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仙侠电子书 > 斗战西游 >

第135章

斗战西游-第135章

小说: 斗战西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慧智笑道:“施主何必如此?”
于归哼了一声,见慧智擦好了佛像,对着佛祖坐下,开始敲击木鱼,念经修禅,不由有些气恼。
她跳到慧智身旁,道:“我这里有东西送你哩!”
慧智摇了摇头,并不说话,只是默默修禅念佛。
“上次我送你的衣衫难道不合身吗?怎么不见你穿呢?”于归自顾自地问道,也不在乎他不说话。
“要是不合身你就告诉我,我回头帮你改一下!这次我给你送了好东西来!”于归说着,把袖子捞开,露出一段雪嫩的肌肤,手腕上却有一串佛珠,这佛珠乃是紫檀所制,极为昂贵难得,世间罕见。
“呐!这佛珠给你了。”于归把佛珠递出去,他却不接,便往桌案上一拍,惊得桌案上插着的香火上边的香灰都断了下来,弄得满桌都是。
慧智停下来,看了于归一眼,叹了口气,道:“如此珍贵的紫檀佛珠,我怎能收下,施主还是拿回去吧!”
于归却哼道:“留在这里了,你要不要随便你!我走咯!”
说着,已经快步而去,薄底快靴像是踩了清风浮云一般,让她一会儿便不见了踪影。
慧智做完了功课,便将佛珠拿了起来,不由摇了摇头,默默转回禅房当中,将佛珠放到了桌上,心道:“下次她若再来,便还给她吧!我本是佛门中人,怎可轻易动了念头,这女施主倒是好生执着。”
慧智默默想着,又盘坐到了蒲团上念经打坐,念的,却是刚才她说的《心经》,全称《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又是两日过去,慧智刚刚擦好了佛像,手持佛珠在佛像前修禅念经,于归却又已踩着点到了。
外边下着蒙蒙细雨,她撑一把油纸伞,薄底快靴上已沾了不少泥土,她在门外将鞋上的泥土弄干净,把油纸伞放到了一旁,这才缓缓走了进来。
“慧智大师,你又在念经啊!今天下雨了,差点走错路了,不过菩提寺的路我记得比回家的路还要清楚哩!”于归笑着说道,走进了殿堂当中。
于归看慧智念经,便自己捻了三炷香火,就着蜡烛点燃,在佛像前一拜,叩了三下头,嘴里默念着什么,把香火插到了香炉里,这才站起身来,地上有湿润的痕迹,不知道是不是她身上的雨水。
于归知道他这一修禅,怕是又得几个时辰了,便道:“大师,我跳舞给你看吧!”
慧智却双眸禁闭,木鱼一下一下地敲动着,口中唱着梵音。
于归也不在意,就在阿弥陀佛的佛像前跳起了舞来,这一舞很美,这舞,名为《惊鸿》,跳起来翩若惊鸿,宛如洛神,这是一曲只跳给自己心爱之人所看的舞。木鱼淡淡敲动着,女孩舞着,梵音响着,他却不动如山,古刹的佛钟时而会响起,没有伴奏,便是清淡的木鱼声与空旷的钟声,还伴着些许淅淅沥沥的雨声,她就这么舞着,仿佛已经痴狂。
“大师,我走了哩!这一走,怕是许久都不能来看你了!”于归停了下来,额头上是细密的汗珠,眼帘轻轻垂落了下来,“这是我给你做的僧袜、僧帽和布鞋,你留着穿吧!”
说着,便将包袱放到了香案上,转身离去。
敲着的木鱼停了下来,许是适才用力过重了些,木鱼竟咔嚓一声裂开了。
慧智回头,便见到那火红的身影已撑着伞下了山寺。烟雨朦胧,天青色等烟雨,她是在等谁呢?
慧智低下头,痴痴一想,不觉间,竟已天黑。
将包袱拾起,带回了自己的禅房当中,解开包袱,里面是一双白袜,一顶僧帽,和一双黑色的布鞋,白色的鞋底,还带着些许红色的星点,许是她纳鞋底的时候不慎扎破了自己的手指吧?
慧智的心中略有些许触动,只不过是一闪而过,便如琴弦似的,轻轻一触,发出琴音,但琴音过后,便立刻归于了平静。
慧智推开破旧的窗户,看向了窗外,朦胧细雨。
窗外梧桐纷落,落花成冢,满地黄花瘦,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慧智枕着三更的夜雨,那清清冷冷的心境,挥之不去。
乱世之中,烽火硝烟,江山残破,那卷帙浩繁的诗词书画,早在不断的踌躇之中被烧毁,唯独剩下一卷卷佛经,使得这本就苍凉的日子更加憔悴。
他起身,推门而出,踏雨而行,似乎已没有了平静的心态,寻不到往日的禅机,想迎风找寻那一抹鲜艳红色,却发现风早已把她吹得好远了。
寻寻觅觅,说不尽云烟风情。
一番风雨,一番凄凉。
慧智转回禅房当中,盘坐蒲团之上,心终究是静了下来。
赊来旧梦总成空,半不胡弦,何处引来风栖桐?
阿弥陀佛……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未完待续……)
   

第201章:求得菩提候佳缘
话说慧智于那菩提寺中念经修佛,不知不觉间,已是过了一月。
这一月里,那于归却再无来过,许是经上次一事,早已心灰意冷。
慧智渐渐将此事亡了,每日打扫佛像,念经修佛,一丝不苟,只是,这许久不见,让他总感觉少了什么。
慧智持着那一串檀木念珠,坐于阿弥陀佛的佛像前,轻敲木鱼,念一段经文。
却在此时,有一女子进来,那女子却并非于归,而是个打扮得很朴素的丫鬟。
“慧智大师,我家小姐让我转告你,她要嫁人了,嫁的是一位王爷,不日便在王府行婚。”丫鬟说着,递上一份请柬来,慧智不答,丫鬟便将红色的请柬放到了案几上。
“啪!”
一颗佛珠在他的两指之间碎成了粉末,撒了一地。
“啪!”
又是一颗佛珠被他的拇指和食指捏成粉碎,串着佛珠的线断了,紫檀木做成的昂贵佛珠已经散落了一地。他依旧双眸紧闭,只是敲击木鱼的声音却越来越大,又是一声脆响,木鱼已经化为了齑粉。口中念经的声音也越来越急,鼻中隐隐喷出了三昧真火,噗的一声,嘴里的血液已不知什么时候喷了出来,落到了案几的请柬上和香火上,把香火浇灭了。
慧智站起身来,双眸紧闭,喃喃道:“如是我闻!过去永恒,不动如山……”
“啪!”
他所站的地砖已经碎成了一片。口中的经文越念越急,几乎已经无法听清。
那佛像缓缓睁开了眼来,伸出手。在他顶门上一摁,慧智登时如受雷击,一下跌坐在地,双腿缓缓盘起,手中捏的法印散去,口中念的经文也逐渐停了。
他抬头一看,只见阿弥陀佛一手摁着他的脑袋。不由大惊,呼道:“佛祖恕罪。弟子惭愧,动了嗔念!”
阿弥陀佛将手收回,轻声道:“慧智,你走火入魔了。”
慧智拜道:“弟子动了嗔念。罪过,罪过!”
阿弥陀佛不由笑道:“人之常情,何罪之有?道门有三千大道,我佛门何尝未有三千大道耶?经历磨难,也是一种悟,看破之后,则是一种空。”
慧智叹道:“佛祖,若看不破呢?”
阿弥陀佛道:“看不破,亦是人之常情。这世间又有多少人能得无上正觉?这世间又是有多少人是因为历经生老病死爱恨情仇,才遁入我佛门?佛,是觉者。是从这些劫难当中磨砺出了大智慧的。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不经历贪嗔痴等杂念,又怎么能戒除杂念呢?慧智,佛讲缘份,你的尘缘比佛缘却是要更深一些。”
慧智却道:“弟子愿学佛祖以智慧剑斩却凡尘!”
阿弥陀佛摇头道:“不可为,不可为!我佛门要悟空。你不悟,却直接去斩。如何得我无上正觉?遁入空门,并非是单单的逃避而已。”
慧智眉头皱得很深,轻轻一招手,那一地的佛珠立刻被他收入了掌心中,断了的线也将之连了起来,只是其中却少了两颗佛珠。
“你可知她在我这里说了什么?”阿弥陀佛问道。
“请佛祖明示。”慧智合十作揖道。
“大慈大悲的阿弥陀佛,弟子诚心祈祷供奉,只求你能保佑他平平安安,若他真不为情所动,那便佑他悟得正觉。我读佛经,并非是为了修持佛法,只是为了读他读过的书;我来菩提寺并非是为了祈祷,只是为了看一看他。佛祖,我便要嫁人了,若有来世,希望你能让我当他的妻子。”
于归的声音在佛寺当中响了起来,让慧智登时呆若木鸡。
“佛是过来人,人是未来佛。佛在尘世中,一动即人;人在莲台上,不动即佛。佛之所以能得正觉,只是因为经历得多罢了,于苦痛之中悟大智慧。”阿弥陀佛缓缓说道,不是所有人生来就是佛的,佛也是由人而成的。
“人本是人,何必刻意做人?佛便是佛,又何必刻意成佛?缘来是缘,何必刻意执着?”
阿弥陀佛双手合十,悲天悯人,轻声道:“去吧。”
慧智听了,不由笑了起来,道:“缘起即缘灭,缘只在一瞬间罢了,何必执着?佛祖,我悟了。”
阿弥陀佛将手轻触他的眉心,叹道:“若真悟了,来须弥山见我吧。”
慧智心中已无喜无悲,眉心有一点光芒在闪烁,道:“难道我没有悟吗?”
阿弥陀佛淡淡道:“你若悟了,再来须弥山寻我便是。善哉,善哉!”
慧智不由疑惑,还待说话,那阿弥陀佛的佛像已经沉寂了下去,仿佛未曾活过来一样,那面目虽然慈悲,但却显得略微刻板。这让慧智感觉适才的一切只如梦一场,摸了摸眉心,那是一粒红色的朱砂痣。他盘坐下去,手持佛珠,默默念经。
大婚的那天,他没有去。
青灯古佛,风雨菩提寺,风大雨大,却有人跑到庙中来,还是上次来的丫鬟。
“慧智大师,我家小姐服毒自尽了,老爷和夫人请你前去超度。”丫鬟悲恸道。
佛珠在掌心中一下碎成了粉末,一颗不剩,自他的指缝之间缓缓流淌而出,如同流沙一般,握不紧。
慧智缓缓起身,道:“我明白了,我这就更衣过去,你且去吧!我随后就来!”
丫鬟转身离去,撑起了油纸伞,慧智转头看了一眼,那雨中的身影却不是上次如惊鸿般的红色……他再转头来,看向了佛像,古佛默然无语,手捏法印,雨滴从漏了的屋顶落下,落到佛像的双眸中,如同眼泪流下,佛祖似在感叹众生之苦。
这娑婆世界,众生皆苦,佛有无边法力,但又怎能渡尽苍生?
慧智双手缓缓合十,轻声道:“阿弥陀佛……”
他回了禅房,换上了那一身袈裟,穿上了她缝制的白袜和布鞋,戴上了那一顶僧帽,拿起那把他已多年不用的油纸伞,伞已经破旧了,正如他此刻的心一般,千疮百孔。他撑伞,踏出了菩提寺,雨水落在身上,便被弹开了,泥泞的地面也无法弄脏他的鞋子和白袜,他如同一朵莲花般行于泥泞中。
下了山,就着朦胧烟雨,行到了于归的家中。
那穿着火红的婚衣的女孩正躺在闺房中,安详而沉静,好似只睡着了一般。
她这身婚衣,是为他而穿。
慧智手中的智慧剑一次次举起,却无法斩下,最终颓然将之收了,缓缓盘坐在地,诵念经文,超度亡魂。
梵音阵阵,他的心却无论如何都无法平息下来,泪如雨滴般噼里啪啦落在袈裟上,雨滴虽然无法润湿他的衣裳,但是眼泪却润湿了他的袈裟。原来,他不是悟了,而是把自己给骗了。难怪,阿弥陀佛会说,等他真正悟了的时候,再来灵山寻他。
慧智缓缓起身,出了房门,不顾倾盆大雨,直奔西天而去。
这一路,风霜,烟尘,总算到了须弥山来,他重重叩首在须弥山下,道:“佛祖!弟子来了。”
山上闪烁金光,一条天梯落下,慧智起身,上了天梯,一步步走上去,每五步一叩首,足足一万层。
“佛祖。”慧智再看到佛祖的时候,已经恢复了平静。
“悟了吗?”佛祖问道。
“你可以成佛了,只是,你还想执着吗?”阿弥陀佛问道。
“若能让她回来,我宁可不成佛!求佛祖大发慈悲!”慧智拜道。
“善哉,善哉!或许要让你痛苦千年,你可愿意呢?”阿弥陀佛问道。
“弟子,愿意!”慧智叩首道,心中一片无悔,莫说千年,纵然万年,亦然无悔。
阿弥陀佛便道:“她等到你悟了,这一次,你却也要等到她悟了,你觉得如何?”
慧智微笑点头,拈花一笑,而后才合十道:“阿弥陀佛!弟子愿意。”
阿弥陀佛淡然点头,笑道:“你且先做千年的佛吧,待你在凡间有了寺庙供奉,她才能转世了。这也是一段因果。”
慧智不由颔首,对着阿弥陀佛再次叩首,道:“弟子明白了,便先等千年吧!她都等了这么久,我等千年,不长。”
“她等得不久。”阿弥陀佛道。
“很久!”慧智认真地说道。
阿弥陀佛不再多说,只是微微一笑,挥手间,已多了一座莲台,慧智盘坐到了莲台上,宝相庄严。
慧智于这千年中认真修行,努力参悟佛法。
他在这千年来看到了许多如他曾经一般的凡人,他时而行走人间,体悟酸甜苦辣。
千年的时间,好像是转眼间就过去了一样,江南的菩提寺已经在朝代更替的战火中被毁灭了,但佛法鼎盛,之后菩提寺又重建了起来,寺中供奉了一尊佛陀,十分灵验,时常有人求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