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路 >

第84章

三国路-第84章

小说: 三国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赵云带领手下的人马接近西门外曹彰军营的时候,情况却是有点惊人的相似,敌军还是寥寥落落几个人在营外来回巡逻,不过从速度来看,都不是十分有精神,而营内更是静悄悄没有一点声音。

不过既然已经来了,就不应该再考虑太多的事情,何况根据赵云的判断,敌人这次是真的防卫松懈了,赵云一挥手,就有士兵开始生火,当然还是火石火绒之类的东西,不过在他们这些高手的手中,生火的速度还是相当快的,火头一燃起,大家将各自的火把都点着,如同一条火龙般向敌营杀去。

正在营外巡逻的士兵都没有想到过敌人还会来偷袭,他们刚刚放自己救援城南主寨的兄弟进入,怎么也想不到这么快就又有敌人杀到自己这里。

当看到不远处亮起的点点火光时,还没有想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不过当这条火龙靠近的时候,大家终于明白敌人又来劫营了。

但似乎此时的觉悟已经晚了一点如旋风般,徐州的军马已经杀到了营门前,如同所有遇到突袭不知所措的士兵一样,唯一的几个守卫开始四散奔逃。

也许在他们的心中,此时的真实想法是要告诉营内的兄弟们作好御敌的准备,但也许一个更大的声音是在叫他们跑的快一点,好离开这个危险的地方吧?

这会曹军可是结结实实的吃了个暴亏,忙碌了一夜,每个人都已经睡的和死猪一样,这个时候的偷袭无疑是致命的。而更致命的是这次偷袭的目标不是针对某个人,是整个军营,当这些徐州最精锐的骑兵杀进敌营的时刻起,手中的火把就已经落到了他们应该在的地方,虽然这些地方在曹军看来都不是很适合点火。

转眼之间,整个曹营都青烟袅袅,烈焰腾空。曹彰刚刚解下甲胄,还没有睡着,虽然他是大将之才,但在谋略方面,还是几个兄弟中比较差的一个,没有想到一个夜晚之内会被敌军偷袭两次。事实上,这次偷袭就算是真有神仙的话也不一定能算的出,毕竟这只是赵云突然间的一个想法,这里已经是一个历史的分岔。

当他听到营中嘈杂的声音,他也几乎快听到烈火燃烧的毕毕拨拨声,慌忙掀开帐帘,满眼都是美丽的烟火,——一种残酷的美丽。

可惜被偷袭的人全然没有去欣赏的念头,他一看到四处的火光,急的大叫一声,连甲都不及穿,就抓过马来,翻身跨了上去。

不过却没有向东面的营门方向,而是先奔南查看下去。

赵云从来没有想过,他今天不但完成了自己的目标,还误打误撞的扭转了整个战局的走向。如果只是曹彰一营为他所破,自然无法彻底的击败敌军,但他不知道现在曹军的粮草正屯放在曹彰营中,如果知道的话,也不过是更坚定他攻打曹彰部的决心。

虽然徐州军并不知道这里的状况,火却还是丝毫无情的卷向了储备在这里的粮食。

所以,当曹彰看的时候,也没有任何的意外发生。有一半的临时仓库已经为火势包围,而火势已经在向另外一半蔓延。

且喜的是,敌人并没有发现这里的秘密,而手下尚保持清醒的士兵都自发的去抢救火情,毕竟他们也知道如果没有了粮草,饿肚子的还是他们优先。

正在这时,突然魏延带领兵马由南边又杀了过来。原来赵云和魏延两个人是分兵行动,进入营中心以后,赵云带领一部分人向北杀,而魏延则向南,两人力图将骚乱撒播到更大的面积中去。恰好魏延一路放火回去,等接近了营边,又带领军马杀了回来,恰好见到正在指挥救火的曹彰。

虽然看不清对方的脸,但既然在马上,又能指挥周围的人,想来也不是什么普通人,杀上几个,总是有点功劳。于是魏延也不打话,径直纵马就向他冲了过去。

曹彰正在指挥军士救火,如果这些粮草被烧,不只只是自己,就连夏侯敦和自己大哥两寨恐怕都无力再战,敌人过去就让他过去,等自己将火扑灭再和他们算帐。

他却没有看见魏延已经悄悄的接近了他,不过当魏延进一步靠近的时候,马蹄声还是泄露了他的行踪,虽然曹彰没有想到是敌人偷袭,不过还是下意识的看了一眼。当他看到这个手执利刃的人,马上反映到不是自己人,一抬手将已经挂在马鞍边的大刀摘了下来。

饶是如此,似乎还是略微慢了那么一点,魏延已经靠近了他身边,双膝一夹马背,战马人立而起,双手轮刀自上而下借战马之力,想一举击杀对方。

曹彰一看对方的架势,就知道事情要不好即使对方不是什么太大的高手,但人马合一的力量和不会小,但现在自己要么滚下马去,要么就挡住敌人这一刀,他一向心高气傲,又如何肯作出丢人的举动。于是一咬牙,举刀硬封了上去。

魏延也不用躲闪,他对自己的武艺同样有信心,这样的一刀,就算是神仙也未必能挡的住,不过为了保险,双膀又加了两分力气。

只听“镗”的一声想,然后是一声凄厉的马鸣,曹彰坐下的战马踏踏的后退了几步。虽然这巨大的震荡它还挺的住,但曹彰在全身发力的情况下,双腿也夹的格外紧,几乎要将马的肋骨夹折,这才让战马都发出了哀号。

曹彰的身上也同样不好受,突然间承受的巨大力量让他的胸口一闷,腹内翻滚沸腾,这可是要吐血的前兆。所有的武将都坚信如果吐血的话,将对身体造成重大的伤害,曹彰硬生生的将这口鲜血又压了下去。

魏延这一刀没有得手,也同样的陷入了僵直状态之中,也是双手发麻,腹中翻腾,不过程度上却是比曹彰轻了很多,很快就恢复了过来,又举起手中刀追杀了过去。

他的目的很明确,既然没有能秒杀掉曹彰,就要抓住机会让他恢复不过来,而更重要的事情是,他已经发现了自己的对手是哪一位。如果能够借此机会斩杀曹操的儿子,无疑是大功一件。

曹彰虽然神志还有点模糊,但这点危机感还是有的,哪里敢停,拨马迎着魏延的方向就跑了下去,他的目的很明确,先保住自己性命要紧。

魏延没有料到对方这么快就逃走,马冲了过来,却恰好与曹彰擦身而过,距离又比刀身要长,只能眼睁睁看对方撒马跑过去。待他拨转马头,曹彰却以是在数十步之外。

要说曹彰怎么会这么快,原来他的马刚才就已经被曹彰夹痛,昏乱之中手上更是没有轻重,刀纂在马股上划出一道近尺长的血槽,战马怎会不狂奔。

魏延还想追上去,这里乃是曹营,虽然混乱,却也有清醒的曹军,马上有人围上了魏延,等魏延杀开敌军,冲到圈外,眼看就要被曹彰跑掉,搭弓上箭,瞄准曹彰背心就射。

这下曹彰可没有躲开,被利箭直插后心,当场倒在马背之上,连压制多时的鲜血,也终于吐了出来,昏迷当场。

且喜他跨下马已经略为受惊,没有管背上的主人,径直跑了下去,魏延追了一程,距离却在曹军士兵的干扰下越来越远。

虽然不能将曹彰的首级取回,不过既然已经射中了曹彰,想必不死也是重伤,也不必非和他纠缠下去,干脆就放弃了追赶,专心的在敌营内破坏。

就算不知道曹彰营中是囤积粮草的地方,尽凭程军自己到处放火,给曹军照成的损失也不小。而很多曹军在营内被往来冲突的骑兵击杀或者重伤,更有甚者于熟睡中就被烈火带走了生命。

这边火光冲天早就惊动了南面的李典等人,他们可是知道粮草就存放在曹彰的军营,见此情景以为敌军已经知道了这个消息,是一次有目的的行动,忙带领兵马前去救援。

等他们杀到曹彰的南门,突然有个偏将眼尖,对几人喊道:“那个不是二公子的马吗?”

果然曹彰的马就散放在营门边,离它不远,围了一群曹兵。李典见此情景,知道事情有所不妙,赶过去一看,果然曹彰正趴在地上,身边围着一群不知所措的士兵。

李典一见曹彰的伤口,真真的吓了一跳,因为没有盔甲,羽箭也不知道没进肉里几分,整个后背的衣服都已经被鲜血染红,别是已经不行了吧?

当把曹彰扶起来一看,李典的心提的更高,曹彰面色蜡黄,嘴角正在不停的流血。忙吩咐手下人将他先抬回自己的营寨,马上找人治疗。

虽然赵云魏延两个人不知道曹彰军营中屯放曹军粮草的事情,但四下放火又有什么区别,大部分的粮草在火焰中化为灰烬,无数的曹兵刚刚出离营帐就被徐州军击杀,甚至有人发现的晚,被活活的烧死在帐篷中。

有了李典等人的支援,也不能很快的稳定形势,徐州军虽然兵不满千,但都是骑兵,在营中来去如风,一触既走,不与曹军硬拼,就算曹军数倍于他们也没有什么好办法,而每当有落单的曹军被碰到,就只有死路一条。

李典见这么下去也不是办法,干脆传令下去,命士兵集结起来,压缩徐州军的活动空间,北面的韩浩也带领兵马赶到,两面夹击之下,终于将形势稳定下来。

赵魏两人已经在营中会合,见到四面的敌军已经逐渐控制了环境,交换一下意见,目的已经达到,干脆撤兵回城。曹军见敌人退去,也没有时间追赶,忙着抢救剩下的粮草,其实就算他们追也不会有马跑的快。

不过此时就算抢救,也没有多少粮草给他们留下来,毕竟粮草都是干燥的东西,稍微有一点火星,就会将一片都引燃,这一场偷袭,曹军囤积的粮草损失掉一大半,士兵也有数千人的死伤。而徐州军不过损失寥寥数十人而已。

清点过损失之后,李典乐进都有点承受不住,一夜的战斗而已,夏侯敦曹彰两员主将都受了重伤,士兵粮草都有重大损失,军心已经涣散,再打下去也不会有什么结果,两人一商议,干脆向曹丕请示撤兵回去。

曹丕本在军事上并非所长,如今引为支柱的夏侯敦又身受重伤,自然以大家的意见为主,于是一面派人向曹操报信,一面下令撤军。

终于曹军放弃了对魏郡的围困,由李典亲自断后,开始向西撤退。城内的赵云得知曹军退走,尚想追杀一程,但一见曹军后队的军容,也只有放弃这个想法,其实说来也是李典不想再节外生枝,不然很可能又有什么埋伏与反埋伏,追袭与反追袭的事情发生。

魏郡之围一解,冀州震动,附近郡县的袁军降将更是开始动摇,有心改换门庭。赵云确定敌军以后远离之后,开始四下骚扰,连曹军的夏侯敦部都败在了他的手上,地方上的军队又哪里有信心抵抗,反应快的不过是闭门迎敌,反应慢的就被一鼓而下,或者举城投降。

不过十数日的功夫,魏郡附近的县城已经大半落入了程玉的手中,赵云这一路奇兵也招降纳叛实力大增,曹军的冀州据点整个陷入了混乱之中。

我因为宿醉有些头痛,但很快曹操就比现在的我要头痛很多。他从来没有想过南面的形势会发展到这个程度,自己本希望可以凭借南面的胜利给程玉军一点压力,但没有想到这个压力竟然降临到自己的头上。如果知道会发生这样的事情,自己当初一定会先彻底消灭敌人的骚扰部队再北上的。

但现在需要的不是后悔而是补救,曹操正百思不得其解,忽然军兵进来报告贾诩荀攸求见,曹操知道这两个人一来,必是对自己有所指教,忙说了个“请”字。

一见两人的面,曹操也不管什么礼仪,迎下帅俺,拉住两个人的手说:“两位先生快帮我想个办法。”

贾诩一向阴冷沉静,对曹操说:“却不知道主公想的是进是退呢?”

曹操愣了一下,但既然贾诩问了,他也没有隐瞒,说:“我当然是要进了。”

“那么主公要往何处去呢?”

曹操更是奇怪,怎么自己问计,贾诩反而盘问起自己来了?但他对贾诩十分重视,于是回答了这个问题:“按照我的想法,我应该去夺回魏郡。”他知道后面还要问,干脆将答案全说出来:“可以留一员上将在这里抵挡徐州军,本相亲自带领兵马南下,只要打通魏郡一线,这危局就解开了。”

贾诩反驳道:“主公,如果程玉不在这里与您对峙,您又要怎么办呢?西面的赵国,东面的清河都已经落入徐州军的手中,如果主公贸然南下,敌军如果求稳,可帅军东行,绕过广平郡,邀击主公于魏郡城下。”

顿了一顿,用更严重的语气说:“如果敌军再走西线,先截断退往壶关的道路,再于我军背后发起攻击,那主公这数万人马就要全数损失在冀州了。”

曹操听完身上也出了一身冷汗,忙对贾诩说:“那么如果我分兵防守这几个地方呢?”

贾诩摇了摇头:“主公,我军与敌军相比,兵力上已经没有什么优势,如果分兵,不过是徒然给敌人各各击破的机会,于大局无益。”

曹操的心这回彻底凉下来了,对他们两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