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霸唐 >

第110章

霸唐-第110章

小说: 霸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时候。那个店小二好象显得甚是为难,赔礼道:“王大人,实在对不住,现在小店暂时还没米饭,一会儿才能从西市买回来,您多担待!”

王子书一听。说道:“没米饭了?怎么可能呢!采星楼可是京城有名客栈,客人络绎不绝,没有米饭,客人吃些什么。再说了,这里是东市,米店很多,为什么却偏偏要去西市买米,小二,莫不是你嫌我这兄弟吃的太多,怕我付不起帐不成?”

店小二一看王子书脸上有些不悦。忙道:“王大人,您看您说的。论公。您现在是驸马,陛下身边第一红人。论私,您又和我们老板是好朋友,和这采星楼还有些渊源,小的就是再怎么愚蠢,也不敢和您过不去呀!只是现在米行突然之间都没了米,也不知道是为什么,王大人,西市虽远。但只有那里的几间小型米铺才有的米卖。”

王子书看这店小二说话的样子,不象是在说谎。若有所思地问道:“小二,这种情况出现多久了?”

店小二说道:“也就是这几天的事,百姓都开始闹腾了。”他说到这里,向四周看了看,小声说道:“王大人,有些人还传,这是有人在故意搞鬼,想今年大雪过后,来年收成肯定不好,所以想积压屯米,等到没米之时,他们就骤然把米价抬高,谋取暴利。”

王子书不顾王张氏等人,拍案而起,说道:“哼……这是犯法行经,在天子脚下,他们也敢这么做!”

店小二苦笑道:“王大人,也许你还不知道里面的猫腻呢!如果小的真说的对,您说陛下他能知道吗?官家问起来,我就说我家店里真是没米,不信你来搜,大人,您想想他还会把米囤积在家里吗?我进米进的少,那也犯法?”

郑豪义最痛恨地就是奸商恶官,听到这里,好象是在为他没饭吃打报不平,怒道:“这些奸商,为了自己利益,让老百姓挨饿,就算是赚钱,那也是赚的黑心钱。”

店小二看王子书不说话,笑道:“呵呵……王大人,这也是小的道听途说,我知道您是现在的户部侍郎,要说这钱粮之事,也归您管,所以就替百姓说句话,否则以后这事陛下怪罪下来,您不是也受这不必要的牵连吗?”他又看了看其他人,说道:“王大人,没别的吩咐,小的先下去了。”

店小二说的对,他身为户部侍郎,京城出了这么大的事,明日早朝肯定会被李隆基提上议程,但这种囤粮手法表面看起来好解决,拿了那些奸商不就行了吗?但是仔细一想,谁又知道哪个商人是奸商呢?也许他真的没进太多粮食呢!你总不能都把他们抓起来,那长安还不是每米卖。

王子书想了一会儿,看王张氏他们都不说话,各个垂头丧气,王子书为了打破这个沉闷气氛,笑道:“不在朝堂,不论朝事!我们不说这个,母亲,忘了和您说,陛下已经赐婚于姝娘和采萍了。”

显然这个天大地好消息已把大家从痛苦的边缘拉了回来,张姝和江采萍一听,先是心中微微一跳,然后粉面均挂出了两团红云,忙低下头去,把玩那末红袖。

王帆和王张氏一听,总算放下心里,王帆笑道:“那可真是太好了,现在当务之急,是快挑一个日子,把婚事办了。子书,你说哪天成婚比较好。”

王子书虽已在长安好些时候,但这里地风俗习惯还不是太了解,封建时代成婚最重吉日,而他对这个也不太清楚,笑了笑,说道:“这些全由父亲和母亲决定!”

王张氏笑着说道:“依我看就这春天最好,一是万物复苏,二是也图个字眼吉利不是,期盼我和你父亲能早些抱上孙子。”

王子书不知道古代为什么春天成婚好,但是江采萍和张

啊!“春”在古意之中为“男欢女爱”之意,《白虎嫁女篇》有云:“嫁婚必以春何?春者,天地交通,万物始生,阴阳交接之时也。”所以王张氏才说,只要在春天成婚,她与王帆就能早一些抱上大胖小子。被这么一说,江采萍和张姝二人双颊更是红的厉害,还能感到有些滚烫,直至脖颈!

郑豪义不知其中原委,瞪着大眼儿,惊道:“子书,之前你不是说她们都已成为你的夫人了吗?怎么现在才成婚?”

王子书笑道:“呵呵……虽说没有成婚,但我们也算是夫妻。”

江采萍一听,还以为王子书在暗示,虽说没有成婚,但两人已入过一次“洞房”,这夫妻之实早已存在。想到此处,江采萍向王子书白了一眼,双颊上的红晕更加透彻了几份。灵昌公主低下头去,偷偷向张姝看来,打趣道:“呵呵……不仅如此呢!我听子书还说,现在姝娘和采萍姐姐已被父皇册封为四品诰命夫人,这样看来,官衔品级只比子书少了一品呢!”

王张氏点了点头,笑道:“这婚事早已定了下来,但因为子书长年累月都在外面办差,所以迟迟未成,现在应该早些办了,以免再发生什么意外。”

王帆接着说道:“但是谁先办,谁后办好呢?”

这个时候张姝和江采萍异口同声叫出对方名字。显得甚是谦让。王子书笑了笑,说道:“不如就一起办了吧!大雪过后,我身为户部侍郎,肯定会有很多事务处理,两婚并举,省去了不少时间,以免因为什么事耽搁了。”

王张氏皱眉说道:“这样做虽好,但是就委屈了姝儿和采萍了。”

张姝挤出两颗晶莹地小酒窝。笑道:“夫人这话可说错了,我和采萍姐姐都同意一起举行呢!那样多热闹啊!如果一前一后,子书在成婚之时,突然边关告急,发来一个什么急报,要子书快快回朝。把我一人凉在那里,那多不吉利啊!”

在坐之人都被张姝的话逗的不由笑出声来,郑豪义好象发现其中存在什么弊端,皱着眉问道:“那晚上入洞房之时,子书怎么办?总不能把人劈成两半儿吧!”

话还没说完,王子书直接扑头盖了上来,小声说道:“你不说话,没人把你当哑巴!”

被郑豪义这么一说,江采萍和张姝狠不得找个地洞钻了进去,灵昌公主在旁边象是“幸灾乐祸”的看着两个可人儿。只见她们飞颊通红,小嘴动来动去。显然心中虽喜,但现在对郑豪义也是“深恶痛疾”。一直沉没不语的香儿。心里却又是另外一凡滋味,可谓是百味混杂,难辩其中。当她听到王子书要和两女成婚,由衷为他们高兴,但不知不觉又有了一点嫉妒,而后又多了几份伤感,为什么这样想,连香儿自己都拿捏不定。不知道?还是知道,但却不想承认呢!?

下了采星楼。王子书说要去别家粮铺看看情况,让郑豪义相陪。现在天色已渐渐暗了下来,长安街道各家店铺都点起了油灯,春风袭身,甚为凉爽,走在***隐错的街道,王子书感觉心情不由放松了许多。

穿过人群,王子书来到东市一家名为“万升记”的粮铺,原来万升记有很多分铺,坐落大江南北,而总铺则是在江南姑苏。王子书因为朝中事务繁忙,很少到孙君为各家店铺巡查,只是在每年年底,所有店铺都会送来很多银钱和当年帐薄。他身处长安,多多少少知道这里各家店铺老板的名讳。

刚一进门,有个店下二就迎了出来,说道:“这位爷,今天没米了,您还是到别处看看吧!”

王子书说道:“我不是来买米地,快叫你们余老板出来,就说王子书求见。”

店小二自然知道王子书名号,急忙跑到后堂,片刻之后,走出一个四五十岁的中年人,头上戴着一顶方形阔边花丝帽,身穿黑色长衫,中等身材,留着一撇山羊胡,走到王子书身边,急忙礼拜,说道:“小的余戈拜见王大人。”

王子书急忙扶起,说道:“余老板不用多礼,我这次来是有要事找您商量。”

余戈是个聪明人,他知道王子书现在是户部侍郎,所以已差不多猜出王子书此行目的,急忙请进内堂,奉上茶水。一开始余戈本来不坐,但王子书再三劝说,这才坐到王子书下首。余戈看着王子书只是轻轻呷茶,话也不说,他笑了笑,问道:“王大人这次来,是为公,还是为私?”

王子书眼前一亮,显然是被余戈的问话提起了兴趣,放下手中茶杯,笑道:“余老板说这话有点意思,我倒要请教请教,何为公,这私又是什么?”

余戈说道:“先说私,之前孙老板病故,把所有生意都交由王大人管理,所以这万升记现在已不姓孙,而改姓王了,大人此凡来,如果是为了急着用钱,想从柜上支取,那也应当的,这是所谓私。而这公吗?呵呵……谁人都知道现在王大人已是三品户部侍郎,全天下百姓地起居粮钱都由大人管理,而今这市面上缺粮又闹的厉害,在其位则谋其政,王大人来万升记了解行情,也可说的过去,所以老仆才会问,大人这次前来,是为公,还是为私。”

郑豪义是个粗野汉子,自然不知道这其中道理,但从余戈一双眸子里,他看到了精明,心中暗想:真想不到此人表面文雅稳重,心计却这般之高!

王子书也是一般想法,他又拿起清茶,轻轻呷了一口,说道:“此,我想以余老板的智慧应该能够猜出来才是

已接手孙老板的全部生意,但却从未来没过长安万升谈私呢!实不相瞒,我这次来正是为了城中缺粮之事。”

余戈当然猜了出来,笑道:“那不知道大人想知道些什么?”

王子书站起身来,走到余戈身前,把脸凑了过去,一字一字的问道:“我只想知道,万升记到底还有多少积粮?”

余戈摇了摇头,说道:“王大人不仅是官家,而且还是这万升记的老板,做为万升记的伙计,老仆又怎么敢隐瞒王大人什么呢?”他抬起头来,说道:“真的是一石都没有了。”

王子书一动不动的注视着余戈的眼睛,问道:“真的一石都没有?”

余戈继续摇头,说道:“真是一石都没有。”

王子书接着问道:“那我来问你,库里的粮食都去哪里了?”

余戈说道:“前些天来了一个富商,把所有粮食都已买了去。不仅仅是我们万升记,还有城中所有粮铺粮食都被此人陆续买走。”

王子书说道:“那为什么不去邻省分铺进粮,以补不足呢?”

余戈苦笑道:“王大人,说出来您也许不信,北方大部分洲县所有粮铺都已缺米,现在只有南方有米,而我已派人去南方进米,但是很多同行都说,这次去南方只是徒劳,因为之前他们也派人去南方进米。但至今未归。”

王子书死死地盯着余戈,他知道对方也许会对百姓撒谎,但决计不会对自己的老板说假话,如果余戈说的是真的,那王子书就觉得此事另有蹊跷,肯定不会是囤积粮食这么简单。了解到事情大致情况之后,王子书和郑豪义就拜别了余戈,向店门外走去。走在大街上。王子书努力在把一切事情都联系起来,长安无粮、邻省也无粮、而去南方购粮的人却迟迟不归,这些事情看似有点联系,但他却找不出一点头绪。王子书回到博星府,和家人闲聊一会儿,然后脱着疲乏的身子回到了自己的房间。他觉得明日早朝,肯定朝中又会闹起一股不小的风波!

…………

宣政殿!

王子书一进门第一眼就看到阔别已久地姚彝和郭子仪,两人正聚在一起,不知谈些什么!王子书急忙迎了过去,说道:“姚将军,郭将军,别来无恙啊!哈哈……”

两人一听,停下对话,转过身来,一看是王子书。均是大喜,姚彝大喜道:“哈哈……说曹操。曹操就到啊!适才我和郭将军还正说你来着,想不到你这就出现了。”

王子书笑道:“哦?不知两人在说王某什么啊?”

郭子仪自从跟了姚彝之后。每日在军中库练,身体较之从前,好象更加魁梧了很多,他看着王子书,笑道:“也没什么,只是我和姚将军说一万兵卒已选了出来,而且这装备都已由工本坊送至了飞麒营,眼下就差你回来编练新阵了。”

王子书谦虚道:“我只是一个文官。这物枪弄棒,布阵练兵之事哪能和两位将军相比。”

姚彝打趣道:“子书。你过谦了!我和郭将军可都听说了,你在陇西那仗胜的漂亮啊!以七百杂军,把突厥三千骁勇骑兵打了一个落花流水!而且我还听说这次你又想出了一个鬼点子,研制出一种新式火器,威力惊人,非同一般。”

王子书欠了欠身子,说道:“姚将军过奖了。”这时,他好象想起什么似的,忙问道:“姚将军,姚相国呢?”

姚彝转过身去,指着一边说道:“在那儿,正和宋大人为城中缺粮之事犯愁呢!”

王子书正要上前询问,高力士这时却走了出来,紧跟着就是李隆基,朝臣急忙整衫跪拜,高呼万岁。李隆基端坐在龙椅之上,说道:“众卿家平身吧!。一夜未眠,想必众爱卿都知所为何事。”他用一双鹰目环绕所有朝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