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新恋爱时代 >

第17章

新恋爱时代-第17章

小说: 新恋爱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哎,说起来咱俩还算是同行哎,都是园丁!”所有人都笑了,屋里气氛越发轻松。旭刚征求山山意见:“山山,既然话说到这儿了,我把我的情况跟叔叔阿姨详细说说?”山山一秒钟都没耽搁地点头,不知不觉,她已把自己和旭刚一并、完全、放心地交给了他,一切由他处理。

旭刚说了,不慌不忙:“我是独子,父母有住房有收入,身体健康。我目前住着父亲单位一小套承租房,工作稳定,我喜欢这份工作。月收入四千左右,加上奖金、提成,好时能拿到六千,生活足够了。我说这些的意思是,请你们放心,并请山山父母放心,我会对山山好,尽我最大努力让山山过上她满意的生活……”

邓文宣聚精会神听,听完后对惠涓说:“他们是认真的。”朝旭刚坐的方向一点头,又道:“我觉得这孩子不错,你觉得呢?”

惠涓点了头。心里道:这种事,错不错的,看怎么说了。搁山山身上,愿打愿挨,当然没错。搁自己女儿身上,她豁出去同所有人为敌也得出面挡住!——她们懂什么,她们知道什么是婚姻什么是生活?年轻时把爱情当一切,可以;赶等老了知道爱情不是一切的时候,晚了!来前她作了最坏打算,万一需要,她该当恶人就当,现在邓文宣说“不错”,她何乐而不为?

海潮对小可耳语:“刘旭刚是条汉子!”

小可点了点头。

海潮笑问:“这是什么的力量?”

小可抿嘴一笑。

海潮道:“吃完饭,我带你去个好玩儿的地方?”

小可没马上点头,海潮等。同时与他等的,是沈画;坐在小可的另一边,屏息静气。今天除了惠涓,沈画是现场另一个严密关注小可和海潮关系的人,关注到不放过他们的耳语。想法是,只要小可不接受海潮,她就还有希望。

海潮催:“小可?”

小可点了头,沈画扭过脸去。

……

一行人走出餐馆,兵分三路。旭刚和山山,海潮和小可,邓文宣、惠涓回家,沈画跟他们走。年轻人送邓文宣他们先上车,沈画上车后看着站在车下的两对人:同样的俊男靓女,一对让人艳羡,一对让人怜悯。换作她,宁肯单身跟俩老头老太太回家,也不会跟刘旭刚那样条件的人花前月下。车启动,行驶,沈画透过车窗目送海潮携小可向他的宝马M3走,想,最后的希望没有了,她该走了,离开北京,回家。

第九章

晚上,海潮带小可去了小巷里的一间咖啡屋。屋里墙上挂着牦牛头骨,洗手盆的前身是喂牲口的食槽,窗玻璃涂满油彩图案,两个吉他歌手毫无悬念穿得破衣罗梭……十足的文艺、小资。

活动结束刚出门,小可迫不及待地问:“你在哪儿知道这里的?”

海潮说:“豆瓣。”

小可惊讶至极:“你上豆瓣?!”

爱上豆瓣网的很大一部分是学生,时间充裕,因为时间充裕或说闲得无聊,上豆瓣网寻求些文化和精神、音乐电影图书什么的,时不时,搞一些今天这类小清新的“线下会”。海潮这种人,忙起来时脚打后脑勺,怎么会有时间有兴趣上豆瓣?

海潮的回答是:“你上豆瓣!”重音落在“你”上。

小可说:“我上是正常的——”

海潮道:“我知道你上是必须的!”小可不说话了。海潮说:“小可,一直想约你好好聊聊,这些天比较忙……你怎么样?”

小可眼圈红了,镇定一下,说了公司里陈佳的事。海潮听完好一会儿没吭气,然后说:“小可,还记得刚认识时我跟你说过的话吗?”

小可说:“什么话?”

海潮看着她的脸色,小心地道:“——你不适合职场。”这一次小可没反驳,她其实早意识到海潮的话是对的了,作为职场中的成功人士,他确实比她有经验得多。海潮看她一眼,说:“考没考虑过考研呢?”

小可长叹:“考虑过。但想,遇到困难就退、就躲,。。将来会不会一事无成?”

海潮笑起来:“这不叫退、躲,叫适时调整!能不能成功的第一要素是,你的选择适不适合你。发现不适合,越早放弃越主动……不抛弃不放弃作为口号说说可以,现实中,死抱着完全不适合自己的目标不抛弃不放弃,那不叫执着,叫一根筋!”

小可默默听,一直点着头,而后说:“经过这么一番折腾,我发现我的长处是善于学习……”

海潮心里一块石头落地!他一再跟她说她不适合职场,她一再坚持。她这种无谓、不科学、不自量力的坚持牵扯了他很多精力,精神上、心情上、时间上。就算她适合职场,都在投行工作,不是你加班就是我加班,哪里还有两个人的时间!她要是肯读研,就太好了。心里一轻松就想跟她开玩笑,笑着,他纠正她:“你不是善于学习——是善于上学!”

小可却不笑,若有所思地沉吟一会儿,点点头道:“可能……一想到毕业离开学校心里就空落落的,还以为大家都是,根本不是。好多人不喜欢上学,沈画就不喜欢,我真心喜欢。学校多好啊,不用看谁的脸色,没那么多勾心斗角的事,文化氛围浓……”

海潮总结:“比起来学校还是单纯,适合你这种人。喜欢就上,读完了研还想读,读博;再想读,博士后!”

小可道:“第一步,得抓紧时间确定考哪里的研。”

海潮说:“你们学校的金融系就很不错!”

小可点头:“嗯,将来争取留学校里当老师。每天看看书、上上课、写写文章、做做学问……”

海潮笑着接:“——拿拿工资、放放寒暑假!”

小可被逗得大笑,笑声风铃似的,海潮含笑看着她笑,好久没听她这样笑了。

这天,小可到学校向老师咨询考研的事。老师姓欧阳,四十岁的正教授,就学术职位来说,相当年轻。学问好,讲课极富感染力,才情激情四射,学生时代就被人冠以才女之名。

欧阳老师却建议她考日本的东京大学,出于两方面考虑:一、东京大学金融专业国际一流,小可学经济、日语好,综合评估,东大是最好选择。二、现在才准备考研,意味着比同届同学晚了一年大了一岁,那么,将来的从业竞争力会受影响,如果从东大这样的名校毕业,这一两岁的年龄差距就不是问题。

小可首先想到了海潮,去东京大学读书意味着得出国两年。她说:“东大可不是随便什么人想考就考得上的……”心里想让老师给她找一个不必非去东大的理由。

老师却接着她话斩截道:“现在是个机会!地震把日本的留学生政策给震松了,相比往年同期,咨询留学日本的学生少了很多,但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学校品牌并没因为地震受到影响。你日语好,专业对口,有实习经历,现在开始抓抓紧努努力,很有可能捡个大便宜!”说完又道:“其实,就算没这个地震,你也没问题,你天生是块学习的好材料。唉,小可,你要是个男生,前程不可估量……”

这话——女生不如男生——小可无数次地听人说过,不管在学校里还是在社会上,听得她很烦,忍不住道:“我觉得只要自己努力,男女是一样的,您不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欧阳老师闻此发出短促的一笑:“哈!”过一会儿,慢慢道:“也许我不该这么说,但是我真心认为,对女生来说比较靠谱的做法是,找个好男人嫁了。”

小可再也不说什么。欧阳老师三十八岁结婚,四十岁离异,一个人带着个才一岁的孩子,生活得颇为狼狈;“狼狈”是旁观者的局外看法,个中有多少具体痛苦外人很难体会。小可想,她的结论来自她个体的生活经验,可参考不必照搬,可忽略不必反驳。总之,不管谁说什么怎么说,她对自己的人生定位不会动摇:她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她不想依附于任何人。

回到家,沈画在屋里收拾东西,她准备离开北京回家。小可帮她收拾,跟她说了说欧阳老师关于考研的建议。沈画听罢淡淡一笑:“瞧,咱俩都面临着何去何从,你的多么豪华!”

小可喃喃:“对不起。”

沈画摇头一笑,二人继续干活儿,沈画说:“你这事——去日本读研——郑海潮什么态度?”

小可道:“还没跟他说。”

沈画道:“他不会同意。”

小可道:“如果他真的爱我——”

沈画觉得她简直可笑:“哈!——如果他真的爱你,也需要朝朝暮暮!”

东西彻底收拾好了,已收拾几天了。来时一只箱子,走时两只,外加三只需要托运的纸箱。遍布四处的零碎杂物透着凄凉,小可动手清扫,沈画坐椅子上歇息,眼睛失神地看着某处,不动,无语。望着她小可想,自己是不是真的有一点身在福中不知福?

沈画预备走的头天下午,意外接到光瑞药业人力资源部的电话,请她择日去公司面试。挂掉电话她沉思许久,手机短信提示——向飞的短信!短信说:我已经换了司机。看完短信沈画决定,去!当下动手开箱子向外拿东西。她当然知道向飞要她因为什么,她不在乎。哪个单位发展都需要人才,只要她好好工作用能力证明自己,他会接纳她。眼下她面临的问题只是,说服邓家同意。

邓文宣对光瑞药业无孔不入见缝就钻的做法极为反感。现行医疗体制下医院经费普遍不足于是“以药养医”,决定了药业公司将医院、医生当作药物销售的主攻目标,为此他们专门设立了“医药代表”的职位。医药代表工作的时间、精力百分之九十花在医生身上,送钱送物是基本的,为联络感情,有的医药代表甚至能做到去幼儿园帮医生接孩子,去医生家打扫卫生洗衣服……吃人嘴软拿人手短,接受了人家好处就得替人办事——如果能够选择,邓文宣反对沈画去。但这次他没的选,他必须同意。

在沈画去光瑞的头天晚上,邓文宣抽时间跟她进行了一次长谈,通过她告诉光瑞,别打他的主意。先简单跟沈画讲了医院和药业公司的关系,他道:“我用药的原则是,该用的药,用;不该用的药,绝不用,给钱、给什么都不用!你明白了吗?”沈画点头,邓文宣进一步明说:“总之,这次去光瑞药业,不管他们因为什么要你,最终路能不能走好、走下去,靠你自己!”潜台词明确:别想靠我。

沈画郑重点头承诺。

向飞安排沈画做他助理。现任助理怀孕了,还有一个月生,正好可利用这段时间带一带沈画。

这天,沈画捧着前任助理指定的药学杂志学习,电话通知她去向总办公室开会。她到时,向总办公室沙发上已坐好一圈人,向总在他阔大的办公桌后,与沙发有着三米左右距离。

沈画迈小碎步到沙发跟前坐下,坐下后打开本子,拿出笔,眼看向总面带微笑,微笑里不自觉掺入了一点人们面对权势时的谄媚。

曾经,仗着自己是邓文宣亲戚,仗着是他请她来的,沈画对面前的这位老总多少有一点小觑,心里头觉得二人满可以平起平坐一下。但到公司后第一次见,她纠正了这错觉。

那天,前任助理带她去他办公室领受任务,他坐办公桌后遥遥望她一眼,就再没看她,只对前任说话。并非冷淡,冷淡倒刻意了,是典型的公事公办。他是老板,她是新来的员工,仅此而已。沈画一下子就感受到了他们之间的距离,懂得了下与上的不可僭越。

这次仍是这样,她进来后他只看她一眼,马上对沙发边上的一人点头示意:“你接着说。”

那人说:“邓文宣主任上周四出专家门诊,我们的人去挂了他的号——”

沈画全身一个激灵,抬头看向飞;向飞眼睛里根本没她,只看说话的那人,指示:“——不讲过程,说印象!”

那人字斟句酌:“一个典型的、学者型的、专家。”

沈画低下头去记录,向飞声音回响:

“跟这种学者型的专家打交道,一个原则——不谈钱,跟他们谈钱徒然使他们戒备使他们反感,进而,殃及我们的产品。对不同的人要用不同对策,钱不是万能的。我们知道‘脑神宁’是脑神经外科的好药,但是同类的好药不止我们一家有,还是那句话,这种时候,谁能够先让用户了解你谁先占领了市场,谁就是赢家。邓文宣是脑神经外科的著名专家又以正派为业内人士称道,这种人的影响力号召力,怎么估量都不过分……”

沈画以拼命记录来掩饰内心的不安。当初邓文宣找她谈话时,她有点不以为然。按她想法,就算向飞真想通过她利用邓文宣,也得过段时间,先作些铺垫含蓄一点,不可能赤裸裸上来就来。而她呢,则可利用这段时间好好工作展现自己的能力。没成想向飞却就是赤裸裸上来就来,须知,她上班一个月时间都还不到!

向飞是急,这不是他素来的风格,他深知,感情投资急不得。当年袁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