇太极来到昌黎之后,并没有马上去城东关侯庙的建虏大营,而是就近眺望昌黎城。
    之前只是路过,并没有怎么在意这座城市。现在认真一看,才觉得这县城还真小(只有0。25平方公里)。比起之前见过的锦州,遵化和永平来说,根本就是两个档次的。
    他身边的那些建虏头目也都感到奇怪,就这么一座城池,用了七千多大金jīng锐,打了三四天,还打不下来?
    济尔哈朗和阿巴泰闻讯赶来觐见大汗,皇太极没给他俩好脸sè,看了他们一眼,问道:“为什么迟迟拿不下如此小的一座城池。难道离开了内应,就不会打仗了么?”
    说来也是,坚决抵抗的明国城池,还都是靠了内应才被打下来的。而不靠内应的那几座城池,基本都是贪生怕死的狗官守着,一吓就投降了。
    阿巴泰不说话,因为这次领军的是济尔哈朗,皇太极的亲信。
    “大汗,这城池内的狗官不简单,里面的乡兵组织的井井有条,城池防守,一板一眼,皆有章法。我军中没有工匠,周围也无材料能打造攻城器械,因此只能以弓箭压制,云梯,登城,巨木撞门。”济尔哈朗知道这个时候阿巴泰是不会主动说话的,就自己承担起了这个责任。
    “里面只有乡兵,有弓箭压制还打不下来,难不成区区乡兵的箭技还能压过我大金勇士的?”皇太极还没说话,和济尔哈朗平级,但年纪最小的和硕贝勒多铎抢先问道。
    济尔哈朗不敢怠慢,多铎可是有实权的努尔哈赤亲子,而且还有一个有同样实力的哥哥多尔衮。因此他认真的回道:“那昌黎县令用了简单一招就破解了弓箭的压制。”
    说到这里,他转身面对昌黎县城,用手指着城墙道:“大汗,各位贝勒请看,城头上竖着一排排的木排,正好挡住了墙上防守乡兵的大部分身子,因此只能从垛口处往上shè,因此弓箭收效甚微。”
    众人在济尔哈朗的指点之下,这才注意到了城头与众不同的地方。他们都是明白人,一看之后,就知道了木排的妙用。
    皇太极心里估算了下,发现昌黎城虽小,好像确实不是很好对付。就没再说什么,单独叫上济尔哈朗,转身回营。
    这个时候,大汗的中军帐已经搭好了,皇太极坐在帐中,问跟随进来的济尔哈朗道:“上次朕从永平派来的人劝降没成功?”
    “是的,那两人都被城上弓箭shè伤,昌黎拒绝投降。”济尔哈朗回答道。
    “那昌黎县令何许人也,你可知道?”皇太极一步步地了解情况。
    济尔哈朗一怔,这个,还真不知道。
    皇太极一看他那神情,就明白他不知道,于是,又问道:“前去劝降的那两人何在?”
    济尔哈朗又是不解,大汗怎么尽关心这些鸡皮蒜毛的事情。他支吾着回答:“大概,大概在伤兵营。”
    说实话,那rì他见两人劝降无功而回,就没再理会过。现在还活不活着,还是未知数。
    “带他来见朕。”皇太极吩咐道。
    他心里想着,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什么样的对手都不知道,就这么稀里糊涂的打上了,还真亏济尔哈朗带了多年的兵。
    很快的,两个汉jiān被抬进了大帐内。两人在建虏营地内不受待见,没人理他们,亏得现在是严冬,天气寒冷,伤口才没有发言,否则就不是饿晕这么惨了。
    陈钧敏和王钰被抬进来之前已被灌过几口米汤,虽已苏醒,但jīng神萎靡。此时得到奴酋皇太极召见,就像见了亲爹一样,一把鼻涕一把泪,一口一个大汗的哭起来。
    皇太极心底厌恶,但表面还是装模作样的安慰了几句,假意斥责了几句济尔哈朗怎么这么不礼贤下士,然后问起昌黎的情况。
    两人早已被皇太极的表演感动得热泪盈眶,一股脑地把自己了解到的情况说了出来,特别是王钰,把自己受伤乱窜到城墙下的事实,说成了舍命靠近城墙探听城头动静的英雄事迹了。
    陈钧敏现在与王钰是患难与共,所以也不揭穿他。皇太极也不是好骗的,要不也当不了奴酋。
    他自动忽略了这些表功的话,要真这么勇敢,也不会背弃祖宗,投降大金了。
    不过他们说的那些话,也让他了解到了一些事。
    昌黎县令叫左应选,刚到昌黎任县令才几天时间。听两人的意思,这左应选好像是个官迷,有投诚意向,只是不满意开出的知府职位,被部下shè伤了劝降使者之后,无奈进行了抵抗。
    经这两人这么一说,皇太极又动了招降的念头,不说那县令也确实是个人才,光是能减少大金勇士的伤亡,就值得去试一试。
    但无奈的是对这个县令的了解就这么多了,随便派个人去劝降怕不好沟通。皇太极把这个顾虑给两个汉jiān说了,看他们能否再去一趟。
    可这两人不但负伤,而且和左应选不熟啊。陈钧敏灵机一动,就向皇太极奏道:“大汗,昌黎县受永平府管辖,这新任知县的情况,在永平城的管事之人应该清楚,不妨派人去了解这知县的情况,而后派一熟悉昌黎知县的人前去劝降,会有事半功倍之效。”
    皇太极一听,这个主意不错,就点头同意了。唤来一个亲兵,让他手持自己的旨意前去永平城。
    然后皇太极打发了两个汉jiān出去,自己独自坐在大帐内想问题。
    诸事不顺,一堆的麻烦事啊!

第一百九十章 火攻昌黎行么
        六万余人的大军,每天消耗的粮草非同小可。以前是一边打一边抢,倒也不愁粮草的问题,可现在打不下城池,就没有补给。随军带的粮草,坐吃山空,已经快要耗尽了。
    还有自己个人的问题,连续几次没有如愿打下明国城池,在战事之初积累下来的威望降了不少,这点从其他三大贝勒身上体会得最明显,他能感觉到他们那不安份的心又在蠢蠢yù动了。
    这几个人,一rì不解决,自己的汗位就一rì不稳,迟早要把他们几个人手中的权给夺过来。
    大军在关内离开那些汉狗,就两眼一抹黑,地形、城池等情况一无所知。主场作战的明军比起关外,犹显活跃,这点看明军夜不收的活动情况就知道了。
    迟迟不见明军大规模的反击,要说怕了大金,不敢来打是不可能的事,毕竟自己是在明国的京畿之地活动。皇太极心里暗暗担心,反击来的越晚,就有可能越强烈,但要说怕了却也没有。
    而且军中开始出现一些不愿打硬仗的苗头,都想着捞一把就走的念头。之前还不强烈,现在山海关没打下来,抚宁又没攻下来,厌战情绪就更浓了点。只是多年的征战习惯刻在骨子里,没怎么表示出来。如果继续打败仗的话,就难说了。
    皇太极心里想得烦了,就只带着亲卫出营帐走走。
    转啊转的,就转到了伤兵营。很多伤兵都是缺胳膊少腿的,一见到大汗来了,纷纷围上来哭诉。前些天还是正常的,转眼就成了残疾人了,心里过不去这个坎,强烈要求大汗给他们报仇。
    皇太极一看这些人大部分是属于镶黄旗的,一阵心疼。然后一了解,又是心惊。
    这些会哭诉的伤兵还算好的,至少还有一条命。还有很多,被shè中躯干部分的,截肢都没法截,眼睁睁地看着那些人哀嚎死去。
    皇太极当场表示一定为他们报仇,而后郁闷地逃离了伤兵营。
    他的亲卫,武勇著名的鳌拜仗着自己受皇太极宠信,直接向他请战:“大汗,奴才现在带兵攻进这昌黎小城,杀他个片甲不留。”
    皇太极本来还在走着的,一听鳌拜的话,就站定了身子,转过去盯着鳌拜看,一直盯到他发毛,才冷冷地说道:“你是想把朕的家底都败完么?昌黎现在用的箭支都有毒,挨上了非死即残,懂不?”
    “奴才知罪,请主子责罚。”鳌拜单膝跪地请罪。
    “算了,你也是一片忠心,起来吧,下次多动动脑子。”皇太极对于这个既忠心又武勇的亲卫还是很喜欢的。
    说完之后,他边走边想。等回到中军帐,已有了打算,下令召开军事会议。
    待所有人员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