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铁器时代 >

第222章

铁器时代-第222章

小说: 铁器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少保知道女皇下嫁何人吗?”那礼部官员继续说道,脸上依然洋溢着礼节性的微笑,可是说出的话却如同市井妇女一般,这哪是外交人员能说出的话啊,刘子光不由得紧张起来,面色如常的问道:“在下不知,还请尊官指教。”
  那人微笑:“新郎姓朱,名常洋。”
  刘子光的身体微微的抖了一下,不是因为旅宋女皇将要大婚,而是因为新郎的姓名实在是太骇人了,姓朱,常字辈,最后一个字还是三点水偏旁的,这不是大明皇室起名字的规律吗,而且这个辈分正好是现任大明天启皇帝的长辈,不消说,这个姓朱的新郎一定是前建文帝留下的后代,当年朱允文远遁海外,成祖爷派了三保太监七下西洋寻找他的下落,一直没有音讯,原来躲在旅宋了,不管这个建文帝后代是不是真的,这桩婚姻都有着惊天的大阴谋!可是,为什么这个礼部官员要告诉自己呢?
  再看那个神秘的旅宋礼部官员,已经大踏步的走来了,似乎刚才什么都没有说,枢密院派来的马车也过来了,刘子光只得将这个谜团藏在了心里。
  枢密院里进行的会谈很不顺利,关于成立联合舰队和建设共用长波电台的事情,双方有着不同的主张和目的,明国的意思是借助旅宋强大的舰队,先彻底清除东海和南海上的海患,然后由旅宋水师出船只和教头,帮大明水师训练士卒,以达到迅速强军的目的,当然这部分费用由明国来支付,至于共用电台,最好是按照电台的坐落地点,各自出钱建设;旅宋人的意见大相径庭,他们的主张是旅宋水师负责一线作战职能,明国水师只要负责后勤运输就可以了,指挥权统一交给旅宋国水师大元帅府,而且旅宋水师的战船还要恢复旧例,进入长江珠江水道,至于电台,不管是建设在什么地方,都由明人出资,宋人出设备,勤务人员双方共出,指挥权交给旅宋人。
  这是不平等条约!刘子光当即就拍了桌子,就算两国关系再好,你们的水师战船也不能肆无忌惮的开到大明腹地去啊,而且这联合舰队里明军只能跟着打打下手,吃不到肉连汤都喝不到,也无法通过这种联合得到实质性的战斗力提高,这还联合个屁啊。
  是凡谈判,就没有一帆风顺的,何况这种事关重大的谈判,刘子光为了表示对不公正谈判的抗议,拍了桌子之后就退席了,返回馆驿休息。
  坐在馆驿里,刘子光新潮起伏,他似乎感到自己正处于一个惊天大阴谋之中,旅宋人成立联合舰队是假,渗透到明朝腹地是真,再加上女皇将要和建文帝后代结婚的事情,更让人怀疑旅宋人的图谋,弄一个具有明朝皇位正统继承权的傀儡在手里,就有了某种法理上的名义,至少在吞并明国的时候将会少了很多抵抗,旅宋人的心思何其歹毒啊,尤其这一招赵朱和亲,确实是神来之笔,不知道是旅宋国哪位大才想出来的。
  刘子光把随行的南厂人员喊过来问道:“旅宋国的皇帝是女的你知不知道?”
  那档头奇道:“这个世人皆知啊。”
  旅宋的国家元首和英格兰一样,是女皇,这一点确实是人所共知的,偏偏刘子光不知道,手下送来的关于旅宋的情报册子上也没有刻意提及,大篇幅的内容都在讲枢密院,元老院、青军会这些实力组织,刘子光管的事情也太多,所以才造成了这种低级的错误,想想也不怪手下,刘子光面色缓和了一点,继续问道:“今天有个旅宋礼部的官儿告诉我,他们的女皇五月份就要和一个叫朱常洋的人大婚,这个情报你们知道吗?”
  这回轮到南厂郁闷了:“卑职该死,此等大事居然一点风声都没收到。”
  南厂派驻旅宋的情报机关是最近才成立的,力量还很薄弱,情报都是从市井收集而来,接触不到高层的秘密,不过很久以前东厂倒是有些番子成功的打入到旅宋朝廷之中,但在东厂九千岁垮台之后这条线就断了,那名向刘子光透露秘密的人或许就是东厂密谍也未可知。
  不管怎么说,旅宋人的阴谋都已经摆到了面前,眼下馆驿里这支小小的使团就成了人家案板上的肉,还有海湾外面那十艘战舰上的水兵,恐怕已经在旅宋潜艇的监视中了,逃跑是绝对不可能了,硬拼更是死路一条,目前明军根本不具备对付潜艇的能力,打起仗来连敌人的影子都找不到船就已经沉了。
  馆驿被宪兵包围,舰队被潜艇包围,这种严峻的形势让刘子光想起了当年在利国城下的窘状,前有大军,后有坚城,怎么都是死路一条,与其默默无闻的死在海上,还不如登岸一搏,十艘船上一千五百名好汉可都是陆战好手,就是死也要搅新卞京一个天翻地覆。
  “把文戈涛叫来。”刘子光顷刻间就下了决心。
  文戈涛来到,刘子光如此这般的交待了他一番,文千户领命去了,馆驿中的其他人等也把盔甲穿戴了起来,刘子光的贴身卫队是精锐中的精锐,武装也是最好的,每人两把短火铳,一把带刺刀的长火铳,佩刀插在后背上,胸前一边两个悬着手榴弹,还有一具装满二十支弩箭的诸葛弩挂在腰上,可谓武装到了牙齿,刘子光的计划是情况有变的话立即进攻不远处的枢密院以及元老院,劫持几百个人质以保自己安全,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不大了在旅宋国的几千个岛屿上打游击,也够他们喝一壶的。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馆驿中气氛紧张,大家都在等待着刘子光的将令,几十个就要大闹人家的京城,想想都刺激,这些粗豪汉子时刻没有忘记自己如今的一切都是来自于刘大帅的努力,没有刘大帅就没有他们的今天,现在有人想和咱们大帅作对,无论是上刀山下火海,只要大帅一句话,他们眉头都不会皱一下。
  漫长的下午过去了,外面依旧没有动静,按例该来请安的赵康没有来,外面的宪兵反而减少了一大半,气氛非常怪异,到了傍晚时分,文戈涛回来了,他奉命混出去通知舰队水兵做好登岸作战准备,已经顺利完成了任务,根据他在路上看到的情况,更加显得扑朔迷离:新卞京已经戒严了,街上的行人都被驱赶了回去,店铺也关门落锁,负责监视大明舰队的几艘潜艇也不见了踪影,码头上是成群结队穿着白色水师战袍的士兵在列队。
  奇怪了,貌似旅宋人在调集军队,可是又不象对付我的样子,而且水兵登岸更加蹊跷,难道禁军,厢军还不够用的吗?
  本想派人出去打探,可是城里已经戒严了,刘子光只好亲自爬上屋顶观望,只听远处传来整齐的军队齐步走的声音,用千里镜看过去,是长龙一般的旅宋禁军,正浩浩荡荡的开过来。
  第四十一章 兵变
  自从文隽回国之后,就一直被枢密院软禁了,那些辗转逃回来的青军会成员也都被革职查办,枢密院并不是刻意青军会忠君爱国的拳拳之心,而是对这种没有组织纪律性的行动深恶痛绝,旅宋地小民少,想要复国只能徐徐图之,这样冒进只会坏了平章军国事陆大人的周密计划。
  旅宋国的枢密院向来是由文家和陆家轮流掌权,现如今文隽才二十来岁,大任自然由陆家的家主陆卞生担当,老谋深算的陆大人其实很欣赏年轻有为的文隽,这次将其软禁在家,也是为了磨练磨练他,文陆两家乃是世交,虽然为了争夺权力经常明争暗斗,但毕竟都是这个国家好,对此文隽也心里有数,可是陆卞生的一番苦心文隽省的,他那些青军会的小兄弟们却不知道。
  这次明国使臣来访也是兵变的导火索之一,杀害了那么多宋军好兄弟的刘子光居然被当作国宾来迎接,广大民众还那么欢迎他,这实在让青军会的兄弟们愤愤不平,上次他们在上海和江阴遭受的损失被枢密院刻意的隐瞒了,所以老百姓们都不知道这个刘子光是旅宋人的死敌,而且听说朝廷准备和明国搞什么联合舰队,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军人们无法理解枢密院的举措,也不愿意费脑筋去理解,对于这种让他们极度不满的局面,军人们决定以自己的方式来解决。
  所以才发生了这次兵变,被革职的原禁军军官了,勾结了军中的同僚,联合京城附近的蕃军部队,赫然发动兵变,拘押了中高级军官,领兵直扑卞京城内,行动的筹备工作进行的非常隐蔽,以至于行人司都没有察觉,等到兵营里闹将开来 ,一个将军的马弁逃出来报信,枢密院才知道大事不好,赶紧派人调集兵力,并且通知了码头上的水师,让水兵登岸弹压,可是已经晚了,兵变部队已经进入城内,并且控制了城墙,阻拦住了没有重武器的水兵,大批禁军和蕃军向着预定目标前进。
  一路人马去营救文隽,一路人马杀奔枢密院去诛杀那些软弱的“国贼”,还有两路分别前往馆驿和皇宫,杀死刘子光,控制女皇,然后威逼女皇下旨宣布成立军管zf,尊文隽为大元帅,随即兵发明国。恢复大宋天下。
  计划很磅礴,很宏伟,可是严重的缺乏可操作性,兵乱一起,谁也控制不住局面,那些纪律严明的禁军还好说,蕃兵们一旦得了势可不得了,和负责京城治安的宪兵、厢军打了两场街头遭遇战以后就炸了营,忙乎自己的事情去了,京城里众多的土人也趁机暴动,大肆烧杀抢掠。
  新卞京城看似和谐繁荣,其实暗地里蕴藏的矛盾多多,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雇主和雇工的剥削压迫也积累到了一定地步,这座数十万人口的大城市里,低收入的马来人占了很大的比重,他们干最累的活,拿最少的薪金,还要被旅宋人欺压打骂,现在机会来了,哪有不趁机报复的,大批肤色黝黑,身材矮小的土人挥舞着椰子刀冲上街头,砸商铺,杀宋人,放火抢劫,无恶不作,禁军和厢军忙着打仗,也没工夫理他们,几乎是瞬息之间,繁华的新卞京就陷入了一片骚乱之中。
  前来攻打馆驿的是一支禁军教导队,也是战斗力最为强悍的一支部队,每个士兵都是有五年以上从军经验的老兵,还装备了从兵器研究院抢出来的五十支长火铳,自以为有了同样犀利的兵器就不怕红杉团了,可是他们忘记了一点,再犀利的兵器也得经常练习才能发挥出战斗力,长火铳虽然比弓箭的威力大,操作也方便,但是没经过几百发的训练,根本打不出效果,所以他们弄巧成拙,这帮人成了送货上门的运输大队。
  刘子光的卫队趴在馆驿的围墙上朝外面猛射,几乎是弹不虚发,禁军部队损失惨重,依然坚持进攻,到底是教导队出身,战斗意志确实强硬,刘子光亲自指挥战斗,让部下暂时示弱,火铳打得很稀松,教导队以为对方的弹药快要耗尽,抖擞精神冲进馆驿大门之后,却遭到一阵密集的火力打击,火铳连弩手榴弹,打得他们几乎全军覆灭。
  教导队使用的火铳是以明军火铳为蓝本仿造的,连弹药都是通用的,尸体上残留的弹药正好补充了卫队刚才的消耗,打退了第一波进攻者,刘子光赶紧带着手下撤离了弹痕累累的馆驿,所幸他们这支小队伍只有五六十个人,行踪便于隐蔽,如果找个地方藏起来,在这纷乱不堪的新卞京城内想找到他们也不是一件易事。
  可是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刘子光还没有弄明白,为了对付他一个人用不着把京城弄成像个马蜂窝一般吧,想到那些进攻馆驿的禁军们头上都缠了一条白布条,刘子光忽然明白了,这是兵变,他只是兵变军人的目标之一,如果没猜错的话,皇宫和枢密院应该是兵变者更大的目标,略一思索之后,刘子光决定带着人马去皇宫,直觉告诉他,越乱的局面越能捞到好处。
  一路上看到不少失去建制的蕃兵和土人疯狂的烧杀抢掠,刘子光下令当场格杀,决不留情,这样一来解救了不少宋人百姓,大家认出救命恩人是刘少保,无不感动的涕泪横流。
  **********
  枢密院的防御兵力并不是很多,只有五百多名宪兵,在兵变部队的优势兵力强攻下很快溃败,陆卞生和一帮中老年文官被兵变军人押到枢密院正堂前的庭院里,这里已经预备了三口铡刀。
  “孩子,叫你们的头目来,老夫有话要说。”陆卞生从容不迫的对押解他的士兵说道。
  “少废话,奸贼,这就送你上路,有什么话等到了天上再说吧。”闻讯过来的一个提辖官气势汹汹的说,兵变部队中军衔最高的也不过是少校而已,他们自以为听过文隽的一些讲话,身负救国救民的职责,哪会把陆卞生这样的老朽放在眼里,推推搡搡把一帮老头拉到铡刀前,雪亮的铡刀刷的一声拉开。
  “趴下!”兵变士兵声色俱厉的喝道。
  “你们这样做会后悔的。”陆卞生在铡刀面前依然面不改色,他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