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展翅高飞 >

第11章

重生之展翅高飞-第11章

小说: 重生之展翅高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早上6点起床洗漱后,陈海燕打算像小时候念书的时候一样,搬张椅子在屋外读书,幸而这个时候的鸿兴公司,租的办公室与宿舍都在一楼,外面有一个很大的院子,陈海燕不想吵醒宿舍的人,而且她也拿不到办公室的锁匙,到围墙那里,坐在树下,偶有微风拂过,感受到早上的清晰空气,大脑立刻清醒,这个时候看书,效果也好过于其它的时候。

是的,读书,陈海燕以前受过好几年的封闭式英语教育,她是一个典型的“哑巴”式英语学生,能书写简单的英文,而让她读出来,却发音很不标准。陈海燕打算执行老师告诉过她的一个方法:读书的时候,眼到,手到,心到,口到,这样,才能记牢内容,也才能摆脱不能开口的尴尬。

而英语的学习,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陈海燕决定要花大量时间来识记单词,至于语法,陈海燕以前已经被语法困扰了好多年,她并不想再套用语法,再在语法学习上面花时间,毕竟,就像小时候刚接触中国字的孩子,都是从认字开始,到了念书的时候,也是认得字多了,才慢慢开始造句,说了这么多年的中国字,她可没有学过什么语法,还不是照样用得流利!

陈海燕打算拿到工资后去买一台复读机,跟着磁带来练自己的口语,并打算以后如果有机会,就像那个留学朋友所说的,找一张国外的经典原声大碟,一字一句的跟读,体会同样的一句话,在不同环境里的种种用法。

想到这里,陈海燕立刻开始行动,找出自己的包包,翻出来江州前,她特意带上的在学校里面用过的二级与三级的考试书,这些书本上面的内容由浅到深,非常适合这个时候的她学习。

第二十二章 由排队引起的话题

时光,在人不经意间溜走,一周的时间,就这样悄然过去。

早上起床后,走到宿舍外面的梧桐树下,陈海燕照例开始一天的学习。

已经是10月,江州的温度却依然持续升高。国庆节放假那几天,宿舍的女孩子们有的回家,有的去亲戚朋友家,公司里面其它的人也走得只剩下几个,在这几天,陈海燕每天都看书,累了的时候,就一个人到处去逛逛。

新的一周,上班没有多长时间,财务部主管就走到陈海燕桌前。

“陈海燕,你有没有存折?我们公司发工资是打到存折里面。”

陈海燕一听,郁闷了,怎么自己就忘记了这件大事呢,光顾得高兴提前结束试用期,每一个月会多拿到200元钱了,却没有想到早点去银行办一张银行卡。想到这里,陈海燕郁闷地回答道:“我没有办存折,这个周六的时候,我再去银行里办。”

“我们公司是在中国农业银行发工资的,你办好了后,告诉我存折号就行了。”财务主管笑了笑,又接着说道:“下周一上午一定要给到我,要不就没有办法及时发工资给你了。”

“好的。”陈海燕听到自己没有像以前一些同事那样,因为存折号给到财务部的时间晚了,工资就拖了几天才发,于是,高兴了。

不过,陈海燕回头再想起周六的时候得去银行排队,就又郁闷了。

陈海燕对这个时候的银行,是爱恨交加。记得前世的时候,也是在鸿兴公司,因为要办存折,特意很早就去银行排队,那个时候的银行还不像后面几年为了做好服务,进银行门口时拿了号码,就到大厅里面的椅子里坐着等候。陈海燕记得那次她在农行排了整整三个小时队,才办好存折,出了银行门后,陈海燕觉得手和脚都不像是自己的了。

因此,后面,陈海燕存取钱直接是利用柜员机,再也不去银行受那排队的罪了,就算银行后面提高了服务,也很少光顾银行大厅办事。

陈海燕想,这个周六下班后就立刻去银行排队,虽然知道周六的时候,人肯定比平时多,但为了办存折,也只能硬着头皮去了,不过,陈海燕提醒自己,一定要记得带上一本杂志,要不,在银行大厅里面排着队,东瞅瞅西看看,这样晃几个小时,那可是一件很无聊的事情,而且会因为没有事情做,感觉时间过得特别慢,但手上带着一本杂志,看着书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很快了。人的感觉,有时候就是这么奇妙!

陈海燕想起以前看过的一个笑话,只有在排队的时候,才知道中国人为什么叫龙的传人。她就低着头偷笑了。

旁边的傅琪看见陈海燕突然在财务主管来了后,一个人偷笑,于是奇怪地问道:“陈海燕,你又想到什么好事了,竟然一个人在偷笑?”

“我只是因为周六要去银行排队办存折,所以想起以前看书时看到的一个笑话而已啦。”陈海燕笑着回道。

“啊,是什么笑话,快告诉我一下。”傅琪放下手中的文件,凑到陈海燕面前。

陈海燕告诉了傅琪那句话,傅琪最初听到后,没有什么太大的感觉,看见傅琪仍然露出一幅奇怪的表情,陈海燕告诉她由银行排队想起这句话,傅琪这回明白了,立刻笑出声来。

前面的王芳和潘英听到傅琪的笑声,都奇怪地回过头。

“傅琪,你干吗啊,突然这么笑。”王芳手上正写着资料,听到傅琪的笑声,手一抖,写错了一个字。

“是啊,你笑得那么大声,连我客人都问是不是有什么好事情发生了呢。”潘英结束了所讲的电话后,也奇怪地问道。

“我跟你们说哦,刚刚陈海燕告诉我了一个笑话。”说到这里,傅琪又忍不住地笑出来了。

“唉,你先别忙着笑啊,总要告诉我们是什么笑话,大家一起乐一下嘛。”王芳看见傅琪只是讲了一句话,又自个笑了,心急地问道。

“那个笑话就是,咳,咳”傅琪笑得太大声了,刚想说话,就被吭到了。

王芳和潘英看见傅琪这样,一致地翻了个白眼给傅琪。傅琪看见她们的白眼,咳得更大声了。

“好了,好了,傅琪,喝口水先压一下。”陈海燕看见傅琪的眼泪都咳出来了,连忙递过水杯。

然后,无奈地看向王芳和潘英,说道:“其实是很简单的笑话啦。刚才我打算周六去银行办存折,想起周六下午银行肯定很多人排队,就想起以前看过的一个笑话。”

“快说,什么笑话!”王芳不依了,被人这么吊着胃口,着急了。

“只有在排队的时候,才知道中国人为什么叫龙的传人。”陈海燕用很快的语速,讲完这句话,然后就不吭声了。

“排队的时候,为什么说排队的时候才叫龙的传人呢?”王芳听到后,不明白了。

潘英也不明白,用眼神看向陈海燕,希望她能解惑一下。

陈海燕无法,想像不到这个时候的人,怎么这么纯,估计是没有接触过多少笑话,于是陈海燕将此句话再放慢地说了一遍,并说道“你们想一下,去银行排队的情况,再对照这句话,就明白了。”

王芳和潘英再念了一遍这句话,再对照着想起自己去银行排队的情况,对看一眼,都乐了。

王芳还特意摇着头,用家里面的方言,将这句话再念了一遍,听到王芳家里面方言与这句话搭配在一起的效果,傅琪,潘英和陈海燕都乐了。

坐在后面的Coco看见前面几个女孩子突然都趴在桌面上,肩膀一抖一抖的,以为出了什么事情,于是走到前面,问到:“你们怎么回事,怎么一个个都趴在桌上?”

陈海燕听见Coco的声音,立刻抬起头,其它的几个人也都抬起头,嘴角的笑容,止也止不住。

Coco愈发地奇怪了。

潘英平时跟Coco关系比较好,看见大家都不出声,只是笑,于是,潘英跟Coco说了原因,Coco听到那句话,再想起自己当年是周日去银行排队办存折,那次排了整整五个小时,由当时的情况,加上这句话绝妙的形容,Coco也乐了。

Coco回到座位上后,特意端着杯茶,晃到康副课长桌旁,讲了这句话,然后,康副课长又晃到财务部主管桌前,也讲了这句话。

这下,整个公司的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笑出声。

始作佣者,陈海燕,则低头处理手上的事情,看见大家都因为这句话笑出声,一方面高兴于自己还能给大家在工作间隙带来快乐,一方面则又庆幸老吴不在办公室,要不,还不知道会挨怎么样的批呢!

第二十三章 小龚来电

周末的时候,陈海燕再次体会了一把站着排队四个小时的感觉。四个小时前走进银行大厅的时候,陈海燕手上拿着二本杂志,四个小时后走出银行大厅的时候,这二本杂志,陈海燕连每页下面的广告都浏览完了。

回到宿舍后,陈海燕看着空无一人的房间,有一种孤独的感觉袭上心房。以前的时候,陈海燕一个人租房过日子,习惯了只有她回到房间后,那个房间才有一点人气,而在她早上上班离开后,房间则失去这点人气。这次,到了鸿兴公司,像学生时代一样,和几个同龄人一起住在宿舍里,闲时八卦聊天,忙时互相帮忙。此次陈海燕看见宿舍的朋友都走亲访友去了,于是,她开始想念读书时的朋友了。

想到就做,陈海燕翻出通讯录,首先联络小龚,小龚和陈海燕同学二年,念书时住同一间宿舍的对面下铺,实习的时候也分到同一个医院,不过这次则是住同一间宿舍的对面上铺。三年中,她们是焦不离孟,孟不离焦,同班同学要找谁,只要找到其中的一个,就也能找到另外一个。

翻出通讯录后,陈海燕习惯地打开包包,想拿着手机拨打电话,找了一遍,没有找到手机,陈海燕这才想起,这个时候是1999年,她还没有买手机,唉,这人的习惯呀,还真是一时半会都没有办法改变过来。陈海燕有点小郁闷了。

好吧,此路不通,走另外一条道。陈海燕走出宿舍,到公司旁边的小店买了一张电话IP卡,找到路旁的公用电话亭,这个时候的公用电话亭,因为经常有人使用,比起后面几年,还是要干净很多,里面也没有人随地小便留下的怪味,虽然电话亭的玻璃墙上依然贴有小广告,但陈海燕想起在公交站牌上面或墙壁、路上看见的各种小广告,虽然气愤于这种“牛皮癣”,却也只能叹息一下。

电话接通了,陈海燕深呼吸一口气,平息了一下激动的心情。小龚留的是她舅舅医院的电话,陈海燕很有礼貌地问道:“叔叔,你好,我是龚华珍的中专同学,我想问一下,她有在吗?我怎么样才能联络上她呢?”

“啊,你好,龚华珍在拿到毕业证后,就去云州打工了。”话筒那边传来小龚舅舅的声音。

“云州?”陈海燕很激动,因为云州离江州很近,她以后可以在休息的时候和小龚聚一下了,于是,立刻问道,“叔叔,我也是在毕业后到江州打工了,你有龚华珍在云州的联络电话吗?”

“有的,你记一下。”小龚舅舅报出电话号码,陈海燕拿笔记下,怕记错,还再跟小龚舅舅核对了一次。

挂断电话后,陈海燕立刻拨通小龚的电话。

“小龚啊。”陈海燕特意停顿,等待小龚叫出她的名字。

“啊,原来是你啊,小陈。”小龚也不甘落后地叫出陈海燕的名字。说起来也挺搞笑,在医院实习的时候,带队的医生都习惯称呼他们为小龚,小陈,小李,小王。最初听到的时候,陈海燕也很难适应这种称呼,后面习惯了,也跟几个同学互相如此称呼对方。

“小龚啊,你现在在云州?”

“是啊,你呢?在家里面吗?”

“没,我也是拿到毕业证后就出来打工了。你猜一下,我现在在哪里?”陈海燕开始吊小龚胃口了。

“你也出来了?”话筒那端传来小龚惊讶地问话。

“是啊。”陈海燕随口应了声,又重复道:“你猜猜我现在在哪里?”

“你也出来打工了,该不会也是在云州吧?”小龚不确定地问道。

“错,哈哈,我在江州。”陈海燕公布了答案。

“江州,那也很近啊。有空的时候,你可以过我这里来玩。”小龚热情地邀请着陈海燕。

“是啊,你有空的时候,也可以过来江州玩。”陈海燕也回以邀请。之后,两人又聊了一些目前自己在做的工作等话题,然后约好以后经常联络,就挂断了电话。

陈海燕很兴奋,回到宿舍后,立刻将小龚的电话号码仔细地抄到通讯录本子里,准备这个周末就去小龚那里。

未想,世事如棋,变化多端。陈海燕还没有来得及去看望小龚,就在几天后接到了小龚的电话。

“小陈,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小龚兴奋的语气,从电话那端传过来。

“小龚,什么好消息啊,竟然让你这么兴奋?”陈海燕一边顺口回着小龚的话,一边整理着手上的资料。

“小陈,你知道我们这届本来应该是包分配的吧?”小龚没有讲什么消息,直接爆出这句话。

“不是吧,我记得,我们前一届包分配,到我们这一届,就不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