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红尘未醒 >

第13章

红尘未醒-第13章

小说: 红尘未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兆看来不打算推辞。
  “阿晓很会做菜。”母亲说,“你尝尝,保证好吃。”
  林兆看我:“啊,贤妻良母。”淡淡一笑。
  两个老人与他说得开心。时间过得飞快。
  我坐立不安,只等牧牧回来。又想起:该怎样介绍林兆?
  到了四点半,母亲说:“我和阿晓去做饭。”把我拉进厨房。
  留下父亲与他讲二战故事。
  她难得为我打一回下手。在厨房里低声说:“这样的男孩子,身边该有多少女孩子围着团团转?我看他对你不是没有好感,你要自己抓紧!”
  我看她:“哦,你和爸爸当初也是这样开始的?”
  一片白菜叶迎面飞来。
  “你一个三十岁的人,还要我这六十岁的人教你怎么谈恋爱!”她说,“我还懒得管你。”
  她把菜刀剁得嗒嗒响。
  忙到五点,有人按门铃。
  是木辰带了牧牧回来。两人手里抓满气球和零食,气喘吁吁,对看一眼,不约而同大笑。
  我失笑:“你们两个简直像刚刚打劫回来。”
  牧牧主动扑来:“妈咪,堂舅给我买的!”炫耀一支巨大的棒棒糖。
  两人立刻被母亲推进洗手间:“都去洗脸!看你们脏的。”
  母老虎洁癖发作。
  木辰怪叫:“婶婶好凶!”
  洗手间成水战战场。两个顽童不亦乐乎。
  我扭头看客厅。林兆与父亲谈笑风生,非常起劲。
  总算放心回厨房。
  不久木辰也摸进来:“什么好东西?好香。”一只贼手已经偷偷伸到糖醋排骨上方。
  母亲喝住他:“家里有客人。”
  他连忙收手:“哎,看见了,男的。”
  他绕到我身后探头探脑。
  “长得就比我差了那么一点。——他来干什么的?”
  “朋友。”
  我合上锅盖,“牧牧让你破费了吧。把账单报来。”
  他斜眼:“我又不缺钱。”大摇大摆出厨房去。
  我侧耳倾听,客厅里牧牧的清脆童音满场乱飞。
  趁锅里还在加热,我走出厨房,绕到客厅。牧牧正坐在林兆膝上,手里还抓着那只棒棒糖。
  “我五岁了!”她说。
  几个都向我看来。
  我走过去:“牧牧,有没有叫叔叔?”
  父亲说:“牧牧和林兆很投缘。”
  林兆看着我。
  “晚饭很快做好。”我说,“林先生,再稍等片刻。”
  牧牧对我招手:“妈咪!”
  我蹲下来。
  “妈咪觉不觉得,林叔叔和林徐哥哥长得很像?”
  我笑:“他们是兄弟,当然很像。”
  林兆说:“牧牧也见过林徐?”
  “他常来送狗粮。”我准备回厨房,“牧牧,对叔叔要有礼貌,别太淘气了。”
  她笑嘻嘻:“好。”
  我走进厨房,母亲已经在切姜片。
  “怎么样?”
  “什么怎么样?”
  她放下菜刀:“牧牧和林兆相处得怎么样?”
  “看来不错。”
  她刻意曲解我的意思:“你觉得不错就好。”
  我下了白醋,舀一勺汤试味。
  当年带周宴回来,母亲倒并不这么热情。我们是小门小户,周家却有著名企业,她觉得悬殊太大。
  没想到我还向她要钱,支持周宴创业。
  “你觉得不错就好。”她说。
  同一句话用在不同的人身上,怎么听都觉得很讽刺。
  爱与憎就这样随风而去。回味起来,好像电影里看过,为那悲凉哭掉一条手绢,但那是别人的事。
  晚饭开宴。母亲安排林兆坐我旁边。
  牧牧也要坐在我旁边。正好一左一右。
  母亲一一盛汤:“林兆,这鱼是非常新鲜的。尝尝。”
  木辰的眼睛始终在我与林兆之间偷偷来回。
  他喝掉一口,啧啧称赞:“好喝。”
  母亲很得意:“阿晓喜欢厨艺,会做很多菜。”
  我看看母亲,险些笑出来——她的表情简直是在昭告天下:这里有一个好厨娘,勤恳能干,价高者聘。
  我给牧牧夹菜。
  林兆说:“小时候吃多了美国牛肉,回国以后发现什么都是美味。”
  “美国能有什么好东西?”她说,“中国人最懂得吃。”
  饭后她又留林兆聊天。一群人一字坐开,沙发挤得满满。
  我要去斟茶,被母亲拦住:“你坐着。”
  她恨不能见我与林兆多说一句话,仿佛竞标出价,多喊一句,多一分胜算。
  木辰与林兆聊经济,胡扯股市房价,像模像样。
  我根本不想插话。
  牧牧吃了晚饭,不久便开始打瞌睡。我等到九点,正要抱她上楼,母亲又拦我:“你坐着。”把牧牧抱走。
  我哭笑不得。
  林兆留到十点,终于起身告辞。
  四人浩浩荡荡送他出门。
  母亲示意我上前与林兆单独告别。
  他降下车窗:“今天很高兴认识你,木小姐。”
  “我也是。”
  “下次什么时候见?”
  母亲的话在我脑海回响:“我看他对你不是没有好感。”
  可我还没来得及酝酿好感送给别人。
  爱情是一条蛇,有的不咬人,有的咬人。有的咬人却不致死,有的一口致命。
  我如今不怕井绳已算大幸。
  我送上职业笑容:“林先生比我忙,当然由林先生定。”
  他微笑:“好,再见。”
  车子在昏暗路灯下远去。
  其后送木辰回去。
  走到路口,他对我说:“那个人看你的时候,眼神像以前的姐夫。”
  母亲拍他脑袋:“还提这个做什么?”
  他知趣不再继续。

  第十二章

  次日清晨,父亲来叫我起床:“走,陪你妈去爬山。”
  我睁开眼睛:时间才六点。
  “妈什么时候开始爬山了?”
  “我早就在电话里和你说过。”母亲进来,把一套旧运动衣甩到被上,“起来,你爸会在家里看着牧牧。”
  努力回想,似乎确在电话里听伊说起。
  我看着衣服:“这是我上大学的时候买的。”
  如此高龄,居然依旧健在。
  “你总共才穿过几次?还这么新,难道扔掉?”她说,“我帮你保存得多好。”
  她一身大红运动衣裤,脚上是白色平底跑鞋。神采奕奕。
  年轻人扮老,只消高跟鞋,筒裙正装,立增十岁。老人扮年轻,一身运动装备,活泼泼似孩童。
  我轻手轻脚换衣随她出去。
  父亲在门口送我们:“好好陪着你妈。”
  我扭头吩咐:“爸,七点一定要叫牧牧起来。否则她会睡过头,少掉一顿早饭。”
  他点头答应。
  要登的山在一处公园后面。离住处只有两公里距离。
  母亲走得比我还快:“这时候山上已经有很多人了。”
  小山就在眼前。蓝色的天空下面一弧苍翠,白云交掩,如同画境。窄窄的山道上不时有几个黑点向上移动。
  我们向着画里走。
  “那个公园还要不要两块钱门票?”我说,“我忘了带零钱。”
  “早就免费开放了。”她说,“很多公园都开放了。”
  我莫名怀念为了逃一张门票而改绕园边梯田的少女时代。白鞋子上沾满泥巴,还得意洋洋,用省下的两块钱换了雪糕。
  母亲带我穿过公园大门,直奔山脚。
  登山的人太多,上山甚至需排队。
  我在山脚仰望山顶——离家多年,我早已习惯拿家务劳动与逛街当锻炼身体。年轻时候积累下来的好体质,已被烟酒、工作、感情,毁得一干二净。
  母亲始终走在我前面。
  到了半山亭,她回头问我:“怎么样?”面不改色。
  我仰望她,气喘吁吁:“休息五分钟。”
  她递水与纸巾给我。
  “擦一擦汗。”
  母女两个在亭里休息。对面一对小情侣,搂搂抱抱,互剥桔子吃。
  我只当看不见,大口喝水,嗓子顿觉甘甜清爽。
  山下不断有人上来。
  我把头靠在亭子的椅背上。蓝天入眼,无论在哪里看它,都是那么远。
  呼吸渐渐平缓。
  “阿晓。”母亲说。
  “嗯。”
  “你不在的时候,我都是自己一个人来爬山。”
  我猜到下文。
  她也靠上椅背,轻叹一声:“等你走了,我又要一个人来爬山。”
  两人就这么看着天上。白云悠悠,转眼什么也没有。
  仔细想想,已经三十年。最初看这座小城,觉得是牢笼,想飞回广袤天地里去,死也不留。
  现在却觉得,天地何尝不是牢笼,型号不同而已。
  笼子最聪明的伪装,就是教你看不出那是个监狱。
  “再结一次婚,离我们近一点。”她说,“可以让我和你爸爸用爬一座山的时间就能见到你。”
  我合上眼睛。
  “我和你爸爸昨天晚上商量过。”
  她说:“林兆还没有结过婚。如果你们真的合适,我们也得补偿人家——我们手里还有姓周的公司股份。”
  “你和周宴不要再来往了。把股份卖给他,得的钱你自己留着。”
  “牧牧那边,由我去说。你爸爸告诉我了,牧牧不讨厌林兆,也会对他撒娇。”
  “那不代表牧牧愿意叫他爹地。”我睁开眼,“而且我和林兆以目前来说,还仅仅是朋友。”
  “这有什么?天底下没有什么男人和女人会仅仅是朋友。”她说,“最重要的是他没有嫌弃你。现在还有几个没结过婚的男人愿意娶离婚女人?他又有很好的出身和教养。”
  我的心被刺痛,不愿再开口。
  “我和你爸爸都在想……”
  她打住话头。
  我们重新启程。从半山亭到山顶,日光渐盛。山顶的寺庙有免费茶水提供,路人自取。
  母亲为我拿了一杯。
  我们坐在大石上吹风。她替我散开头发,重新梳好:“现在不工作了,也不能都在家里。有时候出门,要是路不远,还是不要开车了。走一点路好。”
  我笑她:“永远这么唠叨。”
  “都是为你好。”
  她也给自己重新梳了一次头。双手熟练地在脑后扎好发筋。我侧眼看她——两鬓已经很白了。黑头发里处处有白丝掺杂,数量可观。
  可观得我已经没有必要再为她拔白发。
  最可悲的是,明明年年日日看她,都是一个样子,怎么此时回想起来,才觉得不对——以前没有这么老。母亲是。父亲也是。
  我是一个不孝女。
  我鼻子发酸。
  到家时已是中午。父亲已经煮了饭,等我们回来做菜。
  母亲在玄关脱鞋:“鱼褪冰了没有?”
  “在盆里。”
  “白菜呢?”
  “也切好了。”
  她匆匆赶去换衣服,戴围裙。
  父亲帮我把鞋子放到鞋架上。牧牧拿着遥控器来迎接我:“妈咪!”
  我把她抱起来。
  “外公说妈咪去登山了。”天使抗议,“我也要去。”
  “下次带你去。”我把她放到沙发上,“妈咪流了一身汗,先去洗澡。”
  出来的时候餐桌上已经有两菜一汤。
  母亲在厨房里有条不紊。我挽起袖子进去:“打几个蛋?”
  “两个。”她切着西红柿,“洗完了?”
  “衣服已经在洗衣机里。”
  客厅里传来《猫和老鼠》的经典配乐。祖孙看得起劲。
  母亲笑笑:“你小时候也爱看这个。记不记得?”
  当然记得。为了不落下一分钟,当年全家都陪我坐在电视机前吃饭。
  我随口说:“都是旧的好看。”
  蓦然想起周宴与姚盈。
  旧的……能有多好看?儿时刻骨铭心的东西,后来去看,已经不是自己记忆里的味道,线条走形,颜色单调,仿佛遗失重要宝物,失望透顶。
  或许人与人不一样。彼之糟粕,此之精华,没有定论。
  母亲不察:“以前的人倒还懂艺术。不像现在,只会糟蹋。”接了我手里的碗。
  我失魂落魄,转身去摆餐具。突觉自己可笑:哪来那么多嘴上的强硬。三番两次想起负心人来,真是连怨妇也不如。
  要从心里剔走一个人,早该剔得彻底。剜一片肉,再剜一片肉,久痛也就罢了,还要忍受周遭同情。不不,我受不了。
  第二次见林兆,我直言相告:“林先生是一个很优秀的富家子弟,没有婚史,形象也好,并不愁没有女朋友。而我的女儿已经五岁大,再过三年可以上小学——我们天差地别,个人建议,还是做朋友好。”
  他定定看我,突然笑得弯腰:
  “刚才还在说徐悲鸿,怎么一下子变得这样正经?”
  我反被问住。
  “木小姐,你是不是觉得……紧张?”
  一股热气冲上脸来,我哑口无言。
  枉我几夜来思前想后,好不容易一吐为快,竟被他三言两语轻松化解,很不是滋味。
  “林先生也知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