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宜室宜家 >

第223章

重生宜室宜家-第223章

小说: 重生宜室宜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后又想,荣昌堂的人怕是请不来,但华焕的媳妇儿也应有一二知交好友,可惜梁氏家世低了些,不过是个皇商的出身,与她相好的人,多半也是商户出身,只能算是凑个数热闹热闹了。
  “这些琐事儿夫人只管放心,我虽年纪大了,腿脚慢了,但眼睛还亮着心里也明白着,再说还有七巧那丫头帮衬呢,必定能办得妥妥贴贴。”刘嬷嬷拍着胸脯应承着。
  方氏听她提到七巧,不由得笑了,道:“七巧还没嫁呢,你倒先抬举着她了。”
  说着,又沉吟片刻,“眼下入了京也算安定了,阿福大了,七巧的岁数也到了,等灼儿的及笄礼过后,挑个好日子,就把这两个孩子的事儿给办了,嬷嬷你也早就盼着抱孙儿了吧。”
  刘嬷嬷顿时喜笑颜开,道:“都是夫人恩典。”
  “刘嬷嬷……灼儿的及笄礼,我兄嫂那边你看……”笑过之后,方氏忽地思及一事,再开口便有些为难。
  刘嬷嬷怔了一下,半晌才犹豫着道:“若是不请,确实有些失礼,只是……我怕夫人见了舅老爷、舅夫人,又要犯心疼病了。”
  方孝和和姚氏夫妻俩个,也实在是上了不台面。
  方氏干笑道:“自得枯月大师点化,我这病根儿已是去了,这一年里,再没犯过病。”
  刘嬷嬷一听这话,就知道夫人心里还是偏着兄嫂,是要请的了,她一个做下人的,也不好再多话,便道:“夫人拿主意便是。”
  方氏自然知道刘嬷嬷心中不大愿意,叹了口气,解释道:“我也是没办法,到底是灼儿的舅父,若还在青州便也罢了,偏如今都在京中,低头不见抬头见,传出去不大好听。”
  这话也在理儿,荣安堂入了京,这事早晚方家会知道,若到那时让方家俩口子寻上门来闹腾,还不如自己先把礼数做足,外甥女的及笄礼,不请舅家的人来,确实也说不过去。
  等到晚上华顼回来后,用过晚膳,方氏才把他请入屋里,把自己决定的事情说了,华顼这才惊觉,原来自己的女儿已是将要长大成人了,一时间唏吁感叹起来:“吾家有女初长成啊……”
  方氏难得见到一向古板严肃的丈夫露出这样的表情,不由得偷偷一乐。没察觉妻子的异态,华顼已经在琢磨着,京中有哪些同僚与他交好,哪些同僚又是与他同年,哪些可以论得上乡土之谊,大有要发帖子把这些人的家眷都请过来观礼的意思。
  女儿的及笄礼,一定要办得越热闹越好,这也是他身为人父的责任啊。
  为了华灼的及笄礼,荣安堂上下可以说是都积极地准备起来,却只有华灼自己安若无事,倒也不是她不在乎自己的及笄礼,而是她上一世已经有过一次及笄礼,虽然当时身在舅家,落魄无助,那个及笄礼办得简陋之极,连一个观礼的人也没有,可到底还是经历过了,所以早就没了那种兴奋期待的心情,如果不是母亲坚持要大办,其实她觉得只请一、二知交好友过来观礼就足矣。
  不过既然母亲这么重视,华灼也不好真的当没事人一样,所以她还是往过去几个京中好友的府上走了一趟,亲自去邀请她们观礼。
  头一个去的自然是程府。程夫人依旧是和蔼慈详的模样儿,对华灼很热情,一口答应了邀请,倒是程宁有些变化,个头儿长高了一些不说,下巴也尖了,整张面孔不再是圆圆的,可爱稍减,却越发显得清秀了,只有那性子一点儿没变,看到华灼来,高兴得几乎要飞起来。
  “前日收到你的信,我还盘算着挑个日子来看你,不想你竟先来了。”程宁一边说着,一边歪着头打量她,“一年不见,姐姐越见得端庄秀美了,让人看了就打心眼儿尊敬喜爱,真不知你这身气派跟谁学的,我总想像你一样,却怎么都不成。”
  华灼被她说得乐了,道:“你呀,只肖得坐着不动,把脸儿崩住了,自然便让人敬而远之,又何须去学。”顿了顿,又继续道,“你方才吃糖了吧,看这嘴巴甜的。”
  程宁被取笑得满脸通红,跺脚不依,正好李玉容进来,笑道:“谁欺负宁儿了?”
  华灼忙与她行礼,注意她已经换了妇人的发式和打扮,便知道她已经与程家大少爷成了亲,于是开口唤了一声:“大少奶奶……”
  李玉容面色一羞,她是新妇,在下人面前,听人唤一句少奶奶倒也不觉得什么,只是华灼本与她相识的,这时听了这一声,顿时别扭,红着脸道:“咱们是旧识,你何必见外,仍唤我李姐姐便是了。”
  华灼从善如流,马上就改口唤了一声李姐姐,李玉容这才露出笑容,道:“前日宁儿还与我说要去看你……这回入京,你该长住了吧?”
  “只要姐妹们能常见面,我是巴不得一辈子都不走的。”华灼一边笑着道。
  “嫂子,华姐姐是来邀咱们参加她的及笄礼的。”程宁嘴快,没等华灼邀请李玉容,就先说了出来。
  李玉容一怔,望了程夫人一眼,见自己的婆婆微微点头,这才道:“恭喜妹妹了,到时候我和宁儿定为妹妹准备一份厚礼。”
  程宁笑弯了眉,道:“明年我也及笄,到时候华姐姐一定要来观礼啊。”
  华灼失笑,道:“瞧瞧,她的礼我还没收到呢,她倒先从我这里预订了一份礼去。”
  程夫人和李玉容顿时俱都哄笑起来,程宁更是闹了个大红脸,跺足道:“偏就你最爱取笑我。”
  从程府出来,华灼便又去了白府一趟,她与白夫人不熟悉,因此直接把帖子交给白露,白露见了她,也很是欣喜,答应到时一定和母亲一起过来观礼。最后才去了陈府,去的时候心里还有些忐忑,陈夫人待她虽好,但陈小姐却是极清高的性子,虽说自己对她有开解之恩,可是去年离京时,陈小姐还是不大爱出来见人的,却也不知道一年过去,陈小姐有没有想得开。
  到了陈府,却是扑了个空,原来陈夫人带了陈小姐往佛光寺烧香去了,没请到人,华灼反而松了一口气,留下荣安堂名贴,自然便回转太液池旧宅,却在半路经过庄府时,她让车夫停下了车。
  请不请庄大夫人呢?这是个令人无比纠结的问题。
  请,庄大夫人恐怕压根儿就不会来,可是不请,她这张脸可就没地儿搁了。庄大夫人是她名义上的婆婆,她的及笄礼,庄大夫人不过来观礼,不是摆明了告诉别人,她这个准儿媳妇,人家当婆婆的不满意,外人不知情,只会当她德行上有什么缺失,又或是有什么隐疾,所以不讨准婆婆的喜欢。所以无论如何,庄大夫人是一定要请的,问题是,怎么才能请得动她呢?
  第331章 庄家有女
  三顾茅庐吧。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庄大夫人的心也不是石头做的,大不了,她多跑几趟庄府,只要诚意到了,庄大夫人就是不看她的面子,也要给庄铮面子吧。
  拿定了主意,华灼就下了车,让七巧上前去叩门。很快就有门房出来应门,待听到荣安堂的小姐来了,门房的面色变得极其怪异,看来庄大夫人对这个准儿媳的不喜,在庄府已经是人尽皆知了。虽是如此,门房还是往里面通报了,不大一会儿,便有个衣着颇为体面的年轻妇人客客气气地把华灼请进了庄府。
  “这位嫂子怎么称呼?”收到小姐的暗示,七巧开始跟这个年轻妇人拉家常套近乎。
  年轻妇人很有眼色,见七巧的打扮言行,知道必是华家小姐贴身的人,因此态度也十分和善,轻言细语地答道:“我是庄家大姑奶奶身边的,妹妹唤我荷嫂便成。夫人这两日身子不适,我家少奶奶从夫家赶回来侍疾,方才听门房上来报,说华小姐到了,少奶奶心中很是欢喜,便让我出来相迎。”
  庄家大小姐回来了?
  华灼心里立刻就琢磨起来,她既然跟庄铮订了亲,庄府的事情自然也打探了一些,庄大老爷和庄二老爷年岁相差很大,庄家的老太爷、太夫人去得早,是庄大老爷兄代父职,把庄二老爷拉扯大,所以兄弟两个感情极好,庄大老爷有妻有妾,女儿生了七个,就是没一个能生出儿子的,随着年纪渐渐大了,庄大老爷也不指望妻、妾能给他生出儿子,便把主意打到庄铮身上,要过继到大房来,庄二老爷硬是不顾妻子韦氏的反对,答应了。
  庄家大房的七个女儿,除了最小的那位七小姐,因不是足月生的,胎里带了病,没活过周岁就早夭了,剩下的六个女儿,却都早已经成年,嫁了人,所以华灼上一次入京时,并没有见过这几位姑奶奶。不想这一次来,竟撞上了庄大姑奶奶,听说她嫁的是位学士府的嫡子,夫家姓曾,倒也是家学渊源,颇有些才学,成婚后不久就高中了,后来一直在地方上为官,只是政绩平平,虽有个吏部主官的老丈人,可是半点好处没沾上,因此这官位一直升不上来,免不了对老丈人便有些怨气,所以庄大姑奶奶也一向少回庄府探亲。
  一向少回庄府探亲的女儿居然突然回来了,这岂不是很奇怪,华灼到京中也有几日了,庄家的消息也打听过,没听说庄大夫人病了呀,而且她刚去程府,程夫人是个明白人,如果庄大夫人真的病人,她又岂有不提醒一下的道理,不管庄大夫人有多不喜欢,华灼这个准儿媳也该登门探病。
  再想想荷嫂客客气气的态度,华灼忽然便有些明白了,只怕这位庄大姑奶奶回来侍疾是假,为自己的丈夫活动活动才是真,应该是述职的时间快到了,这位曾大人定是想捞个肥缺,老丈人再眼里不揉沙子,总也是一层关系,他不来求升官,求个肥缺要是也不肯帮忙,也未免太不近人情了。而华灼的父亲华顼,是朝中新贵,正是受圣上看重的时候,庄大姑奶奶是洒网捞鱼,一个都不准备放过,要是华顼肯在圣上跟前帮着丈夫说几句说话,那更是长长远远的好处啊。
  “庄大夫人不适,其他几位姑奶奶回来了吗?”七巧继续打探着。
  荷嫂撇撇嘴,道:“只有六姑奶奶嫁得近些,前两日回来了一趟,伺候了一夜就又赶着回去了,其他几位离得远,只怕夫人病了的消息,还没送到她们手上呢。”
  这话大有意思,尤其是配合着荷嫂的表情,华灼想到庄家只有大姑奶奶和六姑奶奶是庄大夫人的亲生女儿,其他几位都是妾生的庶女,立刻就明白这里面的门道了。有道是嫁出的女儿泼出的水,何况还不是亲生女儿,大姑奶奶若不是另有目的,只怕也就是回来侍个一二日就走,亲生女儿尚且如此,那几位不是亲生的女儿不回来也不奇怪。
  走了一阵,华灼忽地缓下脚步,荷嫂察觉忙跟着停了下来,问道:“华小姐,如何不走了?”
  华灼看看四周,道:“这似乎不是往正院的路?”庄府她是来过一次的,虽已隔了一年,但依稀还认得路。
  荷嫂松了一口气道:“少奶奶昨儿在夫人床前守了一夜,今儿早上便在东厢房歇息了。听说华小姐来了,这会儿正在梳洗,少奶奶说华小姐是自家人,不必避忌,直接往东厢房去便好。”
  “原来如此。”
  华灼点了点头,继续往前走,话到这份上,她也明白了,是庄大姑奶奶要见她,不是庄大夫人愿意让她进门,怪不得今日这么轻易就入了庄府的门,她原本做好了三顾庄府至少吃上两次闭门羹的打算,不竟还有这个意外,这恐怕这会儿庄大夫人还根本不知道她来了。
  到东厢房后,荷嫂果然就像她嘴上说的,一点儿也不避讳,直接把华灼请进了屋里。
  “少奶奶,华小姐到了。”
  屋里妆台前,一位三十余岁的妇人正坐着,闻言转过身来,亲切地拉住华灼的手,笑道:“这便是我那弟媳妇吧,果真是好相貌,好气派,快坐,荷叶,快快沏茶来。”
  荷嫂应了一声,很快就沏了茶进来。
  这位大姑奶奶实在太热情,华灼都让她说得脸红,还没嫁呢,弟媳妇就叫上了。七巧看自家小姐发窘,忙上前打圆场,笑道:“奴婢七巧给大姑奶奶请安。”
  “哟,可真是个俊俏丫头,弟媳妇好福气啊,连身边的丫环也是一等一的人才。”庄大姑奶奶一边说着一边笑,心里却在盘算着要怎么样才能把这个准弟媳妇给拉拢好。
  “大姑奶奶过奖了。”
  “咱们头回见,也没什么准备,我这里有支簪子,还是当年出嫁时,母亲亲手给我戴上的,有道是长姐如母,今儿,我便把这支簪子送给弟媳妇你了。”
  庄大姑奶奶从头上拨下金簪的时候,还挺心疼,曾家不是富户,她当年带过去的嫁妆也差不多都补贴了婆家,丈夫虽然不大不小是个官儿,却不是主官,平日也捞不到多少油水,这金簪她戴了多年,一直宝贝着。但俗话说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这位弟媳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