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借天改明 >

第112章

借天改明-第112章

小说: 借天改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同敞双手一抱拳,向左上方拱了拱手道:“孩儿已向皇上明志,一定当好全国巡盐御史一职。”说到这里,他把手放下,然后对母亲道:“娘,皇上对新盐政期望甚高,孩儿就是粉身碎骨也要把事情办好,不负首辅举荐,皇上提拔之恩。”
    张王氏把眉一皱:“那你的婚事怎么办?”
    “等孩儿把此事办好了,再谈婚事,到时候,别说娘去请人做媒,就是坐在家里不动,咱家那门槛都能被媒婆给踏平了。”张同敞知道母亲一直在意自己的婚事,就给她展望下将来可能出现的诱人场景,以安其心。
    张王氏一听自己儿子说得夸张,不由得笑笑,然后道:“既然你心意已决,娘也不拦你。人活一世,有志气是好的,男儿也该当有一番作为。不过娘不求你能重新当年曾祖的荣耀,只求你平平安安的。为娘有几句话,你必须要记牢。”
    张孝和小翠看着这对母子,不敢出声,影响张母教子。
    张同敞本来还有点担心母亲不放自己出去任职,现在听母亲这么通情达理,很是欣慰,连忙说道:“母亲大人有话,孩儿一定听从。”
    “巡盐御史一职,是个肥缺,你巡查各地,会有很多人拉拢你,或财,或sè。你都必须牢记,你是为皇上办事,不是自己去捞钱享受的。你平时以曾祖为榜样,该记得曾祖死后是何把柄被人攻击,以致张家遭难。”张王氏一脸庄重地叮嘱儿子。
    “孩儿明白,家族之难,铭记于心。孩儿必定清廉自律,一心办事,回报皇上。”张同敞也认真地回答道。
    “如此甚好,为娘想着,皇上用你,可能就在于此。第一,你年轻,初生牛犊不怕虎;第二,咱们家有过如此惨重教训,位极人臣,最终落得抄家下场。因此咱们家就是想以权谋私,谋财,也会比别人多三思。第三,咱们家家道中落,没有多少人愿与咱们家交往,利益关系就少,皇上让你去办事,也会更放心点。”张王氏谈着谈着,忽然总结出了皇上任用张同敞的用意。
    张同敞一想,好像自家的优势就是如此,于是,心里更是牢记母亲的金玉良言。
    张王氏把话都叮嘱了一遍后,才开始动筷子吃饭。
    饭桌上慢慢地洋溢开了喜气,毕竟,为皇上看重,升官做实事,是一件好事。
    有人欢喜就有人愁,比如同为御史的高捷,就在忧心,怎么自己的辞呈还没动静,不知道皇上会怎么处理。
    戌时二刻左右,他家来了一个人,在内室见到了一直在家装病的高捷。

第一百七十四章 影响
        高捷在来人面前并没有继续装病,坐在床边椅子上问道:“你家老爷有何急事,让你连夜过来见我。”
    来人是高捷同僚好友袁弘勋的家仆,他一躬身道:“我家老爷让小人告知大人,锦衣卫校尉今rì找到我家老爷,调查大人前些年以来的事情,还望大人早rì有所应对。”
    “什么事情,哦,我知道了,你家老爷还有什么话么?”高捷一听,开始迷糊了下,什么前些年以来的事情,然后马上醒悟过来,锦衣卫在这关头查自己的事情,还能是什么事情。
    想明白事情后,高捷有点担忧。
    以前的时候,大明官场上谁都不比谁干净,要不拿点还没法在官场混,所以大家都拿得肆无忌惮。
    因为大家都知道,就算皇上要查,只有依靠文官勋贵,这就决定了派谁都没用,因为本身都不干净的人,怎么查别人?但现在,谁会想着皇上会重新放出厂卫。
    “我家老爷说,必要时候放点血,大家都不干净才会保险。”袁家家仆得自家老爷吩咐,如果高捷不问,则不说。高捷如果问起,就说。因此他见高捷问他家老爷的建议,就压低了声音回答。
    高捷听了,顿觉肉疼,但不可否认,这个法子好,如果能拖下水,就能和以前一样了。
    他根本就没想过,能不能拖下水的问题。在大明朝,特别是这些年,哪有猫儿不吃鱼的,最多只是鱼大鱼小的问题。
    想到这里,高捷微微点头。只是自己太倒霉,锦衣卫首先查到了自己,得让自己破财消灾。
    要是先去查别人,让别人去把锦衣卫拉下水,就完美了。
    他却不知道,袁弘勋给他出这个主意,也是打的这个主意,既可以让好友避过这劫,又可以福及其他未被查的官员,包括袁弘勋自己。
    高捷站了起来,在室内来回踱步,想了一会后,打定主意,对袁弘勋的家仆拱手道:“回去告诉你家大人,等我消灾后,改rì亲自登门拜谢。”
    然后高捷让家人送走袁弘勋的家仆,自己在室内又开始来回踱步,想着该送多少礼,怎么送给锦衣卫指挥使骆养xìng。现在锦衣卫已经在查了,送晚了可不行,一定要在锦衣卫查明之前送出去。为此,高捷伤了不少脑细胞,一直到深夜才想好了主意。
    不管有多少烦恼事,太阳第二天照常升起。将近午时十分,醉仙楼的掌柜愁眉苦脸地看着店内没几个客人,心想着这生意是一rì不如一rì。
    建虏攻进京畿之地,生意都还好。酒楼的大顾客们,也就是那些朝廷官员都还时常过来小酌一杯。但在年前皇上下令取消chūn节,号召捐款救济灾民之后,酒楼的生意是一落千丈。
    要说那些客人都不来消费,把省下的钱投给那些难民,掌柜也不会说什么。但那些人没几个是这么做的,大部分都躲在家里吃喝起来而已。
    建虏一rì不走,勤王军就一rì不会散去。这聚集在京师边上,把京师的物价楞是抬高了许多。
    酒楼的成本直线上升,不得不提高菜价来维持,又导致一些以前能来吃几次的普通客人,也不再过来吃。
    啥时候是个头啊,掌柜正想着,就听到门口传来带着喜气的询问声:“掌柜的,还有包间没有?”
    掌柜一听,生意上门,连忙亲自迎出门去。出得柜台的时候,用脚踢了踢,站边上打瞌睡的小二。
    “呀,是吴哥啊,好久没来了,请楼上坐,包间随便挑。”掌柜一看,满脸喜气的一个年轻人带着一伙同伴迎面走来,认得他是有个姐嫁给大明阁臣做妾的东门吴二,就连忙招呼起来。
    吴二笑呵呵地进了店门,一看一楼大堂只有三三两两的几个人在用餐,不由微微一怔,不过并没有影响他心情,在小二前头领路下,前往二楼包间。
    掌柜也跟了上去,心里在纳闷,这吴二平时也不是很有钱的主,看今天这样子,是在那里发财过来请客了。
    吴二挑了个临街的包间,和他的小伙伴们坐定之后,笑着对掌柜的说道:“好酒好菜尽管上上来,今rì,我和兄弟们不醉不归。”
    掌柜躬着身子,笑着应了声,不过却没有动。
    吴二一看掌柜这样子,知道是什么意思,也没气恼。
    自己以前没多少钱,过来喝酒,看着那些有钱人拿钱砸小二的架势,很是羡慕那种威风。
    这地方,有钱就是爷,拿钱砸过去,小二就像伺候祖宗一样的伺候,在众人面前特有面子。
    现在发了财,该轮到自己显摆的时候了。只见他拿眼斜瞧着掌柜道:“怎么,怕我没钱付账,吃霸王餐?”
    “不是,不是,当然不是了。您吴哥是什么人,怎么可能做这种事呢。”掌柜连忙说道,然后话锋一转,又道:“不过鄙店生意不好,新出了规矩,包间的客人要先付定金。您别误会,不是针对您的,小店实在是难以维持。。。”
    “好了,好了,什么破规矩,我吴二的原则是以德服人,你放心好了。”说完,吴二从怀里掏出一叠纸,抽出其中的一张,一边递给掌柜一边说:“我吴二今rì高兴,好酒好菜尽管上上来,多的就不用找了。算是给你们酒楼打赏了。我吴二以后还会经常来光顾,可别倒闭了让我没处去吃。”
    “多谢吴哥打赏,有您的支持,小店怎么可能倒闭呢。”掌柜一边拿过那张“银票”,一边回头吩咐小二道:“快,吩咐厨房,把店里的招牌菜都露一手,给吴哥上上来。”
    小二也是高兴,乐呵呵地答应一下,转身准备下楼去通知厨房。
    刚走到门口的时候,忽然听到掌柜在后面喊了一声“等等”。有点不解,转身看过去。
    原来是掌柜吩咐完小二后,低头想看看银票面值,结果发现手头的这张纸并不是银票,就连忙喊住了小二。
    掌柜转身对着吴二道:“吴哥,您看,您是不是拿错了?”
    那吴二正要和同伴说话,见掌柜问,抬头瞄了一下,然后道:“没有啊,这个有什么问题么?”
    “这,这不是银票啊。”掌柜以为吴二看错了,连忙提醒道。
    “我又不瞎,这当然不是银票了!”吴二不满地说道。
    啥,不是银票你还给我,还想当大爷说什么多了不用找,算是打赏酒楼了。掌柜想着就有点生气,脸上的笑容自然就没有了。
    吴二一见掌柜的脸sè,才明白这掌柜原来还不知道消息,难怪那猪脸变难看起来了。
    他转头看向自己的同伴,大家互相看看,然后看着掌柜哈哈大笑起来,把掌柜笑得莫名其妙。
    吴二笑得痛快了,才收住声,给掌柜解释。

第一百七十五章 小民的看法
        “掌柜的,你不知道这仓钞现在值老钱了么?”
    “吴哥,前两rì,我还听人说起一份仓钞十五分银,也就现在的一只鸡钱,难不成仓钞的价钱还能翻个三倍?”掌柜看他们这样子,就知道行情有变,于是,试着猜道。
    吴二和小伙伴们听了又是一阵地笑,然后他才对掌柜道:“昨rì皇上下旨,要让全国的食盐产量足以支付所有仓钞都能兑换盐引。你说,现在这仓钞会值多少钱?”
    “当真?”掌柜一听,拿着那张仓钞的手都微微抖了起来。
    “怎么,不信?要不我去抢购了这么多仓钞是吃饱了撑的?”吴二一边说一边得意地拍了拍自己怀里放仓钞的位置。
    “是你姐告诉你的?”掌柜想再确认一次。
    吴二像看白痴一样看看他,没有说话。
    掌柜从他眼神里看到一个答案,像是在嘲笑自己,这都还用问,不是明摆着的事情嘛。
    掌柜又看看和吴二一起来的同伴,发现他们一个个都跟吴二的眼神一样看着自己,心底慢慢地涌起一股狂喜。
    吴二看掌柜像是在发傻,等得不耐烦了,就问掌柜道:“这仓钞你是收还是不收,你要不收的话,我们自个儿换一家吃去。”
    他说的时候,仰着头,只等掌柜一边把仓钞收回怀里,一边连声说好话来恭维自己。
    没想掌柜却道:“呀,真的是这样啊,吴哥这仓钞,我不能收,请您收好。”
    吴二一听,讨了个没趣,自己都告诉他消息是真的,还拒收仓钞,真是脑子被驴踢了。
    掌柜用双手递着那张仓钞,等吴二拿回去。
    他看吴二的脸sè不对,马上解释道:“吴哥不要误会,您这个消息,就值这次饭钱。您吃好喝好,费用全免。”
    吴二见掌柜一脸诚恳,不像是开玩笑的样子,心里一动,一边拿回仓钞一边猜道:“莫非掌柜也有不少仓钞?”
    “正是,只要开的时间比较长的酒楼饭馆,总会去收购一些,想着那天能撞大运,兑换点盐引出来,或卖或自用都方便。没想今rì还能全部兑换,皇上英明啊!”
    掌柜一边站直身子,一边感慨道。
    “吴哥,您说,朝廷能产出那么多盐么?”掌柜又有点担心,再问吴二。
    “确实,大明朝这么多年,仓钞是越积越多,多少人家的仓钞都烂成了废纸。这食盐的产量能全部兑换完仓钞?”吴二的一个同伴也有疑问。
    “你不知道了吧,看在你也出了不少力的份上,待我细细说给你听。”吴二对他同伴说道。
    吴二一边说,一边坐了下来,同伴们都围着桌子,静待吴二的下文。
    “皇上八百里加急把两京一十三省的盐转运使和提举都招到了京师,就在昨天下午,在文华殿开了会,内阁,各部尚书,司礼监全部都参加。掌柜的。”吴二说了个开头,觉得不带劲,就抬头叫掌柜。
    掌柜也在听着,吴二一叫他,马上答应一声。
    “你这没酒没菜的,让我饿着肚子讲?”
    “对对对,掌柜的,赶紧上酒菜。”吴二同伴们也赶紧叫嚷起来。
    掌柜一听,连忙道歉,然后让小二去通知厨房做菜,上好酒。
    然后他寻思着是不是自己跑一趟,去看看仓钞的行情,看是否真的是吴二所说。
    但吴二向来没有吃霸王餐的先例,又是个好面子的人,一般情况下是不可能编造个假消息来蒙自己,再说,他说的有鼻子有眼的,凭自己这双多年历练出来的眼睛,也没看出有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