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义之传说 >

第11章

义之传说-第11章

小说: 义之传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来吗?他们大多是老弱病残之人,真正能打仗的有多少?你真的忍心让他们随你送死?昨日我三哥一人就可以闯过你的营盘,今日我兄弟三人,你又想让多少儿郎魂飘异乡?”

管亥被他骂的一愣,接着笑到:“就凭你三人,如何保住北海?”

赵羽平了平心气才道:“管亥,你真是笨蛋。我们三人当然保不了北海,可是我等冲出去搬兵的本事还是有的。少则十日,多则半月,救兵可至。北海兵不多,可上下齐心坚守几月没有问题。你呢?你十万人吃什么?你能坚持多久?”

管亥听的皱眉,他也清楚这个事实,望了望昌邑的城墙,叹了一口气,却没有反驳赵羽的话。见他不说话,赵羽微微一笑,知道他也不是一个死脑筋,今天劝降有成功的希望了。环顾一下四周,他一提中气,大声将话音传向四面:“管将军,战场上的各位兄弟,你们为什么到这里来,就是为了能吃饱饭,对不对?你们又为什么参加黄巾军?也是为了吃饱饭,为了让老婆孩子老人不挨饿,对不对?”随着他的声音,四周的黄巾军都在点头。

赵羽看看效果不错,继续说:“可你们这样做真能得到你们想得到的东西吗?我知道,你们也不想背井离乡去做贼,也想和家人在一起享受人伦欢乐,可是你们做不到,为什么?因为天下已经没有了静土,没有了你们安身之处,对不对?”

这时候有人开始回应了:“对。”

赵羽功夫做足,望着他们眼里充满了泪水:“我也和你们一样。从小随父亲颠簸流离,少有安身之处。为什么?因为我们是弱者,我们被那些所谓的官吏,那些地主强占了我们的土地。他们什么也不做就可以吃好的穿好的,而我们呢,累死累活都不能吃饱,这个天下正是豪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呀!”

想起幽州那一个多月的艰苦日子,赵羽渐渐进入了角色,不禁真的落泪了,也说的自己激愤满腔。管亥的神情也激愤起来,紧紧抓住手中的大刀。四周开始有低低的抽泣声。

“我理解你们,理解管将军,我知道你们都是被逼的,知道管将军只是不忍百姓受苦才高举义旗。知道你们只是为了活命才四处奔走,打城破土。但是,”猛地提高声音,赵羽将一腔同情化成了责备:“我佩服刚开始的黄巾军,他们上杀贪官,下收流民,广散米粮,救百姓于疾苦中。然而看看今天你们的所为又是什么呢?到处抢劫,不分官民,所到之处鸡犬不留,你们已经由保民变成害民了。管将军,这是你所希望的吗?”

周围的人都低下了头,而管亥就像当头挨了一棒,面有羞愧:“一人为贼,一家是贼,这些跟随我的兄弟哪个不是被官府逼成这样的。举国上下天灾不断,连年的干旱、瘟疫,弄得百姓流离失所,而朝廷不仅不赈灾安民,还朝纲混乱,宦官、污吏当道,横征暴敛不休,我们活不下去了,造反也是死,不造反也是死。我等....”他也说不下去了。

赵羽边点头边叹气:“我知道管将军的为难之处。然男子汉大丈夫,生于天地之中,当达者应兼济天下,退着可守护一方,穷者独善其身。你等虽处境艰难,但也算是孔武有力,就是不去报效国家,也应保一方百姓之安危,如何反过来危害其他百姓性命。你们的父母妻儿便是人,他人的便不是吗?你们这样做事,使得那些与尔等同样可怜的无家之人如何活命?尔等于情何忍?于心何安?别人道你们乃是叛逆之人,你们便将自己当叛逆了吗?你们是叛逆吗?不是。”最后一句,赵羽提高了声音。

管亥听的一震,他自从投靠黄巾军开始就被人骂做叛逆,骂做贼,他还是第一次听人这样说。

赵羽见他神情转为迷茫,马上大声说道:“你们不是叛逆,不是贼,你们不过是些活不下去的老百姓。你们没有想改天换地,你们想的只是怎么样才能让家里人不被活活饿死,怎么样让自己可以活下去。所以你们不是叛逆,不是贼。所以,你们应该做堂堂正正的人。”

四周一片安静,望着若有所思的人们,赵羽趁热打铁:“管将军,你便是打下北海又能怎么样,你过了这个春荒,又能过多少个春荒?你难道不想跟随你的人有个安居乐业的地方?”

管亥喃喃道:“当然想,怎会不想。可……,”

“如果给将军这个机会呢?你要不要?”

管亥一震:“要,当然要。可这个机会谁给我们?又有那里可以给我们安居乐业?”

赵羽长舒一口气,知道事情已经成功了大半:“如果我给你这个机会呢?我能给你这个地方,你信不信我?”

管亥满脸疑惑地看向他:“你?你有何保证?”

赵羽摇头:“我不会给你保证。我只问你,愿不愿意相信我?”

管亥看看他,再看看太史慈和典韦,又回头看看自己的手下,一咬牙:“要我相信你也可以,你先要给我看看你的本事。”

典韦冷笑上前:“你和我打。”

赵羽笑了,三国是英雄辈出的年代,对管亥这样的人,武力才能说服一切。如果赵羽没有真本事,管亥是不会服他的,就是以后给他安排好了一切,他也不会死心塌地地跟着赵羽。所以赵羽直接拍马上前:“大哥,就让我先来。”

太史慈大吃一惊就想上前,典韦拦住他:“看看子玉怎么样,我们再上不迟。”太史慈没办法,暗暗摘弓在手,随时准备驰援。

赵羽缓缓拔出剑,遥指管亥:“你上吧。”

管亥看着他手中的剑愣了片刻,旋即大笑:“你这样如何是我的对手,伤了你,我都不光彩。”

赵羽冷笑:“是吗?那你也要有伤我的本事。”嘴上不饶人,他心里也打鼓,毕竟这也是他第一次在战场上对敌。不敢有丝毫大意,赵羽将自然清新功运转全身后,剑上真气流转,在阳光的照射下显现出了五彩光芒。

太史慈看见赵羽拔剑时就在叹气,没听说过战场上用剑来对决,可现在看着剑上的光芒,他的嘴巴张大了。管亥也是这种表情。只有典韦领教过赵羽的剑法,他看着太史慈的模样嘿嘿自笑。而周围的黄巾军却以为见到了神仙般的人物,露出要跪拜的神色。

管亥毕竟是员身经百战的大将,片刻得发愣后,收起了轻视之心,他明白眼前得这个孩子一定有真本事。他定了定心神,将大刀高举,双脚一夹马肚子,先发制人地冲赵羽跑了过去。

赵羽凝神关注着管亥的一举一动,寻找对方的弱点。他一眼就看出管亥人有气势,可战马速度太慢,也终于明白了管亥为什么连关羽的一招都没接下来就死翘翘了,他虽然本事不如关羽,一招毙命和他的马慢有莫大的关系。这些念头在赵羽脑海里一闪而过,管亥已经冲至了他的面前。

眼看两马就要交错,管亥的大刀就要落下,赵羽猛地一提缰绳,小白速度极快,一甩尾巴,一个转身就到了管亥的马后,赵羽手中的剑斜向刺向了管亥腰部。等管亥勒住战马要回身时,带着内力的剑气已经触及到了管亥的肌肤,吓的他赶紧回身用刀来磕剑。赵羽怎会让他碰着剑体,手腕上翻直刺他的右肩,管亥抖肩避过,拉转马头要对敌时,赵羽已经拉马退回了原位。

这一回合过去,看得人固然眼花缭乱,身在其中的人也是惊异莫名。管亥带住马望着赵羽赞了一句:“你果然有些本事。”

赵羽笑道:“刚才不过是点到为止,将军可要继续?”

管亥点头:“当然,你把本事都使出来吧,让我看看你够不够资格?”

赵羽先是愣了一下,接着明白了,他笑了笑:“既然如此,我就不客气了。”

两马交错,管亥又一次手舞大刀冲了过来,这次他把力量和速度都加到了极致。赵羽吐了一下舌头,笑了笑,在管亥的注释下,又一次拍马转到了管亥的身后,小白的速度实在太快了,特别是对上管亥的老马。管亥有了一次经验,他立刻拉马回身。可赵羽并没有举剑相向,而是在小白与管亥战马交错的瞬间,轻轻用力一点小白的身体,利用独特的身法站到了管亥的马上,在管亥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他手中的剑已经架在了管亥的脖子上:“将军还不弃刀?”

这一下,不仅是战场上所有的人都惊呆了,城墙上的郭嘉都吓了一跳,心想这种打法第一次看到。不过,他马上就发现有很多黄巾兵卒都用敬仰的目光看着赵羽,很多人还不自觉地扔了手中的兵器。看到这一情形,郭嘉的手慢慢摸上了下巴,眼中露出思索的目光。

战场上,管亥闭眼,良久后长叹出声:“我认了,你下手吧。”

赵羽哈哈大笑:“我与将军只是比试武艺,又非性命相搏,为何杀你?”一个灵巧的转身,他已经回到了小白的背上。

管亥睁眼看了他半天,突然跳下马来抱拳弓身一拜:“管亥愿认你为主,请将军收留。”

他的举动倒吓赵羽一跳,急忙下马扶起他:“管将军如何这般?既然你信的过我,就将兵撤了,在城东集合,等我的消息,如何?”

管亥大急跪下:“莫非将军嫌弃管亥是贼乎?”周围的士兵哗地都跟着跪了下去。

天,他这样一来,赵羽倒不知所措了:“这,我,我从没想过做什么主,这是怎么说的。”求救的目光看向了身后。

太史慈这时打马走了上来:“子玉,你先答应了管将军,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

赵羽看看四周期盼的目光,肚子里叹口气,只好先伸手扶起管亥:“既然将军执意如此,我也不客气了,不过,你我以后还是兄弟相称吧。”

管亥听的他答应了,一挺身起来,嘿嘿一笑:“将军高姓?”闹了半天名字都还没说呢。

赵羽急忙回答:“我叫赵羽,字子玉。”回身看到典韦也走了上来,他赶紧介绍:“这是我大哥,典韦,字子利;我三哥,太史慈,字子义。”

收服管亥,解北海之围,对赵羽来说,只不过是依照良心的要求做了一件好事而已,没人想到,这件事情竟影响了他整个一生。

第十章 将军县令(上)

 兄弟篇 第十章 将军县令(上) 兄弟篇………第十章将军县令

城外的事情圆满解决,城内也要去打招呼,赵羽既然承诺给这些人找一个安身之所,就得去找这儿的主人商量商量,所以,赵羽让管亥退兵到城东去,他们三兄弟准备进城见孔融。管亥很自觉地跟随入城,却被赵羽拦住了:“城外的军队还要你来控制,将他们带到城东耐心等我两日,我去找孔国相要一块地方安置你们。你放心。”

管亥见赵羽不仅不带他进城邀功,还让他继续统帅自己的手下,顿时激动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低声道是,收拾队伍去了。赵羽可没想到自己的无心之举会把管亥感动成这个样子,在他看来,那么多人都是管亥带来的,自然由他收拾。可在管亥眼里,他这般放手而为就成了对自己的绝对信任,当真是死心塌地要跟随赵羽一辈子了。而看到这一幕的太史慈,眼睛里闪过一阵火热的光芒,却没引起赵羽的注意。

三人进了城,郭嘉迎了上来:“子玉,你可真厉害,几句话就解了十万大军的围,还兵不血刃地得到一员大将,二哥服你了。”

赵羽眨眨眼:“二哥,没那么夸张吧,我只是实话实说。”

典韦哈哈大笑:“管亥这个家伙开始还看不起子玉,现在服服帖帖的了。”

太史慈也直笑:“子玉,我也服你了。管亥从此以后对你可是忠心耿耿了。”

郭嘉也笑着说:“正是,管亥应该是彻底被子玉收服了。”

赵羽听的头皮发麻:“两位哥哥,你们不要吹牛好不好?瞧你们说的,好像我对管将军有什么大恩似的,什么忠心耿耿,什么收服,我根本就没想过这些事,管将军也是,动不动就下跪,倒吓我一跳。”

听他这么一说,郭嘉愣了一下,笑笑未说话,太史慈摇头了:“你既放过管亥的性命,又表示了对他的信任,他如何不死心塌地地跟随你?怎么是我们吹牛呐?难道子玉做这些真不是有意而为之?”

赵羽一听,这都是什么和什么嘛:“没有呀,我可没想那么多,本来就应该这么做呀。难道这样做不好?”

望着赵羽天真的面容,郭嘉和太史慈真是大眼瞪小眼了,同时摇头不语。

城外的事孔融已经听说了,虽说城围解了,但赵羽他们没有杀管亥,他并不高兴,在他看来,黄巾军就是一群贼,是犯上作乱之辈,只可杀,不可放。赵羽他们有能力杀了管亥,却没有这样做,这在孔融看来就是一种纵容犯罪。只是北海之围算解了,他也没别的办法,听报赵羽兄弟前来求见,他只好拿出一张笑脸迎了出去。

将兄弟四人迎进内堂,孔融笑道:“没想到赵公子如此好厉害,这么随随便便地就收拾了十万贼兵,不亏为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