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异姓王爷 >

第23章

大宋异姓王爷-第23章

小说: 大宋异姓王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河道疏通不了,我们的粮食出多少也是白搭呀,况且这些兵痞子看着我们好欺负,那过两天还不知道会生出什么事来!”  
  “哦”岳明一看这陆司参急成这样,笑道:“那就赶快想办法疏通河道啊,你在这里跟我着急有什么用?”  
  陆司参心里暗叫“罢了,罢了”,回头就想去找府尹大人,岳明清了清嗓子,笑道:“要说这疏通河道吗,这不是没有办法,只是——”陆司参一听“忽的”一下就转过身来,问道:“只是什么?岳公子你快说啊,不然我们就给这知府衙门闯下大祸了!你知道虽说王大人是这江宁的知事,可是要调拨那么多的粮食不知要费多少周折!”    
  岳明一看差不多了,郑重地道:“陆大人,你刚才不是说镇江和金陵渡口都聚集着好多商船吗,现在你自带人去把那些商船上管事的给我全部请到知府衙门来;另外速速去临时筹集一些粮食来,我有急用!”  
  陆司参含糊地支吾了一声急忙跑到后面来件王拱臣。王拱臣皱起双眉听了陆司参的汇报,背着手在屋里来回走了两圈,点了点头,吩咐道:“你一切听从岳公子的吩咐。”  
  陆司参诧异道:“大人,你就不怕他给你惹出什么乱子来,到时候可不好收拾啊!”  
  王拱臣意味深长地笑道:“即使他惹出了什么乱子,京城里也自会有人替他收拾!”    
第三十三章 愿者上钩    
  江宁知府衙门的客厅里熙熙攘攘,一伙身穿罗绮、心宽体胖的豪商巨贾们济济一堂。  
  “谢老板,你说知府大老爷请我们到这衙门里来,到底是为了何事啊?”一个油头粉面的年轻人向坐在他身旁的一个老者问道。  
  这个老者衣着华丽,面色红润,看起来也是个生意人,见这个年轻人问他,端起桌上的酽茶喝了一口,不紧不慢地道:“郭少爷稍安勿躁,既来之则安之,反正咱们都是合法的买卖,别说是在这江宁府衙,就是到了金銮殿上又有何妨?”  
  这位郭少爷一看从这个谢老板的口中打听不出什么,又走到一个满脸麻子的中年人身边,猴急猴急地问道:“郑管家,你说咱们这都来了半天了,怎么知府大老爷还不露面啊?”  
  这位郑管家也是一脸的焦急,附和道:“是啊,你说咱们的商船被困在镇江十多天,那损失有多大呀!昨天我已经派人回苏州去禀报我家老爷了,实在不行我看咱们就得在镇江卸船,然后把货物从旱路倒运到金陵来!”    
  这位郭少爷唉声叹气地道:“实不相瞒啊,刚开始我见河道都被官船堵塞,就派人回去禀报家父,看看能不能先将船返回,等这些官船走完了我们再向金陵这边发货,唉,谁知道家父在回信中将我臭骂了一顿,竟然说我是猪脑袋。老爷子说如果我们这几船的货物再返回杭州,来回的运费得搭进去不说,到时候不但那些织工的工钱、向我们供货的货款我们无法支付,弄不好连金陵这边的大主顾还得丢了!”    
  郭少爷的一堆牢骚顿时引发了一些人的共鸣,大家凑起来七嘴八舌地就开始怨天尤人了。  
  “你说这朝廷早不运晚不运,偏偏在这年关口上开始大运军粮了,真是倒霉!”  
  “就是,就是,我们这每天可得损失上百两的银子啊!”  
  “刚才你们都说实在不行咱们转走旱路,可是镇江到金陵的那条官道年久失修,就连一般的行人也难以通行,更别说我们在上面托运货物了!”  
  这些人在这大厅里你一句我一句,一会儿齐声埋怨,一会儿又大喊倒霉,只有当初和郭少爷说话的那个谢老板面不改色地坐在椅子上,喝着衙门里给提供的劣质茶,一言不发,看起来心平如水,没有半点儿着急的样子。    
  岳明在隔壁的暖阁里听得一阵暗笑,一看天已将近中午,这些人喊得也差不多了,于是在陆司参的陪同下,笑呵呵地就来到了客厅。  
  众人一看来了一个如此年轻的公子,一件圆领青襟大袖长袍,头戴四方巾,身材修长,气宇轩昂,俨然是一个有功名在身的读书人,看得众人全都满脸的疑惑不解,开始面面相觑起来。  
  陆司参急忙上前给大家解释道:“这位岳公子就是来替府尹王大人处理大家的难处的,现在让岳公子给大家训话!”  
  岳明知道跟这些商人说多了没用,环顾四周,然后就开门见山地道:“眼下的情形大家想必都清楚,我就不再废话了。金陵至镇江这一段的河道淤塞,渡口年久失修,耽误了大家的生意,我代府尹王大人向各位致歉了!”  
  这年头虽说生意人不受歧视,可是一个有功名的读书人代表知府大老爷向各位致歉,这还是第一次遇到,一时间大家全都愣住了,蓦地就见刚才那个一直都纹丝不动的谢老板忽然站了起来,向众人一使眼色。  
  大家这才明白过来,急忙站直了身子,一起弯腰施礼道:“多谢府尹大人!”    
  岳明摆了摆手让大家站好,清了清嗓子,说道:“河道淤塞、渡口损坏是以前经常遇到的事儿,大家也不必怨天尤人。我大宋在西北的战事大家都很清楚,朝廷向北方提调粮草这是军国大事,更是耽误不得。如今我们只有尽快疏通河道,方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大家都知道疏通河道、修渡口那就需要大量的民工,可是今年的劳役已经征过,如果要想着再加征调民工,那就需要朝廷付工钱了!”    
  众人一听这位岳公子说了一通人人皆知的大道理,可绕过来若过去还是等于什么也没说啊,于是有个人站出来喊道:“那你们官府就赶快拿钱出来征调民工,抢修河道吧!”  
  岳明一看说话的人正是刚才那个一脸麻子的郑管家,微微一笑道:“目前江宁府库为了给前方的将士筹集粮饷早就入不敷出了,哪有这笔钱来征调民工啊!”  
  此话一处,这些人全都纳闷儿了,只见刚才那个猴急猴急地郭少爷喊道:“官府没钱,总不能让我们这些人出钱来给朝廷办事吧?”  
  陆司参一听此话,不由得看了岳明一眼,心里暗自赞叹:“果然不出你所料啊!”  
  岳明上前一步,不紧不慢地反问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你们这些商人也是大宋的子民,怎么就不能拿出一点儿钱来急朝廷之所急,同时也为你们自己行个方便?——我给诸位算过一笔账,你们的船在渡口耗上一天,就要损失几十两、上百两,甚至更多的银子,如果你们将货物返回或者另转其他的渠道,那损失就会更大,可是眼下河道疏通无望,照此下去,各位可就亏大了——”    
  这时那个谢老板突然站出来,笑着说道:“那以岳公子之见,此事该怎么办才好?”  
  明白人终于出现了!  
  岳明呵呵一笑道:“各位宁可让银子白白损失掉也不愿意拿出来替朝廷分忧,这怎么说能算是我大宋的子民?依我看,诸位将这前前后后这么多天损失的银子拿出一些来,让官府用这笔钱以平时双倍的价格征调劳役,尽快疏通河道,岂不是更好?”                    
 上一节  目录  下一节              
              《大宋异姓王爷》 第26节                        
  《大宋异姓王爷》    第26节  
作者: 豆子芽             
  说到这里,岳明环顾四周,一看这些生意人终于有些明白了过来,于是朗声说道:“现在聚集在镇江和金陵的官船只不过几百艘,如果河道通常、渡口修缮完毕,那三天的时间就可以全部通过,到时候各位的商船不就可以畅通无阻了吗?”  
  商人重利,按照岳明的指引,这些人心里略一盘算就知道这已经是眼下惟一的出路了,于是就见刚才那个谢老板站出来道:“岳公子这个注意不愧是两全其美,那好,我们杭州‘谢氏刺绣’愿意出纹银一千两!”  
  陆司参上前小声地说道:“这是杭州‘谢氏刺绣庄’的老板谢怀仁,真是财大气粗,也不愧是个明事理之人!”    
  谢怀仁话音刚落,就又有两个人接着站出来说愿意拿出五百两、八百两等不同的数目,可是这大厅之中足足有几十号人,只有这几个愿意出钱还远远不够,还没等岳明开口,忽然就见刚才那个郭少爷喊了一嗓子:“我们的船半个月前从杭州出发,在镇江就困了六天,离家时带的银子就不多,眼下即将用完,我们只能出六十两,多一个子儿也拿不出来了!”    
  岳明心里暗自一笑,老子在前世就是做生意的,你这种人心里的小算盘还敢在老子面前耍摆,于是呵呵一笑来到这位郭少爷面前,来回走了几步,右手一扬,手中的大扇子“啪”的打开,不是山,不是水,清清白白四个字——愿者上钩。    
第三十四章 竞价排名    
  众人一看岳明笑呵呵的架势,顿时就觉得不妙,再说这些人也都是一伙的,有些人不由得就暗自替这位郭少爷担心起来。  
  这位郭少爷一看那白亮亮的扇面,再一瞅这位岳公子那股皮笑肉不笑的表情,顿时就有一种不祥的感觉笼上心头。  
  “这位少爷,这四个字你可看明白了!本公子今天那可不是什么强行摊派,靠得都是大家的自愿,说得难听点儿就是扇面上的这四个字——愿者上钩!既然这位少爷就只能拿出六十两,那本公子也不能强人所难,好,陆大人你派人给他记下这六十两银子。”岳明的声音带着一种金属的颤音,在大厅里回荡着。  
  陆司参正在为岳明的高超手段暗自叫好呢,可是一听这句话就愣住了。这岳公子怎么犯糊涂了,这个口子一开,那其他人还愿意多出银子吗,弄不好连刚才那几个出大头的也得反悔。可是他一看岳明充满得意的目光,再一听那掷地有声的语气,顿时就知道这其中必定大有文章,于是不再犹豫,大笔一挥就在一张募捐簿上记下了。  
  岳明不再搭理一头冷汗的郭少爷,而是面向众人说道:“你们商人有句话叫做‘一分钱一分货’,那就是说物有所值,换句话说就是谁出钱谁受益,多出钱多受益,不出钱就别受益!——为了保持公平,让大家这次的钱花得明明白白,现在我说一下等河道疏通好了、渡口修缮完毕,为朝廷押运军粮的船只通过后,你们诸位的商船如何通过河道,到达金陵渡口。”    
  这一下大家又被弄糊涂了,可是还没等他们开口,岳明接着道:“现在本公子当着诸位的面,在这里声明:谁出的银子最多,到时候谁家的商船就可以在第一时间被安排通过,并且由知府衙门的官兵护送着到达金陵,以此类推!当然吗,谁出的银子最少就只能在最后一个开船了!”  
  此言一出,大厅里一阵骚乱,那个“谢家刺绣庄”的老板,还有最早站出来愿意多出银子的人脸上顿时出现了欣慰的笑容,而其他人也开始争先恐后起来,甚至有人竟然当众喊出了三千两的高价。  
  这些人都知道,既然这官府此次要让他们的钱花得明明白白,那绝对不可能让那些少出银子或者不愿意出银子的商船顺顺利利地通过渡口,谁知道这个笑呵呵的岳公子还会使出什么花样来,于是水涨船高,霎时间,最高价就被抬到了五千两。  
  岳明看了一眼如同见到千年奇观、惊愕的手足无措的陆司参,心里也暗自捏了把汗,这可是在历史上最保守的宋朝啊,无论是朝廷的那些高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做事都要先看看是否遵从了礼制,是否触犯了先祖们定下的规矩;如果只是让这些商人们拿出点儿小钱替朝廷修一下河道,这也并不是什么大事,可要是这样大张旗鼓的竞价排名,那可就说不准会出现什么严重的后果了。    
  此时大厅里人生噪杂,大家都在围着陆司参争相募捐,可是没有岳明点头,陆司参看着那些巨额的银票根本就不敢下笔。  
  岳明将扇子在手心里重重地拍打了两下,高声说道:“各位,其实疏通一下河道、修修渡口也花不了那么多钱,到时候我们知府衙门在工程完工后后会将所有的花销一并公布出去,接受大家的监督!现在我决定,多了不要,一千两封顶!”  
  此话一出,众人又是一阵叽叽喳喳的议论,其中不乏褒贬之声,又一听岳明说的不容置疑,顿时大厅里就平静了下去。  
  现在最急的要属刚才那位只愿意出六十两银子的郭少爷,他来到岳明跟前,大声嚷着:“岳公子,你听我说几句——你听我说几句啊!”  
  “怎么了,郭少爷?”岳明看着他笑道,“那六十两银子也不想出了?”    
  “出……出,我愿意出!”郭少爷急得满头大汗。  
  岳明不紧不慢地将扇子折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