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义之传说 >

第55章

义之传说-第55章

小说: 义之传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见面分外眼红的地步,刘璋老子给他留下的最大联盟宣告分裂。荆州刘表则继续保持沉默,用超然世外的态度继续自己的修学之旅。

刘表的沉默让刘备无可奈何,他明白想靠刘表翻盘的可能已全无,靠人不如靠自己。思前想后,他觉得自己老这样困在新野并无出路,应该试试看,有没有其他的办法尽快让自己壮大起来。就在此时,曹操的一个举动让刘备再也坐不住了。曹操北上邺城之时,也没有忘记身后的刘备,曹操时刻不忘消灭这个他心目中仅有的对手,即便自己没有时间,也不能让刘备过稳定日子,所以,曹操北上时,命令夏侯惇为主帅,李典为副将,带兵三万,从叶城出发,来攻新野。

刘备得到斥侯的禀报后,思考了一下,决定采取拒敌人与国门之外的做法,出兵北上迎敌。刘备的决定,徐庶刚开始的时候并不是很赞同,在他看来,刘备应该向刘表陈诉厉害,所谓唇亡齿寒,刘表不会坐视刘备被消灭,新野被占领而不顾吧!刘备接受了徐庶的进言,派人飞马向刘表禀报了军情。可是,刘备果然比徐庶更了解襄阳谁在做主,因此,派去的人回来告诉刘备,刘表说知道了,让蔡瑁派出两千人马相助刘备抵抗曹军的进犯。这两千人马不是老兵就是新兵,战斗力非常低,新野众人面对这样的援兵,除了叹气,还能说啥?徐庶也无话可说了,决定执行刘备的命令,出兵北上,迎击来犯之敌。

公元205年的九月金秋,刘备带新野一万军士,六员大将,浩浩荡荡向北开拔,随行人中,有一个既不是兵,也不是将,更不是谋士的编外人员——赵羽。对于赵羽主动要求跟随赵云,并要担当救治伤员一事,刘备是巴不得,当然不会反对。而赵羽,即要去救伤兵,更想亲眼目睹三国演义中的精彩之战——奇袭樊城,当然,根据赵羽现在的所知,他认为,奇袭樊城是罗贯中的笔误,因为这时的樊城明明就是刘表的属地,而且是在襄阳的河对面,根本不在曹仁手中,所以,赵羽想当然地将三国演义中的奇袭樊城翻译成了奇袭宛城,曹仁眼下正驻守宛城。让赵羽所料不及的是,他看到的不是奇袭宛城,而是三国演义中的另一场精彩之战——火烧博望坡。

 

第十二章 博望之火(1)

 寄人篱下篇 第十二章 博望之火(1) 与赵羽想的不一样,刘家小兵一路北上,走淯水东线,经鹊尾坡北上,到达距离博望城不到三十里的博望坡后,曹军夏侯惇部也快到了。刘备下令就在博望坡扎下营盘,等待夏侯惇的到来。

赵羽傻在了军营里,这里是博望坡,难道现在就要开始的战役是火烧博望坡?不对呀,诸葛亮还没来,怎么会有火烧博望坡?难道是自己的到来改变了历史?刘备很可能是看到兵马被徐庶训练的精壮,手下又有好几名上等大将,因此提前和曹军对上了。对,就是这样,否则,根本无法解释博望坡之战会提前在诸葛亮到来之前进行。

可是,在进驻到博望坡里以后,赵羽又推翻了自己的想法,为什么?博望坡根本就不是一个放火烧人的好地方。博望坡,顾名思义,博望城外的小山坡,地势不险要,山谷很平坦,北面有一个大口子,南面的口子虽然小了很多,但几十人同时跑,问题也不大。山谷中虽然也有参天树木和遍地的矮藤,引火之物倒是丰富,不过,要想在短时间里将整个山谷烧成火炉,是完全不可能的。而起火的时间长一点,那些士兵就能从北面的大口子处迅速逃走了。想在北、南两面同时放起大火,嘿,除非放火的军士能飞,除非有大量的燃油可以使用。诸葛亮是怎么烧的博望坡?赵羽想呀想,就是想不明白,最后他不想了,自己怎么能跟诸葛亮比,诸葛亮的脑袋不是凡人的脑袋,那是大罗神仙、妖魔鬼怪都无法比的。

虽说不想了,可赵羽很是郁闷,毕竟怀有希望而来,却是看不到精彩所在。他的郁闷自然无人理解,见他整天没事就长叹短语吁,几个兄长以为他觉得这里无聊,便纷纷劝他回去玩去,别在这里待着啦。赵羽才不干呐,好玩的事还没发生,刘备他们还没说起打宛城,他可舍不得离开。

这天晚上,赵羽看着远处傻笑,夏侯惇还没来呐,很想看看独眼龙啥样子。嗯,夏侯,夏侯,夏天的猴子,哈哈哈,我可以叫他夏猴子……………自语自乐的赵羽被赵云给了脑袋一下子:“又玩这些。回去睡觉,曹军明天就能到谷口了。”

明天就能看见独眼猴子了?赵羽一阵兴奋,嘿嘿直乐。张飞在旁边也乐:“小家伙,你不是不喜欢打仗吗,笑啥?”

赵羽笑着把头伸过去,很神秘地问张飞:“三将军,你见过人肉叉烧包吗?”在三国演义里,夏侯惇是被诸葛亮一把大火烧的浑身上下没块整布,灰溜溜地败回了许都。这人在火场里被烘烤,岂不是人肉叉烧包?

“啥玩意?”张飞当然不明白这什么意思了。

赵羽不可能告诉张飞以后才发生的事情,何况这件事可能不会发生了。现在,他很认真地解释道:“包子你知道吧,叉烧包,就是把在生包子上抹油,然后放在火上烧烤,这样出来的包子味道更香,所以叫叉烧包。这人肉炒烧包,就是把人放在火上又烧,又烤,九像那包子一样。”

本来专心致致听故事的几个亲兵,听到这里,全部转了身,其中一个更是忍不住蹲地上吐了起来。张飞的神色也不好了。赵羽猛然想起简雍的话,赶紧摆手:“这是开玩笑的,绝对的开玩笑。”

张飞哼哼:“这有什么玩笑好开?”

赵羽尴尬地解释:“就是一比方,把人放在一个很难过的地位,才叫人肉叉烧包。我是想说,曹军来了,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处境会很尴尬。”

张飞乐了:“这还差不多。哈哈,人肉叉烧包,好名字,明天夏侯惇来了,我就在战场上大叫:人肉叉烧包,你过来和我单挑。”

张飞的话引起众人一片哄笑,夏侯惇这个人肉叉烧包的外号很快就在军营里传开了,赵羽暗中笑的肚子痛。第二天,夏侯惇和李典率领的三万大军到了博望坡外,探知博望坡内有刘备的大军驻扎,夏侯惇和李典不敢妄动,便在坡外扎下了营盘。一时间,一只军队在里面,一支军队在外面,两军对峙起来。忽悠悠地就过去了十天。

张飞他们把赵羽的话当笑话听,可别人觉察出其中有名堂了。这天晚上,徐庶在山坡上找到躺在草地上看月亮的赵羽,他此时还在郁闷中。徐庶过去躺他身边:“怎么啦,这两天见你一直闷闷不乐的样子,在想什么?”

“不好玩呀。四哥,仗啥时候打?你准备怎么打?”

徐庶乐了:“我准备怎么打?这要看主公怎么安排。还有,曹军于禁部明天要到了,还有一员大将乐进,曹军的人数会增至3万5,我军兵力只有1万5,差距较大,我正在考虑如何打赢这场仗。”

赵羽嚼着嘴里的青草,含糊地问:“你准备啥时候去宛城?”

“宛城?子玉,你在担心曹仁抄我们的后路?”徐庶精神气一下子就上来了。

赵羽奇怪地看他一眼:“难道你们就没担心过?”

徐庶的心思已经被赵羽的一句话引向了曹仁,根本就没注意到赵羽后面的问话,他似自言自语,又似征询赵羽的意见:“曹仁出兵,必要过淯水南下,出击新野并不是最佳做法。刘表的驻军不是笨蛋,不可能眼看他进攻新野而不理睬。虽然刘表可能出兵阻截,但我们不能不理会,万一刘表军进驻新野不走了,我们回撤也难以立足。子玉,我总觉得曹仁不会去新野,最好的方法莫过于过淯水就设伏。这样,既不会离开宛城太远,也能伏击我们后撤的军队,与夏侯部形成前后夹击之势,”

赵羽翻翻白眼,你什么都想到了,怎么还不去奇袭宛城,待在这里好无聊哟,不理你了。徐庶也不在意,他还以为赵羽是故意提醒他要注意曹仁,那想到小家伙对他是一肚子的埋怨。他捅了一下赵羽:“你说,我们怎样做才能让曹军吃个大亏?”

赵羽哼哼:“我怎么知道,你是军师。”

徐庶乐了:“好好,是我错,我应该早点陪你玩的。子玉,说说你的想法。”

赵羽把眼睛一闭:“我要睡觉了。你已经有了主意还来逗我。我可告诉你,奇袭宛城的时候,你要带上我,这种热闹不让我瞧瞧,我就跟你没完。”

赵羽不过是威胁徐庶带上他,可话听在徐庶耳朵里就不一样了:“奇袭宛城?对呀,这方法好呀,我怎么没想到。哈哈,谢谢子玉,我去了。放心,一定让你看热闹。”他起身就跑去找刘备他们了。

赵羽看着他的背影纳闷,不会吧,奇袭宛城的主意居然是我出的?老天,你能告诉我这个怎么回事?是我提前把徐庶的想法说出来了,还是根本就没有奇袭宛城这回事?晕倒,罗贯中,你到底是笔误,还是妙笔生花呀!历史不会因为我而被改变了吧,我多什么嘴嘛!

不提赵羽在自我埋怨,徐庶在跑进刘备的行辕时已经有了一个奇袭宛城的计划。刘备召集众人,徐庶把自己的计划说了一遍:“目前,夏侯惇部没有轻举妄动,恰恰给了我们部署伏兵的时间,只要我们动作快,曹仁肯定上当,这个大亏他吃定了。敌军将是两面不讨好,肯定一败涂地。这样,曹仁以后不敢轻易离开宛城,曹军南下新野的计划也完蛋了。新野至少能保证两年内不受侵犯。两年的时间,谁知道荆州的事态如何变化!”

徐庶的话让所有人都在点头。眼下刘兵少,曹兵多,光对面就有三万多人马,如果曹仁真出兵背后,这场仗就不好打了。但是,奇袭宛城需要的不是兵多,而是将领的胆子,这点,刘备的手下都不缺。几个人一番商讨后,决定奇袭宛城的主帅就让徐庶担当,太史慈和甘宁为副将,大家再仔细想了想各种细节,确定了徐庶走后刘备如何吸引夏侯惇上当,如何设伏等等。一切安排妥当,天色也大亮了。太史慈和甘宁点了三千精兵,大白天地跑去睡觉了,而徐庶则兴冲冲地跑去把赵羽从被窝里拽了出来,将他们的行动告诉了赵羽,让他做好准备,夜里出发。赵羽兴奋的一天就没安稳过,把昨天的郁闷都扔到了脑后去了。

入夜十分,徐庶他们带兵出发,战马咬嚼子,包蹄子,士兵歇鼓掩旗,悄无声息地从南谷口离开,向淯水西岸行进。过了河,小兵们将盔甲反穿,白天钻老林子,晚上急行军,很快就行进到了距离宛城不到十里的地方。此时,徐庶派出的斥侯也回来,报告说,曹仁果然离开了宛城,刚过了淯水不久。

 

第十二章 博望之火(2)

 寄人篱下篇 第十二章 博望之火(2) 曹仁离开宛城是怎么一回事?他不是自愿离开的,而是被徐庶用计骗出了宛城。原来,在商量了奇袭宛城的策略后,徐庶想到,曹仁会去抄后路只是我们的猜测,可曹仁如果不离开宛城,这个计划岂不是就没用了?不仅没用,这三千人从轻了说,是白走一趟,从重处说,很可能就是自陷死地了,毕竟曹仁的军队不少于一万,还都是经历过几次宛城之战的精兵,若是正面迎击,自己这三千人马就是去送死的啦。渡过淯水后,徐庶就一直在想如何将曹仁调出宛城,也是凑巧,夏侯惇派出联系曹仁的小兵撞上了太史慈派出的斥侯,被生擒到徐庶面前。徐庶大喜,有了夏侯惇的文书,他马上制定了一个调虎离山之计,让两个小兵装扮成曹军去宛城报喜,说夏侯将军已经将刘备逼上绝路,很快就会溃败,如果曹将军能在后面拦截,刘备这次插翅难飞。并说,夏侯将军派李典将军出发了,很快就能来宛城帮将军守城了。

曹仁得到这样的消息,看了被徐庶修改过的夏侯惇的文书,犹豫了一阵后,消灭刘备的想法最终占了上风。曹操可是最恨刘备,如果能彻底消灭或生擒刘备,这个功劳可就大了去了。再说,刘表没有出兵,刘备的人马不多,李典是一员后防大将,夏侯派他来帮自己守城,就说明刘备的处境果然不好。既然宛城没有危险,他可以放心地去战场上分一点功劳。曹仁留一千人守宛城,自己亲带大军渡过淯水,向博望坡包抄过去。

徐庶带军到了宛城,打起了曹军李典的旗号,事先派人进城通知,说李典将军奉夏侯将军之命前来宛城,并送上了伪造的调兵文书。城防将领不疑,曹仁事前嘱咐过李典会来,亲自将徐庶他们迎进了城。进城后太史慈带兵很快接手城池和府衙的防卫。陪徐庶和甘宁进了府衙,城防将领还在询问李将军的后队何时到达。徐庶嘿嘿一笑:“李将军还要过几天才来,我们先来拿点东西。”

守城的将领一愣:“拿什么东西?”

徐庶哈哈大笑:“将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