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仙侠电子书 > 仙剑神曲 >

第74章

仙剑神曲-第74章

小说: 仙剑神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芷玉浅浅一笑,将竹篮放到灶台上说道:“丁哥哥,你知道么?那巴老三前两年因为得罪了一个告老还乡的御史,已被官府查办,巴府人都充军到边塞去了,虽然不是你亲手报的仇,但他总算也得了报应。
  “我见事情已了,便向镇子上的人打听你的住处,没想有很多人都记得。小妹本是打算来看看就走,可发现屋子里乱糟糟着实不成样子,便想整理一下。谁晓得这么一收拾,直到今天下午才弄妥,我刚出门买了些果菜回来,没想到你也回来了。”
  丁原道:“我也只是顺路回来看看,见这屋子被人收拾的干干净净,以为是娘亲回来了,没料想却是你。”
  苏芷玉问道:“丁哥哥,你会在这儿待多久?”
  丁原沉吟道:“娘亲可能已不在这个世上,不然她早该回来了。我想为她建一个衣冠冢,也算做儿子的一点心意。”
  苏芷玉看着丁原黯然神伤的样子,不由想到,当她的丁哥哥亲手将自己娘亲的衣冠冢筑起的时候,便意味着在这世上再无亲人。念及自己双亲健在,更对她呵护有加,不禁心中对丁原更生怜惜之情。
  她见丁原脸上抑郁不乐,有意岔开话题道:“丁哥哥,那位阿牛哥的伤势可曾复原了,他也和盛大哥一同赶赴平沙岛了么?”
  丁原摇头道:“这事说来话长了,和你分手的几天里,着实发生了不少事情。”
  当下他将离开栖凤谷后的遭遇叙述了一遍,听到惊险之处,苏芷玉也不禁心中一紧,为丁原担心。
  虽说如今丁原好端端的坐在眼前,可凡事关心则乱,苏芷玉也不能例外。听到稍后丁原尚要赶赴东海,助盛年了断那桩公案,苏芷玉慧心之中莫名一警,似是预感有什么祸事要发生。
  她自幼清修天一阁绝学“水天心法”,早已炼至慧心通明的境界,对于周遭事物的感悟远胜常人。
  当日以河洛仙卦卜出丁原有血光之灾,才百般恳请苏真允许自己下山,于衡城府、栖凤谷中助丁原渡劫。
  苏芷玉暗自思量道:“没想到与丁哥哥分开才几日光景,他却遇到这多惊险,倘若我当日不曾离去,他在那天雷山庄断不会有九死一生之险。此去东海平沙岛,本是天陆七大剑派间了断公案,可不知为何我心中却总觉不安?”
  她心存疑虑也未对丁原说出,却是将刚做好的几色小菜端到了桌上道:“丁哥哥,你刚才既然已和盛大哥用过饭,不妨让小妹去沽些酒来,陪你小饮几盅如何?”
  丁原赶了一天的路,也有些乏了,盘算着赶到平沙岛的时间绰绰有余,便起身道:“我自己去沽吧,这儿毕竟待了十年,哪里有好酒,你不会比我清楚。”
  他从村西头的酒铺里拎了一小坛乡村里自酿的米酒回来,花的银子却是临走时阿牛塞进他怀中的。
  此时天色已然黑透,苏芷玉在桌上点了一支红烛,碗筷杯碟摆放的整整齐齐正等他回来,那情景,便如同妻子守候着出门晚归的丈夫一般。
  可惜丁原心中可没想这些,他进门把酒坛放到桌上道:“村西头的路记酒铺果然还在,他家酿的米酒可香了。我小时候曾偷偷拿了一小坛躲在地里偷喝,结果一口气喝了个底朝天,却躺在地里足足睡了半晚。”
  说完又笑了笑,眯着眼睛说:“刚刚老板看我的眼神还真奇怪呢!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对我还有点印象。”
  苏芷玉打开酒坛,一缕纯正芬芳的酒香顿时弥漫开来。
  她盈盈含笑为丁原倒上了一杯问道:“你这么顽皮,你娘亲便不揍你么?”
  丁原嘿道:“那时我没一天不挨打,日子长了早不当一回事了。”他夹起几片竹笋放入口中,吃了两口不觉点头赞道:“玉儿,没想到你厨艺还真不错。”
  苏芷玉听他夸赞,心下也是欢喜,浅然一笑举起酒杯道:“芷玉先预祝丁哥哥此次东海之行一帆风顺。”
  丁原将酒饮了说道:“有老道士和盛师兄在,我不过是去凑个热闹罢了。”
  两人边吃边聊,一顿饭花了个多时辰。
  丁原自下山以来,几乎每日都在恶斗激战间度过,难得有这闲暇光阴,安安稳稳的坐着享受清菜佳酒。
  他不禁想起在翠霞山上的辰光,那时除了修炼,便是陪着曾山漫山遍野的玩耍,或是与雪儿携手飞瀑青松间。
  当时觉得日子有些平淡无聊,现下倒是觉得那也未尝不是一种乐趣。
  饭后,丁原进到里屋,想挑拣些娘亲从前常用的物什,好建一座衣冠冢。
  他打开梳妆台下的抽屉,里面零零落落的放着几把梳子和些胭脂眉笔粉饼,还有一个首饰盒,这些东西经过这么久的时间,除了梳子外大多已不能用了,丁原将它们尽数理了出来。
  在一层抽屉中,摆放的是些针线和当日未做完的孩童衣裳,丁原将那件衣裳取出展开在身前,明显小了许多,恐怕连袖子也穿不进去。
  他的心中不由一酸,将衣裳还放到原处。
  不经意的抬起头,却看见梳妆台后斑斑驳驳的泥墙上面,依稀有人用胭脂留下了三行小字,丁原一看那笔迹就知道是母亲的。
  从前他进母亲屋子时,常常可以看到娘亲坐在梳妆台前对着墙壁出神,那时墙上已有这三行诗句。
  不过当时丁原斗大的字也不识几个,只是曾经好奇向娘亲问起。
  谁知道娘亲却勃然大怒,不问缘由将他痛打一顿,连晚饭也不烧与他吃了。当然,她自己也待在里屋饿了一宿,从此丁原再没问过。
  这时他凝目细看,就见起首两行写的是“半生金戈半生花,亦无风雨亦无晴。”在后面明显有一行空白,接着继续写道:“一曲琴箫尽天涯”。
  短短二十一个字,似有无限的幽怨与情思蕴藏其中,只是,写在这泥墙上未免有点突兀。
  丁原陡然记起这是当日娘亲时常独自私语的诗句,只是娘亲念诵时分明有四句,这里却缺了第三行。
  丁原心头微动,也不知怎的伸手沾了些胭脂,学着母亲的笔迹在空白处徐徐写下“常忆月色侵枫亭”七个小字,乍眼看去倒也天衣无缝。
  他刚想看一遍填充完整的诗句,却见那泥墙上的二十八个字突然射出一蓬幽暗的红光,将整间屋子照得红影朦朦。
  外间的苏芷玉发觉屋里情形有异,走进来问道:“丁哥哥,有什么不对么?”
  她的话音刚落,泥墙之上的诗句凭空消失,却豁然开出一扇暗红色光门,里面传来飘渺动听的仙乐之声。
  第九章 天殇
  丁原与苏芷玉互望一眼,丁原神色变得凝重道:“玉儿,你留在这里,我进去查看一下。”
  一直以来,丁原心中都把娘亲当作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中年村妇,连县城以外的地方只怕都没有去过。
  可眼前这扇光门,分明是正魔两道绝顶高手方能布下,其修为绝不逊色于曾山、苏真等人。
  泥墙上的笔迹,毋庸置疑乃娘亲留下,这可实在令人不可思议,然而这样的一扇光门,就出现在自己曾经生活了十年的老屋里。
  丁原耳听那飘渺的叮咚声,对自己有着一股说不出的奇怪感觉,仿佛曾经出现在儿时的梦幻里。
  莫非说,光门中此时尚有人在抚琴?
  苏芷玉道:“丁哥哥,门中或许还有什么古怪,让小妹陪你一块进去,彼此也好有个照应。”
  丁原摇头道:“这墙上字迹是我娘亲所留,我进去瞧瞧就出来,应当不会有事。”话是这么说,他却是害怕,万一这光门里真有什么危险害了苏芷玉,可不好向苏真水轻盈夫妇交代。
  苏芷玉朝着红光涌动、深浅不知的光门打量道:“这门里似有浓烈的魔气流动,令芷玉觉得有一种难以言喻的诡异感觉。不如让小妹先以天心灯开道,以防万一,总好过我一人在外苦等。”
  丁原心头一动,瞥了眼苏芷玉暗道:“玉儿似乎对我的安危也十分着紧,就算我不让她进去,稍后她说不定会悄悄跟来。与其这样,倒不如将她带在身边,也好随时照应。”
  于是他点头道:“也好,不过你要答应我,一旦有事,你要先退出来。”
  苏芷玉领会到丁原言语中透露出来的良苦用心,嫣然微笑道:“小妹记下就是。”说罢,祭起天心灯罩住两人,丁原一马当先飘然迈入。
  他的双脚刚一踏入光门之中,满眼的红光顿时消失,面前代之是一片伸手不见五指的幽暗。
  此时天心灯的光华在黑暗中悠然亮起,照清周围的景象。
  出乎丁原意料之外,他所置身的居然是一间不过丈许见方的斗室,四周无窗无门,回头看时那光门还在忽隐忽现,但先前的琴声却骤然停歇。
  苏芷玉站在丁原身旁环顾左右,就见密室里惟有靠墙的一桌一椅,以及悬在墙上的一幅水墨山水。
  桌角上放着一只三寸余高的香炉,应是汉白玉石精制,里面尚插有一支熄灭的寸许檀香。
  桌面正中赫然平放着一把古琴,有几处朱黑的漆色已经脱落,显得年深久远。
  这古琴也有五根琴弦,宽不过一指,厚不到一寸,但琴身通体狭长,倒有三尺挂零。
  苏芷玉自幼耳闻目染水轻盈焚香抚琴,对于音律琴具也识得不少,但样子如此奇怪的古琴,亦是头一遭见着。
  她秀眉轻蹙的说道:“丁哥哥,这间屋子到处透着古怪。方才的琴声应是自这桌上古琴传出,可是我们进来时并未见到抚琴之人,桌椅上布满灰尘,应说明这儿已长久无人来过。”
  丁原走到桌前低头细看,却见古琴上一尘不染,与周围灰尘厚积十分不合。
  他沉声道:“我一定要弄明白,在我家中为何有如此古怪的密室,它与我娘亲又有什么关系?说不准,从这里能够找到一些关于我娘亲的线索。”
  苏芷玉说道:“丁哥哥,你回忆一下,以前令堂有没有跟你提起过,这些相关的事情?”
  丁原摇头道:“我从来不知道家里会有密室,更不晓得这里的古琴是打哪里来的?在我印象中,我娘亲和这里乡村其他孩子的母亲没什么两样,就算识点字也不过百八十个。”
  说到这里,他忽然轻轻“咦”了一声,怔怔望着墙上悬挂的那幅山水画。
  画中有一对中年夫妇坐在枫林旁的一座半山亭中,月色当空,枫叶片片,应是深秋夜晚。
  画中的中年男子白衣如雪,身材魁梧高大,但面如黑炭,目露桀骜之色,他端坐在石桌前轻抚古琴,意态悠然。
  旁边的中年妇人眉目如画,脉脉含情凝望中年男子,素手执着一支通体晶莹的朱红玉箫。
  画上的人丁原并不认得的,吸引他的却是在画卷角上,那以娟秀颜体题下的四行诗句:“半生金戈半生花,亦无风雨亦无晴。常忆月色侵枫亭,一曲琴箫尽天涯。”
  这不是娘亲从前经常吟诵的诗词么?而画卷上这四行诗句的落款,分明是“赫连宣字”四个字。
  丁原蓦然记起盛年曾对自己提及过魔教教主夫人赫连宣的事情,亦曾说起她就是身负不治之伤,被布衣大师冰封在栖凤谷谷底、风雪崖口中的“主母”。
  可这位赫连夫人与自己的娘亲又有什么关系?丁原仔细观察画上的妇人,却觉得无一处与自己的娘亲相像。
  苏芷玉微微讶异道:“赫连夫人的题诗?”她注视丁原道:“丁哥哥,莫非令堂跟魔教中人有关联,这赫连夫人跟令堂又是什么关系?”
  丁原心潮涌动,一时也难以明了现在心中是什么滋味?那泥墙上的胭脂笔迹,分明就是娘亲所留,与这画卷上的诗句只字不差,字迹更是一模一样。天底下哪里会有如此凑巧的事情!
  可若娘亲当真以一教教主夫人之尊,岂肯甘愿十数年中扮作村妇,更宁愿受那巴老三的凌辱欺负?他恨不能立刻祭起雪原仙剑直赴栖凤谷,将这件事情查得水落石出。
  忽然间,丁原醒悟到,老道士、布衣大师甚至盛年,对这些事情也应有所知,唯一不能确定的就是,他们是否晓得自己就是赫连夫人的儿子?
  倘若事情真如自己所想,那自己的父亲,岂不就成了当年号称天陆魔道第一高手的羽翼浓──百年以来天陆正道第一死敌,二十年前又莫名失踪!
  可自己今年不过十七岁呀。
  丁原只觉得脑子里一片乱麻,越理越没有头绪,苏芷玉的话,他一句也没听清。
  一旁的苏芷玉冰雪聪明,见丁原神色复杂,剑眉耸动,知他陷入极难的死结里,她明白此刻任谁解说也无济于事,只默默用清澈温柔的目光凝望着他。
  丁原蓦然低喝道:“不可能!”
  他探手扯断画上的丝线,将画卷取到近前凝神打量,然而无论他再看多少遍,也不能将画上的“赫连宣”三字抹去。
  一直以来,他都把自己当作一个乡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