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仙侠电子书 > 天蓬纵横 >

第100章

天蓬纵横-第100章

小说: 天蓬纵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宁戚心里肯定是有些不服气,但是也没有办法。自己的才能确实是稍微差了管仲一点点,而且他也是管仲举荐的。如果没有管仲的举荐,他根本不可能得到齐桓公的重视,自己和齐桓公相处的时间也没有管仲、鲍叔牙时间长。齐桓公对这两位更亲近一些,宁戚也是勉强可以接受的。

    齐桓公把自己的意见抛出去之后,便等着管仲三人的意见。不过鲍叔牙与宁戚两人都看着管仲,等着管仲的意见。两人都清楚。自己在大局上面,还是差管仲一点点的。

    管仲见齐桓公、鲍叔牙、宁戚三人都看着自己。微笑道:“君上,出兵自然是应该出的。但是我齐国出兵,为的既不是彰显我齐国的威风,也不是为了报当年山戎侵略之仇。

    而是为了履行方伯的职责,帮助弱小的诸抵御外患。

    如今中原之患,南有楚,北有戎,西有狄。这本来就是方伯的责任,就算是山戎没有侵略燕国,君上也要讨伐之。更何况如今山戎侵略燕国,又来求救?”

    听到管仲的话,齐桓公三人不由微微露出笑容。管仲的意思其实和齐桓公没有多大的区别,不过,管仲说的可就好听多了,而且听起来更加的名正言顺。齐桓公笑道:“仲父同意出兵,不知鲍子和宁卿意下如何?”

    鲍叔牙只是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什么,宁戚言道:“仲父所言甚是,臣没有什么可说的。”

    齐桓公笑着点点头,说道:“既如此,传令下去,大军整备,随时准备出兵燕国,为燕国征讨山戎,扶助弱小抵御外患。”

    话说出来,齐桓公自己也觉得有些好笑。自己心里明明是为了彰显自己的实力,可是嘴上还要说的这么大义凌然。

    管仲见状微微一皱眉,说道:“君上,你心里是怎么想的,其实一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外人怎么看。只要大多数认为我们这么做的原因是这个,那就只能是这个。人前人后,君上也全部都要这么说。”

    齐桓公收起笑容,说道:“寡人知道了。”

    管仲见状笑了笑不再说什么。齐桓公身上的毛病很多,管仲是很清楚的。不过这些都不妨碍齐桓公成为一代明君,让齐国成为天下霸主。因为齐桓公是一个很豁达的人。只要是对的建议,他都会接受。不管是不是伤了自己的面子。

    很快,燕国的使臣就被带到了殿上。对齐桓公行完礼之后,恭声问道:“不知齐侯召外臣前来有何事吩咐?”

    燕国从燕庄公以下,没有人觉得齐国会真的兵,前来求援不过是尽尽人事而已。燕国的使臣前来齐国见过齐桓公,将燕庄公的求救信交给齐桓公的时候,并没有从齐桓公的脸上看到任何的表情,以为齐桓公没有救援的意思。所以心早就冷了,现在也不过是以为齐桓公将自己召来,是说一些齐国面临的困难,然后把自己送走,所以面上微微有些冷漠。

    燕国使臣心里在想什么,自然瞒不过齐桓公、管仲、鲍叔牙、宁戚这四哥人精。不过四人的表情又是不一样,管仲是一脸的玩味,宁戚是一脸好笑,齐桓公则是等着看戏的样子。只有鲍叔牙有些不满的哼了一声。

    听到鲍叔牙的冷哼声,齐桓公微微一摆手,说道:“鲍子不必生气,燕使虽然有些失礼,不过也是担心燕国国内局势,是可以原谅的。”

    听到齐桓公的话,燕使这才知道,自己刚才有些懈怠的样子,让鲍叔牙有些不满了。心里顿时有些惶恐。

    天下诸侯都知道,虽然鲍叔牙在齐国的权势比不上管仲。但也不是一般人能相比的,鲍叔牙毕竟是齐桓公的老师,当年辅佐齐桓公也是很尽心尽力的。齐桓公可以说是一个念旧的人,对鲍叔牙也是和一般人不一样。

    加上鲍叔牙本身也是才华出众,和管仲又是生死之交,所以在齐国,鲍叔牙的影响力还是相当大的。本来就对齐国出兵没有什么念想的燕使,这下算是彻底绝了齐国救援自己的心。只要鲍叔牙坚决反对,恐怕齐桓公和管仲都要慎重考虑了。

    何况在燕使心中,齐桓公根本就没有出兵的想法。

    齐桓公也不多说,直接进入正题。

    “燕使,山戎进犯燕国,实乃万恶不赦,不将我中原豪杰看在眼中,不将天子看在眼中。我齐国虽然国力弱小,且前次征讨楚国受创不小。但寡人与众位大臣商议之后,决定……。”微笑着看了燕使一眼,接着说道:“决定出兵救援燕国,履行我齐国方伯之责。”

    燕使毫无诚意的说道:“虽然齐候没有出兵,但我燕国上下还是感念齐侯……。”说到这里,燕使突然觉得有些不对劲,自己刚才听到的东西好像和自己所说的有些不太一样,不由惊讶的看着齐桓公。

    看到齐桓公装出来的错愕、管仲的惊讶、鲍叔牙的微怒、宁戚的莫名其妙,燕使战战兢兢的说道:“齐侯,刚才您说……说什么?”

    宁戚促狭的一笑,对齐桓公说道:“君上,看来燕国并不想让我们齐国出兵啊。既然如此,我们还是不要出兵的好。天子曾规定,诸侯不得擅离封地。”

    鲍叔牙的微怒却是真正的有些不高兴,一甩袖说道:“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齐桓公装出一副郁闷的表情,说道:“燕使,我齐国虽然国力弱小,受创不小。但燕公前来求救,我齐国还是愿意出兵,助燕国抵挡外患。难道燕公不是这么想的吗?如果燕公不想让我齐国救援,那贵使前来又是所为何事?”

    燕使忙上前跪倒在地,对齐桓公行了一个大礼。在燕使行礼的瞬间,齐桓公对着下面的管仲三人一阵挤眉弄眼。突然心一跳,觉得有些不太对劲,忙向鲍叔牙看去。只见鲍叔牙果然皱眉怒视着自己。对自己这种没有君王仪态的事相当的不高兴。忙正襟坐好。

    燕使行完大礼,这才说道:“齐侯大义我燕国上下感恩戴德,不愧为方伯之名。日后只要齐侯一纸书信,我燕国上下绝不推辞。”

    其他的话,燕使觉得自己已经没有说的必要了,再怎么说都不能表达燕使现在的心情。

    齐桓公笑道:“贵使不必如此,这本就是我齐国应尽的责任。”话说完,心里那叫一个舒坦啊。燕国虽然在中原诸强之中算不上什么,但也是北方大国,燕国对自己感恩戴德,对自己的霸主地位是相当有好处的。

    不过燕使这么说,却也不是白白说的。后世燕国以乐毅为帅攻伐齐国,差一点就将齐国灭亡。虽然这里面原因很多,但也不排除燕国有为齐桓公报仇的想法。当时的齐国,已经由姜姓变成了田姓,被田氏篡夺了姜氏的江山。

    燕使也在不多说话,只是起身站在一边,等着齐桓公的吩咐。

    齐桓公想了想,说道:“贵使可先行回过,告知燕公。寡人的军队随后就到,请他忍耐片刻。待寡人的大军一到,定当将山戎赶出燕国。”

    燕使忙说道:“既如此外臣告辞了。”说完就急匆匆的走出大殿,向着驿馆行去,想要赶快回国,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燕国上下。

    虽然他才是今天中午到的,休息了不过一个时辰,身体极为的疲倦。但还是觉得早一点把这个消息说出去,对燕国上下是一个鼓舞。

    带着自己的仆从驾车离开临淄,向着燕国赶去。一路上看到齐国的军营已经在开始准备,各种物资开始调动,兵马开始整顿。心里算是彻底放心了。

    等到燕使走后,齐桓公向管仲三人问道:“仲父、鲍子、宁卿,我们何时出兵最好?寡人觉得我们应该稍微迟一点,让燕国上下多着急一会,也会多感念我齐国的好处。”

    管仲忙说道:“君上,如此不好。我等既然已经答应了燕国,会即可出兵救援燕国。如果拖延时日,让燕国受到损失,就算是我们救了燕国,最后燕国也不会对我们有多少感激之情。还是即刻出兵,让天下诸侯看到我齐国的急公好义。”

    齐桓公自己的意见被反驳了,也不怎么在意,笑着就答应了。

    第二天,留下宁戚在国内守国,齐桓公带着管仲、鲍叔牙,起三万大军战车数千乘,向着燕国行去。准备救援燕国。

    燕国受到山戎攻击的事,其他的诸侯也都是知道的。但是山戎的威胁毕竟还没有到自己身边,也都是坐在一边看风景。

    知道燕国派人去向齐国求救之后,所有人更是都等着看燕国的笑话。齐桓公前几次虽然表现的很是仁义,但是这一次和前几次不一样。山戎的厉害,所有人都是知道的,一战下来,可是要受到不小损失的。而且受了损失还不会有什么好处,没有人认为齐国会出兵。

    等到齐国真正出兵,而且还是一刻都没有迟缓,第二天就出兵向燕国行去的时候,所有人都掉了一地的眼镜。对齐桓公的做法有些匪夷所思。

    只有楚国相国文子,听到齐桓公出兵救援燕国,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齐桓公大军过了济水,来到鲁国边境。却是将鲁庄公吓了一大跳,以为自己又那里让齐桓公不舒服,所以来征讨自己了。连忙派人前来打探消息。

    等知道齐桓公是准备前去救援燕国之后,鲁庄公一阵的吃惊,忙带着百官出迎。

    没有人比身为齐国邻居的鲁国清楚齐国现在的实力的,既然齐国出兵,那山戎的失败也就是一定的了。鲁庄公却是想巴结齐桓公,见到齐桓公之后,第一句话就是:“齐侯您前去攻打山戎,清除北方的狼烟。受益的又岂是燕国一国,我鲁国也是受到很大好处的。寡人虽然国小力弱,却也愿意跟随在齐侯身后,共同处一点力。”

    齐桓公这次出兵的目的就是为了彰显自己的仁义,怎么可能会把蛋糕分给别人一份呢?听到鲁庄公的话,忙说道:“北方偏远之地,寡人不敢劳烦您远行。我自己去就行了,如果战胜的话,也是您祈祷祖宗神灵的结果。

    如果寡人战败,到时候再向您借兵也不迟。”

    鲁庄公本来也就是那么一说,听到齐桓公的话,也就不再说什么。

    山戎此次出兵,带兵的将领是国王密卢。在燕国驰骋两月时间,俘虏的奴隶不计其数。金银财宝更是不用多说。听到齐国大军前来救援燕国,觉得自己这一次好处也捞够了,便收兵退去了。

    齐国的国力毕竟不是燕国能比的,一战下来不知道有多少儿郎就会死在战场上。密卢觉得有些不划算。况且自己拥有山川之险,不认为齐国会打过来。齐国的军队也不可能一直驻扎在燕国,等齐国的军队走了,他们可以再出来攻打燕国,迟早会把燕国的疆土变成自己山戎的土地。齐国也不可能每次都来救援燕国的,齐国自己也有事。

    等到齐**队到来的时候,山戎的大军早就已经消失不见了。燕庄公早就带着上下臣民在都城外等着迎接齐桓公的到来。

    齐桓公的车驾刚刚到,燕庄公便急忙上前,将齐桓公迎下战车。

    看到燕庄公的行为,齐桓公心里不由一阵的舒畅。突然听到管仲在身边的咳嗽声,回过神来,忙走下战车,伸手扶住准备向自己行礼的燕庄公。虽然自己前来确实是救了燕国,但如果自己表现的太傲慢了的话,燕国人不但不会感激,反而会憎恨。这是来之前管仲就再三交代的。不过刚才还是有些得意忘形了。

    下车之后,扶住燕庄公,笑道:“燕公何以如此?当年燕国之祖召公与我齐国之祖太公同为辅政之臣,相交莫逆。你我也算是世交兄弟之邦。兄弟有难,愚兄自当前来相救。何必行此大礼?若如此,反倒是显得生分了。

    况且寡人来的迟了,让燕国受到这么大的损失,实在是寡人之过。”

    燕庄公是个老实人,闻言心里那叫个激动啊,对齐桓公的气度是更加的佩服了。人家来救了自己,不但不表功,反而这么客气。实实在在是一个大大的好人啊。口中结结巴巴的都不知道说什么才好了。

    许久,才对齐桓公抱拳一礼,说道:“兄长前来相救,小弟感恩戴德。日后但凡有事,只需一封书信,小弟决不推辞。”

    虽然,燕庄公的年龄比齐桓公还大了一点。不过……燕庄公自称小弟,没有人觉得这个称呼不合适的。国君本来就不是一个人,代表的是一个国家,国强为兄,国弱为弟,也是一种很正常的说法。

    齐桓公不远千里而来,为的是什么?不就是燕庄公的这句话么?听到燕庄公的话,心里一阵的舒坦。虽然这句话燕使也曾经说过,不过燕使说出来的,和燕庄公说出来可就是两码事了。

    “贤弟这话是怎么说的,不必如此,不必如此。我们进城再说吧?这里却是堵塞了通道,很是不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