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超陆权强国 >

第236章

超陆权强国-第236章

小说: 超陆权强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琴台方向,清军令清将何丰林督二营以镇守琴台,第九标尝试进攻未果之后撤回,停止继续进攻琴台。

    至此,由段祺瑞指挥的,持续多日的汉阳战役以攻陷汉阳大半民军阵地,掌握了汉阳战场主动权宣布告终。民军丢失除十里铺至黑山至徐家湾一线外所有阵地,陷入被动局面之中!

    不过清军可没有汉阳兵工厂可以就近补充物资,导致随后的两日之内,两部战事都只能维持在千人以下的小冲突之中,在北方清廷的炮弹跟子弹等军资未送到之前,清军炮营只能对着民军于十里铺一线新搭建的几处炮台无能为力!

    1911年11月27日之所有将成为未来历史书上需要大书特书的一天,不仅仅因为汉阳战事,在这一天,另一场决定了南北议和局势的战役也跟着打响了,那便是由江浙联军发起的南京战役!

    继十一月初的第九镇进攻南京失败后,第九镇统制徐绍桢赴上海与革命党洽商。上海都督陈其美与江、浙各省起义将领集会,后决定组织江浙联军,攻取南京,支援汉口、汉阳保卫战,发展东南各省的革命形势。会议推徐绍桢为总司令,设司令部于镇江,设总兵站于上海。

    借着从十一月中旬开始,各处革命军陆续集中于镇江及其西南地区,总兵力达1.4万余人。联军的作战方案是先驱逐南京城外清军,夺取各要塞炮台,再攻取南京城。具体部署是以淞军为右翼,攻乌龙山及幕府山炮台;浙军为中路,由麒麟门进占紫金山,向朝阳门、太平门进攻;江苏军为左翼,经淳化镇向雨花台进攻;镇江军为预备队,随中路前进,攻天堡城;沪军担任警戒;海军配合陆军进攻,掩护、运载陆军登岸;镇江军一部与扬州军进攻浦口,断敌退路。

    联军夺占外围各据点的战斗于1911年11月23日打响。

    当日夜,右路淞军和一营浙江军,乘兵舰直趋位于城北的乌龙山麓,在守台官兵内应下,很快攻占炮台。24日晨,又攻占幕府山炮台,并从幕府山炮台发炮向清军北极阁司令部及狮子山炮台猛烈轰击。同一天,中路浙江军进至马群,击毙清军统领王有宏,攻占孝陵卫,前锋抵达紫金山一线。25日,清军反攻幕府山、孝陵卫,被联军击退。此时,左路江苏军也进展顺利,在占领上方镇、高桥门之后,进逼雨花台。至此,南京城外制高点大多为联军攻取。

    11月25日晚,江浙联军进行攻城准备,当日中午,中路浙江军向朝阳门发起攻击,左路江苏军进攻雨花台。清军在天堡城发炮轰击攻城江浙联军,顽强抵抗。进攻没有取得进展,第一次攻城遂告失败。为了迅速攻下南京城,联军司令部被迫考虑将沪督陈其美拉入联军之中,于是派人至上海同陈其美密谈之后,随后陈其美发兵一千五、而后又调两千士兵至镇江集合。

    27日,在集中镇江军、浙军、沪军近万人后,联军重新开始合力进攻天堡城。另以江苏军一部进攻雨花台,作为牵制。天堡城位于紫金山半山腰,地势险要,上筑要塞炮台,有炮10余门,机关枪4挺,由江防兵一营和旗兵400人防守。上午,联军向天堡城发起攻击,清军据险顽抗。在敌火炮和机关枪封锁下,联军伤亡较大,难以前进。联军随即组织敢死队,以一路从正面进攻,另一路从侧背进攻。第二次攻击开始后,敢死队勇猛冲锋,各军相继跟进。清军不支,遂佯作投降。联军信以为真,放松警惕。清军遂以枪炮还击,联军死伤百余人。革命军愤怒,冒死前进。经一夜激战,将天堡城守敌全部歼灭。联军控制了这一俯瞰全城的制高点后,即于次日凌晨用缴获的大炮向朝阳门、富贵山、太平门等处轰击,连连命中目标。此时,雨花台也被江苏军攻占。南京城处在联军火力威胁之下,城内清军军心动摇。张人骏、铁良当夜乘隙逃出,张勋也率部由汉西门逃出,经浦口逃往徐州,城内残存清军开城投降。

    至11月28日晚,联军正是进入南京城。至此南京光复。

    “南京就这么打下来了?”

    28日晚,刚刚巡逻完前线阵地,赶回汉阳城中的李汉骑着马,手上捏着这份情报,脸上说不出的激动!

    光复南京是武昌起义的最后一个重要战役,如果他没记错,这一场南京光复战之后,南方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大战了!

    清军在南方的大部分实力都在这一战中损失殆尽,如今除了聚集在湖北省内的清军之外,清廷已经拿不出任何的兵力,来威胁南方革命党人了。也是这一场战役打疼了清廷跟袁世凯,让他明白了议和已是不得不走得选择。

    说句实在话,这场战役中,江浙联军在数量上并不占优势,但却能在短短的几天内克复防守严密的战略重镇南京,取得重大胜利,其原因一是由于来自不同地区的各支部队能够团结一致,在联军司令部的统一指挥下,协同作战,一致对敌;二是指挥得当,注意集中兵力各个攻占制高点,特别是主攻方向正确,全力攻克天堡城,迫使清军丧失守城的决心,从而比较顺利地夺取了南京城。可叹这样的配合,即便是在几年后的护国运动之中也再也见不到了!

    看到李汉眉飞色舞,跟在他旁边的一众将领也明白,这光复南京的积极意义可不仅如此!它也大大减弱了昨天清军几乎攻陷汉阳对革命局势造成的不利影响,如今开始惶惶不安的反倒不是三镇民军,而是仍停驻在汉阳、汉口的清军了。

    “驾!”

    骑马快走了几步,赶上了在前面的李汉,李东来小声道:“先生,这是孙部长那里传来的第一手消息。他希望明日您赶往武昌时,能在军务会议上推选他为民军总司令!”

    李汉哼哼一声,“告诉武昌那边,就说汉阳局势未定,我不便离开。武昌的军务会议我就不参加了,不过,我愿意推选孙部长为民军总司令,并坚决服从民军总司令的指挥!”

    他笑着扬起马鞭,“这民军总司令看着是一块大肥肉,不过盯上它的人太多了,咱们这些‘外来户’是根本没有争夺到的机会的,所以,不去争这些不现实的东西才是正理。”

    瞧见跟他们一起视察前线的第一协代统制胡玉珍正在跟旁边的段金标说笑,没有注意他们这边的情况,他方才压低了点声音:“武昌民军将领大多都被清军打怕了,今天出乎意外的,武昌竟然只派出了宜昌的两千多人赶来支援,那万廷献要任护理总司令,也要看我手下认不认他,这可是个好机会!自我张贴了告示之后,这两日已经收拢了近两千前几日被击溃的民军,全部大乱编入了第九标跟第十标之中。你多有点累,到处看看,有闹事的军官,直接拿我的命令带走,做得干净点!”

    “是,先生!”

    李东来小声应了一声,旋即看了一眼后面的胡玉珍,道:“胡将军似乎注意到了您在清理不听话的军官,不过他却没说什么,先生,我看他倒是可以拉拢一番,咱们鄂中实行的是‘贵军’‘优军’政策,天下如今有多少军人能够抵挡得了,我看,不如趁机把他的第一协也吸收了,第一协之中可有不少老兵,咱们鄂中崛起的太快了,底子太薄了!”

    “嗯”,他点了点头,“不错,东来,你的建议很好,回头我就以荆楚镇守使的名义,收编了他的第一协。湖北兵工厂跟铁厂你多累一点,可要给我看住了,决不能有失。任谁,便是大都督来了,没有我的命令,一发子弹也不许提出来。还有那些不服我的军官,你也不要手软了,军政府一日未决出一位能在威望上压过我的总司令,汉阳这边我有挽救之功,暂时还是我说了算,尽管去把那些人清扫出去!”

    “是!”

    二十八日,荆楚镇守使以加紧战备应付汉阳清军,任原第一协代统制胡玉珍为统制,咱归革命军管制。

 第322章 历史在这里稍稍走偏

    第322章历史在这里稍稍走偏

    历史在这里稍稍走偏了!

    炮声渐渐息去了,李汉立在汉阳码头不远,身边只有几员亲近的参谋相陪着,却多出了一个已经有些生疏了得面孔——熊秉坤。

    码头上,数十艘乌篷大船渐渐靠岸,船抵达码头,随着码头上站着的几员手持红旗的旗手指挥,船上,一队队身着崭新军装,看上去虽有些生涩,却勉强还能保持着最起码军人姿态的新兵们跟随着指挥,排着还算整齐的队伍,登上了码头!

    三个新兵营,合计一千三百人。这是第二批、也是李汉能从鄂中调集的最后兵力了!不过令他微微松了口气的是,这里面有一个炮兵营,虽说没有携带任何火炮,不过背倚着武昌又是为了保卫汉阳而战,从汉阳兵工厂跟武昌各自拉出了十几门小炮,又从龟山搬下四门重炮,一个炮营也能成型了!

    十二月一日了,李汉亲自立于汉阳指挥了民军四日战事,在这四日之中汉口清军果然十分不甘心,有先后数次调集兵力强攻民军阵地。不过,又能如何呢!果断的放弃了反攻抢夺回早前民军丢失的一切阵线之后,李汉下了死守命令,用战壕、土包、机枪、火炮,自十里铺一线搭起了一条民军防线,用他带来的第九标、第十标跟拉拢的胡玉珍的第一协还有收编的溃散民军合计九千余人,足足坚守了这道防线三天之久,打退了一次又一次的清军进攻,最终令武昌下定了决心重新死守汉阳,武昌三方势力经过一番明争暗夺之后,历史在这里稍稍走偏了。三方妥协之后的结果竟然由被闲置了许久的吴兆麟重新出山任护理民军总司令(万廷献仅上任一天,就在发现赶到汉阳之后完全指挥不动李汉麾下的军队之后,向武昌辞职,然后追随黄兴的脚步,乘船东行),蒋翊武任监军,无论是孙武的人还是黎元洪的人都控制了一部分的兵权,损失最大的还是同盟会!

    李汉现在已经轻松许多了,伴随着援鄂湘军、江西援军的到来,还有已经撤退到武昌的民军编制重新回到汉阳,他如今虽然依旧是汉阳最强势力,却低调了很多,除了依旧死死的把持住龟山、汉阳兵工厂跟铁厂外,剩下的就只有码头、十里铺等一线还在他的掌控之中,对于炮营的指挥,他是断不会允许别人插手的,除他以外谁都不行,吴兆麟调不动、蒋翊武也不可能!何况两人如今还在武昌未到汉阳指挥,此时的汉阳,论起威望最大的还是他!

    “战事基本上算是结束了!”

    李汉感慨的道了一句,身边一个月不见,已经消瘦了一圈的熊秉坤在一旁点了点头。望着码头处排列整齐的登岸的鄂中新兵,脸上说不出的感慨与羡慕。同为武昌起义的老人了,当时的五大标统,现在一个是湖北军政府的领兵大将,民军第五协统制;而另一个当年都不被看好,根基也是最为浅薄的李汉,如今却反而成为了几人中成就最高的一个——荆楚镇守使,当初只身领兵出走,他本都以为这支孤军早晚要折戟荆楚,消失无踪!未料到才多久的时间,他便一步步壮大、只身打下了大半个湖北,如今非但挥军一部入川争夺川督,现在竟然还能分出神来,亲自领兵支援汉阳!

    这份魄力,这份实力,再看看两人不过相仿的年龄,如今却是一个被人指挥,来回几处奔走不得自由,而另一个却是挥斥方遒、天下为棋,不可谓不令人羡慕加嫉妒!

    至少以熊炳坤自己过人的心胸,在面对他时,他明显感觉到了,自己心中生出了一抹妒忌!

    人比人当真是气死人呐!

    感慨一句,熊秉坤才开了口道:“李帅这批调来的是新兵吧?”

    李汉点头,“载乾兄,你我结识于武昌举义之日,同为革命之同志,我可不敢接你这一句‘李帅’,若不嫌弃唤我一声‘易之’便可,又何须客气!不错,就如此所猜测的,这三个营都是月初才招募的,训练也不过十几日,都是新兵。这一次汉阳局势危急,我一接到大都督的电报,便连忙安排士兵备装了!不过时间还是太紧迫了,我之麾下精锐或在北线、或入川抚乱,现在省内能调集的只有新兵了!”

    他指点了一个因为有些紧张,连齐步走脚步都迈错了的士兵,笑道:“你看,还有些新兵太紧张了!”

    熊秉坤感慨,“李罢了,这李帅我还真叫不习惯,你也莫见怪了,我虚长你一岁,便称呼你一句易之老弟吧!”

    这熊炳坤到底是个心胸阔达之人,否则也不会在一众革命首义功臣遭到打压之后,唯有他跟吴兆麟任劳任怨的为军政府奔走,最后能走到现在第五协协统之位,他的这种性格也是主因!

    “自然!”

    熊秉坤笑道,“也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