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汉献帝新传 >

第125章

汉献帝新传-第125章

小说: 汉献帝新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协笑道:“若是那片岛有一郡大小,朕命名为甘宁岛,兴霸觉得如何?”
  甘宁大喜,笑道:“好啊!”复又问道:“若是臣到一片一州之地的岛,那该如何命名呢?”
  刘协呵呵一笑,众人也是大笑不已,刘协听出众人笑声中有讥讽之意,脸色猛然一寒,冷眼扫视四周,警戒众人不得轻狂,众人心中都是一悸,各自不敢再笑,低头不敢语。
  刘协看着甘宁傲视众人,一脸不屑的表情,心中倍是喜爱,乃道:“若是一州之地,朕便准兴霸你自己来命名!”
  甘宁笑道:“那臣愿意命为锦州!”
  刘协知道他多少有点怀念以前的绿林草莽生活,锦帆贼当年威震长江,何人敢讥笑,乃大笑道:“好,朕准了,兴霸你尽管去找,找到之后就命名为锦州!”
  会议散后,刘协回到御府,想起甘宁那种单纯而带着傲气的笑容,心中更希望他能发现一州之地,只是大海茫茫,让他如何去找呢,复让王熙把他喊过来。
  甘宁到了御府之后,不待刘协说话,便道:“皇上是不是也怀疑臣找不到啊,臣其实以前也觉得不可能,但是看了罗马那些人给我们的地图后,和大汉地图一合并,臣就觉得天下之地不是那些儒生讲的那样,既然有罗马那么大的地方,海外一定还有大片陆地!”
  刘协看着他,微微颔首,心中暗想:正是这种没有什么牵制和顾虑的人才容易看到事实真相,大汉那些学者还是过去的妄想书读多了,总认为天下是个什么样子,四海之外就是海。
  乃道:“朕相信你,只是想给你一点提示!”
  领着他进入玄机阁后的那片沙盘地图,如今这种地图在大汉中央朝廷和大部分学者心中,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襄阳地理博览馆早就对他们开放了,对甘宁来说也不是什么秘密。
  刘协指着安州,说道:“兴霸,朕告诉你一个事情,凡是岛屿细碎处,必有大片陆地,你看辽州、瀛洲都有这种岛屿,安州、泰州都是这种情况,所以朕认为在安州四周肯定还有一片大陆地,面积很可能比安州要大很多。”
  “这些年你就多在安州转,等瀛洲的事情结束后,元直就会南下平定泰州,然后就是安州,在这个时候,你就可以在安州稳定之后,以安州为根基向南方或者东方查探,或许有所收获!”
  甘宁大喜,他一直和百姓一样认为刘协是灵宝天尊降世,所说的自然不会有错,呵呵笑道:“皇上所说的必然没有错,臣一定为皇上找到一个大州,就和荆州这么大,找不到的话,臣就死在海上算了!”
  刘协哈哈大笑,这么多年了,难得开心一次,他拍了拍甘宁的肩膀,道:“兴霸是朕的心腹爱将,岂能让你死在海上,就是葬也要葬在朕的墓陵前,兴霸是否愿意啊!”
  甘宁更喜,跪于地,道:“生愿为皇上前方将,死亦长守圣上圣墓前,便是终身不升天界乐境,亦无所悔!”
  刘协听到他这话,心中感动良久,眼中酸涩,再一次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好,好,好啊,不愧朕的爱将啊,得兴霸一员忠心大将,大丈夫生复何求啊!”
  刘协心中激荡不已,到了汉朝这么久,他第一次感受到人生这种相交之谊,从走上这条路,自己就再也没有了朋友,所有人不是仆臣便是敌人,自己也为了实现自己拯救中华文明这种梦想,而变得更加冷漠,一心只有这个大汉帝国的维系,没有真正想过百姓的想法,没有想过襄阳人对自己的感情,便是跟随自己最久的臣子,在自己心中也是为了维系帝国的棋子;便是后宫的妻子们,对自己而言也只是政治的工具;便是自己的那些皇子,也只是自己希望维系大汉帝国荣耀的工具。
  忽然间,他发现自己做了一个威严的帝王,但却不是一个好君上,不是一个好丈夫,也不是一个好父亲,心中酸涩,再也忍不住的泪水夺眶而出,沾湿了那久历风尘,二十年没有沾过泪水的脸。
  第十卷 四海征伐 第五章 皇甫嵩
  皇甫公,大汉帝国千万臣子心中一颗久亮的星辰,大汉帝国皇帝刘协心中一缕永久的牵挂,然而,人总是要离开人世的。
  历经多年沧桑,久经岁月的老人终于像一盏燃尽桐油的枯灯,灯火霎那间黯然下来,摇曳不定,也许一阵微风就可以吹灭。
  华夏十三年一月初八,刘协得到张机的奏报之后,连夜带着蔡琰一起匆忙赶往皇甫府,在他到达不久,陈群、戏志才、荀彧、贾诩、胡昭等御府、统帅府和治略府三府重要官员纷纷赶到。
  刘协领着群臣静静走进皇甫嵩的房间,皇甫颜正跪在床前聆听皇甫嵩最后的教诲。
  皇甫嵩此时已然憔悴不堪,口中呢喃着几句话,却又吐露不清。
  刘协走过去,坐在床沿上,伸手握住皇甫嵩的手,轻声说道:“皇甫公,朕来了!”
  皇甫嵩脸上忽然流露出一丝笑容,拼命的用力拉紧刘协的手,生怕这一松手就彻底离开皇帝,他用力抬起头,想说些话,但喉中仿佛堵住一般,只能看到他在说,却听不清楚,刘协贴过去,听到极其微弱的声音:“皇……恩……浩荡,大……汉,中……盛,老……臣……无……憾,谢……圣……上!”
  他说完这话,握紧刘协的手忽然一松,刘协心中一悸,千言万语堵在胸口,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看着皇甫嵩带着一丝宽慰笑容的脸。
  皇甫颜也看到皇甫嵩身体猛然松弛下来,心中大震。扑上去嚎啕大哭。
  刘协感觉自己心中痛楚如锥心一般,乃和陈群等人说道:“该办的事情准备下!”
  说完这话便抽身而出,静立在庭院中,仰头看着天空。在这时,一道流星划过漆黑夜空,燃亮一霎那间的明亮。刘协忍不住感叹道:“长者如斯,天亦叹之!”
  陈群同样走出来,问刘协道:“按国葬之仪吗?”
  刘协微微颔首道:“这些就不用问了吧,起诏书追封为幽州公,想办法安葬在天京城旁的燕山上,选一处好风水,过几年,等天京城建设的妥当了,就安排皇甫家从襄阳和南阳搬到天京城去!”
  陈群点头道:“这样也好,他们家是该第一批进天京。那卢公家呢?”
  刘协想了片刻,说道:“也一起进驻天京城吧!”
  隔了良久,蔡琰也出来了。陈群见皇后走了过来,急忙告退避让。
  蔡琰款款走过来,牵过刘协的手,叹息道:“别太难过了,我就怕你太伤心了!”
  刘协轻轻长叹一声。搂过蔡琰,轻声说道:“先是送卢公,后又送皇甫公,每送一人,朕的心中就增加一道伤痕。若是可以,不要让朕送你,好吗?”
  蔡琰微微一笑,依偎着刘协道:“咱们呀,谁也不准送谁,一起离得多好!”
  刘协淡淡一笑,道:“好啊,谁也不送谁。”
  陈群、荀彧等人都是看着皇甫颜长大的,与他父亲皇甫康也莫逆之交,各自安慰他几句,皇甫颜用袖袍擦尽眼泪,止住泪水,微微抽噎道:“叔们说的是,颜就是心中难过!”
  陈群叹了一声,问皇甫颜道:“你父亲和你叔叔那里都通知了吗,他们什么时候能够赶回来?”
  皇甫颜答道:“事情急得快,前天还康健的很,今个早上就说不出话了,下午才通知族人和长辈们!”
  陈群和荀彧、皇甫颜商议,将刘协的口谕和他们说了下,各自都没有什么意见,皇甫嵩葬到天京城也是皇甫家的荣事,何况新的皇陵也选择在燕山,能安葬在皇家陵园也是刘协的恩赐。
  由于皇甫康和皇甫骊等十二名皇甫家族主要子弟无法在半个月内赶回来,刘协让陈群通知他们去燕山,还皇甫颜则领旨奉皇甫嵩遗体前往燕山。
  在这以后的十余日里,刘协一直忙于处理各种公务,可每在空暇之时就会想起皇甫嵩,心中仍然阵阵泛酸。
  到了开春三月,刘协亲自前往中央太学府的太学别园为那些大孩子,却是帝国未来的希望们开讲《新道德经》和《大学》,此时的《大学》已经经历过校定,“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目也修订成了“格物、致知、诚意、理性、修身、强国、富民、荣家”
  这些孩子大多都是朝廷要员的子弟,或者是各地选拔上来的聪慧寒门子弟,刘协顾虑他们还小,所以讲得非常细,尤其在“格物、致知、理性、荣家”四点上的讲的非常细。
  对于自己的几个皇子,特别着重提了几个问题,刘巍和刘逸年长一两岁,早年便随蔡琰学习,故对答如流,刘平也能回答一些眉目,刘梓和其他几个皇子就相差很多,皆不能答。
  刘梓年纪也不小了,可淑妃卢惠这些年一直纵容他,蔡琰虽想管教,碍于卢惠之面,也只好随之放纵。
  刘协降下一些难度问了些数学基础问题,刘梓也不能回答,忍不住心火上涌,但碍着众多小学子在场不便发火,只好慢慢忍下来。
  此后他又特意提了一些超过这些孩子学习范围的问题,提供一些参考资料让他们自学回答,审阅完小学子的答卷后,刘协发现刘逸答得非常不错,蜀州选拔上来的谯周、兖州选拔的陈蹇(其夫陈矫现任兖州治略参事),凉州的姜维、襄阳的曹植、郭奕都回答得不错,令刘协惊喜地是次子刘逸回答的也算可以,考虑他年纪很小,刘协也算是很满意了。
  刘逸是小乔之子。自小聪敏伶俐,深得蔡琰和伊籍喜欢,荀彧也曾经称赞这孩子有刘协的风范。
  刘协又从《六韬》中抽问一些简单的问题,姜维、郭奕和次子刘逸表现地都还不错。奇怪的是刘梓和刘平这时反而答得非常有准确,尤其刘梓,小小年纪答得是又精又准。虽然问题很简单,不能解答他们到底有多少能力,但几个问题抽问下来,对这些孩子的兴趣还是可以察觉地,对这个年纪的孩子来说,现在的兴趣,未来就是他们能力和特长。
  刘协对四个较长的皇子也多少有了一些了解,刘巍在蔡琰的教导下,多少像他母亲,好文艺喜哲理。刘逸则爱好广泛和自己有几分相似,属于看见什么就想学什么的人,又机敏聪俐。难怪荀彧说此子有自己之风,刘平则偏兵法理工,刘梓则完全好兵法,估计其他的书是看了就丢,他性格活跃好动。学兵法倒符合他的性子,渐渐对刘梓也消了几分怒气。
  一些其他贫寒家的学子,则是什么都学,年纪虽幼,却是非常珍惜这次抽到太学府的机遇。都是非常用功,虽然底子比曹植、郭奕等人差些,但态度都是特别端正,加上本身就很聪慧,问什么也都能答什么;至于自己朝廷及各地官方挑选上来的姜维、曹植、郭奕等人,毕竟家境优越,各自好着喜好学习。
  这些年大汉年轻的文臣小将涌现不断,在历史中曾经显赫有名的凌统、邓艾等人若非本身家世还算不错,也绝计淹没在人海中,戏志才曾经对所有襄阳军府年轻将子进行遴选,在这些年综合成绩优异的将子中,一共挑出了二十四位可以着重培养的名录,被统帅府称为襄阳二十四星,其中也确实有凌统、王基和邓艾,其余曹彰、陈泰、张虎、张冲、赵统、赵广等人则因为父亲一辈在朝中声名显赫,名气都在他们之上,历代朝廷对这些世家豪门之后也一定都特别重视,所以襄阳学府和襄阳军府对他们开放的也早,很早就收入学府学习。
  刘协离开太学别院之后,一直在思考皇子的培养问题,他并不想过早立太子,还是需要仔细观察和独立培养,根据他们的性格和喜好进行培养才是最关键的,没有必要每个人都要求什么都学,毕竟只有一个孩子能够继承皇帝之位,但也不能太偏科了,尤其像刘梓这种,过于喜好兵法对他日后的成长而言,未必是一件好事情,至少该掌握的基本学科还是要学地。
  回到皇宫,刘协就让蔡琰把妃子们都喊到东凤宫,和几位妃子说道:“朕这些年都是只管国家政军之事,没有注意皇子的培养问题,过些日子,朕打算设立皇子内院,所有皇子给朕住到一起,要让他们学会自立,学会自己照顾自己,除了安排一两位老内宫洗叠衣物外,皇子内院内的所有事情都他们自己处理,到了十岁必须进太学别院,十五岁全部去预备军服役两年,然后再按他们的特点分配,或者进入襄阳军院学习,或者进入襄阳学府或者襄阳理工学府,或者是直接去禁军再呆两年,你们也不要心疼,如果你们希望皇子能够有出息,就要忍住了,谁也不准庇护。”
  各位妃子本来以为什么好事情,听他这么一说,各自心底都凉了一大截,这好端端的儿子说走就走,再也不呆在自己宫中,想一想就心都碎了。
  妃子们倒是不说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