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疯狂军火王 >

第83章

疯狂军火王-第83章

小说: 疯狂军火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PS:感谢斩月星魂赠送群一个,96278527

 季节

    庞光老头和他的儿子,饿了三天,没错,别人不肯给他食物,他自己的儿子总要分上一点,结果规矩是无情的,两人一起挨饿,第四天,庞光也干活了,人,总是对生命充满了眷恋。/  

    如果丁君霍声明要将庞光和他的儿子开刀问斩,只怕庞老头还会死撑下去,哪怕是死,也要死出读书人的风骨来,可是偏偏没有,让他们活,而且看模样,还能挺好的活下去,能活着,谁又想死呢,别看庞光老头已经七十余岁,可是仍然不想死。

    庞家上下都扔到矿场上干活去了,家产自然被没收了,全部的图书被塞进了图书馆,丁君霍从来都没有声称抵制孔孟之道,只不过这方面,不再成为治世标准,而成为了一种学术性的爱好,无论是谁,都可以凭着身份证进入图书馆翻阅读书。

    这图书馆算是丁君霍相当得意的创举了,同样立于中央大街,距离政务厅等行政中心不远,三层楼,每层都有两千多平方米,占地颇大,所有的图书都是从其它几国购买而来,挑一些有价值的进行排版销售,剩下的经过翻印之后都塞进了图书馆里,连一层还没有塞满呢。

    书籍的收购从来都没有停止过,甚至遥远的西域书藉都收购而来,请商队的通译进行翻译之后再印刷,印刷厂,现在已经扩展成了浮云书局,专门从事文化用品方面的管理。

    包惜文最近可是得意极了,帮了破山队一个大忙以后,在原来的八折基础上再打八折,着实赚得翻了,就连给浮云镇招人带人都带得痛快得多了,楚国人虽然软弱了一点,但是读书之气甚重,甚至不乏一些好学之人千里迢迢赶往浮云镇,一边做工一边读书,为的就是浮云镇的图书馆可以免费开放。

    战事一停,丁君霍又推出了另一项创举,牙膏和牙刷,牙刷是用细竹板,上面编上细细的猪鬃或是马鬃等硬毛,而牙膏,则是淀粉混了清凉去火的药粉再加上一些精制的粉盐制成膏状,装在油纸里,用的时候挤出一点来。

    做出这个东西来,纯是丁君霍的无奈之举,天天用手指头或是砸碎的柳枝沾着青盐来刷来,经常刷得满嘴是血,痛苦之极,若是不刷吧,嘴里难免会有点味道,一张嘴,好家伙,一嘴口臭,难受死人了。

    按着惯例,这两项民生用品同样是在浮云镇内部进行低价销售,颇受欢迎,每种商品刚刚一上市,那些商队的掌柜们眼睛都盯着呢,这几天宋长义又要烦了,几十个常驻浮云镇的掌柜成天缠着他打听这两种商品什么时候上市对外销售。

    让人期待的法律也终于出来了雏形,公孙武红着眼睛,掉了几十斤的肉膘,终于将厚厚的手稿交给了丁君霍,目前的法律暂时还没有规定最高领导者的任期等,主要还是民法等有关治安方面。

    民法当中,对各项犯罪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从街头打架的调解并强制无偿的公共服务,到小偷小摸要干多久的苦役,再到最高级别的危害公众安全,其实就是谋反,应该如何量刑,都做了明确的规定。

    对于防卫,正当防卫,防卫过当等做出了明确的说明,同时也对行政机关成为服务型机关做出了明确的定性,对于下属各行政部门的投诉处理等也做出了明确的审查等,可以说,在浮云镇当官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按着民法,庞家上下,主谋者,庞家父子,最高可判二十年的苦役,每年审查一次,表现良好,可以斟情减低苦役时间,而庞家的家丁与服务人员,原刑不断,三年苦役之后,可以转成正式的浮云镇居民。

    对外来者也第一次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加入浮云镇,只要领取了临时身份证,就必须要参加强制性的普及型教育,他国的读书人例外。

    三年之后,可以转成正式的浮云镇居民,享受住房,购物等优惠条件,五年之后,才可以进入行政机关参与工作等等。

    足足好几大本子,被印刷厂翻印了几百套放置在图书馆当中,同时丁君霍发布了一个政务厅公告,号召所有的浮云镇居民,有必要去了解,去学习法律,这些法律暂时是不实行的,属于试行阶段。

    任何一名浮云镇的正式居民在学习法律之后,都可以到政务厅外设的投诉处投下建议书,法律部会根据建议对各项律法再做修改。

    若是放在其它国家,各项律法,直接由皇帝大臣什么的制定,哪里还用再参虑老百姓的意见,不过浮云镇的居民对丁君霍层出不穷的各种想法已经习惯了,根本就不以为意,反倒是乐得参与其中,这样,让他们有一种真正成为这片土地主人的感觉。

    陈乔生很忙,忙得恨不得拔下一把头发能变出几千个陈乔生来,虽然悬赏之后,科技处和民间结实,弄出的畜力驱动的收割机,只要在田地里走上一圈,就可以将稻子一粒粒的捋下来,虽然少有损失,却也在承受范围之内,收割的速度很快,金黄色的粮食一车车的被拉进仓库里,然后再由水力驱动的磨打成雪白的米粒。

    玉米一个个的棒子被打下来,碎成一颗颗的玉米粒或是玉米面,装袋存储,一样样一项项,都要陈乔生亲自参与,大型农场在收获的季节忙得要命,前面收完了,后面就要把地里的庄稼杆收拾干净,然后再深翻,进行第二茬,而且刚刚没入的庞家良田,也要进行重新收拾,荒了一年了。

    庞家的田地很多,几乎占了浮云镇原始良田的一半以上,庞家打死也不把田地租出去,所以逼得陈乔生只能新开地,结果弄到现在,田地一下子多了起来,哪能不忙,那些大型农具损坏得更加厉害的。

    拉套的牲口明显不够用了,劣马的劲太小,牛的速度太快,哪怕如此,数量也不足,急得陈乔生把商队的马牛甚至是骆驼都买下来不少用来抢收粮食。

    PS:有位同学说得不错,在本书这个时代,并不适合民主,但是我的意图是引导,而不是完全的开发,有限的民主,有限的开放……

 粮食

    一个个的粮仓高高的立起,每个都有十几米高,在镇子外排成几大排,这些粮食还要经过重新晾晒,只是晒场却不够用了,等用水泥抹出来的晒场可以使用的时候,怕是早就烂透了。

    “我不管,反正你得给我想个办法,要不然这粮食都会烂在库里!”陈乔生坐在丁君霍的办公室里拍着大腿,就像是一个快要骂街的中年妇女一样。

    他也是逼得没办法了,要不然的话谁愿意有点破事就来麻烦先生,人家也够忙的。

    “嗯……时间太紧了点,你的粮食还能再挺几天?”丁君霍皱着眉头问道。

    “还有一半没收完呢,五天,我最多就能挺住五天,要不然粮食都会烂掉,连饲料都用不了,只能压肥!”陈乔生苦着脸说道。

    “那行,你接着收粮食去吧,粮食晾晒这方面就交给我了,不过种粮的晾晒你需要自己解决。”丁君霍点了点头说道。

    “真的?”陈乔生瞪大了眼睛,种粮的数目并不多,目前的晒场就完全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

    “我什么时候说过假话,快点吧干活吧,万一要是下起雨来,就什么都晚了,我也要加几天班了!”丁君霍苦笑着站了起来,扔了手上的笔,晃了晃发酸的身体,是该活动活动了,成天这么坐着,要不是有于栖曼不时的给自己捏捏肩按按脖子,怕是早就要得颈椎病了。

    “好哩!”陈乔生几乎像个孩子一样蹦跳着走了出去,粮食烂在库里,那他的脸可就丢大了,现在压力一去,登时变得神清气爽起来。

    “小刘!”

    “到!”刘秘书连忙跑了过来。

    “让马四叔拔给我几个木匠,十个力工,去吧,完事了到铁厂去找我。”丁君霍说道。

    “好。”小刘了出门,跳上马跑了出去。

    马老四那边一点也不轻松,现在正行进全城水管改造工程,由于发现了更多的露天铁矿,铁料一下子就变得充足了起来,铁管也开始使用了,使用竹管无论是加工还是其它,在成本方面,一点也不比铁管差。

    最重要的是,丁君霍想通过城市的水管改造来完善管材的制做,为以后的军火生意打开销路。

    城市水管的改造本来还没有那么容易就完善,不过有了车床,可以对铁管进行套扣,还可以车出密封性相当不错的闸阀,球阀就不用想了,技术要求太高了点。

    铁厂现在分面足足五个车间去,有专门造武器和防护服等军用品的军工车间,还有专门用来造水管,钢筋等民用品的车间,还有一个独立的零散部件制造的实验车间。

    丁君霍直接找到了实验车间,实验车间也忙得很,各种小部件的制造有的时候不必要开炉,直接用原始的铁匠方式用锤子打制,不过丁君霍要求的东西就要开炉,而且制做起来也简单。

    标准大小的槽轮,没有皮带,用就多股扭成的牛皮绳来代替,没有传送带,用兽皮或是十几层的厚布料,各种木工制品,还有铁皮打成的筒子,几个好钢打造出来的风扇。

    由于丁君霍要求的东西不需要现琢磨,都是直接可以开炉就造出来的,只用了两天,所有的零部件全部完毕,其中就包括那个大型的畜力驱动走台。

    一个个的零部件进行组装,最后装成了一个足足伸起十米多高的大型粮食烘干机械。

    重新扎好粮食存储仓,打开了临时仓库,临时仓库由于水气大,存粮多,中间的部分已经开始发热了,再不进行最后的处理,怕是就要发酵了,连酿酒的程序都省了。

    在那个二十几米长的铁皮槽两侧点上火,架上柴和煤炭,把这长长的块烧得滚热,火与烘干由铁皮隔开,烟囱更是远远的支起来,不担心粮食上粘上煤烟味。

    站在驱动台上的两头大牤牛被狠狠的抽了两皮鞭,哞哞的叫着走动了起来,圆盘缓缓的转动了起来。

    已经很成熟的齿轮技术拖着皮带哗哗的转了起来,用滚圆的木头支着车用轴承,带动上面的厚布蒙着兽皮缓缓的跟着转动了起来,吊在烘干区的几个大风扇也跟着刷刷的转动了起来,越转越快,吹动被烧得滚热的烘干区热风滚滚。

    十几个壮小伙子手上拿着硕大的木锨,将粮食撮到传送带上,传送带拖着上面的粮食向烘干区滑去,几个平滑的挡板将成堆的粮食刮平刮均,当粮食从烘干区走出来的时候,已经变得干燥之极,丁君霍伸手捏了几把,点了点头,这粮食都半熟了,火候有点过了。

    把二十多米长的烘干区减少了七八米,再出来的粮食干燥得正好,虽然稍微有一点过,但是并不影响粮食本身,甚至连发芽做种影响都不算太大。

    烘干的粮食被传送带通过缓坡,一直送到十几米高,然后哗啦啦的落下来,架在顶部的几个大风扇呼呼的鼓着风,将粮食当中最后那点杂碎的草叶等吹飞,剩下的粮食便落进了搭好的仓库当中,下面的人只要跟住了,一层层的围上草苫就行了,最后进行封顶。

    一天就干完了一大仓库的粮食,烘干重新入库,快得不像话,陈乔生看到这个大得离谱得机械,激动得都快要哭了,原来粮食还可以这么弄,那么他们从前累死累活的晒场扬长倒是为了啥啊,累傻小子吗?

    第一台烘干机成功,第二台第三台跟着出来了,由于在农业上使用了各种畜力甚至是水力驱动的大型农机,除了一些备粮之外,剩下的粮食都在第一时间打制成可直接食用的大白,粉面等等,直接进行封袋装好,虽然这中间也浪费了不少,不过在机械撤去之后,再收拾一下,正好做为养殖厂的饲料来使用。

    看着一台台硕大的农用机械在牲口的拖动下,轰轰的转动着,粮食成片成片的洒下来,丁君霍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满足,仅着自己一知半解的各种小聪明,浮云镇,越来越好了……

    PS:斩月同学赠送读者群:96278527

 小有所赚

    大型农机虽然省时省力,无论是种地还是收获,速度都是其快无比,从前够全镇人忙活半个月的活,使用了大型农机,不足十分之一的人手,便在十天之内收了个一干二净,开始规划下一季的种植种类和区域了。// 

    当时租用土地时已经做了说明,三七分帐,大农场独留七成做为各项工钱的分配和存留,剩下的七成分成租地的农民们,现在那些农民,有九成以上都在城镇当中做工,各种工厂作坊到现在还缺人手呢,特别是熟练人手,更是成了**的人才,都不用丁君霍说,工钱就订得高高的,没办法,工钱少了招不到人。

    农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