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仙侠电子书 > 洪荒元道 >

第114章

洪荒元道-第114章

小说: 洪荒元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行走间极是迅速,脚下行进,心神却防备着身后那心机深沉的丹风子,暗暗道:若此番能安然走出这灵池禁地,自然便能吸纳外围元气恢复修行,倒时便是这二人再有甚居心,也不至无还手之力。《无》《错》小说 m。QulEDU。Com



    丹风子却未当下随着天启出行,却是将一手按在太清仙符之上,与内里西楚项籍心神相交片刻,这才抽手点头,转身向外行去。



    此时,天启早已到得那白玉阶梯之外。一经出得那灵池禁地,他当下便将身子一摇,身形猛涨,化作了巨人法相,开了周身毛孔窍穴,远近元气便是奔腾而来,入得他周身毛孔,滋润那久旱之干涸。



    兴许是适才元气枯竭之体验让天启心生畏惧,天启又将那巨人法相一摆,施展了战魂法门,化作三头六臂的洪荒法相,身形又长了数丈开外,三头齐摆,各张开大口一吸,周遭元气恍若溪流入海般,都投入那三张巨口之中,那巨口恍若无敌黑洞一般,周遭元气好不停歇得奔涌入内,却是丝毫不见变动。



    如此,过得半晌,那三头六臂法相头颅之顶猛然窜出一股蓝黑火焰,内里显出一三头六臂之相,正是天启重新凝出了灵魄相,虽然较之前暗淡许多,却也鼓荡灵火。



    这时,天启察觉丹风子自灵池禁地内行出,方才停了法门,身子一摇,接而化作了那少年模样,灰袍席地,依旧是那幅淡然模样。只是,感应着周遭流动得咕咕元气,他目光之中却比先前多出几分神采自信。



    天启看了白玉阶梯之顶的丹风子一眼,也不言语,伸手向着右肩之上盘踞的火蟒一拍,一股滚荡元气瞬息随了他手拍入那火蛇体内,那蛇儿身子一摇,周身越发晶莹剔透,却是禁制解了开来,接而蛇儿双目一眯,盘了身子,吸纳元气,自是不提。



    丹风子自那白玉悬梯之上缓步走下,到得天启跟前,微笑着道:“道兄可方便了?”



    天启看眼前此人依旧一幅笑眯眯的模样,心头暗道:这人好深的心机,当真可怕,日后得越发小心才是!



    他心头这般思索,向丹风子点了点头,也不言语,右手向着腰摆下悬挂的金色饰物一拍,那饰物便化作一道金光,升起到天启头顶,接而显化出先天灵龟壳的模样,衍射出金光道道。



    “收!”天启捏了法印,向丹风子一指。



    金光一闪,丹风子便被收摄入内,接而天启也将身子一摆,化作一点火光入了那先天灵龟壳之内,接而法门运转,驱使先天灵龟壳化作一道金光,向外冲去。



    ————



    数日前,邓木山山正邪争斗。那丹霞蔡经乃是修行了千五百年的地仙,修行本要高于大日老祖,孰料,破了大日老祖的三火烈焰阵后,又遭了丹风子暗算,死于邓木山黑木林,千多载修行毁于一旦。而那大日老祖虽然得以保全性命,却见了重瞳仙翁陆敬修的手段,哪敢骄狂,当下坦言蔡经破了烈焰阵,并与林内丹风子撇清关系,接而率门下众人归去,大日魔宫依约封山百年。大日宫依约退隐,重瞳仙翁陆敬修也不好与后辈相斗,只得放任魔道中人离去。



    再说净土宗那七苦僧人,虽然知晓重瞳道人是上界师祖下凡,然而在黑木林外,当着天下修行中人,他怎敢相认?且他师尊蔡经身死,他身份隐秘又当众被林中神秘人一口暴出,他接连心神震荡,恍恍惚惚之间,就随着净土宗几人退出了邓木山,回到了庐山净土宗白莲秘境之内。



    回了宗门秘境,七苦僧人当下便入了塔林之下闭关不出,却是心神震荡,入内思索日后该如何应对。



    而净土宗那三位无字辈的僧人心头却起疑心,几人虽然不敢对七苦这位长辈当面质疑,然而心头却也等七苦僧人回山后解释一番,不想接连几日,七苦都隐而不出,那几人心头自然越发生疑。



    这一日,无因首座悄然相约了无果与无智二人,三人相携出了白莲秘境,到了庐山后山的虎溪跨桥之外。



    无因三人到得虎溪跨桥之外,也不言语,却是施展了净土法门,将跨桥与之下的虎溪隐藏于佛门阵势之中,这才相互对视,面色都是严峻异常。



    无因僧人看得那无果与无智两人都是沉默不语,便先开口道:“对于此事,两位师弟怎么看?”



    无果沉默不言,只是默然转动胸前念珠,无智乃是心炼大德,心神敏锐异常,对那七苦僧人的心绪也是感应最多,听闻无因相询,当下喧了一声佛号,双手合十,沉声道:“师伯心头幻象重重,怕是魔障滋生,魔生心头,怎能无因?”



    无因心头早便猜到无智会如此应对,也不惊讶,却是上前两步,走到那虎溪跨桥之上,伸掌抚mo着跨桥之上的虎雕石栏,叹息道:“桥跨虎溪,三教三源流,三人三笑语——世事难料,我净土宗与太清一脉本算故旧之宗,怎能想,如今却成了如此一番模样!”



    无因摇头叹息半晌,接而转身道:“事到如今,只有你我三人合力,施展净土秘法,召唤上界罗汉,到时如何决断,自有上界罗汉定夺!”



    无果这当儿却忽然开口道:“此番接引上界罗汉,还是交由我等施为最好,无禅师弟也得了中枢境的修行,可替师兄施为!”



    无因知道无果心思,摇头道:“此接引法门只有我净土首座才能传承,除我之外,无人可施展,师弟莫要多言,此番我意已决!”



    说到此处,那无因僧人面色一整,向着两位同门师弟肃然道:“本座已经在静室留下一封信,内有宗门首座继任者和法炼一脉及其他宗门事件的安排,以防万一,我等生死事小,宗门传承为大!”



    无果和无智两人听得无因首座早有准备,知道他心意已决,也便不再劝解。



    那无智僧人开口道:“师兄这等心思,让吾等敬佩不已,师弟这便回山,也好安排我心炼一脉的传承!”



    无智僧人说到此处,不由唏嘘,却是想起了当初从南荒带回来的火生,他心炼一脉后辈都资质一般,难及当日那火生多矣,只可惜那火生却是潜伏与门中的妖孽,哎。



    “明日午时,便在此处相见!”无因言罢,又喧得一声佛号,接而三人便撤去阵势法门,脚下移动,向着山门秘境而去。



    便在这三位净土僧人离开之后,虎溪跨桥之畔淡淡黑光一闪,元气涌动,显出了天启与丹风子二人的身形。



    “道兄这隐身幻阵当真了得!”丹风子赞道,接而目光向着周遭一扫,目光之中清光流动,方圆数十里尽皆入眼。



    天启看着净土宗三人消失的方向,忽然问道:“那西方三地罗汉舍利分身之死,当真是蔡经与七苦所为?”



    丹风子点头应道:“的确是那二人所为,此事我也是偶然得之,当日便在在此虎溪跨桥之畔,是七苦僧人亲口所言,丹霞蔡经也在当场,怎生假得了?”



    天启面上疑惑,暗道这丹风子当真神通广大,那丹霞蔡经与人秘会之事,他都知晓,也不知是何等手段。



    看着天启的面色变化,丹风子却是大笑了一阵,接而道:“道兄定然奇怪我是怎生得知此等秘闻,关键因由便在此处!”



    说话间,丹风子一指前方虎溪。



    天启眉头一皱,顺着丹风子的手势看向了前方那汩汩流动的虎溪。



    “道兄随我来!”丹风子言罢,身形一动,却是窜到了虎溪跨桥之上,抚mo着那雕虎石栏,唏嘘道:“我当年便是于此****虎溪,方才机缘巧合,得了本尊一点命元!”



    言罢,丹风子脚下一动,却是入了虎溪之中。



    天启自然跟随前去,他心神微微颤动,还带了几许兴奋。



    丹风子入得那虎溪之内,便运了法门向下沉去,直下了百多丈,这才到得虎溪之底,此处自然阳光不及,然而虎溪之底却堆积了一层厚厚的溪泥与绿藻,内里透出淡淡的绿芒来,蒙蒙一片,虽然光芒微弱,却也将溪底映照得颇为光亮。



    丹风子到得溪底,身形一稳,停了下来。



    天启一直随在丹风子身后,自然也随之停了下来,看着丹风子自袖中取出一个青色小鼎。



    丹风子伸手在那小鼎的两侧鼎耳上一摸,接而鼎身便泛出一层古朴的金属光泽,暗芒内蕴其中。



    天启看得一眼,当下便是面色一变,那小鼎之上闪动的金属光芒内里竟然涌动着浓厚的元气,显然是元气所炼。这丹风子虽然是元道修士的化身,然而却是修行太清仙道一脉,怎能炼制运转?



    丹风子却不知道天启心思,只是持着那小鼎,念动真言,音节古怪,浑然不似人言。半晌,他指尖一抖,射出一滴鲜血,正滴在青鼎之上,青鼎得了鲜血,青铜光芒大盛,接而自丹风子手上落下,正落在虎溪之底。



    青色小鼎一经落到溪底,周遭元气便汹涌入内,将丹风子这仙门修士迫离开去,反倒是天启因着修行元道法门,丝毫不觉压迫,反倒觉元气涌动,周身舒爽。几个呼吸之间,那青鼎便长成了一尊米许大小的鼎器,接而一转,三足扭动,周遭元气随之运转,凝做八团乌光。竟然生出了另外八座元机鼎器。



    青鼎与那八座元机鼎器驻定九方,各自从鼎内投射出一道元光,元光汇聚正中的溪底地面,竟然显出一幅黑山赤水的场景,接而九鼎合聚与青鼎一体,那三足再一转,中央地上的黑山赤水场景内便开了一口,内里元气奔涌而出。



    丹风子看得如此,不敢迟疑,一点青鼎,将青鼎收回,青鼎散了青光,护持了丹风子周身,接而丹风子转身便窜入到那元气奔涌的洞口之内。



    天启为这等闻所未闻的奇术所震,微微一愣,看着丹风子入内,丝毫不加犹豫,旋即紧随而去,他刚入内,那溪底洞口便消失了去。



    天启一经入得那洞口之内,便察觉周遭元气鼓荡,与平日所处之间完全不同,只觉周身舒泰,不由自主长吸了口气,元气入体,周身骨节噼里啪啦作响。



    “此处为九鼎阵势开辟,内里充斥元气,却无仙灵气息,道友定然喜欢!”丹风子在天启身边笑道。



    天启这才向着周遭看去,却发现并不是他想象中那等昏暗地洞,却是天光大放,有云有日,自称世界。前方有一山,山高入云,山周有九座百丈高下的青鼎,都与护持着丹风子的那青鼎一般模样。



    “此间乃是这阵势法门所辟?”天启看着这幅场景,不由想起了净土宗内那佛法开辟的巨洞。



    “不错!”丹风子摇头叹息道:“只可惜当年师尊早受重创,那九尊神鼎被东山太子乘机抢走,此处也只能以师尊仿制的鼎器布阵开空,便是适才道兄所见的那尊三足青鼎,否则此处空间所在当不止这般模样!”



    天启看得一眼丹风子头顶之上的青鼎,又扫了一眼远近周遭,口中虽然未言,心头却是震惊,那青鼎难不成只是仿制而成?若以原鼎真器布阵,又该是怎样一幅场景?



    他虽然想要细细询问一番,却也不好开口,只是看着周遭,细细感受,一经感应,便察觉到前方山周那九座青鼎将周遭元气汇聚,接而导入高峰之巅。



    他目光不由自主地便注视向那高峰之巅,丹风子看了天启一眼,笑道:“道兄该当有所察觉,那山颠便是此番我二人所去之处!”



    说到此处,丹风子脚下一动,便借助青鼎化作一团青光,向那山巅飞去,天启神行法门运起,几步之间,也便到了山脚之下,接而再一步踏出,落脚之时,就已到了那处山巅之上。



    一经上得山巅,看得那山巅之上的景象,天启面上便是一变,不禁脱口问道:“怎会如此?莫非这便是道兄二人的本体不成?”



    只见那山巅之上云气涌荡,罡风滚滚,罡风云气内里竟然竖了一尊巨大石雕,雕像呈猛虎型,身躯高达百丈,头摆向东方,双目似开似阖,在巨虎之背上还生有一双巨大的翅膀,山峰周遭九方气凝青鼎汇聚而来的元气源源不断地涌入那石雕猛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