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宫廷电子书 > 春闺记事 >

第132章

春闺记事-第132章

小说: 春闺记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医已经给二公主开了药方,吃下去之后,热也散了。

“……彭提点说,二公主乃是食积,只是开了些散食的方子。哀家先有点不信,平常也没怎么请过这位彭提点,听说他是善治外伤出身的,有些信不过他。而后又想起小七说,看病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就大着胆子,信了他的话。果然,两剂药下去,二公主的热就散了,见效果然快。”太后笑着对顾瑾之道,“哀家这才觉得,太医院还是有些人才,并非都是草包的……”

顾瑾之就笑。

彭太医叫彭乐邑,当年陈煜朝的病顾瑾之就见过他,他善治外伤,兼修其他流派,是个能者。

而后,庐阳王摔伤,也是他去照顾了半个月,祖父对彭乐邑的印象也很好。

太医院提点空置了大半年,一直由彭乐邑暂代提点之职,三月份的时候,才正式任命他做了提点。

“太后,不如请顾小姐再给二公主号号脉吧?”苏嫔在一旁道。

宫里将顾瑾之的医术传得很神。

多个人看看,也多份保障。

太后就道:“也好。小七,你再给二公主瞧瞧吧。”

然后叫人把二公主抱到了内殿来。

二公主原本就瘦,又生了场病,软软的趴在宫女的怀里,很脆弱。

苏嫔的心就揪起来的疼。

顾瑾之给二公主号脉,果见她乃是肠胃不畅,中焦受阻导致的发热,就对太后和苏嫔道:“二公主年纪小,又生的单薄,肠胃其实很脆弱。平常清淡米粥,添些乳汁,也就够了。依我着,二公主这病,定是吃多了补益之物。不是红枣,就是龙眼了……”

苏嫔就惊讶出声。

她不等太后开口,惊讶对顾瑾之道:“正是正是,二公主*吃红枣。从前就常用红枣熬了粥给她用些。她能吃小半碗……”

而后,又觉得自己有点失态,不安看了眼太后。

太后并没有生气。

顾瑾之这样一口断定二公主的饮食,不怪苏嫔惊讶成这样。

苏嫔只是听说过顾瑾之的本事。却不知道她具体有什么本事,大概对顾瑾之将信将疑的吧?

顾瑾之道:“红枣是滋补之物,最是温和的,对于其他人而言。是很好的。可二公主太年幼了,肠胃的功能尚未健全。以后还是清淡些……”

“这么说,彭提点的诊断无误了?”太后笑着问顾瑾之。

顾瑾之道是:“无误的。”

太后笑了笑,喊了寄绮来:“准备份礼,送到太医院去,就说是哀家赏彭太医的,二公主的病已经大好,让他明日再来复诊一回。”

寄绮忙道是,转身就去了。

看了一回二公主。又陪着太后说了会儿话。顾瑾之就和朱仲钧一起。将医案又送一份去乾清宫。

皇帝看到顾瑾之和朱仲钧,也只是笑笑,没有露出像上次那样的亲热态度。

从乾清宫出来。顾瑾之和朱仲钧又去了药铺。

药铺已经下了门板,林翊坐在大堂里的案几后面。等着问诊;司笺和两个小厮也来了,顾辰之站在小厮堆里。

就这样开业了。

朱仲钧不禁看了眼顾瑾之。

没有任何告示,甚至没有药铺的名字,没有开业的仪式,打开了大门的门板,就是开始营业。

看着顾瑾之和朱仲钧进来,林翊先起身,微笑作揖。

朱仲钧表情淡淡的。

司笺等人后发现,纷纷行礼。

药铺西边有个小小的梢间,垂了银红色的半截门帘,顾老爷子就在梢间里,写着什么。

顾瑾之进了梢间。

老爷子头也不抬。

“祖父。”顾瑾之轻声道。

老爷子没有抬眼,嗯了一声,道:“回来了?”

顾瑾之道是。

她上前,看看老爷子在写什么。

一块木板,老爷子正在用端正的字体写着:“顾氏善药堂,开业一年,不收诊金。。。。。。”

很简单的木板。

也是非常易懂的词。

老爷子已经写好了,收笔对顾瑾之:“挂在门口。早上挂出去,晚上收回来……”

顾瑾之道是,忙端了出来。

顾辰之就迎上来看,问老爷子写了什么。

顾瑾之将木板拿了出来,挂在门口。

因为这铺子淹没在左右华丽的门铺之间,很不显眼,连围观的人都没有。

倒是自己家药铺的掌柜伙计及坐堂先生,都出来看。

“简明扼要,又简单易懂。”林翊点头称赞。

司笺就说:“先生说得很对呢。我没念过几天书,也认得不收诊金这几个字……”

另外两个伙计就附和着道是。

顾辰之等人哄笑。

“不收诊金”这几个字,才是最关键的。

第一天开业,有人站在门口看了看,看到不收诊金这个字,总觉得是骗局,没敢进来。

大家都枯坐了一整日。

下午关门歇业,老爷子就对顾瑾之道:“我以后宿在这里。万一夜里有人求诊,不好麻烦林先生。林先生白天要忙。”

林翊就看了眼这老爷子。

好热的心肠啊,他心想。

“这怎么能行?”顾辰之大惊,“这里……”

“没什么不行的。”老爷子摆摆手,“当年先帝亲征大漠,我是随行军医,吃过的苦,你这辈子都想不到。你们是娇惯了的,什么大事。”

顾瑾之知道老爷子一意孤行,劝是没用的。

她没有多说,道了是。

后面还有空余的干净厢房,老爷子自己挑了件,小厮画琴就跟着小伙计挤了一间。

顾瑾之和朱仲钧回了元宝胡同。

第195节天残或毒

宋盼儿今日特意早早收拾好了,亲自准备了晚膳,等着老爷子回来。

结果,只有顾瑾之和朱仲钧回来了。

“你祖父呢?”宋盼儿问。

顾瑾之便道:“祖父以后要歇在药铺,和大哥他们一样……”

宋盼儿和顾延臻都错愕。

“这怎么行?”顾延臻起身道,“我去接了爹回来。他那么大年纪了,住在药铺,也没个人照拂……。”

“画琴也去了,有人照顾祖父的。”顾瑾之道。

“你这孩子,心怎么这样大?”顾延臻见女儿很赞同祖父住在药铺似的,忍不住道。

这回宋盼儿不帮顾瑾之了。

“还是要接回来。”宋盼儿赞同顾延臻,“他住在药铺,我们怎么放心……”

“这是祖父自己决定的,只怕劝不动啊。”顾瑾之看着父母都急了,道,“爹爹去请,左不过是挨顿骂,您还敢叫人将祖父绑回来不成?”

顾延臻词穷。

老爷子向来说一不二,顾延臻自认为没本事说动他改变主意。

顾瑾之也许可以。

“瑾姐儿,你去求求他,务必求他回来。那地方怎么能住呢?”顾延臻道。

“祖父不是小孩子,他知道自己的事。”顾瑾之道,“何必强人所难?”

为了自己所以为的好意,强行去改变他人做的决定,难道就是孝顺吗?

“既然爹娘孝顺,何不尊重祖父呢?”顾瑾之又道,“他老人家的意思,断乎不能更改。我不去说,你们谁非要去惹他老人家生气。就去吧……”

“你这孩子……”宋盼儿戳她的额头。

听顾瑾之这话,倒真的和老爷子的脾气越来越像。

顾延臻被顾瑾之说得无语了。

他沉默不语,不知道该怎么办。

想到老爷子可能随时会离开,顾延臻心里又是一阵酸楚。

“听瑾姐儿的吧。”宋盼儿对顾延臻道,“平时在家,老爷子也是在小书房另外做饭,画琴照顾他的饮食起居。如今在药铺,不仅仅有画琴,还有辰哥儿和司笺他们。谁能让老爷子受苦?”

老爷子一生,也不*锦衣玉食。

能吃饱穿暖,有片瓦遮身,他就足够了。

非要他回来,其实也没什么意义。

“……咱们俩隔三差五去瞧瞧。不是跟在家里一样?”宋盼儿又道。

顾延臻的心,这才渐渐好受了些。

“我爹这一生,性格总这么怪……他不图名不图利,只想着他的药和书,谁也不管。”顾延臻感叹道,“老大和老二总恨他,恨他不像旁人的父亲那样帮着儿子钻营打算……仔细想想。他所求的,和咱们所求的不同,自己都不愿意钻营,怎能为了旁人去钻营?”

和他两个哥哥相比。顾延臻没什么理想。

他自己也不愿意钻营,所以他没恨过老爷子。

宋盼儿笑笑,不再多言。

见顾瑾之和朱仲钧两人风尘仆仆的,宋盼儿吩咐丫鬟打水。给他们俩净面。

等煊哥儿和琇哥儿下学了,一家人吃了饭。

第二天。顾延臻去药铺看老爷子。

老爷子没说什么。

第三天,顾延臻又来了。

老爷子依旧没说话。

顾延臻一连去了四五天,终于把老爷子惹恼了。

他把顾延臻叫到梢间,对他道:“要是闲的慌,多读读书,或者练习骑射。无所事事晃来晃去的,将来如何教子?煊哥儿和琇哥儿若是没出息,都是你的不是了!”

顾延臻被骂得灰头土脸。

而后,他就不敢这样频繁的来了。

——*——*——

二公主的病,调养了七八日,孩子才渐渐恢复了健康。

可依旧单薄,连路都走不稳。

除了小心养着,还真没有其他法子。

二公主年幼,五脏六腑皆未健全,用药是不行的。

苏嫔每每提心吊胆。

好在太后亲自养着,又有大公主作伴,二公主性情渐渐开朗。

苏嫔这才缓缓松了口气。

眼瞧着二公主的病好了,苏嫔又想起另外一桩事。

她悄悄和太后娘娘说话。

她有个胞妹,名叫苏如清,今年十九岁。

那位苏如清小姐非常神秘。

除了她被宁席退亲之外,旁的事一概没有。

而当年为什么退亲,也是笔糊涂账。

太后压着,没人敢提及。

一晃好几年了,很少有人在太后面前再提起苏如清。

“……如清生下来便是如此。小时候,家里也请过大夫,说是天残。十年前,家慈带着如清去庙里上香,一个和尚说,如清脸上的疤,是毒,并非天残,用药就能解了。

家慈欣喜,想寻个大夫来瞧。家父则说,万一不是毒,解不了,岂不是将如清相貌丑陋之事,传得京里皆晓?这才不敢请大夫。

而后,家慈生病,太医院的文太医去瞧。文太医好医术,家慈想起如清的脸,让文太医瞧了。文太医没把握,说可能是毒,要仔细把脉和用药,先试试深浅。家父觉得丢人,把文太医打发了回去。

家慈每每进宫,说起如清,都要哭一场。她熬不过家父,不敢贸然给如清请医。二则也怕不是毒,将如清丑陋之事传开,让苏家名誉受损。

如今臣妾听闻顾小姐医术高超,真是古今少有。倘或能请她给如清瞧瞧,苏家自然感激不尽。若能治好,我们自当感激不尽;若不能,也解了家慈的一块心病,免得她日夜愁苦……”

苏嫔的胞妹苏如清,右脸有块凸起的疤,青紫狰狞。

小时候,那疤痕不大。只有拇指大小,虽然不好看,却也不影响她的容貌。

苏如清的五官长得很精致,完全能遮掩那块疤痕带来的瑕疵。

可年纪越大,那块疤也越大。

那疤痕,竟然是活的。

宁家的长子宁席和苏如清七八岁上就说亲,直到两个孩子十三岁,才放了小定礼。

宁家也请苏如清到家里去。

却发现怎么请,苏如清也不露面。

后来偶然的机会。宁夫人到苏家做客,看到了苏如清。

苏如清长大了,脸上的疤痕也跟着长大了,占了右边大半个脸,青紫可怕。

那么一块大疤痕。不仅仅右脸浮肿,嘴巴、鼻子和眼睛也全部变了形,丑陋又可怕。

宁夫人回去,告诉了宁萼。

宁萼就要退亲,求太后娘娘做主。

苏家原本想瞒着。

后来苏家的建宁侯想,女儿的脸越来越丑,哪怕欺骗人家嫁了出去。将来也受侮辱。

建宁侯没有儿子,只有两个女儿。

苏如清除了脸狰狞恐怖,人非常的聪明。

她算账从来不用算盘,又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养在家里。将来等建宁侯夫妻双双去了,她也能继承建宁侯府的家产。等年纪再大些,挑个女婿入赘,也算有个家。

前提是。苏如清的丑陋,千万别传出去。免得人家笑话。

建宁侯是个心高气傲的人,就同意了退亲。

可到底关乎苏家的名誉,太后不准宁家传出去,退亲是可以的,却不能毁了苏如清的名声。

人家长得丑,原本就伤心。

当初结亲的时候,宁家也是见过苏如清的,双方都是你情我愿。如今亲家做不成,也不能做仇人。

太后也不准京里其他夫人们议论。

这件事就被压了下去。

太后也见过苏如清小时候的样子,很惹人喜欢,比苏嫔懂事。

建宁侯夫人逢年过节进宫请安,总带着苏嫔和苏如清。小时候,苏如清脸上只有块印子,不算太过分,人很好看,比苏嫔漂亮很多。

而后,那块印子渐渐凸起。

后来,就变了模样,越来越丑,五官被那块疤痕挤得都变了形。

再后来,她就没有进宫过了……

不是苏嫔提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